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缩短小儿术后连接管道与引流袋之间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运用新设计制作的小胶管接头代替临床上常用的玻璃接头连接引流袋。患儿分别应用小胶管接头(观察组)和玻璃接头(对照组)连接引流袋,对2组患儿术后连接引流袋所消耗的时间进行测定、观察停留管道期间接头的松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小胶管接头在小儿术后管道的连接中使用简单、方便、易于连接、耗时少。结论小胶管接头更适合应用于小儿术后留置直径细小的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的连接。  相似文献   

2.
目的 缩短小儿术后连接输尿管导管与引流袋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小儿外科行泌尿系手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的患儿46例,按入院的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观察组运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接头(剪去钢针部分,保留静脉输液针胶管接头)连接输尿管导管与引流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导管连接处松脱的发生率、渗尿的发生率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连接导管与引流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一次性静脉输液针接头在输尿管导管连接中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易于连接、耗时少,更适合小儿泌尿系手术后输尿管导管与引流袋之间的连接.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通开关在鼻胆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鼻胆管引流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鼻胆管末端与引流袋间用无菌胶管连接,观察组在原有连接设备基础上增装1个三通开关,将三通开关入口与鼻胆管末端接口连接,三通开关直管出口接无菌胶管,无菌胶管再与引流袋连接;观察两组胆道冲洗时间及床单污染例数,对术后造影患者观察气体干扰例数。结果床单污染对照组6例、观察组0,冲洗操作时间对照组(63±15)s、观察组(38±12)s,造影患者气体干扰发生率对照组38.89%、观察组10.52%。结论三通开关用于鼻胆管引流,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冲洗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在外科,管道的护理很普遍,而小儿胃管、8号尿管、ERCP引流管、输尿管导管、伤口引流管等之小口径引流在连接引流袋时都非常困难。因引流袋上的接头较粗,不能直接插入引流管口或注射针头内,故通常是把引流袋的接头剪掉,引流管直接插入引流袋的胶管中,然后再用胶布固定。这样既不符合无菌要求,工作中也诸多不便。为此,我们通过对一次性输液器连接头的再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 ,前列腺摘除术是外科常见手术 ,术后持续膀胱冲洗 ,使用玻璃接头将输液器与导尿管连接起来有许多弊病 ,如衔接不紧密 ,易漏液且消毒繁琐 ,易造成感染等。我科采用 1次性引流袋上的一段管子 (保留接头 ) 10厘米或稍长均可 ,代替玻璃接头把输液管与导尿管连接起来 ,引流袋近端断头处与输液器接头连接 ,远端接头处与导尿管连接此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前者 ,不仅连接紧密 ,不漏液且不需消毒 (引流袋经双氧乙烷消毒灭菌 ) ,无交叉感染发生的可能。由于增加了冲洗管的长度 ,利于患者翻身 ,不易脱落。我科已有 10 0余例膀胱冲洗患者的临床应用 ,…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引流袋接头在腹腔冲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晓艳  丁洪琼 《护理研究》2006,20(28):2622-2622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后,病人常带有多根腹腔引流管,由于坏死组织液黏稠,在不能充分引流的情况下则需要行腹腔冲洗,为保持冲洗系统的密闭无菌,通常用一次性输液器做冲洗的管道,以往的做法:①分离或用无菌剪剪断一次性输液器前端橡皮管后接灭菌的玻璃接头,但连接玻璃接头时容易污染而增加感染危险;②用活力碘将引流管充分消毒后直接穿刺入针头,该方法易造成拔除针头后漏液。改进的做法:将一次性引流袋距接头处2cm~3cm带管用无菌剪剪下,将其与一次性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连接(只需取下头皮针)而且引流袋接头与引流管也配套。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确…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心包积液病人常采用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常用的材料为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一次性无菌引流袋。术中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包内的导管(简称中心静脉导管)与一次性无菌引流袋(简称引流袋)的接头型号不符无法连接,术后进行管道冲洗与注药也不方便,根据临床需求笔者制作了一种专用接头,来连接中心静脉导管与引流袋。经临床使用116例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管内注入药物、营养物质是临床常见护理操作.一次性胃管尾端开口较大,不易连接注射器.常用方法有:(1)胃管尾端接玻璃接头再接橡皮管最后接注射器;(2)剪去胃管尾端后接注射器.但两者均有弊端,前者玻璃接头与橡皮管不是一体,承受压力后极易脱开,导致药液浪费和病床污染;后者则导致胃管破损,不易再连接负压盒,均不理想.2006年至今,我科利用引流袋连接胃管注入,并用引流袋头端保护帽阻断引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手术引流中 ,留置的引流管管径常较粗 ,当需要对其进行冲洗时 ,用于冲洗的针管、输液 (血 )器接头较细 ,使之不易连接影响冲洗效果 ,甚至导致管道的污染。为此 ,经过多次实践和观察 ,我们发现用引流袋接头连接 ,衔接牢固 ,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将无菌引流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小切口疝囊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将7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儿手术情况(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戳孔疝、疝囊积液/积气)以及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单侧疝手术时间、双侧疝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总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治疗费用较高且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常规切口、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32例)、小切口组(46例)与腹腔镜组(42例),分别采用常规切口、小切口、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对比术后患儿的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儿切口最小,小切口组次之,常规切口组最大(P<0.01);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常规切口组(P均<0.05);常规切口组术后阴囊肿胀发生率(34.4%)明显高于小切口组(6.5%)和腹腔镜组(2.4%,P均<0.05),术后复发率(31.2%)明显高于小切口组(6.5%)和腹腔镜组(4.8%,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够缩小手术切口、缩短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有效控制术后阴囊水肿和腹股沟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氧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我们用玻璃接头连接橡胶管与吸氧管时,玻璃接头连接不紧密易滑脱、容易损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不便.在小儿吸氧时,普通的吸氧管鼻塞过大,易造成鼻黏膜损伤,患儿感到不适,不宜使用,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发现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套及输液针头代替玻璃接头、鼻塞既方便又实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制一次性引流连接导管在胸腹腔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穿刺置入Arrow管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00例。A组采用自制一次性引流连接导管连接Arrow管和引流袋,B组采用去除针芯的动脉血气注射器连接Arrow管和引流袋,C组采用一次性导管连接Arrow管和引流袋。结果引流期间,Arrow管与引流袋接头脱落、移位、管道堵塞情况A组患者发生例数最少,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组发生例数最多;A组患者舒适程度优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rrow管引流中使用自制一次性引流连接导管连接效果好,患者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小切口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2收治的60例胆总管囊肿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腹腔镜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术,对照组患儿接受小切口胆总管囊肿根治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后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切口大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治疗小儿胆总管囊肿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膀胱冲洗法是通过开放式输液装置(吊桶连接胶管)下接Y形管(盐水接头)与导尿管将冲洗液注入膀胱进行冲洗.自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临床以来,开放式输液器逐渐被淘汰,膀胱冲洗以密闭式输液装置替代了开放式冲洗器,一次性导尿管取代了传统导尿管.但由于输液管下端与导尿管末端不配套,常造成衔接处漏液,不仅污染了护士手指,而且浸湿了床单,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我们采用密闭式输液法,将一次性引流袋接头与输液器接头连接进行膀胱冲洗,临床应用386例,效果满意,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临床上,按时更换引流袋是管道护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常用引流装置的固定是利用硅胶管、乳胶管等弹性引流管包裹引流袋接头的一部分以达到紧密连接。为了保持紧密连接,预防管道脱落,引流管和引流袋接头的口径设计几乎一样大或引流袋接头端稍大一些,这样虽然保证了管道的紧密连接,但在连接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电切术放置球囊引流管后更换引流袋的适宜时间。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平均分为3组,引流袋更换时间分别为每天更换引流袋、术后第3天更换引流袋及不更换引流袋,3组均于术后第6天拔除引流管。培养球囊表面、宫颈外口、引流管接头处的分泌物,并对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除提前拔管和拔管时污染的病例,最终收集156例患者的标本,每天更换引流袋组54例,术后第3天更换引流袋组51例,不更换引流袋组51例。不更换引流袋组引流管接头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每天更换引流袋组及术后第3天更换引流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表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不更换引流袋组的阳性率低于每天更换引流袋组及第3天更换引流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外口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引流管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术后放置宫腔球囊引流管6 d的患者不更换引流袋不影响引流效果,有利于减少细菌感染,建议宫腔粘连分离术后6 d内不更换引流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入住泌尿外科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实验组(n=62).对照组患者术后用三腔气囊尿管连接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实验组患者术后用三腔气囊尿管连接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分别采集2组患者术后第3、5、7天尿管和引流袋袋体内尿液作细菌培养;观察2组患者每日尿管堵管例数、引流袋尿液每日反流例数.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3、5、7天尿管内尿液菌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引流袋内尿液菌尿数.实验组术后第3、5天引流袋内尿液菌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每日引流袋反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第3、5、7天尿管和引流袋内尿液菌尿例数以及2组术后每日尿管堵管例数等方面无差异.结论 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能有效阻止细菌和尿液沿管壁逆行,而且使引流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与普通引流袋相比,在预防上行感染的发生上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型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尺桡骨骨折患儿98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就两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尺桡骨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患儿腕关节疼痛评分和前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骺损伤、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前臂功能恢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骺损伤、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尺桡骨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微型锁定钢板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骨折愈合,改善患儿前臂功能,减轻患儿痛苦,是小儿尺桡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孙建英  鞠春燕 《护理研究》2004,18(3):486-486
在临床手术引流中,留置的引流管管径常较粗,当需要对其进行冲洗时,用于冲洗的针管、输液(血)器接头较细,使之不易连接影响冲洗效果,甚至导致管道的污染。为此,经过多次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用引流袋接头连接,衔接牢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