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ABP)指标的影响。方法353例60~88岁老年人分为对照组50例,高血压未治疗组90例,高血压治疗组150例(无效治疗98例,有效治疗52例),脑卒中未降压组33例,脑卒中降压组(无效治疗17例,有效治疗13例)。使用TM-2421动态血压仪(A&D)监测记录24hABP。结果对照组大多数ABP为杓型模式,高血压及脑卒中未治疗和无效治疗组ABP杓型比率明显下降而反杓型模式增加,高血压及脑卒中有效治疗组则与对照组相似。未治疗和无效治疗组的全部或大部分ABP参数(SBP/DBP/PP均值、SBP/DBP负荷、血压心率乘积等)明显高于对照组或有效治疗组(P〈0.01,P〈0.05),无效治疗组全部或大部分ABP参数与未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治疗组大部分ABP参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人群中降压治疗与有效控制率分别为,高血压组62.5%和34.7%,脑卒中组52.4%和43.3%。结论有效降压治疗可以显著降低ABP参数、有助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高血压的服药与有效控制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155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轻中度).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记录24小时ABP.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3.
155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50例:男性20例,女性30例,平均60.0±10.3(SD)岁;糖尿病组(2型,临床血压正常及未接受胰岛素治疗)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61.0±8.5岁;高血压组(轻中度)58例:男性33例,女性25例,59.4±8.0岁。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A&D,日本)监测记录24小时ABP。采用SPSSl0.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4.
新型β阻断剂尼比洛尔的临床降压效果(多中心研究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莫斯科的3个医疗中心进行的开放性无对照组尼比洛尔(Небивлол,Nebivolo1)降压研究。人选病人为90例轻、中度稳定型原发型高血压-舒张压(DBP)90~115mmHg(1mmHg=0.1333 kPa),年龄27~66(54.9±0.8)岁,轻度高血压49例、中度41例。男29例,女61例,除外症状性或恶性高血压、12月内有高血压并发症、或合并症如心绞痛、心衰、糖尿病、肝肾疾病。研究前停药7~14天后观察血压是否符合人选标准。在“洗脱”期必需时应用氢氯噻嗪和短效硝苯地平。 开始用尼比洛尔5mg,每日早晨一次口服,2、4、8、12、24周随访病人,记录3次血压,取均值。治疗持续24周。如降压不足,4周后用10mg/d、若仍不满意8周时加氢氯噻嗪12.5~25mg。治疗前、4周、12周、24周行动态血压监测,剂量加倍者8周时加作一次。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完全有效(DBP降至<90mmHg),部分有效(DBP降低>10%,(未达到90mmHg)。以病人主诉、出现的副作用和实验室检查异常评价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人高血压分级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及血压变异性(BPV )与靶器官损害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80例我院住院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监测结果,患者被分为1级(65例),2级(61例)和3级(54例)高血压组;患者根据年龄分为60-70岁组(65例),71-80岁组(68例)和≥81岁组(47例)。BPV指标为测得的血压标准差。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人随着血压分级的升高(I级-III级), BPV明显增大[24hBPV :(11.0±2.5) mmHg比(12.2±3.3) mmHg比(14.3±3.6) mmHg , P均<0.01],心脏,脑和肾损害者的24h收缩压变异性(SBPBPV )/舒张压变异性(DBPBPV )显著大于无损害者的[心脏损害者:(12.2±2.4)/(9.8±2.2) mmHg ;脑损害者(12.9±3.1)/(9.6±2.0) mmHg ,肾损害者(15.7±2.4)/(12.4±1.5) mmHg比无损害者(10.7±2.3)/(8.0±1.4) mmHg](P<0.05或<0.01),各年龄组间的血压变异性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人随着血压升高,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大,且有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更显著,但血压变异性与年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指导抗高血压治疗是否优于诊室血压(CBP).方法采用随机双盲设计,经安慰剂洗脱,若CBP的舒张压(DBP)为95~114 mmHg便可随机进入ABP组和CBP组,两组均测ABP与CBP,但ABP组根据ABP血压值调整降压药,目标血压为白昼平均血压DBP 80~89 mmHg;CBP组为DBP 80~89 mmHg.全部病人同时口服ACEI制剂培哚普利每日2~8 mg,疗程六个月.结果两组病人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BP下降幅度CBP组大于ABP组(17.3/11.715.5/12.2 mmHg,P>0.05).ABPM各时间段血压下降幅度ABP组均大于CBP组,白昼平均血压下降ABP组为14.2/8.1,CBP组为13.8/7.2 mmHg,两组间无显著差异;ABP组服用培哚普利4 mg的病人数多于CBP组(P=0.04),药物副作用ABP组低于CBP组.结论应用ABPM指导抗高血压治疗较CBP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规定,血压的计量单位应以kPa取代mmHg。按照WHO推荐的标准,成年人的正常血压应≤18.67/12.00kPa(即140/90mmHg),高血压的标准力≥21.30/12.67kPa(即160/95mmHg)。介于二者之间者为临界高血压。  相似文献   

8.
155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轻中度)。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记录24小时ABP。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动态血压监测 (ABPM)指导抗高血压治疗是否优于诊室血压 (CBP)。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设计 ,经安慰剂洗脱 ,若CBP的舒张压 (DBP)为 95~ 114mmHg便可随机进入ABP组和CBP组 ,两组均测ABP与CBP ,但ABP组根据ABP血压值调整降压药 ,目标血压为白昼平均血压DBP 80~ 89mmHg ;CBP组为DBP 80~ 89mmHg。全部病人同时口服ACEI制剂培哚普利每日 2~ 8mg,疗程六个月。 结果 两组病人血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CBP下降幅度CBP组大于ABP组 (17 3/ 11 7:15 5 / 12 2mmHg,P >0 0 5 )。ABPM各时间段血压下降幅度ABP组均大于CBP组 ,白昼平均血压下降ABP组为 14 2 / 8 1,CBP组为 13 8/ 7 2mmHg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ABP组服用培哚普利 4mg的病人数多于CBP组 (P =0 0 4 ) ,药物副作用ABP组低于CBP组。结论 应用ABPM指导抗高血压治疗较CBP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李锐  张武臣  张彧 《山东医药》2010,50(25):53-55
目的了解血压高值和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HBP)、动态血压(ABP)及诊室血压(CBP)的特点,探讨HBP对血压高值者检出隐匿性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将受试者分为血压高值组、高血压一级组、高血压二级组三组。分别测量并计算平均CBP、平均HBP、24 h平均ABP、夜间平均ABP、白天平均ABP;计算血压高值者隐匿性高血压的检出率。结果 HBP与24 h ABP之间的相关性均好于CBP;HBP和24 h ABP对隐匿性高血压的检出率分别为49.02%和52.94%(P=0.564)。结论血压高值者隐匿性高血压检出率高;HBP更接近真实血压水平,是临床筛查隐匿性高血压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按WHO 1979年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标准,选择1967~1984年间住院490例AMI进行分析。参照WHO 1978年诊断高血压标准,分为血压高、正常、低血压三组。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7kPa(95mmHg)为高血压组,收缩压≤12.0kPa(90mmHg)和/或舒张压≤8.0kPa(60mmHg)为低血压组,介于两者之间为血压正常组。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是引起脑血管病、冠心病、肾脏病及心肾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正常血压为< 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者最好控制血压< 130/80 mmHg,老年人BP< 140~150/90 mmHg.积极治疗高血压并将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变化规律决定依那普利给药时间,观察降压疗效。方法对于临床确诊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安慰剂2周后,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血压与白昼相比是否下降≥10%或10mmHg,分为勺型高血压及非勺型高血压,对勺型高血压者6:00及下午血压最高值前3h分别给予依那普利5mg,非勺型者6:00及18:00分别给予依那普利5mg,2周后,若患者坐位舒张压≥90mmHg,依那普利加量至10mg,每日2次。8周后复查24h动态血压。结果完成研究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勺型58例,占72.5%,非勺型22例,占27.5%。依那普利对勺型组和非勺型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52/58)89.7%,(19/22)86.4%,勺型组24h平均血压、白昼(6:00~22:00)血压、夜间(22:00~6:00)血压分别下降9.9/6.6mmHg,9.0/6.8mmHg,2.8/2.6mmHg,非勺型组分别下降13.9/7.6mmHg,11.9/6.6mmHg,13.8/10.4mmHg。两组白昼及夜间血压负荷均显著下降。勺型组收缩压与舒张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6.6%,63.5%,非勺型组70.6%,66.5%。结论在时间治疗学理论指导下,依那普利每日给药两次能24h平稳降压,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降压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赖诺普利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降压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等效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18~70岁不拘性别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坐位血压<180/90~109 mmHg,不伴有严重靶器官损害.符合入选条件者经两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随机分为国产或进口赖诺普利组,两组分别服国产或进口赖诺普利10mg/d一次两周,两周后坐位舒张压仍≥90mmHg者,加量至20mg到试验结束.总计服药时间为6周.服国产赖诺普利者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20例.结果完成6周观察者192例,其中赖诺普利组94例,总有效率50.0%.进口赖诺普利(捷赐瑞)组98例,总有效率为54.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服药4周后的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无严重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为赖诺普利组28.7%(27/94),捷赐瑞组26.5%(26/98).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赖诺普利组共完成24 h动态血压监测20例.赖诺普利的降压谷/峰比值大于50%.结论国产与进口赖诺普利相比,两者具有相同的疗效,主要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相似,国产赖诺普利同样可以作为长效制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常高限血压与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影响糖尿病的进展。然而,正常高限血压(超过该年龄血压第90个百分位数,但低于140/90mmHg 者)与早期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未明。微白蛋白尿常见于年青Ⅰ型糖尿病而其血压正常者。本文旨在了解糖尿病患者在正常高限血压与微白蛋白尿间的关系。病人和方法研究对象为Ⅰ型年轻糖尿病患者230例,观察至少3年,平均6.6年。年龄不小于14岁,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上。在1986~1987年间先后进行两次以上测定尿微白蛋白排泄量。收集尿标本的前一晚要求无运动、无饮酒或咖啡,月经期、妊娠及尿路  相似文献   

16.
左室肥厚(LVH)为长期血压升高所致心脏受损的标志,并受性别、年龄及体重的影响。正如 Framingham的一项研究结果所示,LVH在70岁以上老人占43%,相反在40岁以下者仅不足10%。因而有理由认为增龄将加剧继发于高血压的LV构型改变。本文特就高血压老人血压、神经激素与继发性Lv构型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219例高血压老人,年龄>65岁,血压皆>160和/或90mmHg(21.3和/或12.0kPa,1kPa=7.5mmHg),研究前停用降压药4周以上。另选45  相似文献   

17.
动态血压监测表明12~21%轻型高血压是白大衣性高血压;在正常血压者诊所血压值与白昼动态血压值相接近,但在高血压者诊所血压值高出大约0.5~ 2/0.4~1.2kPa:靶器官损害严重程度与血压较大波动有关。(1kPa=7.5mmHg)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规律,旨在探讨勺型、无勺型、极度勺型等不同血压形态与体位性血压改变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其中男38例,女72例,年龄≥60岁。以动态血压计监测24h血压,24h平均收缩压(SBP)≥135mmHg(18.0kPa,  相似文献   

1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4h动态血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24h动态血压(ABP)变化。方法应用美国Spacelabs90217-1B型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100例妊高征患者(A组)24hAEP,并与年龄、孕周相配对的100例正常孕妇(B组)进行比较。结果①A组与B组24h血压均值、白天均值、夜间均值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均具有差异性,A组的血压任何时段均高于B组;②70%以上妊高征患者昼夜节律呈非杓型,昼夜节律不正常;③A组者无论是SBP还是DBP,负荷值均在61%以上,B组血压负荷均〈7%;④A组夜间血压/白天血压的比值〉90%占70%以上。结论24hABP监测显示:妊高征患者24h血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昼夜节律不正常,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尤以舒张压更甚。  相似文献   

20.
长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见轻度肾功能障碍即肾小球滤过率 <60ml/min和 /或蛋白尿 >3 0mg/d。本文研究未治疗高血压组肾功能与左心室肥大 (LVH)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 14 0 /90mmHg( 1mmHg =0 .13 3 3kPa) ] 3 5 8例 ,其中肾功能正常 2 89例 ,轻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