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区吸烟者心理特质及其对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 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尼古丁依赖的重要因素,关于吸烟原因和心理社会因素联合影响尼古丁依赖程度的研究较少见。目的 调查北京市社区吸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对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方法 2018-2019年,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北京市12家社区的吸烟者407人,纳入戒烟干预研究队列,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收集吸烟者的人口学信息,采用尼古丁依赖量表评估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采用拒烟自我效能问卷、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吸烟者心理特质的调查。探讨人口学信息和心理特质得分与尼古丁依赖量表得分的相关关系;以尼古丁依赖程度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心理特质指标。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07份,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5.9%。不同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尼古丁依赖程度吸烟者拒烟自我效能问卷总分及积极/社会情景、消极/情绪情景、习惯/成瘾情景维度得分,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中心理意向、手口活动、享乐、镇静、刺激、成瘾及自动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rs=-0.224)、拒烟自我效能问卷总分(rs=-0.398)及积极/社会情景维度(rs=-0.292)、消极/情绪情景维度(rs=-0.226)、习惯/成瘾情景维度(rs=-0.465)得分与尼古丁依赖程度呈负相关(P<0.05),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中的心理意向(rs=0.120)、手口活动(rs=0.240)、享乐(rs=0.354,P<0.05)、镇静(rs=0.239)、刺激(rs=0.227)、成瘾(rs=0.426)和自动(rs=0.298)因子得分与尼古丁依赖程度呈正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t=-3.151)、习惯/成瘾情景维度得分(t=-5.401)、享乐因子得分(t=2.736)和成瘾因子得分(t=3.111)是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影响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习惯成瘾情境下的拒烟自我效能和吸烟原因中的享乐因素以及成瘾因素,应从社会心理层面与成瘾方面入手进行吸烟者的戒烟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村吸烟肺结核患者尼古丁依赖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对结核病患者进行戒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收集2013年江西省南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访管理的初治菌阳吸烟肺结核患者的吸烟情况、 对吸烟的认识、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资料,用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FTND)测量其尼古丁依赖程度.结果 95名被调查者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平均得分为5.4,标准差为2.1.影响吸烟者尼古丁依赖度偏高的因素有高年龄、低文化程度、吸烟年数长,以及无戒烟意愿等.结论 吸烟肺结核患者尼古丁依赖程度与年龄、吸烟年数和戒烟意愿等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控烟措施降低对尼古丁的依赖,更好地防治结核病.  相似文献   

3.
影响吸烟行为和尼古丁依赖环境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强  郭松 《中国医刊》2007,42(1):35-37
现今,吸烟成瘾的物质基础是尼古丁依赖这种观点被人们所接受,但尼古丁替代疗法戒烟的远期(1年以上)戒烟率只有20%左右,除了可能存在的除了尼古丁影响的生化因素外(如烟雾中的一氧化碳等),社会大环境及易感个体中诸多因素对于吸烟的流行及戒烟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从宏观范围考察,最终形成吸烟成瘾者只是尝试吸烟人群中的一部分,这其中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如何影响易感个体吸烟成瘾以及成瘾后有哪些社会心理学因素影响戒烟成功等是目前成瘾精神医学中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吸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尼古丁依赖的特征。方法:220例住院吸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并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变量。结果:住院吸烟男性分裂症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尼古丁依赖程度的检出率分别为48.6%、29.5%和21.8%。病程≥6年和住院次数≥2次患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明显高于病程≤5年和住院次数为1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古丁依赖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及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7-10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上海市7个区5856名农村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 FTND)评价尼古丁依赖程度,尼古丁依赖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外来务工者的吸烟率23.7%(1274/5380),吸烟者的平均FTND评分3.38±2.49,其中尼古丁高度依赖者和低度依赖者分别占21.7%(277/1274)和78.3%(997/1274),FTND评分分别为7.00±1.07和2.37±1.7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外来务工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的因素为受教育程度、吸烟年限和外出务工时间。受教育程度低的吸烟者更容易出现尼古丁高度依赖,且随着教育程度的降低,尼古丁高度依赖的风险逐渐增加(以高中及以上者为对照,初中文化者OR=1.742,小学及以下者OR=1.994);吸烟年限越长越容易出现尼古丁高度依赖(以吸烟年限5年及以下者为对照,吸烟年限6~10年者OR=3.007,11~15年者OR=4.076,16~20年者OR=5.451,20年及以上者OR=5.726);外出务工时间3年以上者成为尼古丁高度依赖者的风险低(以外出时间1年以下者为对照,3~5年者OR=0.602,5年以上者OR=0.407)。结论上海市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吸烟者中尼古丁高度依赖的比例较高,受教育程度、吸烟年限、外出务工时间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尼古丁依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程玉芳  徐江平 《医学综述》2005,11(7):655-657
世界上将近有11亿尼古丁和烟草制品的消费者,吸烟所致死亡占死因分析的首位,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吸烟。尽管如此,只有部分吸烟者能够戒烟,一部分仍然不能戒掉。辅助戒烟的标准药物疗法(如:尼古丁替代治疗、缓释安非他酮)对许多吸烟者无效。近期对尼古丁依赖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证实,几种神经递质系统可能有助于吸烟的维持和复吸。而近来对尼古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效应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药三白草提取物对尼古丁依赖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三白草提取物对尼古丁依赖小鼠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以连续递增剂量方式皮下注射尼古丁建立尼古丁依赖小鼠模型,灌胃不同剂量的三白草的氯仿和醋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后,用注射美加明催瘾。结果:三白草氯仿部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对尼古丁依赖小鼠戒断症状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醋酸乙酯部位提取物与自然戒断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白草氯仿部位可缓解尼古丁依赖小鼠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8.
吸食烟草是世界上可以预防的致死、致残、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至2020年它可能成为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面对的头号健康问题。尼古丁是导致机体对烟草产生依赖的重要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像其他产生依赖的化学物质一样,尼古丁被认为是激活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产生犒赏作用。有很多治疗尼古丁依赖的方法,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有行为治疗(包括5A 简单干预)和药物疗法2种。研究发现, 5A 简单干预是最好的简短干预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工作繁忙的内科医师治疗成瘾者。尼古丁替换替代疗法(如皮肤贴剂、口香糖、吸入剂、鼻喷雾液、糖锭),安非他酮缓释剂和伐尼克兰3种药物疗法可用于解除烟瘾。伐尼克兰是一种新的α4β2尼古丁受体部分激动剂。III期临床试验显示,它可能比尼古丁替代和安非他酮更有效。伐尼克兰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但较轻微,多可以忍受。但此药上市后有报告出现焦虑、抑郁和自杀的案例,故在伐尼克兰的使用说明中添加进了新的安全性警告。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些神经精神不良反应与服用伐尼克兰的因果关系尚未被证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烟草中的两种活性物——尼古丁和尼古丁酸的性质、合成及生理作用,得出如下结论:尼古丁是一种有毒的麻醉剂,对人体有害无益;尼古丁酸对人体有益,但过量也会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6例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者临床戒断方法。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我院接诊重度尼古丁依赖吸烟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为36例,尼古丁替代治疗组为40例,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30例。分析各组在疗程结束后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及复吸率。结果:中药三白草片剂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51.52%、45.46%、36.37%,复吸率分别为0、11.76%、20%,尼古丁替代治疗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分别为74.29%、71.43%、60%,复吸率分别为0、3.85%、16%,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第5周,10周,15周的戒断率为96.15%、88.46%、84.62%,复吸率为0%、8.69%、4、54%。结论:相比于中药三白草片剂及尼古丁替代组,尼古丁替代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吸烟状况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疗效和生存的差异。方法分析1992年至2001年10年间收治的3751例肺癌病例,研究非吸烟者肺癌及吸烟者肺癌病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肺癌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情况和近期疗效及生存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吸烟者肺癌2545例(67.8%),非吸烟者肺癌1206例(32.2%)。男性肺癌80.3%为吸烟者,女性10.5%为吸烟者。不同病理类型中以鳞癌的吸烟率最高83.7%(1347/1609),其次为小细胞肺癌75.1%(373/497)。非吸烟者肺癌的女性比例、腺癌、第二原发癌比例、进展期比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等方面明显高于吸烟者肺癌;吸烟者肺癌伴随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鳞癌比例和采用手术治疗等高于非吸烟者肺癌。总体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总生存率无差异。结论吸烟和非吸烟者肺癌在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等存在差异,但生存情况无差异。对于肺癌病例,根据患者的吸烟状况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概述苯二氮类药物的依赖性及其正确合理应用 ;方法 :查阅资料总结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的表现特征和形成因素 ;结果 :苯二氮类具有的药物依赖性是其固有的药理特性 ,但其依赖性的形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结论 :针对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形成的危险因子 ,使用时应正确合理 ,以减少或避免药物依赖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弹性参数在评价主动与被动吸烟者颈动脉硬化早期改变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检测主动吸烟者36例、被动吸烟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40例的颈动脉血管弹性参数: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动脉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与常规二维超声测量的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最大内径(Ds)和颈动脉最小内径(Dd)比较。结果主动吸烟组和被动吸烟组的IMT稍增厚、Ds 与Dd稍增大,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与被动吸烟组的β、Eρ、AI、PWVβ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与被动吸烟组的A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吸烟组AI、PWVβ高于被动吸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β和Eρ在主动与被动吸烟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弹性参数能在内-中膜厚度及血管管腔内径尚未出现明显改变时评估吸烟对颈动脉动脉硬化早期的影响。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均能引起颈动脉弹性的改变,主动吸烟者的改变更为显著,但被动吸烟者的早期动脉硬化改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太原地区医院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的吸烟状况,为创造无烟医院、降低烟草相关性疾病发生率、制定有效的戒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中抽取170名进行调查,有效问卷165份,并对吸烟者进行呼出气CO含量测试。结果问卷合格的165名男性,吸烟率为42.4%,吸烟人群以31~50岁居多,各职业中以农民吸烟率最高为54.2%,不同教育水平中以小学和文盲的吸烟率最高为53.3%;吸烟人群77.6%的人对尼古丁成高度依赖性;吸烟人群呼出气CO含量与日吸烟支数、吸烟年限、吸烟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原地区门诊就诊的男性患者吸烟率仍较高,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大控烟力度,开设戒烟门诊,才能够有效降低门诊就诊男性的吸烟率及烟草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头发中尼古丁及其代谢产物可的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同时测定头发中尼古丁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可的宁的方法。方法头发样品经1.5mol/L NaOH溶液消解,二氯甲烷/甲醇(V/V,3∶1)溶剂萃取,氮气吹干,甲醇定容后直接进样。经SPB-5毛细管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结果在优化发样提取和色谱分析条件下,尼古丁和可的宁在4.3ng/mL~1mg/mL和10ng/mL~2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均为0.9996),方法检出限(S/N=3)分别为4.3ng/mL和10ng/mL。发样中尼古丁和可的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33%~113.1%和92.92%~117.4%,相对标准偏差为2.1%~7.0%和4.4%~8.9%。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推广,可用于控烟流行病调查研究批样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Nicotine Metabolism and Intake in Black and White Smokers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Context.— Racial differences in tobacco-related diseases are not fully explained by cigarette-smoking behavior. Despite smoking fewer cigarettes per day, blacks have higher levels of serum cotinine, the proximate metabolite of nicotine.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rates of metabolism and the daily intake of nicotine in black smokers and white smokers. Design.— Participants received simultaneous infusions of deuterium-labeled nicotine and cotinine. Urine was collect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learance of nicotine and cotinine, fractional conversion of nicotine to cotinine, and cotinine elimination rate. Using cotinine levels during ad libitum smoking and clearance data, the daily intake of nicotine from smoking was estimated. Setting.— Metabolic ward of a university-affiliated public hospital. Participants.— A total of 40 black and 39 white smokers, average consumption of 14 and 14.7 cigarettes per day, respectively, of similar age (mean, 32.5 and 32.3 years, respectively) and body weight (mean, 73.3 and 68.8 kg, respectively). Main Outcome Measures.— Clearance (renal and nonrenal), half-life, and volume of distribution of nicotine and cotinine and the calculated daily intake of nicotine. Results.— The total and nonrenal clearances of nicotin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respectively, in blacks (17.7 and 17.2 mL·min-1·kg-1) compared with whites (19.6 and 18.9 mL·min-1·kg-1) (P=.11 and .20). However, the total and nonrenal clearances of cotinin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respectively, in blacks (0.56 and 0.47 mL·min-1·kg-1) than in whites (0.68 vs 0.61 mL·min-1·kg-1; P =.009 for each comparison). The nicotine intake per cigarette was 30% greater in blacks compared with whites (1.41 vs 1.09 mg per cigarette, respectively; P =.02). Volume of distribution did not differ for the 2 groups, but cotinine half-life was higher in blacks than in whites (1064 vs 950 minutes, respectively; P =.07). Conclusions.— Higher levels of cotinine per cigarette smoked by blacks compared with whites can be explained by both slower clearance of cotinine and higher intake of nicotine per cigarette in blacks. Greater nicotine and therefore greater tobacco smoke intake per cigarette could, in part, explain some of the ethnic differences in smoking-related disease risk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患者认知、情绪、睡眠现状和酒精依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在云南省3家医院精神科住院的酒精依赖患者作为酒精依赖组,同时期在社区招募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普通居民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饮酒情况与认知、情绪、睡眠状况。比较2组人群的认知功能、情绪、睡眠质量状况,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影响酒精依赖患者酒精依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20份,两组各11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92份,酒精依赖组97份,对照组9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27%。酒精依赖组焦虑、抑郁程度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与认知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频率、日饮酒量、焦虑筛查评分是影响酒精依赖患者酒精依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酒精依赖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认知损伤与睡眠问题,且3种问题之间相互影响。随着饮酒频率、饮酒量、焦虑程度的增加,酒精依赖程度会加重。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现今睡眠问题十分普遍,其中老年人群睡眠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有研究显示睡眠与尼古丁暴露相关,不同吸烟程度人群的睡眠质量可能呈现不同特点,但吸烟对老年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特点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分析河北省老年人群吸烟情况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探讨吸烟程度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6年河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完成了一般人口学资料、吸烟史、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填写等。根据吸烟指数分为不吸烟组、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比较四组的睡眠质量不同维度特点,分析吸烟指数对睡眠质量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吸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5 343例研究者,平均年龄(68.4±7.0)岁,其中不吸烟组3 973例(74.36%)、轻度吸烟组536例(10.03%)、中度吸烟组512例(9.58%)、重度吸烟组322例(9.77%)。四组老年人年龄、性别、城乡、教育水平、居住情况、医保、家庭月总收入、饮酒频率、患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损害得分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城乡、教育水平、居住情况、医保、家庭月总收入、体育锻炼情况、饮酒频率、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疾病后,吸烟者相对于不吸烟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OR(95%CI)=2.452(1.738,3.461)〕;与不吸烟组相比,轻度吸烟、中度吸烟、重度吸烟的人群患睡眠障碍的风险增加〔OR(95%CI)轻度吸烟=1.622(1.032,2.549),OR(95%CI)中度吸烟=2.753(1.833,4.137),OR(95%CI)重度吸烟=3.554(2.304,5.483)〕。结论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吸烟人群睡眠障碍比不吸烟人群更为普遍。吸烟者的睡眠问题因其吸烟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吸烟指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