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遗尿分器质性和功能性二大类.遗尿症(enuresis)又称非器质性遗尿症或功能性遗尿症,通常系指儿童5岁后仍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湿了裤子或床铺,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遗尿症占儿童排尿失控的95%,其中50%为夜间遗尿,10%为白天遗尿,40%为昼夜均有遗尿.据估计5岁儿童遗尿约10%,10岁儿童约5%.本症男孩多于女孩.  相似文献   

2.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儿童5岁以后,每月至少发生1次在夜间睡眠中出现不自主漏尿症状且持续时间>3个月,部分患儿可在睡眠中被唤醒排尿。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遗尿症占多数,约占95%以上;继发性遗尿症的病因包括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神经疾病、精神行为异常、遗传及代谢性疾病等。遗尿症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为此,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故本文针对小儿遗尿症的影响因素、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方法两大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临床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爱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713-2713
遗尿是指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的不自主的排尿现象。患儿在清醒时有尿意,但不能抑制排尿反射,或在睡眠中失去排尿警觉,而将尿撒在床上,故又称尿床。笔者在儿童保健门诊中收集了较具有代表性的136例功能性遗尿症患儿的疗效状况,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为2003年3月~2005年3月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患儿136例,其中男孩87例,女孩49例,年龄5~10岁。1·2调查方法。采用一人一卷的“一对一”问卷形式,首先设制好临床问卷,然后对136例患儿的家长及孩子分别进行询问,调查均为笔者亲自力行。1·3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4.
遗尿症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很多儿童很是痛苦,家长往往很无奈。近年来,我们用健脑灵片(哈尔滨儿童制药厂生产)治疗儿童功能性遗尿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功能性遗尿症的诊断标准:5岁以后儿童仍出现不随意排尿现象,多数在夜间睡眠中发生[1],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上海市金山区5~13岁儿童遗尿症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相关致病因素,为临床防治儿童遗尿症及其引起的相关性心理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ICCS(国际小儿尿控协会)的病史采集表(CMT检查表)为指导,以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金山区具有代表性的人口相对集中的9所学校的1000例学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去遗失及无效问卷,共计纳入785例,统计出5~13儿童遗尿症的总患病率为7.77%(61例),其中,5~7岁42例(68.85%),8~10岁12例(19.67%),11~13岁7例(11.48%),年龄组间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7,P=0.001)。患病儿童中城镇占3.31%(26例),农村占4.46%(35例),男性患病率为(38例),女性患病率(23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确诊为遗尿症的61例患儿进行遗尿特征、器质性疾病及注意力等分析。遗尿次数≥7次/周的患儿最高(33例),占54.10%;3~6次/周的患儿(19例)占31.15%;2次/周(9例)占14.75%。体检异常(包括尿常规异常:尿路感染、血尿、高尿钙或体检有包茎等)18例,占29.51%。有遗尿家族史者4例(6.56%)。患病儿童中有52例(85.25%)存在心理相关性问题:表现为性格内向、冲动、自卑、注意力不集中或学习成绩中等及偏下等。结论5~13儿童遗尿症的患病率为7.77%,遗尿症存在城乡、年龄及性别的差异。多数患病儿童合并器质性疾病及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可以从及时诊治、心理指导及行为干预等方面对儿童遗尿症进行防治,防止遗尿相关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家庭健康》2009,(6):18-19
问:我儿子8岁了,仍然尿床,不知如何治疗?答:小儿尿床在医学上称为遗尿症,如果5岁以上儿童白天排尿正常,但在夜间睡眠中尿床而自己又不知道,每周超过两次并持续半年以上方能称为小儿遗尿症。根据病因,小儿遗尿症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  相似文献   

7.
小儿遗尿症与隐性脊柱裂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明确认识隐性脊柱裂与小儿遗尿的关系 ,我们收集了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遗尿症患儿 71例及健康儿童 5 2例的临床与X线资料 ,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①患儿组根据ICD 10 (WHO1993中文版 )诊断标准 ,选取 5岁以上遗尿症患儿 7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3 2例 ,女 3 9例 ;年龄 5~ 12岁 ,平均年龄 6.2岁 ;病程 3个月至 3年 5 9例 ,3年以上 12例。②对照组同期健康儿童 5 2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4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年龄 6.1岁 ,无任何泌尿系统症状。1.2 方法 患儿组 71例与对照组 5…  相似文献   

8.
遗尿症是指小儿5岁以后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不随意排尿。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90%以上属于原发性遗尿症。原发性遗尿症是儿科中相当常见的临床问题。有2%~4%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到成年期。如患儿长期遗尿得不到解决,则天长日久,肾气愈亏,且自尊心亦受损,故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目前国内尚没有常规药物治疗原则可循。中医针灸治疗遗尿症效果良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银川市儿童及青少年遗尿症的流行病学情况,了解其患病现状及其特征分析。方法 于2017年4月20日—5月4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12 000名5~18岁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遗尿症患病率、遗尿特征及其生活质量状况等相关调查。结果 回收合格问卷共10 074份,患病总人数共612人,总患病率为6.08%,男、女患病率分别为为6.69%、5.42%;汉族、回族患病率分别为6.57%、4.63%,其他民族为4.37%;原发性、继发性遗尿症患儿分别占总患病人数的60.78%、39.22%,单一症状、非单一症状夜间遗尿症各占74.18%、25.82%;患儿因遗尿对生活产生烦恼者占53.76%,对睡眠有影响者占70.1%,对其在校表现或成绩有影响者占66.18%。结论 遗尿症患病率高,长期存在对患儿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均可造成消极影响,且就诊率较低,对于该病的重视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遗尿症怎么治河南读者管爱武来信说:我有两个儿子(7岁和14岁),都尿床,请问──遗尿症指的是5岁以上夜间或白昼仍不能控制排尿者,称为遗尿症。男孩多于女孩。遗尿症分器质性、功能性两类。后者占绝大多数。器质性以脊柱裂为常见。您可以去大医院泌尿儿科检查有无...  相似文献   

11.
遗尿症是指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小儿,3岁以后在睡眠中经常出现无意识的排尿,称遗尿症或夜尿症。凡是自幼从来未能于睡后控制排尿者,称原发性遗尿症。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在睡眠中难以因感受膀胱膨胀等外界刺激而觉醒,作为遗尿症的一种重要发病机制而得到广泛的公认。西药氯酯醒(遗尿丁)能兴奋大脑,有利于唤醒患儿,因其易兴奋,长期使用易产生疲乏等不良反应,现已少用。我科运用麻黄与石菖蒲对原发性遗尿症患儿进行唤醒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比较合并与不合并隐性脊柱裂夜间遗尿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10岁儿童合并隐性脊柱裂的遗尿症36例与不合并隐性脊住裂的遗尿症36例,均采用行为疗法与氯丙咪嗪联合治疗的方法,进行疗效的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91.7%,经卡方检验,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25).结论 对合并隐性脊柱裂的遗尿症患儿,采用联合疗法也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三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儿童性遗尿症(PNE),用队列研究(corhort study)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探讨儿童性遗尿症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根据CCMD-2-R诊断功能性遗尿症儿童42例,将其分为叁组,两组为实验组,壹组为对照组,均为14例,年龄至少5岁,每月至少遗尿1次。实验1组接受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实验2组接受心理辅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心理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叁组患儿治疗时间为1月,随访6月,比较叁组患儿经治疗随访后,夜间遗尿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差异,何种治疗方案最佳。结果治疗1个月随访,实验1组治愈率为78.6%,实验2组治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率为57.1%。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治愈率为57.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儿童性遗尿症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沧州地区5~12岁儿童遗尿症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抽取沧州地区5~12岁儿童及其监护人,通过问卷方式对儿童遗尿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多因素分析发生遗尿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3 054份,其中符合遗尿症诊断标准的儿童为181例,遗尿症患病率为5.93%。181例遗尿症的儿童就诊率为17.68%(32/1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2.399)、年龄(OR=2.487、2.252)、家庭年收入(OR=1.398、1.523)、家庭儿童人数(OR=1.303、1.972)、遗尿症家族史(OR=1.456)、尿路感染史(OR=3.546)、便秘(OR=2.268)、膀胱功能异常(OR=1.77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OR=3.762)、睡眠呼吸障碍(OR=1.605)及睡前水分摄入多(OR=2.881)是5~12岁儿童出现遗尿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5~12岁儿童检出遗尿症的比例较高,且该地区遗尿症儿童就诊率较低,该疾病与年龄、性别、家庭收入及合并症等诸多因素有关,应组织宣...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遗尿症是发育行为儿科学中典型的排泄功能发育障碍,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临床应强调立体化的详细评估,将有利于找到针对性干预对策。对功能性遗尿症必须在正确评估的基础上综合性干预,并纳入慢病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控制遗尿症及其带来的身心健康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中医理疗、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4年2月就诊的遗尿症患儿65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去氨加压素口服,5~7岁0.1 mg·次-1·d-1,8~14岁0.2 mg·次-1·d-1,睡前1 h口服,服药前至服药后8 h饮水量应小于240 ml。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给予中医理疗、推拿及护理干预治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观察组9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02,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每月遗尿次数分别为(23.4±7.8)、(15.4±6.7)次,观察组分别为(24.1±7.1)、(9.3±3.6)次,两组治疗后每月遗尿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92,P0.05)。结论在中医理疗、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遗尿症儿童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的年龄分布,以及功能性膀胱容量(FBC)与遗尿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2010-2015年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遗尿症儿童为研究对象,整理患者临床资料,问卷调查其遗尿程度(平均遗尿次数),并通过超声自动容量测定出膀胱容量,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693例,其中男422例(占60.9%),女271例(占39.1%).年龄7.48±2.15岁,最小5岁,最大16岁.有遗尿家族史者211例,占30.4%.遗尿严重程度(平均次数)为<1次/d有318例(占45.9%),1次/d有260例(占37.5%),>1次/d有115例(占16.6%).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发生达533例,占76.9%.各年龄组FBC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40,P=0.342).在5~7岁和>9 ~11岁儿童中,FBC减少组的重度遗尿(>1次/d)的比例均明显高于FBC正常组(x2值分别为12.185、9.477,均P<0.05);在>7~9和>11 ~16岁儿童中,FBC减少组的重度遗尿的比例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遗尿严重程度分组,各组间FBC与预期膀胱容量(EBC)比值中位数分别为44.05%,39.38%,36.67%,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9.858,P=0.007.结论 原发性遗尿症患者多数存在着FBC减少,与遗尿程度具有相关性,重度遗尿症FBC与正常值的比值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尿床是临床上遗尿症的俗称,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部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大,遗尿的症状逐渐消失,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那么您的宝宝尿床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气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进一步为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干预提供资料及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儿童功能性便秘相关因素调查问卷表、3~7岁儿童气质量表、婴幼儿-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量表,选择2018年9月-2019年5月,年龄在3~5岁,因排便困难、排便不畅且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Ⅳ诊断标准的10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儿童医院门诊正常体检的94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蔬菜水果食用少、饮水量少、运动量少、早期未进行排便训练、排便过失责备儿童、玩玩具时憋便是功能性便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154、6.653、2.728、0.251、18.620、6.732,P<0.05)。气质维度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规律性、趋避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8,-10.33,P<0.05)。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功能性便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集体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1,-3.03,P<0.05)。结论饮食习惯的调整、加强运动量、早期排便训练及精神压力的缓解对预防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作用。除此之外,功能性便秘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影响,家长应给予耐心的鼓励和引导,帮助患儿树立信心,不仅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也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rrjk》2017,(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妈咪爱"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按中医分型5型比较,结果显示5组在疾病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辨证治疗较"妈咪爱"更有效。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及"妈咪爱"均可改善功能性便秘患儿的大便情况,但中医辨证治疗较"妈咪爱"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