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睫状体脱离的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治疗的163例(18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2h内经药物控制眼压后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检查,并对这些病例的年龄、性别、UBM表现、中央前房深度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86眼中有26眼(13.98%)并发睫状体脱离,此类患者就诊时大多眼压较高(〉50mmHg,1mmHg=0.133kPa),经治疗后迅速下降至正常甚至更低。脱离范围有全周也有部分,中央前房深度变浅。治疗后眼压控制良好,睫状体脱离复位。结论并发睫状体脱离是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体征之一,UBM检查对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眼压、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继发性睫状体脱离的原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8/11住院治疗的84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发作缓解后,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及B超发现,19例出现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用非接触式眼压计及UBM测量急性发作前后和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的眼压和前房深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发作期眼压50.4±6.5mmHg,中央前房深度1.65±0.12mm;发作缓解继发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时眼压7.93±4.3mmHg,中央前房深度1.29±0.1mm。UBM及B超检查显示:继发单纯脉络膜脱离10例,单纯睫状体脱离4例,睫状体脉络膜脱离5例,给予常规抗青光眼手术联合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全部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均复位。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缓解后常可合并睫状体及脉络膜脱离,且治疗前眼压越高,缓解时间越短,缓解后发生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几率越高,其直接征象为眼压过低、前房更浅,UBM为其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常规抗青光眼手术联合适量糖皮质激素为该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合并睫状体脱离的UBM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合并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特征。方法利用UBM对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前房角、前房深度、睫状体检查,对合并睫状体脱离UBM图像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21例(29只眼)患者合并睫状体脱离,平均眼压为(34.84±9.37)mmHg,中央前房深度为(1.67±0.18)mm,眼轴长度为(23.10±1.25)mm。UBM图像分析示睫状体脱离双眼8例、单眼13例;脱离分级,1级11只眼、2级12只眼、3级6只眼;脱离范围2象限6只眼、3象限4只眼、全周脱离19只眼。结论UBM检查显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的患者可合并睫状体上腔脱离,对该类患者的临床初期治疗,需重视降眼压药物及适量的皮质激素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对伴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33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IOL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前房角、前房深度、眼压及视力变化。术后随访1.5-3年。结果术后所有术眼眼压下降,平均(14.99±0.65)mmHg(1mmHg=0.133kPa),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24.43±1.61)mmHg明显降低。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显著性(t=5.28,P=0.000)。UBM检查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60±0.25)mm增加到术后的(3.30±0.35)mm,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6.24,P=0.000);术后前房角宽度均增加,房角开放。前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均增宽,睫状体带易于看见。术后视力明显提高(X^2=63.47,P〈0.01)。结论对由晶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IOL植入术是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64例(88眼),行超声乳化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分析其术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等指标。结果患者术前眼压为14.5—33.78mmHg(1mmHg=0.133kPa),平均为(23.21±4.85)mmHg,logMAR视力为1.7~0.3,平均为(0.78±0.44),前房深度为1.52—2.02mm,平均为(1.79±0.07)mm。术后随访6—18个月,眼压为8.4—19.5mmHg,平均为(14.76±2.48)mmHg,视力(10gMAR)为1.2~0.0,平均为(0.46±0.38),前房深度为2.25~3.37mm,平均为(3.72±0.08)mm。术前术后平均眼压、视力和前房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后房型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优点是术后视力恢复较快,眼压控制较好,滤过功能保持较久,还可减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闭角型青光眼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与滤过性手术后浅前房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 71例 14 0只闭角型青光眼应用美国Paradigm -P40型UBM和中国BEM -2 0 0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进行眼前节及眼轴生物测量。包括前房深度 (AD)、各象限的房角开放距离 (AOD)、小梁睫状体距离 (TCPD)及眼轴长度 (AL)的测量 ,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1 14 0只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物测量值 :前房深度 1 662 0± 0 2 74mm ,眼轴长度2 2 85 5 4± 1 1772mm ,AOD 0 0 5 60± 0 0 60 7mm ,TCPD 0 5 670± 0 0 985mm。急性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年龄、房角开放距离和小梁睫状体距离无显著性差异 ;但是急闭青光眼发生房角关闭 (AOD= 0 )的眼数和象限范围多于慢闭青光眼 ,急闭青光眼患者的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短于慢闭青光眼 ,而慢闭青光眼虹膜呈膨隆状态的则较多。 2 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并发症与患者眼轴 <2 2 5mm、TCPD <0 5mm、全周房角关闭 (AOD =0 )有关。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研究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特点及评估滤过性手术并发症是非常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复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P)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对8例PRP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眼发作5例、双眼发作3例)患者行常规眼部检查,部分患者行视野、A型和B型超声波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检查、角膜内皮细胞镜检查及眼部电生理检查。结果男女发病比例1:3。青光眼发作期11只眼,其中1只眼并发自发性晶状体半脱位,临床前期5只眼。发作眼平均眼压(52.63±11.22)mmHg,临床前期平均眼压(15.75±2.43)mmHg。A型超声波检查:眼轴长度平均(22.28±1.04)mm。UBM检查:前房中轴部深度平均(1.50±0.46)mm。手术治疗11只眼,其中小梁切除术7只眼,白内障摘除联合小粱切除术3只眼,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1眼。术后并发症:前房葡萄膜炎性反应絮状渗出多见于青光眼自内障联合手术,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57.14%。结论PRP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致的解剖结构,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并发自发性晶状体脱位者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haco)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岁患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晶状体混浊的连续性患者20例23眼,行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检测手术前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和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AOD500)的变化。结果:手术前视力和眼压是4.16±0.38和48.65±7.34mmHg,手术后视力和眼压为4.75±0.10和16.65±1.97mmHg;术前术后的前房深度为1.35±0.04mm和3.51±0.07mm,房角开放距离分别为225.09±12.43μm和511.18±12.20μ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与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的房角生物学特征。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同济医院58例PACG及PACS患者。方法 回顾患者病例资料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测量其房角生物学参数,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主要指标 中央前房深度(ACD)、500 μm房角开放距离(AOD500)、500 μm小梁虹膜夹角(TIA500)、500 μm小梁睫状突距离(TCPD500)、500 μm小梁睫状体夹角(TCA500)、虹膜根部厚度(IT500)、睫状突长度(CPL)、睫状体厚度(CBT)。结果 与PACS组(n=25)相比,PACG组(n=33)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更低(0.4±0.35、0.2±0.17),基线眼压更高(21.17±6.09、15.57±3.57 mmHg),眼轴更短(22.17±1.22、22.74±0.88 mm),ACD更浅(1.77±0.27、1.94±0.25 mm),AOD500、TIA500、TCPD500、TCA500更小(0.04±0.04、0.10±0.05 mm;3.90±4.58、11.07±4.77°;0.51±0.10、0.58±0.10 mm;60.55±13.26、71.54±12.58°),CPL更长(1.43±0.26、1.28±0.15 mm)。虹膜插入点位于睫状体基底部的比例(54.5%、20.0%)及睫状体前旋的比例(68.0%、39.4%)PACG组较PACS组更大(P均<0.05)。而IT500、CBT、虹膜成角和虹膜凸度在两组间未见差异。结论 PACG眼较PACS眼具有更短的眼轴和更浅的前房,长而前旋的睫状体构型更明显,虹膜插入点位于基底部的比例更高。(眼科,2022,31: 20-26)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量化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治疗中继发脉络膜脱离的眼压和前房深度的变化,总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107例114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降眼压治疗中,34例36只眼(31.8%)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诊断继发脉络膜脱离,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和UBM分别测量这组病例降眼压治疗前和发现脉络膜脱离时的眼压和前房深度,观察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降眼压治疗前眼压平均(51.6±7.5)mmHg(1mmHg=0.133kPa),前房中央深度平均(1.763±0.285)mm;脉络膜脱离时眼压平均(7.6±3.2)mmHg,前房中央深度平均(1.547±0.334)mm;眼压变化平均(42.9±6.7)mmHg,前房中央深度变化平均(0.162±0.136)mm。继发脉络膜脱离无须特殊治疗,予减少或停用降眼压药物(尤其是缩瞳剂),2-7(3.5±1.4)天自愈,给予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缩短疗程。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降眼压抢救治疗时,继发性脉络膜脱离的发生与眼压降低过快过低有关;UBM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蒋慧中  刘大川  张健  戴惟葭  杨惠清 《眼科》2009,18(5):331-334
目的比较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和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不同房角关闭状态的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设计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研究对象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需行手术的患者48例(60眼)。方法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非随机选取房角关闭〈180度患者30眼,房角关闭〉180度30眼两组。两组患眼随机再分两组各15眼,其中一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另一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Goldmann房角镜,应用Stratus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检测术后早期房角形态)情况,平均随访(6.60±2.34)个月。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指标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结果全部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房角关闭〈180度患眼中,最后随访时两种方法术后眼压分别为(13.26±3.21)mmHg、(12.87±2.66)mmHg(P=0.51);前房深度分别为(2.86±0.42)mm、(2.96±0.50)mm(P=0.47);房角开放程度亦无显著差异。房角关闭≥180度患眼中,最后随访时两种方法术后眼压分别为(17.35±4.18)mmHg、(13.81±3.06)mmHg(P=0.02);前房深度分别为(2.91±0.47)mm(3.05±0.44)mm(P=0.42);但行房角分离术组房角开放更宽。结论对房角未完全关闭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以有效地达到控制眼压、开放房角、加深前房、提高视力的治疗目的。但对于房角关闭〉180度患眼应行房角分离术。  相似文献   

12.
青光眼术前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睫状体脱离的组织结构进行形态学检查,方法:对青光眼病入术前常规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有睫状体脱离。对睫状体脱离者与非睫状体脱离者按年龄、性别、眼压降低幅度,眼前节解剖结构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睫状体脱离多出现于眼压50mmHg以上,迅速降至正常或更低,房角大部分关闭但未完全关闭的病人,在27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发现有睫状体脱离者37眼占13.6%,与病人年龄、性别、眼前节解剖参数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迅速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洪颖  张纯  李学民  王欣  王薇 《眼科研究》2010,28(11):1063-1068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长期影响。方法研究为系列病例观察性研究。选取已接受小梁切除术具有功能性滤过泡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需行超声乳化术的患者19例,每例随机选择1眼进入研究。记录患者超声乳化术前,术后1、3、6个月,1年、2年的眼压和抗青光眼药物治疗情况。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年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滤过泡和前房的生物测量值。结果共15例患者完成2年的随访,纳入的患者中2例因死亡、另2例因依从性差而失访。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眼压为(13.5±2.9)、(12.8±2.9)、(12.9±2.7)、(13.0±3.5)、(13.4±3.6)、(12.7±2.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3,P=0.817)。超声乳化术后2年滤过泡的累积成功率为100%,绝对成功率为87%。UBM测量结果显示,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房角进一步开放的象限数量增加,滤过泡的高度下降,三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11,P=0.001;χ2=8.775,P=0.006;Z=-2.927,P=0.003),但滤过泡的反射率及滤过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和术后2年的形态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随访显示,小梁切除术后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术眼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PAC)对侧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后接触性房角关闭的发生率和眼部解剖特征。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54例APAC对侧眼没有虹膜前黏连(PA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7.1±7.2)岁(54—83岁)。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暗环境下观察LPI后是否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并比较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与不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患眼的眼压、房角及各项UBM参数,包括房角开放距离。(AOD跏)、房角隐窝面积,。(ARA750)、小梁虹膜夹角(T—I角)、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周边虹膜厚度(IT1)、虹膜悬韧带距离(IZD)、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中央前房深度(ACD)。对两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两样本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LPI后暗环境下UBM检查至少一个象限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的有20例,占37%。反映房角开放程度的指标(AOD500、ARA750、T-I角)和反映睫状体位置的指标(TCPD):接触性房角关闭(+)组小于(-)组(t=11.741、11.089、12.175、4.349,P均〈0.01);反映虹膜形态和位置的指标IT1:接触性房角关闭(+)组大于(-)组(t=-3.300,P=0.002);IZD、虹膜根部附着位置及ACD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0,P=0.066;Z=-1.423,P=0.155;t=0.072,P=0.942)。结论APAC对侧眼LPI后在暗环境下仍有一定比例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房角窄、睫状体前位、周边虹膜厚是LPI后发生接触性房角关闭的解剖学特点,提示LPI后具有这些解剖特点的APAC患者有可能进展为慢性房角关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期患者26例(2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后眼压仍控制欠佳,对急性大发作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4~11年,观察远期疗效。结果随访期间均未见葡萄膜炎、前房积血或睫状体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入院眼压为(46.65±18.08)mmHg,出院眼压为(11.58±4.20)mmHg,末次随访眼压为(16.07±10.01)mmHg(1 mmHg=0.133 kPa)。末次随访时滤过泡Ⅰ级者18眼、Ⅱ级者1眼、Ⅲ级者7眼。滤过泡等级与末次随访眼压呈正相关(r=3.350,P=0.009)。随访期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野指数及视野平均偏差逐渐降低(P<0.001)。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状态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62例(112眼)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按不同类型分为3组,分别行激光虹膜切除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h、1周、3月的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等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都有不同程度加深。暗室试验阳性组治疗后平均眼压(13.71±2.29)mmHg。且房角未出现关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治疗后平均眼压(14.69±2.43)mmHg,11.9%的眼出现了15。以内的房角关闭。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治疗后平均眼压(23.18±5.66)mmHg,房角关闭增加15。以内5只眼,增加300。600的3眼,共占50.00%。结论激光虹膜切除术是预防和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保护视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复杂,应通过术前病例的合理选择及术后的密切随访,有效控制术后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治疗恶性青光眼及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8年4月行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的88例(92眼)恶性青光眼及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资料。观察手术前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及房角的变化情况,术后随访(25.7±13.5)个月。结果 恶性青光眼患者术前药物控制下眼压(34.27±12.95)mmHg(1 kPa=7.5 mmHg),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2.94±3.12)mmHg、(13.17±4.54)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有恶性青光眼倾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患眼药物控制下眼压 (20.50±7.41)mmHg,术后第7天及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3.92±4.39)mmHg、(15.25±4.54)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术前为 (1.67±0.33)mm,术后1个月为(3.35±0.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前周边前房深度均<1/2 CT,术后89眼周边前房深度≥1 CT。术前72眼房角关闭范围>180°,术后房角完全开放38眼。结论 虹膜周边前后节沟通术可有效治疗恶性青光眼及具有恶性青光眼倾向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