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笔者同病异治水肿收到满意效果,体会如下。1病案举例例1:代某,男,55岁,2011年7月16日诊。头面浮肿,渐及四肢全身悉肿1周。西医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用中、西药治疗半个月无效。头面四肢胀,头痛,汗出恶  相似文献   

2.
<正>1痛泻要方治疗慢性结肠炎患者,蔡某,女,20岁,学生。反复大便便意不尽半年余,主要表现晨起腹疼即便,初成形后糊状,便后疼痛缓解,稍受凉或进凉食物即可腹疼腹泻,紧张或考试前症状更明显。无发热,无呕吐诸症。曾行肠镜肠镜检查示慢性结肠炎。曾在三甲医院正规治疗一段时间。给服抗生素(环丙沙星),双歧杆菌(培菲康)等有益菌;解痛剂匹维溴铵等等,治疗时症状稍缓解,但无根本好转,停药后原症  相似文献   

3.
[例1]张某某,女,45岁。右胁上腹疼痛,阵发性加剧,并放射右肩胛7d,伴恶寒发热1d就诊。伴神情倦怠,口干而苦,便秘干而臭,皮肤微黄,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体温38.2°C,莫非氏征阳性兼右上腹肌紧张。B超:胆囊结石7mm×4mm。诊为胆石症,证属胆肝湿热。宜清利胆热,通导腑气,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g,黄芩12g,枳实15g,厚朴12g,大黄10g,半夏12g,白芍15g,延胡索15g,川楝子15g,金钱草30g,海金砂30g;另用芒硝30~60g外敷右上腹痛处,每日1次,至胁腹痛缓解而不拒按为止。上方服2剂后右胁疼痛大减,大便已通畅,精神转佳。上方去延胡索、大黄,加山楂15g,再进5剂,嘱其复查B超,胆囊无结石影。 [例2] 王某某,男,38岁。诉右胁上腹部胀痛连及肩背,胸脘痞闷,嗳气则舒,体温38°C,苔薄白,脉弦微数。B超:胆囊结石6.8mm×5.4mm,证属肝郁气滞。治宜疏肝理气,用柴胡疏肝饮加减:柴胡12g,白芍15g,枳壳12g,青皮15g,香附12g,木香12g,川楝15g,延胡索15g,金钱草30g,  相似文献   

4.
宋立英  陈大权 《光明中医》2010,25(4):689-689
<正>胃痛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病机多从外邪、饮食、情志及脾虚论述,治疗亦据此选用相应方剂,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同为胃痛,细查病因病机又可出现不同的组方选择,现摘取3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体会李海丹胡萍广东省少年犯管教所医院,广州51043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年来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舌颤,临证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三则验案如下.1 阳虚风动致舌颤患者,男,76岁.2019年4月19日初诊:患者因舌颤7天就诊.患者形体偏盛,素体畏寒,1周前因肺部感染行抗生素治疗后出现舌颤.刻下:患者伸舌颤动,伴双下肢水肿,畏寒怕冷,腰背部尤甚,神疲乏力,小便短少,大便溏...  相似文献   

7.
经期延长为妇科常见月经病之一,其发病极易导致患病妇女身心受到困扰。导师苗晓玲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思路。对经期延长的病因提出了全面的认识,将其病因分为虚和实,并在此基础上创立调经方和止血方治疗本病。屡观病例,效果尤佳。导师的论治体现了同病异治思想在经期延长中的应用,笔者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慢性胆囊炎是西医病名,也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的疾病,病程较长而反复性大,西药治疗效果并非理想.笔者在临床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愈两例不同证型的胆囊炎(胁痛),兹简介如下: 例一、程××,男,46岁,1986年11月30日入院治疗.主诉:十日前晚饭后突发胃脘剧痛,连及胸胁颈背,痛极四肢厥冷,头痛,恶心,呕吐.近日虽未剧发,但仍见倦  相似文献   

9.
高孝贤 《河北中医》2004,26(9):687-688
崩漏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 ,在中医文献中早有论述。崩始见于《内经》 ,《素问·阴阳别论篇》讲“阴虚阳搏”谓之崩 ,漏始见于《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讲“妇人陷经 ,漏下黑不解 ,胶姜汤主之”。崩与漏并论始见于《巢氏病源》其讲“妇女月水非时而下 ,淋沥不断 ,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崩漏常统称为一病 ,正如《济生方》所云 :“崩漏本乎一证 ,轻者谓之漏下 ,甚者谓之崩中。”言崩漏常以妇人月水非时而下论 ,或言经崩或经漏。现代医学统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同病异治的方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辅助检查无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及患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一治疗原则,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病能论》云:“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曰:此同各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笔者在近段时间的临床学习过程中,收集3例“水肿”病例,发现根据不同病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取得不错疗效,故将心得体会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1.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理论的一个根本法则,而正确运用此法则的关键在于对“病”含义的剖析。所谓中医的“证”与“病”的含义是根本一致的,都是由病因、病位、病症、病性等基本要素构成。“同病、异病”的含义正是体现在疾病的因、位、症、性等不同层次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1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洪泽县人民医院(223100)汤雅顺关键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法则。今从临床实践中选出几则病例,以阐明这两种治则运用的规律特点。1失音的同病异治例1.陈某,男,56岁。1990年2月10日初诊。患者体...  相似文献   

14.
寿宁峽头村蔡方汉,男,八岁。感冒两天,忽然肢体軟弱无力,人皆称为“軟骨风”。患儿气色尚好,但垂头不語,四肢綿軟,难以举动,脉浮大有力,舌苔黄燥。診断为风痿。系因風寒两伤营卫,气血被遏,筋脉失养所致。治宜两解风寒;疏通营卫,調和气血,逐以續命湯加减与之。处方;石膏三錢,桂枝、白芍、当归各二錢,麻黄、杏仁、川芎、党参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連服两剂,果然小汗出而愈。  相似文献   

15.
杨××,男,52岁,外感风寒。眼复视,伴恶心呕吐月余。某院检查:视力各0.9,眼裂右8mm、左6mm(平视),眼球突出度h8mm h7mm/100,左侧眼球内斜15。向外活动受限,额面浅感觉减退,角膜知觉消失,双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应存在,眼屈光间质、视野、眼底及脑超声波、脑平片、脑血流图均正常。诊为麻痹性斜视(神经-Ⅳ-Ⅴ-Ⅵ受损)。经用激素、维生素,抗生素治疗无效。就诊时视物成双影,头昏心悸,脉浮、舌苔白。审证求因,证属风寒侵袭入络,络脉受阻,气血瘀滞所致。法当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拟桂枝、生地各10克,白芍、当  相似文献   

16.
黄婉文 《新中医》2020,52(11):194-197
笔者通过整理历代医家对同病异治的认识,分析同病异治临床运用的思路,并结合对现代医学"精准治疗"的认识,强调同病异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具有共通之处;现代医学"精准治疗"是中医辨证论治"同病异治"理论指导下的必然选择及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案1:于×,女,33岁,农民,1984年8月7日初诊。结婚五年,曾流产2胎,今怀孕3个月,腰酸甚剧,小腹坠胀,阴道不时少量下血,头晕耳鸣,两腿酸软,小便频数,舌质淡、苔白滑,脉尺部沉弱。诊为“先兆流产”,治予固肾安胎。药用:菟丝子30克桑寄生20克续断20克阿胶15克(烊化)党参15克白术15克杜仲15克熟地15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3剂。二诊:阴道下血停止,腰酸、小腹坠胀减轻,原方去阿胶、党参,加砂仁15克枸杞10克,继服5  相似文献   

18.
同病异治四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王××,男,28岁,社员。半年来常鼻衄、鼻痒,血不止,曾多方治疗罔效。1969年11月来诊:鼻粘膜苍白、水肿,血色素13.8克,红血球501万,白血球8200,血小板18.9万,血凝1分钟。患者素喜劳作后在塘边洗脸,致使虫入鼻窍致衄。(艹盍)塘水不流,易生蚂蝗、沙虫、水蟹。蚂蝗嗜血、喜腥,遂以血肉之品诱之。切瘦肉一条,塞于鼻孔,不到两小  相似文献   

19.
佘靖 《北京中医》1993,(6):8-10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疾病,由于时间、地点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以致正邪双方盛衰差异,出现了不同的证候而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而用相同的方法治疗。它们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两种治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一直作为最基本的治疗原则被广泛应用。这两条治则哲理性强,充满了辩证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正确地理解运用它,对于从理论上把握中医治疗思想,灵活地选用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有重  相似文献   

20.
窦荣华 《国医论坛》2002,17(5):24-24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 ,后期变证多端。此类患者虽多 ,但因各人的禀赋不同 ,发病诱因各异 ,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故应辨证用药 ,同病异治 ,方取佳效 ,兹举验案如下。例 1 :陈某 ,女 ,63岁 ,1 991年 6月 1 8日就诊。自述近 2个月来口渴多饮 ,全身乏力 ,时而汗出 ,经某医院诊断为风热感冒服用中西药物而无效 ,同时出现尿频量多症状 ,遂来就诊。诊见患者形体瘦小 ,面容憔悴 ,心烦 ,口渴多饮 ,每隔 1 h小便 1次 ,伴口干舌燥 ,失眠 ,舌尖红 ,舌苔黄 ,脉洪数。查血糖 7.5 mmol/L,尿糖 ( ++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