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目的 探讨脑结核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 本组6例脑结核瘤,男、女各3例。4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脑脊液生化及治疗后结果明确诊断,2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同期胸片发现肺结核4例。一次性增强扫描2例,平扫后增强扫描4例。结果 6全脑结核瘤中,5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多数病变位于皮层或皮层下浅层,病变单发多发各3例。CT平扫病变为低密度1例,结节状、环状稍高密度灶3例。增强后结节状强化3例,环状强化2例,结节状并环状强化1例。结论 CT检查对脑结核瘤的诊断及对指导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及MRI在结节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证实的18例结节性硬化病人的CT、MRI资料。结果:CT典型表现为侧脑室内或周围的钙化灶,实质内小错构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累及腹部脏器时有大小不一的错构瘤。MRI表现脑实质内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可累及大脑、肾脏、皮肤、肝、脾、骨骼等多系统器官的综合征,CT显示脑室管膜下钙化灶,对诊断具有特异性,MRI检查能发现更多病变,对非钙化性病变比较敏感,两者起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结节性硬化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玉明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15(2):90-91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脑结节性硬化的CT影像表现,进一步认识其影像特点。方法收集11例脑结节性硬化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室管膜下病灶32个均为高密度钙化结节;②脑实质内分布于额叶及基底节病灶5个,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论CT检查对于脑结节性硬化有其特征性表现,尤其对于发现小的斑点钙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可做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新娟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3):237-237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较少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2例结节性硬化的小儿的CT表现,旨在探讨CT对于小儿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脑结节性硬化CT及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在脑部的CT及MRI表现特点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14例确诊为结节性硬化患者的CT、MRI病灶表现形式及分布特点.结果CT表现为脑室室管膜下结节状钙化10例,3例伴有室管膜下等密度肿块,直径2~3 cm,3例表现为大脑皮层及白质钙化结节,1例小脑钙化.MRI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室壁呈波浪状改变者9例,12例表现为大脑皮层、白质的多发线样、球形稍长T1、稍长T2信号灶,2例小脑有异常信号.结论CT、MR表现是脑结节性硬化确诊的主要依据,二者互相结合对明确诊断及分析病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在儿童结节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52例TS的主要MRI征象包括:①室管膜下结节;②皮层及皮层下结节;③脑白质异常信号;④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结论:MRI检查在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改变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早期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材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11月我院收集的27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12小时以内发病,分析CT检查结果,27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22例灰质密度减低、灰白质交界消失,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脑实质密度减低区。15例显示轻微的占位效应,与脑缺血、脑水肿有关,表现为脑皮质沟变浅或消失、脑室受压变形。11例出现脑动脉密度增高征,见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结论: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有其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MRI分析(附5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与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临床确诊的MS的临床与MRI表现及临床定位与MRI定位的关系。结果:50例MS在MRI上均发现病灶,MRI可显示临床上无定位体征的大脑半球上的亚临床病灶,对临床上有定位体征的脑干、小脑、脊髓的病灶可全部显示,对视神经病变显示欠佳。MS斑块在T2WI均为高信号,在T1WI为等或低信号,急性期病灶周边明显强化,激素治疗后病灶明显减少并缩小。结论:MRI对显示视神经以外的MS病灶高度敏感,并可显示临床上无定位体征的亚临床病灶,为MS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确诊MS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脑性瘫痪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在婴幼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32例婴幼儿脑瘫患儿的临床及MRI影像表现。结果:232例脑瘫患儿中痉挛型165例(四肢瘫84例,偏瘫47例,双瘫32例、三瘫2例),手足徐动型21例;共济失调型6例,肌张力减低型13例,混合型27例。MRI显示异常197例(84.9%),其中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99例,脑软化、萎缩20例,基底节及丘脑病变14例,髓鞘形成不良44例,脑积水11例,脑发育不良19例,脑发育畸形19例。MRI影像表现中最常见的是PVL(42.7%),临床主要引起痉挛性瘫痪。另外脑瘫早产儿组较足月儿组PVL发生率更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婴幼儿脑瘫早期诊断、临床病因分析、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脊柱结核的CT、MRI影像学特征(附3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34例脊柱结核病人资料,CT20例,MRI24例,其中10例病人进行了MRI、CT两项影像学检查,结果相互比较。结果脊柱结核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等;MRI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椎管受累、韧带下播散等。结论脊柱结核病变具有多样性,CT和MRI影像学各有特征,CT在显示死骨、钙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MRI在显示韧带下播散,硬膜及脊髓侵犯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综合分析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磁共振及CT对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42例资料完整的Chiari畸形患者磁共振成像资料,其中21例做了头颅CT扫描,9例做了颈椎CT平扫。结果:I型35例,I型7肽1型的主要征象是小脑扁桃体下移,Ⅱ型的小脑扁桃体下移程度更为严重,可达颈2~3椎体水平椎管内,并伴有脑干、四脑室移位变形及脑积水等,常合并其它颅底发育异常。结论:MRI无骨伪影,高组织对比.可多方位扫描,便于测量,矢状位薄层扫描TI加权像即可满足诊断需要。MRI的应用使本病的诊断变得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8.
混合性中风的CT诊断(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混合性中风的CT诊断价值。方法 经头颅CT扫描,462例中风患中发现24例混合性中风,年龄34-80岁之间。结果 在一次头颅CT检查中同时并存新近形成的脑出血和梗塞病灶,或在短期复查中在不同部位相继出现2种病灶,即可作出混合性中风的诊断。结论 根据CT表现混合性中风分为三型:一型为出血与梗塞并存;二型为出血继发梗塞;三型为梗塞继发出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