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为探讨巴戟天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含药血清的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分A组(巴戟天水提物组)、B组(巴戟天醇提物组)、C组(对照组)、D组(经典成骨诱导组)、E组(巴戟天水提物+经典成骨诱导组)、F组(巴戟天醇提物+经典成骨诱导组),观察各组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比活性及骨钙素含量,结果显示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反应强弱的顺序为F组>E组>D组>B组>A组,C组为阴性;碱性磷酸酶比活性和骨钙素(BGP)含量测定结果为:A、B、D、E、F组在同一时间点均高于C组(P<0.05),E组、F组在同一时间点均高于D组(P<0.05).说明巴戟天水提物及醇提物均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且巴戟天醇提物的作用强于水提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未植入支架)42例,随机分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组(20、40 mg)(阿托伐他汀组,n=19)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5、10 mg)+依折麦布(10 mg)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3),检测并分析12周内的血脂指标、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及血清MMP-2、MMP-9和MMP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12周时阿托伐他汀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94±0.49) mmol/L,较治疗前下降37.82%;联合治疗组的LDL-C为(1.92±0.54) mmol/L,较治疗前下降38.26%;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阿托伐他汀组血清MMP-2和MMP-9水平在12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IMP-1则明显升高。结论 单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以及联合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的降脂效果相似,但联合治疗未能降低血清MMP-2、MMP-9和TIMP-1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狭窄50% ~70%的冠心病患者(未植入支架)42例,随机分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单药治疗组(20、40 mg)(阿托伐他汀组,n=19)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5、10 mg)+依折麦布(10 mg)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23),检测并分析12周内的血脂指标、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及血清MMP-2、MMP-9和MMP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12周时阿托伐他汀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94±0.49) mmol/L,较治疗前下降37.82%;联合治疗组的LDL-C为(1.92±0.54) mmol/L,较治疗前下降38.26%;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12周时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阿托伐他汀组血清MMP-2和MMP-9水平在12周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IMP-1则明显升高.结论 单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以及联合使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的降脂效果相似,但联合治疗未能降低血清MMP-2、MMP-9和TIMP-1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中OPGmRNA/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在成骨条件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通过半定量RT鄄PCR的方法,比较不同浓度药物影响下OPGmRNA和RANKLmRNA表达的变化,评判阿托伐他汀对这两种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结果:半定量RT鄄PCR的观察显示在传代培养7天时各组均有OPGmRNA的转录,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mRNA转录水平逐渐增加,10-6mol/L组和10-7mol/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ANKLmRNA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下降的现象,10-6mol/L组和10-7mol/L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来源的成骨细胞中,阿托伐他汀促进了成骨细胞OPG的表达,同时能抑制细胞RANKL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黄芪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祖国医学认为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升阳固表、托毒敛疮等功效。近来有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njection,AMI)可以促进贫血小鼠骨髓纤维细胞集落(colony-formingunit-firbroblastie,CFU-F)增殖,升高贫血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tor,SCF)的水平。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具有  相似文献   

6.
阿托伐他汀对鼠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雌性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正常饮食)、基础对照组(n=20,维生素D3(VD3) 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治疗组(n=20,VD3 高脂饲料和阿托伐他汀).4个月后处死,取主动脉起始部做病理切片,进行光镜观察;剩余的主动脉抽提总蛋白,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鼠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正常对照组、基础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主动脉中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相对值分别为(5314±163)、(8618±549)、(3397±453),相互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各组主动脉中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6178±254)、(9054±350)、(6805±368),相互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骨向分化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对其进行骨向诱导分化,并于实验组添加100μmol/L二甲双胍,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活性分析、矿化结节定量、实时定量RT-PCR检测不同组别的细胞骨向分化情况。结果二甲双胍组细胞数目持续高于空白组;该组细胞ALP活性显著,茜素红脱色液光密度值高于空白组;RT-PCR定量分析进一步证明二甲双胍促进骨髓基质细胞骨向分化,成骨特异性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用药组。结论 100μmol/L二甲双胍对体外培养的骨向分化骨髓基质细胞具有促增殖、促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身免疫性损伤所致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多肽诱导BALB/c小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分为非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d)],另设正常对照组。免疫后第21天,观测心身比值、心肌炎症评分、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Ⅲ型胶原(COLⅢ)mRNA的表达、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治疗组的心身比值、炎症评分、CVF、TNF-α和COLⅢmRNA的表达、FN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阿托伐他汀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非治疗组(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自身免疫性心肌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外基质重构,这可能与其下调心肌局部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熟地强筋合剂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别观察各含药血清组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染色情况;取各组不同时间点培养液测定碱性磷酸酶比活性及骨钙素含量。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强弱顺序为D组>C组>B组,Ⅰ型胶原染色强弱顺序为D组>C组>B组>A组,碱性磷酸酶比活性各加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各加药组与对照组比较BGP含量均明显提高。结论:熟地强筋合剂能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0.
宋洁  牛凡  王伟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6):673-675,67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胞外基质重构的作用机制,以及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MI组、MI 普伐他汀组、MI 阿托伐他汀组和伪手术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在相应部位挂线不结扎作为伪手术组。8周后血流动力学检查,测量体质量(BW)、左、右心室质量(LVW,RVW);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检测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结果MI组RVW/BW,LVW/BW,左室舒张末压(LVEDP)、非梗死区CVF均显著升高,MMP-2的水平亦明显升高(P均<0.05);与MI组比较,MI 他汀组的RVW/BW,LVW/BW,LVEDP,CVF显著降低,血清MMP-2水平显著减弱(P均<0.05)。两用药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缓解了MI后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和活性调节有关。而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组药物在心肌重构中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 为研究患者来源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差异性,选取临床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髓干细胞进行成骨分化诱导?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临床6名患者(骨质疏松症3人,非骨质疏松症3人)的腰椎骨髓血液中分离获得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体外扩增至3-4代后进行实验?成骨诱导液的成分包括地塞米松(100 nmoL/L),二磷酸抗坏血酸(0.05 mmoL/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溶解于含有100 mL/L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中?通过测定hMSC的增值与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反应干细胞成骨分化活性?定量PCR检测Runx-2?ALP及成骨标志基因osteocalcin(OC)和osteonectin(ON)表达水平;通过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确认并定量检测钙离子浓度?【结果】 比较两组干细胞增殖差异,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降低,而ALP含量无显著差异?Q-PCR检测显示在第3?7天时,骨质疏松组Runx-2?ALP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的成骨相关基因OC在3?7?14 d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而ON仅在第7天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矿化结节染色及钙离子定量检测显示,较之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矿化结节染色浅,钙定量降低?【结论】 使用成骨诱导干细胞分化方案(地塞米松?二磷酸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结果提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较非骨质疏松患者降低?因此,选取有骨质疏松症患者自身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治疗的种子细胞可能并不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新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培养方法,从各方面鉴定体外培养B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纯化MSCs,镜下连续细胞的形态学观察。从形态学特征、表面标志物及其具有的向骨、脂肪分化的功能等多方面经行综合鉴定。结果:原代BMSCs呈集落状生长,细胞呈梭形、呈放射状排列。传代后大都均匀分布生长,细胞生长迅速;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结论:贴壁筛选法可成功分离和培养新生兔的BMSCs,BMSCs能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可以作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分离纯化和定向成脂诱导。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法检测BMSCs表面抗原。脂肪诱导剂诱导BMSCs分化为脂肪细胞,利用油红O染色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BMSCs表达CD29、CD44、CD90、CD106,不表达CD34、CD45。BMSCs经脂肪诱导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油红O阳性细胞比例增加。结论体外培养的BMS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能够向脂肪细胞分化,并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脂肪细胞比例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新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培养方法,从各方面鉴定体外培养BMSC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纯化MSCs,镜下连续细胞的形态学观察。从形态学特征、表面标志物及其具有的向骨、脂肪分化的功能等多方面经行综合鉴定。结果:原代BMSCs呈集落状生长,细胞呈梭形、呈放射状排列。传代后大都均匀分布生长,细胞生长迅速;可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结论:贴壁筛选法可成功分离和培养新生兔的BMSCs,BMSCs能向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分化,可以作为组织工程中种子细胞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Ficoll Paque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成人MSC ,体外扩增 ,比较不同培养基和血清含量对MSC生长的影响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结果】成人骨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 (5~ 6 )× 10 5个细胞 ,15代可获得 (3~ 4 )× 10 12 个细胞 ,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 ,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L DMEM培养基有利于细胞的培养扩增。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 9、CD4 4、CD5 9、CD10 5、CD16 6表达阳性 ,CD11a、CD14、CD33、CD34、CD4 5、CD38、CD80、CD86、CD117表达为阴性。【结论】MSC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 ,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传代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行细胞增殖和蛋白含量测定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与钙结节的形成观察。结果:bFGF浓度在0~10ng/ml,蛋白含量及细胞数量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多,10ng/ml达到最大,浓度为100ng/ml反有下降。各组ALP活性没有降低,Von Kossa染色均为阳性。结论:bFGF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并保持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行为及增殖、分化情况,探讨由骨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行骨穿术,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利用多种增殖、分化诱导因子和神经干细胞培养液进行培养、分化诱导,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朵: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能形成NESTIN抗原阳性的细胞克隆团,进一步分化,部分细胞胞体增大并出芽,逐渐发育成为较成熟的长突起细胞,长突起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并建立纤维联系。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易于取材、体外培养和增殖,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以生成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离方法的效率。方法:以12只3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每只骨髓血平分3份,以全血细胞培养法、不连续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和Fi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分离,对克隆形成率、首次传代时间、16 d培养细胞数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不连续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在各项指标中均优于Fi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及全血细胞培养法,且成功率最高。结论:不连续Percoll分离液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成年兔穿刺获取BMSCs最合适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的诱导分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MSCs)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的能力。方法 :用 0 .2 5、0 .5、1 .0 mmol· L-1IBMX诱导传代的 r MSCs,待细胞分化后进行形态学观察 ,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细胞鉴定。结果 :0 .5 mmol· L-1IBMX诱导细胞效果最好 ,2 d即可见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 ,6d神经元样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 2 3.2± 2 .3) %,NSE染色阳性。未分化细胞表达 nestin,诱导 3d,阳性细胞增多 ,6d减少。结论 :体外 r MSC能扩增、传代 ,并被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