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2007-2008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1969年该病首次在加纳暴发流行,此后,在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大流行及局部地区暴发[1].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变异株(CA24v).2007-2008年浙江省发生AHC流行,为迅速查明病因,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本研究对患者的眼拭子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相似文献   

2.
点击红眼病     
刘婷婷 《药物与人》2006,19(5):54-55
春夏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虽然我们对红眼病并不陌生.我们也知道得了红眼病应点眼药水.但是人们仍对它有很多容易混淆的认识.由于误解和放松警惕.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大流行,  相似文献   

3.
“红眼病”,医学上称“流行性急性眼结膜炎”,是由病毒、或兼有细菌混合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这种疾病的传染性强、发病率高、起病急、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极易在夏、秋节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中医称红眼病为天行赤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  相似文献   

5.
“红眼病”即急性流行性结膜炎,通常包括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细菌感染)、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感染)、流行性角结膜炎(病毒感染)等。目前在各地流行的“红眼病”以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为多见,它常在春夏季节爆发流行。在洪灾或旱灾之年,由于卫生条件差,干净水缺乏,也极易造成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周远 《健康人生》2012,(4):22-23
夏天可以带着宝宝去游泳啦!咦,宝宝从水里出来后第二天怎么眼睛红通通的像只小兔子?难道宝宝得了红眼病? 认识红眼病 红眼病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是一种由病毒、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的流行性眼病,容易形成流行性眼病.中医上把红眼病称为"天行赤眼".红眼病的感染人群非常广泛,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被染上,甚至可能一家中好几个人发病.而幼儿对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低下,是红眼病的高发人群.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被病毒、细菌感染后几小时或1~2天开始发病,而且多数情况下是双眼前后开始发病.红眼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尤以夏季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龙亮  肖锂琼 《中国校医》2014,(9):667-667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1]。红眼病潜伏期短、起病急、传染性强,夏季又因天气炎热,细菌生长繁殖加快,更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造成广泛性传播。2013年8月下旬,本校新生军训中期间1起红眼病传播流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1.1发病情况护理学院是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下辖的二级学院。  相似文献   

8.
8月请您注意     
8月上旬、中旬的气候晴热少雨,伏旱常见。8月下旬天气开始转凉,江南地区常有台风 在这段时间可能发生或流行的疾病有: 红眼病 医学上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灸,又称流行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病毒性眼病。据记载,国际上曾发生过二次流行,第一次为1969年在加纳,第二次为1970年在新加坡。1971年国内先后在广州、上海等地流行,损失惨重。夏秋李是红眼病好发季节,要格外注意个人卫生,做到不合用毛巾,不用脏手揉眼睛。一旦有“红眼病”流行,严格做列分巾、分盆洗脸,  相似文献   

9.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2):i001-i002
1979年7-8月南宁市儿童中上呼吸感染流行,从患儿鼻咽部采集标本后接种鸡胚和组织培养细胞(Hela细胞和原代人胚肾细胞)分离出二株致细胞融合病变的病毒,经理化性状检测和用标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和R6株作中和试验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即桂R-1、桂R-2株)。用新分离株对南宁市不同年龄人群血清作中和抗体测定的结果表明RSA在南宁广泛传播,感染大多发生在生命的早期。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离和人群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抗体的测定为我区的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0.
研究痢疾杆菌的菌型分布和变迁,对传染源的追索、临床表现以及特异性预防等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收集了本区1974年以来的菌型分布资料,对其作了分析。1974—1982年共分离出痢疾杆菌13756株,福氏菌8789株占63.89%,宋氏菌4722株,占34.33%,鲍氏菌167株占1.19%,居第三位,施密氏菌78株占0.57%,志贺氏菌仅82年有3株(为外地感染)。8789株福氏菌亚型分布以2a最多,3465株占福氏菌的71.38%,3型为2586株占29.42%,1b居第三位995株,占10.87%,1a和D型分别为475株和457株,各占5.41%和5.20%。1974—1982年主要流行菌群为福氏菌,1974年高  相似文献   

11.
于1982—1984年每年6—9月痢疾流行季节,收集我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菌痢患者的大便,进行分离培养。在采集的1450份大便中,共检出痢疾杆菌418株,阳性率28.83%(1982、83、84年的阳性率分别为32.48%、35.21%、16.06%)。分属4群17个型,其中福氏菌343株,占82.1%居首位,其次是志贺氏菌41株(1型和2型),占9.8%,宋内氏菌21株,占5.0%,鲍氏菌  相似文献   

12.
锦州港于1997年7~9月发生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暴发流行,传播迅速,流行面大,历时2个月。患病156人,占港务局职工总数的17.83%(156/875)。为查清这次暴发流行的原因,为今后防制该病流行提供依据,对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红眼病,医学上称为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多发于夏秋季节,尤其是气候反常、持续高温干旱时节容易流行,故医学专家们又称其为夏秋的眼科“瘟神”。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不同,红眼病有细菌性和病毒性之分,潜伏期为2~48小时,但根据临床医学统计,95%以上的人在接触后24小时内发病。传播方法主要是通过“患眼———水———健眼”或“患眼———手———健眼”两种方式,并以前者为主。一旦发病,患者眼部红肿、刺痛、有烧灼感、异物感、畏光、奇痒、流泪、分泌物增多等一系列症状。检查时可见到睑结膜滤泡增生以及球结膜下点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近3年的流感病毒变异、变化及流行规律,做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常规狗肾传代细胞(MDCK)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结果]2005年共分离流感病毒64株,其中H1N1亚型9株、H3N2亚型44株、B型11株;2006年分离流感病毒48株,H1N1亚型18株、H3N2亚型2株、B型28株;2007年分离流感病毒69株,H1N1亚型2株、H3N2亚型57株、B型10株.3年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13.3%、12.0%、22.6%.[结论]3年的流感病原学监测中,虽然未发现新的突变株,但流感病毒株的流行每年都发生型别的变化;2005年本地区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2006年以H1N1亚型和B型(Victoria系)为主,2007年又以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15.
近12年来,挪威发生的大多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均由对氨苯磺胺耐药的脑膜炎球菌所致。B vre 等发现有88%的菌株,对磺胺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100mg/L。而在带菌者中,对氨苯磺胺耐药的菌株比较少。据1975年的一次调查,在健康带菌者中仅22.6%的菌株呈现耐药性。当前挪威的流行菌株主要为15和16型。作者为了观察不同流行期间流脑菌型、耐药性和毒力标志间的关系,分别收集2个时期的病人和带菌者菌株,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其中180株流脑病人菌株分别从1975和1976年的患者中获得,另69株为1981年12月至1982年5月间获得。  相似文献   

16.
可曾记得!1971年炎夏,上海、江浙一带一场规模空前的“红眼病”暴发流行。仅10几天时间里,感染得病者不下数10万之众,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全国各地蔓延,造成了不少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文化娱乐场所暂时关闭的局面,弄得人心惶惶。对这场“红眼病”流行,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明暴发流行的策源地是五所游泳池,短期内从这里迅速地向全市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17.
1988年7—9月份,“红眼病”在天津地区暴发流行,防疫站及时向群众宣讲了预防“红眼病”的卫生知识。为观察宣传教育的效果,从天津地区铁路系统职工中,随机抽取部分宣教对象,进行了宣讲前后的卫生知识测定。结果发现: 在开展宣讲预防红眼病卫生知识前,职工答卷平均得分79.6分;宣传教育后,上升至94分,并没有不及格者(60分以下)。宣讲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另外,不同文化程度和职务类别  相似文献   

18.
1981年7~8月,新疆呼图璧县地区曾发生菌痢流行,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各年龄组回、汉、维、哈等民族的患者粪便中分离出171株痢疾杆菌,经按常规桂鉴定为:志贺氏I型137株占80.15%,福氏26株(1a、1b、2a、2b各为4、17、3、2)占15.2%;宋内氏7株占4.07%;鲍氏一株占0.5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来自10个国家和中国4个省不同时间分离的69株ECHO6病毒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在GenBank,EMBL和DDBJ 3个基因库中进行BLASTN搜索,共得到69株ECHO6病毒基因可用,用Mega软件计算病毒基因同源性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69株ECHO6病毒可分为4个基因型(基因型A~D),C基因型又可分为7个亚型,D基因型可分为8个亚型.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0.6%~ 24.5%(氨基酸差异率为0.8%~7.3%),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7.6%~ 22.4%(氨基酸差异率3.5%~6.6%).结论 ECHO6不同基因型/亚型可以在同一个地区流行很长时间,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又可在不同的地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20.
曾瑶 《健康天地》2009,(5):66-67
<正>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好发于春夏季,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本文教你从日常卫生做起,加上精心搭配的茶饮来预防,将红眼病拒之眼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