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的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宽颈动脉瘤未破裂、5例椎动脉颅内段梭形或夹层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动脉瘤直径4~16mm,均接受Jostent覆膜支架治疗。结果共计植入9枚Jostent覆膜支架,均获技术成功,支架顺利到达病变部位且释放后动脉瘤颈即刻覆盖完全,动脉瘤不思影,载瘤动脉血流通畅,达到即刻影像学满意效果。随访9~24个月,5例患者(2例颈内动脉、3例椎动脉)脑血管造影检查颈内动脉支架段血流通畅、无狭窄(2例),椎动脉支架段血管呈无症状性闭塞(2例)或支架内轻度狭窄(1例),动脉瘤均未显影;其余4例未行脑血管造影患者门诊随访。9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无一例死亡或永久性病残。结论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宽颈大动脉瘤、椎动脉颅内段梭形或夹层动脉瘤疗效较好,值得在有手术适应证韵患者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7例颈内动脉复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中,床突段夹层动脉瘤3例,海绵窦段夹层动脉瘤1例,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1例,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1例,后交通段夹层动脉瘤1例。使用Willis覆膜支架8枚,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无内漏,动脉瘤均未显影,支架释放成功率为100%。术后随访1年,DSA复查无复发,其中1例近端载瘤动脉支架内狭窄变形、但载瘤动脉通畅;m RS评分0分4例,1分1例,2分2例。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复杂动脉瘤动脉瘤是可行的;但对巨大宽颈动脉瘤,术后可能出现载瘤动脉狭窄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报告1例使用覆膜支架治愈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合并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方法 患者因外伤后右侧上睑下垂、眼肌麻痹、眼球突出、结膜水肿2周来院,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假性动脉瘤合并CCF,患者接受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结果 Jostent球囊扩张支架置于动脉瘤颈部,经反复扩张后动脉瘤和CCF均不显影.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尽管Jostent覆膜支架用于颅内血管病的治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为颈内动脉海绵窦动脉瘤和CCF的介入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应用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病变的价值.方法 采用覆膜支架治疗1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病变,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6例,术后1年行全脑血管造影随访和临床随访.结果 11例患者中,成功应用覆膜支架治疗9例,成功置入覆膜支架的9例患者,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临床症状逐渐好转,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8例,结果显示病变消失,责任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 覆膜支架在处理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或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方面,有治疗成功率高,疗效好,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对于难治性颅内动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5年6~12月应用Jostent冠脉带膜支架治疗15例患者,包括9例颅内动脉瘤和6例颈动脉海绵窦瘘,年龄14~62岁.结果 在13例患者中带膜支架被成功释放于靶动脉,动脉瘤或瘘完全消除并保持载瘤(瘘)动脉畅通,临床效果满意.在另两例患者中,因血管迂曲带膜支架无法到达指定位置.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于带膜支架放置后3个月至1年获脑血管造影随访,病变未显影.1例载瘤动脉闭塞,余者载瘤(瘘)动脉畅通.结论 对于宽颈、假性和夹层颅内动脉瘤以及球囊难以闭塞瘘口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带膜支架是有用的血管内治疗工具.  相似文献   

6.
单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单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对单纯施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3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囊状动脉瘤19例,梭形动脉瘤6例,夹层动脉瘤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真性动脉瘤30例,Hunt-Hess分级Ⅰ级27例,Ⅱ级2例,Ⅲ级1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果30例(96.77%)单纯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均获得成功,其中2例采用Jostent覆膜支架,动脉瘤瘤腔完全不显影;6例夹层动脉瘤者4例夹层完全闭塞,2例夹层明显缩小;2例囊状动脉瘤及1例假性动脉瘤瘤腔内对比剂充盈明显减少。手术后随访3~72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再出血或脑缺血事件发生。手术后3个月脑血管造影检查血流通畅,动脉瘤闭塞或体积缩小,支架内无明显狭窄;无一例死亡或发生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对于栓塞或手术夹闭困难的颅内动脉瘤,单纯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及可行。覆膜支架可直接闭塞动脉瘤,金属裸支架亦可达到闭塞动脉瘤或降低动脉瘤瘤腔内压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使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宽颈及梭形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 15例颈内动脉宽颈囊状动脉瘤及2例椎动脉梭形动脉瘤,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后将支架置入载瘤动脉,跨动脉瘤颈放置。其中13例通过支架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弹簧圈,4例仅放置支架治疗。结果 1例术后1周死亡,2例失访。3~6个月造影随访14例,11例动脉瘤消失,2例动脉瘤大部消失,1例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新技术,结合GDC技术可为颅内宽颈囊状动脉瘤和梭形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采用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的13例颅内动脉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中,海绵窦动静脉瘘3例;动脉瘤10例。13例共置入Willis覆膜支架13枚,均一次成功置入支架。9 例动脉瘤术后即刻动脉瘤不显影;1例巨大型动脉瘤术后即刻少量内漏;2例海绵窦动静脉瘘术后即刻病变完全消失,责任动脉通畅;1例海绵窦动静脉瘘术后即刻少量内漏。13例术后随访7~25个月,平均(15±4.6)个月;病变均无复发,责任动脉通畅;2 例术后即刻少量内漏,随访期间内漏自行闭塞;1例CTA显示支架近心端中度狭窄;13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为0分,随访期间未出现任何相关临床不适。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疾病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与瘘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1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和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资料,均采用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术后死亡2例;其余14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恢复正常工作,DSA或CTA随访未见复发,但1例放疗病人出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慢性闭塞。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与瘘成功率高,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覆膜支架治疗完全盗血型颈动脉海绵窦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用于血管内治疗完全盗血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应用覆膜支架对6例完全盗血型CCF进行血管内治疗。结果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释放于瘘口处,瘘口消除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1例因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过度迂曲无法到达理想位置。全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时,4例患者获脑血管造影随访,显示颈内动脉通畅,但1例患者颈外动脉海绵窦瘘较术后即刻更加明显。结论对于完全盗血型CCF,覆膜支架血管内治疗是其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报告应用Neuroform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和梭形动脉瘤的治疗结果.方法 15例病人17个梭形及宽颈颅内动脉瘤,分别位于颈内动脉8个,椎动脉5个,基底动脉顶端1个,大脑中动脉1个,大脑后动脉1个,小脑后下动脉1个.所有的病例,球囊再塑形技术术前均认为存在困难,均使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直径在4~30 mm之间.结果 所有病例支架均成功释放,均是先释放支架,再填弹簧圈.完全栓塞及次全栓塞(>95%)的有6例,部分栓塞的有9例.无围手术期脑卒中及死亡,10例病人获得随访,病人神经状况均良好,平均随访时间是(6.2±3.2)个月.结论 使用Neuroform支架治疗首发及复发的梭形及宽颈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未发现与释放支架相关的长期神经系统并发症.大部分病例在短期随访中载瘤动脉瘤通畅,栓塞部位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技术治疗破裂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采用支架技术治疗的9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行单纯支架植入术,6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 结果 9例患者均在首次治疗中成功植入支架或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椎动脉均保留通畅,无动脉瘤破裂、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获4~39个月临床随访,随访过程中无再出血表现.6例患者获3~18个月造影随访,其中2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者随访发现动脉瘤再通或增大,再次行血管内孤立术及椎动脉近端闭塞术;2例行单纯支架植入术者随访造影示动脉瘤闭塞;另1例不全闭塞. 结论 血管内支架技术能保存患侧椎动脉畅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应严密随访,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梭形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颅内梭形动脉瘤,均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处4例,椎动脉远端7例,11例全部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的表现。7例造影随访3-12个月,无复发及狭窄。结论 在栓塞颅内梭形动脉瘤时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提高了颅内梭形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系动脉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3例,椎动脉远端9例,12例全部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眩晕的表现。5例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狭窄及再出血。结论 在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represent a more frequently recognized cause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The poor natural history of the ruptured dissecting aneurysms indicate a surgical 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Endovascular treatment usually consists of balloon occlusion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This treatment however can lead to hemodynamic complications especially when the treated artery is unique or dominant. We report two cases of ruptured 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intracranial vertebral artery treated by intravascular stent and endosaccular GDC coils. The first patient suffered from bilateral dissection with spontaneous occlusion of the right vertebral artery and development of a pouch on the left side. The second patient suffered from a dissection of the left vertebral artery which was dominant. The stenting-coiling technique was efficient in the two cases. The patients are free of symptoms with a respective follow up of 24 and 8 months. The stenting-coiling association seems to be an interesting therapeutic option in case of intracranial dissecting aneurysms which allows a preservation of the arterial flow and selective occlusion of the aneurysmal pouc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Leo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以评价该支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 41例患者45个复杂动脉瘤应用了44个Leo支架进行治疗,其中宽颈动脉瘤39个,梭形动脉瘤4个,夹层动脉瘤2个.结果 45个动脉瘤完全栓塞31例(69%),瘤体残留8例(18%),瘤颈残留6例(13%).44个支架全部(100%)放置满意.全部41例患者均经临床随访,29例患者31个动脉瘤行影像学随访.4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并发症,1例患者发生相邻部位脑内血肿.结论 Leo支架辅助栓塞复杂颅内动脉瘤是可行的,短期随访结果较佳,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动脉瘤栓塞后弹簧圈的长期稳定性和支架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17例复杂颅内动脉瘤,1例采用2枚支架重叠置入动脉瘤段载瘤动脉内,16例经支架网眼送入弹簧圈行瘤腔栓塞。结果17例置入支架20枚,其中1例栓塞后出现肢体轻度麻木无力,对症处理后恢复;7例夹层动脉瘤和1例梭形动脉瘤疏松填塞。随访6 ̄24个月。DSA复查,示8例动脉瘤消失,1例发现置入支架上段又出现夹层动脉瘤,再次置入支架1枚及弹簧圈栓塞后,动脉瘤消失。1例置入2枚支架者1年后MRA复查示动脉瘤缩小70%。1例栓塞后2个月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行TCD检查,发现支架段血管狭窄,服抗凝药继续观察;其余6例行MRA、CTA检查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