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临床表现每日腹泻数次至十数次,呈黄色稀溏便或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常夹不消化物.伴轻度、中度甚至重度脱水,或伴呕吐、腹痛等症状.大便常规镜检仅见脂肪球,少量白细胞.笔者临床应用<小儿药证直决>七味白术散治疗本证,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4.
七味白术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特殊防治手段。作者应用七味白术散敷脐治疗小儿腹泻5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笔者自1987年6月以来,采用穴位推拿法治疗小儿脾虚久泻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55天~一岁半。其中55天~3个月者8例,~9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小儿脾虚泄泻患儿,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捏脊疗法治疗,连续治疗5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止泻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止泻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脾虚泄泻患儿采用七味白术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缩短止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加味七味白术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对脾肾两虚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64例生长发育迟缓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龙牡壮骨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七味白术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生长发育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骨龄(B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身高(Ht)、BA/生活年龄(CA)、生长速度(GV)、身高均值标准差积分(Ht SDS)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七味白术散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生长发育迟缓儿童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IGF-1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12.
苏用炳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4,3(4):384-384
泄泻一症,系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溏而言。其病变主要在脾胃、大小肠,但与肾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临床上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如寒邪伤中、湿邪内阻、饮食内伤等。这类泄泻一般发病较急、病程较短、比较容易治疗。至于脾失健运,命门火衰引起的泄泻,一般常继发于急性泄泻及其他疾病之后期,病程较长,缠绵难痊,治疗较为困难。因命火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朱丹溪对此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106例病例均来源于襄阳市中医医院儿科2012年9月2013年9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将10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治疗组52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草药口服治疗。治疗组有效率96.2%。对照组有效率74.1%。经统计学处理,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上起到了标本兼顾的治疗效果,且缩短了疗程,预防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们采用健脾消食散,对病程在二周以上的220例久泻患儿进行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方药:土炒山药一两,焦神曲四钱,微炒鸡内金二钱(微炒加强消食作用)。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日用量,6个月以内五分,6个月以上~1岁一钱,每岁一钱,按年龄逐增,加糖适量,用热水调成糊状,分3次口服,5日为一疗程。临床分析:男145例,女75例;1岁以内6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的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辨证施治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用氟哌酸等常规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该组的症状、体征、内窥镜检查情况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腹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作者应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8例,以14d为1疗程,结果治愈2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有效率93.8%。认为运用中药治疗此病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18.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宗金鉴》,是治疗肝火挟湿热之证,具泻肝火,利湿热之功。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带状疱疹1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皮损部位:胸背部6例,腰肋部4例。1.2治疗方法:基本方: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各12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若热毒重加板蓝根、大青叶、贯众;湿盛加土茯苓;疼痛明显加田七末、乳香、没药。每日1剂,水煎,分2次眼。2治疗结果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0.
1983~1985年,笔者用中药泻黄散加味治疗口疮32例,年龄13~68岁,病程3天~7月余,溃疡直径0.2~1.2cm,单发者3例,多发者29例;其中82例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经其他方法治疗均无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