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剖宫产80例新生儿的断脐位置与血红蛋白(Hb)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方法: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立即断脐,实验组在靠近胎盘位置处断脐,保留脐带长度〉50cm,并将脐带高于胎儿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将脐静脉内的血液挤入胎儿体内;对照组则按常规方法断脐。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h和24hHb和HCT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72h血清胆红素水平两组相近(P〉0.05)。结论:剖宫产时断脐位置靠近胎盘,并将脐静脉内的血液挤入胎儿体内,可有效提高新生儿体内Hb和HCT水平,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6,(11):1594-1595
目的探讨足月顺产不同断脐时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分娩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其中分娩后10 s内断脐的为早断脐组,分娩后1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1组,分娩后2 min断脐的为晚断脐2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三组不同断脐时间的产后2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胆红素峰值,并比较早断脐与晚断脐之间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的差别。结果早断脐与出生后1 min断脐、2 min断脐的产后2 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胆红素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断脐的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要比早断脐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足月顺产脐带结扎增加了新生儿出生后72 h血红蛋白值,对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并无影响,出生后2 min断脐胆红素峰值比早断脐及出生后1 min断脐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适当延迟断脐对新生儿是有益的,并未造成母婴不良影响,出生后1分钟断脐的胆红素峰值未见明显增高,此时断脐更适合。  相似文献   

3.
倪敏洁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623-4624
目的:有效清除新生儿呼吸道,减少新生儿鼻塞现象,促进母乳喂养。方法:实验组新生儿采取一提二挤三拍四再挤的手法,即在胎头娩出时用左手自鼻根部向下颏挤压,挤出口鼻内的粘液和羊水,胎体娩出后助产者上提新生儿双足,拍背后再次从剑突部位挤压。对照组新生儿按常规在胎头娩出时用左手自鼻根部向下颏挤压,挤出口鼻内的粘液和羊水,胎体娩出后再次清除新生儿咽喉部。结果:实验组能挤出较多的呼吸道分泌物,鼻塞、咽部溃疡、乳胀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每日有效吸吮次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实验组方法能彻底清除新生儿呼吸道,减少新生儿鼻塞和咽部溃疡的发生,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产钳在头位困难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为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母婴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因胎头高浮、低位横切口瘢痕子宫或过度肥胖致胎头娩出困难。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钳助产。记录两组新生儿娩出时间、出生1 min Apgar评分、窒息发生率及头面部损伤情况,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子宫切口延裂情况。结果所有胎儿顺利娩出,观察组新生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头面部损伤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产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和子宫切口延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择期剖宫产术中如为胎头高浮、低位横切口瘢痕子宫及过度肥胖孕妇,应用产钳助娩胎头不仅缩短胎儿娩出时间,而且大大降低胎儿及产妇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黄瑞玲 《现代保健》2011,(13):57-58
目的 分析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 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实验组采用新的脐带结扎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脐带结扎方法,观察两组新生儿分娩后24 h内脐部出血情况、脐带干燥情况、72 h后第二次断脐脐带残端出血情况、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分娩后24 h内脐部出血、脐带干燥、72 h后第二次断脐脐带残端出血、新生儿脐带在7 d内脱落的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果 新的脐带结扎方法 有利于脐带干燥、脱落,操作简单、易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然娩肩法对预防产科肩部难产及新生儿产伤的价值,以指导选择分娩方案。方法选择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2013~2014年经阴道分娩的5 466例产妇为观察组,等待宫缩后行自然娩肩法助产;将该院2011~2012年经阴道分娩的5 771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未予特殊处理。比较两组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现肩难产5例,对照组肩难产22例;新生儿产伤:观察组3例,对照组18例;自胎头娩出到胎儿前肩娩出时间:观察组(77.3±10.5)s,对照组(90.5±11.5)s;产妇会阴Ⅲ度裂伤:观察组0例,对照组17例。上述各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难产产妇产程及出生体重、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入住N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待宫缩后自然娩肩法助产能够有效预防肩难产及新生儿产伤,且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脐带有无残端出血、脱落时间长短,小血肿及感染现有直接影响新生儿脐带结扎的好坏。该文综述从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生后24 h毛细血管血红蛋白值、胆红素峰值等比较早期断脐与晚期断脐的利弊。目前,国内文献多支持脐带停止搏动后再结扎脐带对婴儿更有利。  相似文献   

8.
朱霞 《医疗装备》2021,(3):70-71
目的探讨不同断脐时机对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及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2月医院接收的297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8例)与试验组(149例)。对照组待脐带搏动停止后立即行断脐,试验组于胎儿娩出后,对宫体注射缩宫素,并按摩子宫,待出现宫缩现象时,于胎盘近端断脐,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胎盘残血量及新生儿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和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胎盘残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 d,试验组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生时血红蛋白水平及分娩1、5 min后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待胎儿娩出后即刻对宫体注射缩宫素,按摩子宫,待出现宫缩时立即作断脐处理,不仅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及胎盘残血量,还可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且不会增加新生儿贫血及窒息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胎儿生长受限并羊水过少孕妇妊娠结局及胎盘病理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病例177例,将FGR合并羊水过少者列入实验组(n=57),未合并羊水过少者列入对照组(n=120),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羊水性状、24 h产后出血量、发现FGR到分娩的持续时间,新生儿出生体质量、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围产儿并发症、是否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脐带、胎盘的重量和病理结果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84.21%,其中急诊剖宫产率56.00%,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羊水浑浊、新生儿入住NICU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现FGR至胎儿娩出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脐带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胎盘重量小于对照组,但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胎盘母体血管灌注不良及胎儿血管灌注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胎盘绒毛过度成熟、胎儿血栓性血管病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血管灌注不良、炎症以及胎儿血管灌注不足是FGR并羊水过少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性表现,三者可能协同作用,导致胎盘功能不足,严重影响母胎妊娠结局,甚至危害新生儿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出生 3~ 4天 ,脐带自行脱落者 ,可见脐周红肿 ,甚至有脓性分泌物。为此我就新生儿脐带自行脱落与出生 2 4h剪脐对比观察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将 1999年 12月间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 381例 ,随机分为 2组 ,奇数组为研究组 ,共 191例 ;偶数组为对照组 ,共 190例。1.2 方法 对照组中新生儿出生后按常规消毒断脐 ,即距脐轮 0 .5 cm处剪断 ,气门芯结扎 ,2 .5 %碘酊烧灼 ,用无菌纱布包扎 ,每日沐浴后按常规脐部护理 ,待其自行脱落。研究组与之不同的是新生儿出生时距脐轮 1cm处断脐 ,结扎、碘酊烧灼、包扎相同 ,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