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铱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1)
站在新年的门槛上,回望逝去的2021年,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欣慰和喜悦,更涌动着自信和责任。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伟大时刻,亲自见证了这个时刻带给中国人民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经历了10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终于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步的光荣目标,这个时刻值得中国人民永远纪念,也将由此开启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规划的成功落地、启动和实施为“十四五”时期开了好头、起了好步,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2021年,同样又是我国面临国内外形势严峻挑战的一年,全球疫情依然持续,国内疫情时有反复,防疫任务仍然严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国整体实施围追打压,企图阻止中华民族的复兴步伐。 相似文献
2.
3.
4.
5.
青年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16~22岁青年人群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及其相关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南京陆军指挥学院门诊部口腔科就诊的204名16~22岁青年,应用一般人口调查问卷、IOTN量表和DHC自评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学分析青年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6~22岁青年与正畸医生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明显,男性青年在牙齿美观方面的正畸需要不强烈,青年和他们父母学历越高对牙齿健康方面的正畸需要越强烈。结论:性别、学历和父母学历对正畸需要的感知差异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12例矫治完成的病例图像制作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于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分别在其正畸治疗前(对照组)及治疗一年半后(治疗组),评价问卷中病例颜面美的改变,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显著提高。其中文化水平较高的中年女性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提高最为显著,而高中以下的少年男性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提高不明显。拔牙及不拔牙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均提高,但提高的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会随着正畸治疗的进行而提高,正畸治疗中要注重患者的审美心理及行为的变化,适时调整矫治方案,加强同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不同类型的正畸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差异,为正畸医师进行诊断设计提供美学参考。方法:选取45例初诊患者的面像(正面像、正面微笑像、侧面像、正面咬合像)制作调查问卷。另随机选取213例正畸患者在治疗前对问卷中病例资料的颜面美进行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会影响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婚姻状况对患者颜面美的感知影响不明显。中青年、女性、文化程度较高者比少年、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相对较高。②.正畸患者对安氏Ⅲ类病例颜面美的评价最低,其次是安氏Ⅱ1类病例,对安氏Ⅱ2类、安氏I类病例的美学评价较高。结论:不同背景患者对颜面美的感知度不同,提示进行正畸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美学倾向,制定个性化的矫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是否存在功能性神经感受器,并探讨种植体外周神经反馈通路重建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比格犬3只,拔除双侧下颌3颗前磨牙及1颗磨牙,即刻或延期植入共27颗种植体,完成修复后负重3~6个月.采用肌电图仪行电生理实验,分别给予各实验组种植体以电刺激,在下牙槽神经附近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nerve action porential,SNAP)的潜伏期和波幅,以同侧下颌尖牙为对照.结果:种植体及天然牙受到电刺激时,均可记录到SNAP.天然牙SNAP波幅为44.04±6.23μV,明显高于各实验组种植体SNAP波幅18.37±4.62μV(P<0.01);天然牙与各实验组种植体之间SNAP潜伏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存在功能性神经感受器,其数量少于天然牙;种植手术方式及负重时间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神经反馈通路的重建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Forty years back and forty years on' was the title of the address given by Francis Manfiel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RCS of England in December 1970. Francis, twice president of the Middx & Herts Branch, which this year celebrates its first 40 years, started in practice in 1930, so he was well qualified to look back over those 40 years. The aspects of change in dentistry, 1930-1970, make arresting reading more than 20 years later. His predictions for the future are equally interesting.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