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系统梳理中医药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性,既是构建当代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诉求,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在阐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基础上,探讨了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郑南  孙丹  邸维鹏  李和伟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6-18,22
从分析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出发,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中医药文献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精准医疗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角度阐述了现阶段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全方位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思路。认为传承中医药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软权力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本文以长兴县中医院为例,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背景下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情况。方法:选择医院皮肤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及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关注内容,根据认知水平的高低,分为甲组(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水平高)和乙组(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水平低),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水平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的独立因素。结果:100例患者的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评分均值为(76.38±10.29)分,认知水平高者35例,分为甲组;认知水平低者65例,分为乙组。100例患者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关注内容,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常见病中医药防治、中医药养生知识和病后康复服务,分别占34.00%、22.00%和20.00%;其他依次为中医药治病原理和疑难重病的中医药防治,分别占14.00%和10.00%。甲组患者在性别、婚姻状态及养老保险方面与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文化水平、月收入、医疗保险、职业及中医药健康文化认知途径数量方面与乙组比较,差异存在统...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思想基础和内在精神,是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本质体现.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对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医药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由此,我们要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不断提高中医院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在当今价值和作用的评价,是文化讨论中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立足全球化视野,从中医药文化传承遇到的中医药文化内核界定不清,临床诊治与文化的割裂,中西医文化形态的差异三大困境出发,构建出中医药文化传承所需三大路径,即: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互补,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承主体的优势,利用中医药国际化实现文化突破。意在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分析,阐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各国为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与途径。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丰富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打开新的视角。国家软实力包括文化、价值观、外交理念、政治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而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和制度。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文化,其传承与创新显得十分重要。中医药院校应发挥自身的优势,自觉承担起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为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与中国古代文化同步发展,在不断汲取历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充实完善自身,体现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中医药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理论体系的优势、文献资料的优势和临床疗效的优势。中医药学自身也存在着理论缺乏逻辑完备性,微观分析与实证不足,理论表述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中医理论的封闭性、停滞性,无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通而不能快速发展。 从现代科技革命所表现的综合化、社会化、高速化的特征和认知方式多维化、信息化、系统化趋向来看,中医学原理、中医学思想、中医理论思维形成虽然显示着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开拓和创新。首先要在理论上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走向,重构中医学理论,并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整理、表述;其次是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突破点的科学选择,运用现代中介方法,找出中医与各学科之间的中介融合点;再次是按照系统科学原理,注意各层面的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坚持实证科学手段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根据“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更新思维模式,借鉴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借用现代高科技,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临床优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使中医学显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与中国古代文化同步发展,在不断汲取历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充实完善自身,体现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中医药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理论体系的优势、文献资料的优势和临床疗效的优势。中医药学自身也存在着理论缺乏逻辑完备性,微观分析与实证不足,理论表述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中医理论的封闭性、停滞性,无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通而不能快速发展。从现代科技革命所表现的综合化、社会化、高速化的特征和认知方式多维化、信息化、系统化趋向来看,中医学原理、中医学思想、中医理论思维形成虽然显示着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开拓和创新。首先要在理论上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走向,重构中医学理论,并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整理、表述;其次是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突破点的科学选择,运用现代中介方法,找出中医与各学科之间的中介融合点;再次是按照系统科学原理,注意各层面的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坚持实证科学手段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根据“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更新思维模式,借鉴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借用现代高科技,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临床优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使中医学显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根植于中华传统学术而形成,又反作用于中华传统学术,影响着中华民族生活行为、思维方式的方方面面。由于各种原因,现代中医教育比较偏向于纯技术教育,而较少涉及中医文化知识的传授,这样传授的中医药知识是不完整的。近年来,中医文化教育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中医文化的课程也逐步走入中医院校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祖先认识生命,增进健康,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总结和智慧结晶.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通.近代以来,中医备受冷落,几度面临被政府"废止"的命运.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格局,对中医药学充满文化自信与行动自觉,从保障了广大军民的健康出发,保护传承中医药.新中国成立后,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  相似文献   

12.
中医教学应持续、深入开展中医文化特色活动,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中医药的激情,塑造医学信念和道德修养,并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高校教师应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传承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在中药资源普查研究体系上通过对中药学教研室教学模式守正创新,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中医药文化》杂志的关心和支持。值此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很荣幸邀请各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大会,共同探讨《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作为中华医学和文化的瑰宝,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界共同的奋斗目标。河南中医学院在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的校训基础上,结合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优势,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之瑰宝,中医药传承创新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运用SWOT-PEST法,分析目前上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分析大环境赋予上海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进一步提升上海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曹喜俊  王宏  郑健 《新中医》2023,55(12):222-226
基于高等中医药院校八段锦教学的现状,就其普遍存在的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脱节、文化理解与 价值定位模糊和文化认同与体医融合不足等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拓展教学内容、注重体医康养融合和构 建科学课程体系的中医药文化传承策略,充分发挥八段锦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载体的作用,为高等中医药院校 传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时代背景下,医药类院校肩负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使命。文章通过以唇膏为媒介,融入中药元素,在中药润唇膏实操体验制作环节中,灌输中医药思想,以增加当下医药学生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信心,坚定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信念,将融入中医药文化的实践教育产物,引进中药标本馆,开设特色展区,增强中药标本馆的传承功能。最终实现医药类院校以实践育人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体系,是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然而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还存在中医传统辨治模式与现代疾病临床诊疗难以有机融合、中医宏观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微观理化指标不能精准对接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据此提出“两个重构”(即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目的、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认为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疾病认知,继承传统中医审病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进而可实现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同时通过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药传统功效认识,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重构。“两个重构”的实现可在继承并发扬中医调态优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辨证论治局限性,提高中医对现代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当前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中医妇科的学科特点,就文化传承的意义阐述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