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并发脊髓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2例支气管动脉化疗患者并发脊髓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脊髓不完全性横断损伤综合征患者在4~6周后神经功能恢复,2例脊髓完全性横断损伤综合征患者6个月后神经功能改善.结论 缩减导管阻塞脊髓供血血管时间和减低化疗药物浓度能减少脊髓损伤的发生,尽早防治有利于减轻损伤、促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常见化疗相关副反应的影响,探讨焦虑情绪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宫颈癌化疗患者均进行GAD-7项的焦虑量表和和PHQ-9抑郁量表评分,于化疗后进行骨髓及消化道毒性反应评定并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结果GAD-7量表测定:化疗前焦虑患者30例,占37.5%;化疗后34例,占42.5%;PHQ-9测定:化疗前33例,占41.3%;化疗后36例,占45.0%,化疗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焦虑、抑郁与非焦虑、抑郁宫颈癌患者化疗期间对比,焦虑、抑郁患者中重度消化道毒性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而骨髓毒性无统计学差异。化疗后共有22例GAD-7及PHQ-9均大于6分者,与无抑郁焦虑或单纯抑郁、焦虑者比较,伴焦虑抑郁组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的细胞百分率较低,CD16+56、CD4/CD8比值较高,而且CD3、CD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是宫颈癌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化疗后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有增加趋势,中重度消化道反应加重,化疗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应加强化疗患者不良反应预防、治疗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有、无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不同特点,以探讨AD患者BPSD的病理生理及其与大脑神经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AD患者,其中6例有BPSD(BPSD组),7例无BPSD(NBPSD组),并进行PET检查,对各脑区局部脑葡萄糖代谢率(rCMRglc)及多个核团进行测定,并用统计参数图(SPM)对两组脑PET图像进行像素间比较。结果:①BPSD组的AD患者额叶放射性减低者多于NBPSD组(4/6∶2/7);②应用感兴趣区(ROI)方法进行比较,BPSD组和NBPSD组在所选脑区中的rCMRglc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应用SPM方法进行比较发现,BPSD组和NBPSD组rCMRglc显著减低的脑区主要分布在前额叶、顶枕交界处和颞下回。BPSD组比NBPSD组rCMRglc减低面积大,左侧额叶上回、右侧颞叶前内部、右侧岛叶前下部葡萄糖代谢减低。结论:AD患者,不管有无BPSD,rCMRglc减低区主要位于前额叶、顶枕叶交界处和颞叶下回;有BPSD的AD患者比无BPSD的患者rCMRglc的减低区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提示BPSD可能是AD病程中的一个症状,而并非是另一种AD类型;额叶rCMRglc减低可能与BPS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5-12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蒙特利尔评估量表(MoCA)分别测试2组化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2组年龄、文化程度、病理分期及化疗前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化疗后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记忆能力、注意力、执行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化疗对提高骨髓瘤骨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疾病缓解率的效果,为改善骨髓瘤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84例骨髓瘤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按BDT(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化疗方案治疗3~5个周期,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在干预前、干预后第3月、第6月采用卡氏评分表(KPS)评定生存质量,采用疼痛强度数字评分(NRS)评定骨痛程度,按照国际骨髓瘤工作组疗效标准(IMWG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干预后第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90%vs.33.33%,χ2=6.65,P<0.05)。干预后第3个月及第6个月,研究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疾病缓解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联合化疗对改善骨髓瘤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缓解骨痛的效果可能优于单纯传统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为双相障碍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5年12月-2017年6月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治疗的227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包括发病年龄、首次就诊年龄、发作次数、家族史等人口学资料以及既往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双相障碍患者平均发病年龄(25.41±9.64)岁,首次就诊年龄(27.02±10.52)岁。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及混合发作三组患者的住院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P0.01)。首次发病即就诊者疾病发作次数与首次发病后未就诊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首次就诊于精神专科医院的患者在发病次数相对较少时便被确诊(P0.01)。首次就诊于精神科专科医院的患者使用情感稳定剂的人数与首次就诊于非精神科专科医院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P0.01)。结论首次发病就诊于精神专科医院的患者应用情感稳定剂的人数较首次就诊于非精神专科医院多,且在发病次数较少时被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血液病的惟一方法。调查分析恶性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糖尿病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 方法:①对象和分组:收集2003-01/2007-02武汉市中心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和外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转至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患者16例。根据干细胞移植术后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6例,非糖尿病组11例,两组平均年龄45.2岁。②评估:分析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术前疾病状态(化疗次数、大剂量强化的次数、血压状态、糖耐量情况)、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用量及时间的关系,以及移植后糖尿病对患者的影响。 结果:16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出现5例糖尿病;术前有糖耐量异常者其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无糖耐量异常者。②年龄大于40岁、曾经多次使用过含有糖皮质激素化疗方案的患者,其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激素半年内撤离的患者移植后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半年内未撤离者。③两组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及血药浓度的情况对糖尿病的发生无影响。④糖尿病组对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影响。 结论:年龄大于40岁、曾多次使用过含糖质皮激素的化疗方案、糖耐量异常、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者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疗对胃肠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词汇流畅、连线试验A、数字广度、符号编码、Stroop任务5项神经心理测试,对87例胃肠肿瘤患者(胃肠肿瘤组)化疗前、化疗结束后半年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以60例正常健康人(正常组)为对照。结果 (1)化疗前胃肠肿瘤组各认知功能评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化疗后胃肠肿瘤组的连线试验A、数字广度、符号编码、Stroop颜色、Stroop色词干扰成绩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1),化疗后胃肠肿瘤组的连线试验A、数字广度、符号编码、Stroop颜色、Stroop色词干扰成绩也较正常组差(P0.05)。结论化疗对胃肠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维生素D3添加治疗复发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缓解复发型MS患者72例,随机分成维生素D3组(甲泼尼龙+维生素D3治疗)和激素组(甲泼尼龙治疗,为对照),每组36例,维生素D3组在激素治疗基础上添加骨化三醇胶丸口服。治疗前后记录症状、体征,评定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分值,治疗后随访2年。疗效评定考核指标采用MS年复发次数,复发间隔时间,EDSS评分下降值。结果治疗前维生素D3组年龄、病程、复发次数、EDSS数值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6、12个月EDSS数值与激素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个月,维生素D3组与激素组比较EDSS数值(P0.05)、年复发次数(P0.05)、复发间隔时间(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3添加治疗能减少MS的复发次数、延长复发间歇时间、延缓残疾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小剂量利培酮合并抗抑郁剂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5-HT)浓度的影响。方法3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合并利培酮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末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血小板5-HT浓度,并评估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在合并利培酮治疗后血小板5-HT浓度减低,与合并治疗前相比,接近显著变化水平(P=0.05),治疗后HAMD、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合并利培酮治疗后患者血小板5-HT浓度与本次病程、HAMD阻滞因子分、HAMA总分与精神焦虑因子分呈正相关,与HAMD总分减分值及睡眠因子减分值呈负相关;治疗前后5-HT浓度差值与发作次数负相关,与HAMD阻滞因子减分值正相关。结论小剂量利培酮合并抗抑郁剂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4周症状有改善,同时可能引起患者血小板5-HT浓度减低;血小板内5-HT浓度与焦虑症状、阻滞等症状可能相关;血小板5-HT浓度降低与患者的阻滞症状改善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合并抑郁患者 33例 ,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同时予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心理疏导 ,于治疗第 1、2、4、6周末分别进行HAMD抑郁量表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状态评定。结果 于 6周末HAMD评分明显降低 (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评定明显减低 (P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定与HAMD评分减低有相关性 (r=0 4 4 5 ,P <0 0 1)。结论 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干预治疗 ,不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 ,而且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和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 SAH)患者局部脑代谢、认知功能障碍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57例t 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常规治疗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2)腰大池引流组:29例,自伤后第3 d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处理。另设10例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头颅CT检查未见脑挫裂伤及脑出血)为对照组。3组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0 d和治疗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且常规治疗组和腰大池引流组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伤后第10 d,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腰大池引流组的MRS NAA/Cr、NAA/Cho增高,Cho/C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腰大池引流组的CDR评分减低,GO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能改善t SAH患者的局部脑组织代谢及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惊恐发作患者心血管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82例住院治疗的以心血管症状为主的惊恐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帕罗西汀40mg/d,对照组采用舍曲林100mg/d,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每2周记录患者胸痛、濒死感发作次数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并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57.1%vs35.0%),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9.5%vs40.0%)(P<0.05)。研究组治疗第4周起患者胸痛发作次数、HAMA评分及G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第8周起胸痛发作次数、HAMA评分及GGI-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惊恐发作患者心血管症状的疗效优于舍曲林,且较舍曲林起效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动脉溶栓治疗后循环急性脑梗死的术后即刻疗效和短期预后。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尿激酶行责任血管动脉溶栓的患者39例为动脉溶栓组(IAT组),回顾2010年7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采用rt-PA行静脉溶栓的患者34例为静脉溶栓组(IVT组)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以及3 m后NIH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IVT组和IAT组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3 m 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与治疗后即刻比较,两组治疗后3 m 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与IVT组比较,治疗后即刻以及治疗后3 m IAT组NIHSS评分均显著减低。IVT组34例患者中16例(47.1%)于3 m内死亡,IAT组39例患者中7例(17.9%)于3 m内死亡,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8)。IVT组并发出血4例(10.3%),IAT组3例(8.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36)。结论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后病死率、溶栓后即刻及3 m后神经功能评估均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746例乳腺癌患者化疗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运用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恐惧、化疗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减少.结论 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或消除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的负性心理反应,提高生存质量,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脑出血稳定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体会,为今后提高脑出血患者护理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综合护理组给予全程康复护理,出院后继续给予康复指导;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纠纷发生次数、运用SIS 3.0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及发生纠纷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SIS比较,除记忆与思维一项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比较综合护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及纠纷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中CD62p和hs-CRP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组100例,其中进展性脑梗死组(SIP组)40例,非进展组(NSIP组)60例,对照组50例,测定CD62p阳性率和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 CD62p阳性表达率和hs-CRP(mg/L)的水平在SIP组进展前和进展后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P组CD62p阳性表达率在进展后比进展前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P组在进展后CD62p阳性表达率在第3天最高,至第7、14天逐渐减低。第7天与第3天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与第3天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3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SIP组和NSIP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第14天SIP组和NSIP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62p阳性表达率和hs-CRP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比较各亚型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方法 对120例(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躁狂组及双相躁狂组各3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以下简称患者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YOUNG躁狂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智力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及Halstead—Retain神经心理成套检查(HRB—RC)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周末评定及比较。对照组为30名正常人。结果 (1)各亚型患者组治疗前WCST操作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智商(IQ)值、记忆商(MQ)值,以及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的正确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亚型患者组治疗第12周末与对照组比较,WCST操作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及MQ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各患者组中,WCST操作的总测验次数、随机错误数、分类数、IQ值和MQ值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与治疗第12周末比较,各患者组中的HRB—RC测验的连线乙、触摸总时间、范畴,抑郁症组中的连线甲,抑郁症组、双相抑郁组治疗前的敲击次数等,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部分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各亚型患者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替莫唑胺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和单纯调强放疗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局部有残留患者共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在调强放疗时同步口服替莫唑胺化疗,对照组行单纯调强放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治疗期间观察治疗副作用,在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定期随访,影像学动态观察患者肿瘤体积的变化及Karnofsky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肿瘤体积的缩小和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及骨髓抑制等,程度均较轻,无重要脏器损害,未影响治疗。结论替莫唑胺化疗联合调强放疗疗效优于单纯调强放疗,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米氮平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米氮平联合佐匹克隆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佐匹克隆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8周时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变化,并以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减分率为疗效指标进行有效率评定,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评分变化有无差异,并对2组治疗后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2、4、8周后PSQI均较治疗前减低,但治疗2周时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8周2组PSQI评分进一步减低,且2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佐匹克隆联合米氮平能更好改善老年患者顽固性失眠症,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