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儿童睡眠医学研究协作组于3月19日公布调查结果。这项在北京、广州、大连、乌鲁木齐等8个城市2~12岁3万名儿童中并由家长协助的问卷调查表明,中国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平均睡眠时间较以前有所减少。儿童睡眠障碍症的总发生率27.1%。其中睡眠不安占8.7%,睡眠磨牙的占7.6%,频繁鼾症为5.7%,张口呼吸为5.3%,梦呓为4.9%。  相似文献   

2.
睡眠质量及时间与2型糖尿病风险交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分析两者间对T2DM交互作用的强度.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3-5月调查9 622名徐州市社区常住居民,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T2DM的关系,通过Bootstrap法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以评价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各组分及总分比较,除入睡时间和催眠药物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好者与睡眠质量差者相比、睡眠时间6~8h与睡眠时间<6h者相比,T2DM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非职业性体育活动、BMI等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6h者与睡眠质量好且睡眠时间在6~8h者相比,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高3.78倍(OR=4.78,95%CI:3.32~6.99);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8h者,罹患T2DM的风险增加0.92倍(OR=1.92,95%CI:1.18 ~ 3.31);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6 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2.33 (95%CI:1.23~8.79),AP=0.67 (95%CI:0.21 ~ 0.83),S=6.87(95%CI:2.33~ 10.75);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8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0.33(95%CI:-0.12 ~ 1.13),AP=0.17(95%CI:-0.03 ~ 0.51),S=1.56(95%CI:0.76~2.74).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短对罹患T2DM有正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罹患风险之间关系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京市居民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社区为基础的人群随访研究,2004年7月对多阶段随机抽取的南京市3个城区和1个郊县社区里常住的35岁以上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对无T2DM的人群开展为期3年的随访,于2007年7月进行评估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睡眠时间与罹患T2DM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剔除基线时T2DM、肿瘤患者,合格的随访样本人群为3727名,3年后共随访到3031名,随访率为81.3%。3年内新确诊的T2DM患者为76人,累计发病率为2.5%;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5%vs.2.6%)。居民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2h,睡眠时间不足(﹤7h/d)和过长(≥9h/d)的比例分别为24.8%、7.5%。与睡眠时间7h/d相比,睡眠时间不足和过长人群罹患T2DM风险均是其2倍左右;但仅有睡眠不足对T2MD的罹患风险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3,95%CI:1.12~2.99)。经多因素调整后,睡眠时间﹤7h/d者发生T2DM的风险仍显著高于7~8h者(RR=1.71,95%CI:1.04~2.82);进一步调整基线时BMI和高血压病史,睡眠时间不足人群罹患T2DM风险有所降低,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RR=1.68,95%CI:1.02~2.76)。[结论]睡眠时间不足可增加罹患T2DM的风险。睡眠时间可能是T2DM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上海市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2017年上海市社区≥35岁居民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绘制PSQI得分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剂量-反应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对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并对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上海市中老年人PSQI分数为(4.09±0.10)分,睡眠质量差的比例为12.55%(95% CI:10.77~14.58),睡眠时间为(7.19±0.03)h。PSQI得分与糖尿病患病呈线性关系,睡眠时间与糖尿病患病呈近似“U”形关系。多因素调整后,睡眠质量差(PSQI得分>7分)和睡眠时间过短(睡眠时间<6 h)能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1.17(95% CI:1.06~1.30)和1.20(95% CI:1.01~1.41)。进一步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仅睡眠时间<6 h且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8 h且睡眠质量差者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1.30(95% CI:1.12~1.52)和1.79(95% CI:1.04~3.07)。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过短与糖尿病患病风险密切相关,而睡眠过长只有在伴随睡眠质量差的情况下与糖尿病患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自制2型糖尿病基础调查表并了解湛江地区2型糖尿病基本情况及流行现状。方法采用自制的2型糖尿病基础调查表和生活事件量表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础调查表三个指标的Kappa系数值均较大,并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定量指标中,2型糖尿病(DM2)组与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CDM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事件得分、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力活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指标中,水果、豆类、健康教育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调查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较好。该调查能够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提供有效的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回顾睡眠时间长短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发生相关性队列研究,通过meta分析研究睡眠时间长短与T2DM发生相关性,为预防T2DM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万方、维普、SinoMed建库至2020年5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与提取资料。利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17项队列研究,共计737 002名成人。T2DM发生率短睡眠时间组(short sleep duration, SSD)(t≤6 h)4.73%,正常睡眠时间组(normal sleep duration, NSD)(6 h<t<9 h)4.39%,长睡眠时间组(long sleep duration, LSD)(t≥9 h)4.99%。meta分析显示SSD与NSD相比患T2DM风险增加(RR = 1.22,95% CI:1.15~1.29,P<0.001),LSD与NSD相比患T2DM风险增加(RR = 1.26,95% CI:1.15~1.39,P<0.001)。各研究间敏感性稳定,发表偏倚小。结论 SSD或LSD均增加T2DM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睡眠时间和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以江苏省常熟市、淮安市清河区和淮安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7 452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队列。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不同睡眠时间人群随访期间的全死因死亡风险比(HR)值及其95% CI,并按照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研究人群累计随访67 912人年,平均随访4年,随访期间糖尿病患者死亡1 057人。以睡眠时间7 h/d为参照,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 6、8、9和≥ 10 h/d发生死亡的HR值(95% CI)分别为1.14(0.94~1.37)、1.10(0.91~1.32)、1.33(1.05~1.70)和1.52(1.24~1.87)。分层分析显示结果和全人群结果相似,睡眠时间过长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有统计学关联,但未见睡眠时间不足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睡眠时间过长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我市成人糖尿病(DM)发病率已超过4%,尤其是老年人中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迅速增长。为提高对糖尿病前期防治的认识,对2003~2004年期间3个社区普查的400名老年人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象与方法1对象≥60岁老年人,无糖尿病史,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空腹血糖(FPG)≥5·6m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和2型糖尿病(T2DM)的糖代谢、胰岛素水平关系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9月1日至2017年3月1日收治的75例OSAS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的75例非OSAS者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糖代谢水平(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和胰岛素水平(FIN、2hINS),分析OSAS与T2DM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检测后,对比2组糖代谢、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和胰岛素水平,发现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中OSAS重度者的糖代谢值和胰岛素值均比OSAS轻度者与OSAS中度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 OSAS在一定程度上能引发异常糖代谢与T2DM,紊乱程度越大,糖代谢、胰岛素值越高,可见OSAS和T2DM在糖代谢和胰岛素水平方面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肥胖儿童高达25%以上伴有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儿童85%以上伴有肥胖或者超重,肥胖已成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诱因,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当关注肥胖儿童,警惕2型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从饮食、日常习惯等方面加以适应调控,以确保当代儿童的身体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5例行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及胰岛素治疗的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血糖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糖尿病认知水平得分(61.42±8.6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26±7.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健康教育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增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地改善机体的炎性反应状态,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T2DM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是否焦虑为因变量拟合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共有效调查578例患者,其中睡眠质量差者所占比例为31.83%,焦虑发生率为44.12%。按照睡眠质量好差分层,睡眠质量好者焦虑的发生率为35.53%(140/394),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发生率为6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0,P<0.001)。以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分层,血糖达标组中不同睡眠质量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228);血糖不达标组中,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发生率高于睡眠质量好者(χ2=37.82,P<0.001)。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并发症等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与患者焦虑的发生相关联(OR=2.73,95%CI:1.87~3.98);3个睡眠维度(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与焦虑存在关联(OR值分别为1.84,1.82,2.49)。结论 T2DM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在某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的体检人群中,根据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新诊断的T2DM患者80例作为T2DM组;选择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诊断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检测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表现为高黏血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5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作为糖尿病组,选择3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性别匹配者作为对照组。待检者采血前1 d禁食高脂饮食,妇女应尽量避开月经期。于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5 ml存放于肝素抗凝试管,2 h内送检。采用北京众驰伟业ZS-9200型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压积采用温氏法测定。HbA1c检测采用微柱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尿病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5.01±0.52)、(5.13±0.73)、(5.13±0.73)、(1.64±0.23)mPa·s、(19.48±8.28)mm/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随HbA1c水平升高而增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且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王晓飞  李玲  廉灿云 《中国保健》2010,(11):128-128
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儿童、青少年肥胖症增多致临床儿童患成人糖尿病明显增高,给今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已给病人家庭、社会与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防治及教育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向群  成金罗  张允平  沈默宇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9):1181-1183,1187
目的 研究血清维生素D水平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共589例志愿者纳入本研究。根据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将志愿者区分为糖尿病人群及非糖尿病人群。共计249例检测了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应用Cox—Staurt趋势检验分析各年龄段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按血清25(OH)D四分位值分层,分别计算糖尿病患病优势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结果所有年龄段均存在不同程度的25-羟维生素D缺乏,调节年龄、HOMA.IR、BMI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发病呈剂量依赖的负相关(r=-0.9271,P〈0.01),当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达到94.6nmol/L以上时,糖尿病发病显著降低[OR=0.52,95%CI(0.23—0.78),P〈0.01]。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病呈明显负相关,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降低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于200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徐州市居民健康状况资料中抽取16 89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睡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调整混杂因素,计算OR值及95% CI.结果 研究对象中睡眠质量良好、一般、差3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分别为5.39%、6.30%和11.66%.睡眠质量一般、差两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同睡眠质量良好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8和44.90,均有P<0.05).睡眠时间<6h、6~8h、>8h组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分别为7.95%、5.69%和6.47%,睡眠时间<6h组与睡眠时间6~8h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5).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非职业性体育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年龄、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家族史、睡眠质量差和每天睡眠时间<6h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每天睡眠时间<6h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志强  吴东妮  肖艳杰  卢智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46-5047,5051
目的 探讨睡眠相关行为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情况之间的关系,有效制定T2DM患者睡眠行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科研设计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法;资料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5).睡眠相关行为:午睡情况、晚睡情况、打鼾情况、入睡困难情况、夜间睡眠充足与否及睡眠质量等因素与T2DM发病存在关联,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OR值和OR95%CI分别为[(OR =6.70,95%CI:4.29~10.44); (OR =7.57,95%CI:4.14~13.86)(OR=4.02,95%CI:2.56~6.31); (OR=6.95,95%CI:3.52~13.71); (OR=3.25,95%CI:1.99~5.30);(OR=5.70,95%CI:3.65~8.87)].结论 睡眠相关行为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晚睡、打鼾、入睡困难、夜间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因素可能为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适当午睡可能是T2DM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944例T2DM患者,使用统一调查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患者睡眠异常比例为33.6%,PSQI平均(6.87±3.84)分,异常组PSQI总分(11.19±2.80)高于良好组(4.59±1.59),DSQL各维度及总分也高于良好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SQI总分与DSQL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并发症、病程和抑郁与T2DM患者的睡眠异常有关,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427(1.050~1.939)、1.801(1.234~2.628)、1.537(1.083~2.181)、1.391(1.164~1.662)、2.527(1.883~3.390)。结论 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其生存质量相关。女性、未婚/离婚/丧偶、有并发症、病程长及合并抑郁可能是T2DM患者睡眠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怵榆人员的临床资料,根据血糖高低分为血糖正常、轻度增高和明显增高3个组。分析3组研究患者的血糖、血尿酸水平,井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增高组和明显增高组患者的GLU、UA升高;与GLU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组患者GLU、UA升高。结论血尿酸可作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和预告因子,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要控制好血糖、血脂,更要重视和关注原酸这一危险因素,减少和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