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7例 ,3 2个牙。伤后 3 0min内再植9个牙 ;3 0min~ 2h 17个牙 ;>2h 6个牙。其中伤后 12h再植 4个牙。2 .疗效评价 对牙再植患者随访 1~ 3年。从患者自觉症状、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松动度、牙冠颜色及X线片表现几个方面来评价疗效。良好 :患者无自觉症状 ,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良好 ,牙无松动 ,叩痛 (-) ,X线根尖片示牙周膜清晰正常。较好 :患者无自觉症状 ,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尚可 ,牙松动1° ,叩痛轻微 ,牙冠无变色及X线根尖片示牙周膜增宽 ;或牙冠变色及X线根尖片示牙周膜消失。差 :患者自感再植牙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双膦酸盐相关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病例的临床及X线特点。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为BRONJ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中女性12例,男性13例,年龄35~81岁;其中23例曾患恶性肿瘤,另2例为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多为患区反复肿痛、流脓和牙齿松动。25例共存在31个病灶。所有患者的X线表现均有颌骨密度改变。其中9处颌骨病变仅表现为骨密度改变而未形成死骨,为早期病变;其它X线表现包括死骨形成(22个)、牙槽窝不愈(17个)和骨膜反应(10个)。结论 BRONJ早期X线表现为颌骨密度改变和线状骨膜反应,晚期可形成死骨,常累及多个象限。  相似文献   

3.
颌骨骨肉瘤     
作者对998例骨肉瘤中66例颌骨骨肉瘤的临床、放射、病理及随访资料作了回顾研究。其中男性42例(64%);女性24例(36%)。发病年龄最小12岁,最大79岁,(平均34.2岁)。上颌34例(51%),大多发生在牙槽嵴和上颌窦区;下颌32例(49%),大多发生在下颌体部。其它还可见于联合部、下颌支、下颌角及颞下颌关节处。7例有因其他病变曾有放疗史。大多数患者有颌骨区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3岁以下小儿的牙颌异常,检查塔尔西、林巴日、萨尔杜斯、里加和多贝莱等地区的3岁以下小儿共1226例。结果表明,占首位的牙颌异常是颌骨形态和上下颌相互关系异常,其发生率在塔尔西为61.43±6.82%,林巴日为57.63±6.43%,萨尔杜斯为53.79±4.34%,里加为50.77±1.88%,多贝莱为25.68±5.08%。6个月龄的小儿即可发现颌骨形态异常的初期症状,牙齿萌出期可见同名牙不是成对地萌出,牙齿萌出不成对,使颌骨形态和上下颌相互关系异常进一步加重。2.5~3岁时可以评定牙齿咬合异常,以前后向咬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巨颌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10岁 ,因上下颌骨无痛性逐渐增大伴颜面畸形 1年就诊。临床检查 :上下颌骨对称性膨隆 ,以下颌骨较明显 ,呈方脸畸形 ;触及坚韧、呈骨性突起 ,双眼外突 ,白色巩膜显露明显 ,牙槽嵴隆起 ,多数牙缺失 ,个别乳牙滞留及残存牙伴有不同程度松动 ,牙间隙增宽 ,张口度尚好。具有明确的家族史 :母亲 ,34岁 ,2 0年前曾行下颌骨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诊断为“颌骨纤维结构不良”。表兄 ,12岁 ,经临床及X线检查 ,具有相同典型表现。患儿母亲姊妹二人其子均发病。X线及CT检查 :上下颌骨病变广泛且呈对称性多房性改变 ,颧骨及眶外…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正畸工作者曾在各地进行了牙颌畸形发生率的调查,至今为止报道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其错(牙合)发生率最高为83.19%,最低为29.33%。为了解天津市中学生恒牙列错(牙合)发生情况,作者于1987年5月至10月对本市14—19岁中学生共计2350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标准和方法正常(牙合):牙列整齐,上下牙(牙合)关系正常,上下牙弓、颌骨与颅面关系协调,无明显异常。个别正常(牙合):凡有轻微牙齿、颌骨及颅面异常,但对健康、功能、发育及美观无明显影响且不必作矫治者。错(牙合):凡有明显牙齿错位,牙齿排列和牙弓形态  相似文献   

7.
自1991—1997年,作者进行了48例自体牙移植,并进行了短期随访及长期的随访,其中除2例完全失败外,其余都稳固,虽然在复查过程中发现一少部分稳固牙体部分根面愈合不良,但都能承受咀嚼。部分成功的移植牙经X线检查,未发现根尖吸收,且见牙周膜腔及骨白线存在。 对象及方法 对象:除两例40及46岁外,其余均为13—25岁左右的青年人,男、女各24例,除失败1例有甲亢病外,其余均未见全身性疾病。 典型病例:患者李某,20岁,女,残根,刚萌出  相似文献   

8.
<正> 化牙骨质纤维瘤是颌骨的中心性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18岁,农民,住院号:31467.自诉2年前发现左下牙痛,面部肿胀,在当地医院先后拔除345三个牙齿,疼痛减轻,但左面部肿胀一直没有消退。一个月前发现缺牙区长出一牙齿,再到当地医院拔除,术后拔牙创反复流脓,不能愈合. 口腔专科检查:左下颌骨体部膨胀隆起,无压痛,未扪及乒乓球感,张口不受限.345缺失,缺牙区增宽,近远中距离约为3cm,相当于4区见一瘘管口,有少许脓液溢出,345区颊舌侧骨质均膨胀,26不松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隐裂牙的临床检查指标对其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50例上颌前磨牙的隐裂牙的临床相关资料,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累计生存率曲线,Log-rankχ2检验行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病例随访时间3~24个月,随访期间拔除9例(18%),1、2年生存率分别为94%、82%。单因素分析提示影响隐裂牙预后的临床检查指标为牙周探诊指标和X片牙周膜增宽指标。多因素分析显示X片的牙周膜增宽指标是影响隐裂牙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X片的牙周膜增宽指标是影响隐裂牙预后的独立临床指标。其临床意义在于隐裂牙的牙周破坏程度与隐裂牙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显示,有近35%的牙脱位发生在9岁以前,需及时复位并固定治疗。我们通过对15名患儿的17个外伤脱位牙再植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脱位牙应用全牙列牙合垫固定时间及其影响因素。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0—2005年在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15名患儿17个脱位牙,8~13岁16个,19岁1个。其中根尖未发育完成7个。离体时间超过2h6个,2h以内11个。1.2方法1.2.1术前脱位牙处理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脱位牙冲洗干净,脱位离体2h以内者再植前不做根管治疗,清洗后放入生理盐水中保存备用;超过2h者刮除根面残留的牙周膜,去髓并行氢氧化钙暂时充填。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加载时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固定桥力学行为的改变,为临床压低基牙后再进行牙体预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健康人上颌骨、牙及牙周支持组织的二维图像,通过Mimics10.01、Ansys13.0等图像合成、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基牙牙槽骨水平吸收10%,上颌后牙分别压低0、0.5、1.0、1.5、2.0 mm后双端固定桥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在1个咀嚼周期0.875 s内连续性施加垂直向、斜向(颊向与舌向)载荷作用,比较压低基牙前、后修复体、牙、牙周膜及硬骨板的应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压低量增加,修复体、牙体应力发生一定改变,这一改变与修复体结构、牙体结构有很大关系。牙周膜及硬骨板面积增大,整体应力有所降低。在一个动态载荷周期内,随着时间的积累,牙、修复体、牙周膜、硬骨板的应力均逐渐增大,在斜向载荷作用下,应力达到峰值,卸载终期仍有少量的应力残余。结论:采用微种植体压低基牙后,降低了修复体、牙、牙周膜、硬骨板的应力。在1个咀嚼周期中,基牙及支持组织的应力具有时间依赖性,侧向力对其影响大于垂直向力,且1个咀嚼周期结束时,基牙及支持组织有应力残余。随着基牙压低量的增加,残余应力减少。  相似文献   

12.
吴婴南  蔡晨星  朱玲 《口腔医学》2010,30(8):469-46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11岁。于2009年6月3日来我院儿童牙病科就诊,主诉为上前牙1H前跌伤致使牙伸长。就诊时21伸长,松动Ⅲ度。11微松,叩痛(+)。X线片(图1A)示21脱位,牙周膜间隙增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影响再植牙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4—2008到我院儿童牙病科就诊的26例8~14岁患儿32个外伤牙进行常规再植,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时间2~3年。结果:观察期内,32个外伤恒牙中牙周膜愈合4个,替代性吸收23个,炎症性吸收3个,松动脱落2个。成功率为84.37%。结论:年轻恒牙再植后的成功率较高,但与脱位牙离体时间、保存方式及牙根的发育程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颌骨纤维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颌骨骨膜或骨内结缔组织及牙周膜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占颌骨原发恶性肿瘤的47%[1],过多见于男性患者。发生于骨内结缔组织的纤维肉瘤常见于青少年,其它以中年以上患者多见。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但10岁儿童发生的颌骨纤维肉瘤却很少...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3岁,右下颌智齿冠周炎症反复发作,曾多次治疗,近期右侧面部肿胀,张口受限.全身发育良好,面形宽大.颌骨发育良好,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有额外牙的遗传病史.局部情况:患者右颜面部肿胀,张口受限,开口度约2cm,8|8软组织埋伏阻生,颌面X线曲面断层提示:颌骨发育良好,骨密度较高,牙列整齐,全口共计33个牙,8|前倾埋伏阻生.8|远中升支骨板内埋伏一多生牙,比8|牙体略小,牙根与右下颌8|智齿相互重叠.为右下颌第四磨牙(见图1).  相似文献   

16.
作者于1995~1997年施行根尖周囊肿摘除术共302例,手术在前牙区278例(92%),后牙区24例(8%)。囊肿累及1个牙173例(57%),2个牙96例(32%),3个牙以上33例(11%)。对手术形成的颌骨缺损因处理方法不同而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颌骨缺损区靠自然血凝块充填,实验组102例,颌骨缺损区充填羟基磷灰石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7.
替牙期变化复杂 ,此期各种类型的错颌畸形就更多地表现出来。此时若利用患者颌骨的生长发育潜力 ,对患者颌骨的生长施加影响 ,纠正或改善颌骨畸形 ,则可以降低恒牙期正畸治疗的难度和减少外科正畸的可能性。作者在临床上采用改良式生物调节器治疗 2 1例替牙期患者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 1例患者均为替牙期患者 ,12例为Ⅲ类反牙合患者 ,9例为Ⅱ类 1分类患者 ,年龄在 8~ 11岁之间 ,其中13例有口腔不良习惯 ,5例有家族遗传史。Ⅲ类患者中 ,10例下颌可退至前牙对刃。反牙合患者采用改良式BionatorⅢ型矫治器 ,…  相似文献   

18.
牙龈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牙龈瘤并非真性肿瘤,它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1],治疗方法有手术、电凝、微波、激光、拔除患牙后切除牙龈瘤即刻再植等等,目前仍然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头影测量方法评估导萌器对Ⅱ类1分类错(牙合)治疗的效果。研究颅、牙、面复合体的下列内容:上下颌骨、颌骨矢向关系、垂直向变化、上下牙槽、上下切牙关系以及上下磨牙间的矢向关系。 材料和方法 治疗组30例,女13例,男17例,初诊平均年龄9岁,27例为Ⅱ类1分类错袷,3例为Ⅰ类错(牙合),均为深覆(牙合),所有患者接受导萌器治疗平均为26个月,从同期开始治疗的60例中,根据10个月治疗后最佳效果选出30例样本,治疗前后分别摄习惯(牙合)位的头侧位片。 对照组30例样本,女13例,男17例。26例为Ⅱ类1分类错(牙合),4例为Ⅰ类错(牙合),对照组均有深覆(牙合),无正畸治疗史。 指导每个患者睡眠时戴矫治器,白天仅戴4h,分4个阶段,每阶段1h,每小时中,前半小时用重力咬矫治器1min,再轻咬1min,后半小时轻咬矫治器,始终保持上下唇接触。在26个月的观察期中,进行头影测量描图,数字化处理,通过比较、分析,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可能出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 先天性家族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以皮肤及其附属器、牙和眼等发育异常为特征的遗传综合征。1927年 Dans 首先报告,至今国外相继有100多例报道。国内也有数例报道。本综合征可伴发许多不同的临床症状,但迄今未见过伴发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者。现将所见一家族报告如下:患者,女,35岁,右下颌骨区膨隆1年余,局部胀痛,张口受限,患区时有脓液溢出,经抗炎治疗无效,于1987年7月以“下颌骨囊肿”入院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