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不尽人意,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完善,在中医外治方面疗效有所提高。现将近年来中医药  相似文献   

2.
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风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中风后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现代医学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不尽人意,中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约有70%~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主要有内治法、外治法、内外结合法、中医治法结合现代康复等疗法,疗效较好。大多治疗方法只是单纯运用中药或针灸、中药外治等疗法地重复使用,缺乏理论支持和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建立科学疗效判定量表,使中西医有机结合,更好突出中医特色将是今后治疗中风偏瘫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神经内科或康复科中风偏瘫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采取分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后期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应用简化Fugl-Meyer(FMA)进行肢体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8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MA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积分均提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分期针刺较传统针刺能更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修复,促进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中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高致残率仍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1]。中风可导致机体出现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其中肢体运动障碍发生率最高^[2],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有独到之处,现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比较手针与电针在中风偏瘫不同时期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中风偏瘫分软瘫期、硬瘫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个阶段,总结中风偏瘫不同阶段手针、电针治疗的疗效优势,并阐述其可能的机制。通过检索近15年国内外手针与电针对比治疗中风偏瘫的相关文献,手针、电针在中风偏瘫不同阶段均有显著疗效,且电针的疗效普遍优于单纯手针。在硬瘫期、后遗症期电针疗效优于手针,软瘫期及恢复期疗效差异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明。  相似文献   

7.
李洪立 《四川中医》2009,(9):109-111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的针刺治疗最佳方案。观察分期针刺法对中风所致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分为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9.
中风偏瘫在各个不同的病期病理随之有相应的改变。依据病程长短,采用分三期针刺治疗可以提高疗效。现将临床针刺治疗的1620例,其中分三期针刺治疗972例(以下称治疗组),按常规单纯针刺患侧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为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引发的脑组织损伤,临床常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短暂意识丧失、全身乏力、恶心呕吐及突然晕倒等症状。中医认为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经过临床治疗虽然能够稳定病情,但也容易出现并发症,痉挛性偏瘫为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出现肌张力升高,且伴随疼痛、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等,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愈来愈受到关注,很多文献报道展示了中医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方面的优势。本文对中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脑卒中(Stroke),属中医学中风病证范畴,又名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由于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突然起病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等为主。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症、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中医对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的研究文献见诸报道,兹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中风偏瘫近况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立杉 《新中医》1991,23(7):48-50
当中风病人度过了危险的急性阶段之后,便进入康复期,此期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与后遗症之一——偏瘫作斗争,努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帮助病人解除长期卧床的痛苦,给予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古以来各医家对偏瘫的治疗极为重视,并进行不断的研究、总  相似文献   

14.
中风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的疾病,中风后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了解临床治疗中风的方法以及探讨中风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风病患者的不断增加,中风后肢体偏瘫状态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不良因素之一。亦是中风康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医对于脑中风偏瘫的治疗,多从五脏论治,虚实结合,内外兼顾,多种方法联合干预,辨证施治可收到最佳效果。在总结中医治疗本病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针刺疗法、药线灸法、穴位埋线、中药内服外用、穴位推拿疗法及其综合运用,可以使患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恢复肢体治疗中,使偏瘫侧肢体尽快恢复正常。本文归纳相关临床经验,有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指出中医治疗本病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人由于脑高级运动调控中枢受损,使其对脊髓等低位运动中枢的调控及抑制作用中断,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使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近年来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检测和中医治疗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供障碍引起的局灶性脑神经细胞损害,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意识语言障碍和肢体偏瘫.自2002年12月~2005年12月,笔者根据中风偏瘫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分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并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分期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分期平衡针刺法对中风所致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按常规给予药物治疗,A组在软瘫期(肌张力低)针刺瘫肢上肢阴经穴、下肢阳经穴,痉挛期(肌张力高)转刺瘫侧上肢阳经穴及下肢阴经穴.B组在软瘫期,痊孪期都使用上下肢阳经穴.治疗时间60天,治疗前后做康复评测.结果:A组在肌张力恢复时间、肌痉孪发生率、运动功能积分等方面与B组比较,具有较好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平衡针刺法可以更好地促进中风患者的肢体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风(又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偏瘫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功能障碍.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学独特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中风偏瘫的康复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随着各种治疗手段不断完善,中医外治疗效有所提高,但是对治疗时机及对于针药结合治疗报道较少.现通过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与概括,对针灸、穴位注射、按摩疗法等治疗中风偏瘫进行阐述,旨在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