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颈部组织疏松,血运丰富,加之解剖位置的关系,手术后的炎性肿胀反应较明显,不易消灭死腔,造成创口积血积液,并发感染,影响创口的正常愈合,严重者影响呼吸道的通畅,甚至造成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1].传统的引流方式是术区置橡皮片或引流管加压包扎引流(又称传统引流),患者肿胀反应重,皮下积液、涎瘘等并发症较多.通过2011年1月~2011年10月在头颈肿瘤外科术后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引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提高了创口的Ⅰ期愈合,收到了较传统引流更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总结60例腮腺肿瘤术后患者涎瘘的预防与护理。术后进行饮食干预,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特别是酸性食物;妥善固定负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的通畅及负压引流器的负压状态;术区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本组9例患者术后发生涎瘘,其中由饮食习惯引起4例,加压包扎引起4例,负压引流引起1例,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传统的加压包扎法常会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 ,术后皮肤坏死及延迟愈合发生率高 ,我们应用非加压状态下负压吸引包扎法提高了Ⅰ期愈合率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3 4例 ,年龄 42~ 5 1岁 ;均不伴有影响伤口愈合的不利因素 ,如营养不良、糖尿病等。随机分为 2组 ,A组为传统加压法 2 0例 ,在术后采用棉垫用普通弹力加压包扎 ,引流管与无菌引流袋直接连接自然引流 ,加压包扎持续引流至完全拆线 ;B组为负压吸引包扎法 14例。在术后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后包扎 ,送回病房持续负压吸引 ,压力约为 12 6mmHg ,…  相似文献   

4.
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腮腺手术为预防涎瘘的发生 ,传统的方法是术后放橡皮条引流条加压包扎 2周 ,痛苦大 ,住院时间长 ,将负压引流应用于腮腺手术 ,发现负压引流能取代传统方法 ,并优于传统方法。1 对象和方法自 1 998- 1 0~ 2 0 0 1 - 1 0本院手术治疗的腮腺疾病患者 75例 ,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 (35例 )与负压引流组 (40例 ) ,传统方法组为术区放置橡皮引流条 ,术后腮腺区加压包扎 2周 ;负压引流组为术区留置负压引流 ,腮腺区加压包扎 48~ 72 h,同时撤除引流及加压包扎。本组男 45例 ,女 30例 ,年龄 3~ 78岁 ,中位年龄 40岁。均为肿瘤性疾病 ,全麻 39例 ,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05例腮腺混合瘤手术患者术前注意心理护理及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切口负压引流护理和常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103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导致涎瘘,给予加压包扎9d,切口愈合良好。暂时性面瘫23例;耳颞神经综合征5例;术区麻木105例。结论:做好腮腺混合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换药次数,切口一期愈合率高,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合理的包扎方式.方法 选择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非加压包扎组和加压包扎组,观察术后引流量,皮下积液率,皮瓣坏死率,切口Ⅰ期愈合率.结果 非加压包扎组引流量高于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率明显低于加压包扎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非加压包扎组皮瓣坏死率明显的低于加压包扎组,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包扎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非加压包扎能明显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颈癌病人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包扎与非包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头颈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的40例病人进行临床观察,按术后伤口处理方式分为两组:非包扎组伤口裸露,包扎组伤口行加压包扎,两组均置入橡胶管行负压引流,每组20例,分别记录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引流量、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伤口裸露便于观察和了解病人的伤口愈合及皮瓣生长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腮腺手术后加压包扎与涎瘘关系的探讨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腮腺手术后正确而合理的局部加压包扎护理。方法:对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术后切口A组使用一般医疗纱布绷带加压包扎;B组使用有弹性及粘力的绷带加压包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并发涎瘘1例;A组使用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术后并发涎瘘5例。结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具有明显优越性,不论使用何种绷带,均注意观察加压包扎的松紧度,预防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片状或闭式引流在腮腺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11月43例腮腺手术患者,将住院号尾数为奇数的17人分为A组,术后使用片状引流,尾数为偶数的26人分为B组,术后使用负压引流。从皮瓣贴合情况、引流量的变化情况、涎漏发生率和术创对加压包扎的要求等几个方面,观察2种引流方式对术创愈合的促进情况。结果 A组皮片引流创口术后皮瓣早期贴合欠佳,平均引流放置时间为5.8 d,涎漏发生率11.8%,对加压包扎依赖,术创平均加压时间11.2 d;而B组负压引流创口术后皮瓣即已贴合,平均引流放置时间为3.9 d,涎漏发生率3.8%,对加压包扎不依赖,术创平均加压时间4.9 d。结论负压引流对腮腺术创的愈合促进作用优于片状引流。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负压引流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乳腺癌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困难的问题,我科通过对3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负压引流,而不用传统的胸带加压包扎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采用负压引流法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产生,而且方便了术后伤口的观察,比传统的胸带加压包扎组平均住院时间短3~5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减少并发症的合理的包扎方式。方法选择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非加压包扎组和加压包扎组,观察术后引流量,皮下积液率,皮瓣坏死率,切口Ⅰ期愈合率。结果非加压包扎组引流量高于加压包扎组,皮下积液率明显低于加压包扎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非加压包扎组皮瓣坏死率明显的低于加压包扎组,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包扎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非加压包扎能明显减少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乳根治术后腋区不同引流处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32例患者行保乳根治术,18例患者腋区引流管接中心负压吸引;14例患者腋区局部加压包扎,引流管接负压球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皮瓣血运、引流量、上肢肿胀和皮下积液情况。结果腋区中心负压吸引组患者其引流天数、上肢肿胀例数和皮下积液例数较少,效果优于加压包扎负压球吸引组。结论保乳根治术后腋区引流管接中心负压吸引临床效果优越,是理想的处理方式;腋区局部加压包扎,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球临床效果欠佳;同时临床精心护理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负压吸引与加压包扎的比较,探讨负压吸引在降低阴茎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医护人员可操作性的优势.方法 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阴茎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比较分析.分为加压包扎组(A组)和负压吸引组(B组),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伤口感染、皮瓣坏死、下肢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可操作性进行比较.结果 负压吸引组患者主观舒适度明显好于加压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8,P=0.041);切口Ⅰ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包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23,P=0.022);皮下积液、下肢水肿、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较加压包扎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换药操作用时较加压包扎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非加压包扎并持续负压吸引的包扎方法 能提高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医护人员术后换药、观察伤口情况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在口腔癌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行颈淋巴清扫术的口腔癌患者80例,按手术时间的先后抽签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引流,对照组给予中心负压引流.在术后第2天评估并记录患者面部肿胀情况,记录术后24 h引流量;记录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例数;在患者伤口拆线时评估伤口愈合情况;记录至引流管拔除期间引流管堵塞例数.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天面部肿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6.00,P<0.05);观察组切口Ⅰ期愈合例数、引流管堵塞例数、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例数分别为40,0,40例,均优于对照组的20,32,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6.67,53.33,80.00;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应用于口腔癌颈淋巴清扫术后患者可有效减少切口肿胀、减少引流管堵塞,有利于患者伤口Ⅰ期愈合,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强临床观察和术后护理对保证密闭式负压引流球的效果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应用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52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和实验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管引流法及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法及围术期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皮下积液、感染及切口Ⅰ期愈合情况,统计两组拔管时间和日引流量。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切口Ⅰ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平均日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及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可以防治甲状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术后感染及切口延迟愈合,促进早期拔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马茜 《天津护理》2013,(5):405-406
头颈肿瘤外科的手术治疗包括原发肿瘤根治性切除、整复手术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在这些手术的治疗中容易出现出血导致颈部血肿而压迫气管、术后伤口积液等并发症.术中除创面彻底止血外,术后还需做局部充分引流.甲状腺手术后充分引流可以防止术后渗血积聚引起致命的窒息;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创伤大,颈部皮瓣大部分游离,若加压包扎与引流不当,均影响创面愈合;清扫后的锁骨上窝易形成腔隙,渗出液蓄积造成感染.所以负压引流技术在头颈外科应用十分广泛.我院头颈外科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使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伤口积液是外科手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积液率可达54%。预防伤口积液,除了术中彻底止血和术后放置引流外,伤口加压包扎也是影响积液的一个重要因素。乳腺及腹部外科术后伤口的传统包扎方法,是使用医用绷带或胸腹带对伤口反复缠绕、加压包扎,以防止伤口渗血。由于包扎材料缺乏弹性,缠绕的力度也因操作者手部力量不同,包扎效果难以保证。缠绕过紧,患者易出现胸闷或呼吸困难;缠绕过松,起不到压迫止血目的,容易发生术后伤口积血、积液,影响伤口的正常愈合。针对以上问题,我科自发研制一种简易弹力约束带,应用于门诊胸腹部手术后的伤口包扎,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采用不同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应用简易负压引流瓶进行腋窝、胸骨旁双负压引流,不用加压包扎;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的皮瓣加压包扎加腋窝负压引流,对两组术后负压引流的引流量及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前3d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皮瓣坏死、皮瓣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法,比加压包扎单管引流法引流更充分,可明显降低皮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皮瓣不同处理的疗效。方法:将63例乳房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术后皮瓣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一次性负压器双管吸引,对照组患者术后皮瓣予以普通绑带加压包扎,一次性负压器双管吸引。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情况以及负压器的拔管时间。结果:治疗组的负压器引流量较对照组的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提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房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合理的加压包扎可以明显提前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负压引流联合弹力套加压包扎预防腮腺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舒适性。[方法]将50例腮腺肿瘤病人中25例采用高负压引流联合弹力套加压包扎的病人设为观察组,其余25例采用普通负压引流球及纱布绷带加压包扎的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病人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负压引流联合弹力套加压包扎在预防腮腺术后并发症应用效果显著,在围术期加强病情观察及引流管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了病人的术后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