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利用传统医药的优势,对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 ati-tis,AD)患者采用滋阴熄风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63例患者中,男39例,女24例,其中6~10岁15例、11~16岁25例、17~22岁23例,平均(11.8±6.9)岁,平均病程3.5年。临床表现:皮肤干燥61例,轻度鱼鳞病样改变36例,皮损表现为丘疹、红斑、抓痕、血痂、鳞屑。皮损部位以面部、颈部、四肢屈侧为主,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所有患者均符合W illiam s提出的AD诊断标准,且症状典型[1,2]。63例患者中曾患婴儿湿疹者38例,有哮喘发作史26例,过敏性鼻炎18例。…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皮肤颗粒细胞瘤并发局部多毛。患者女,62岁。右前臂屈侧结节10年,偶伴疼痛或瘙痒。皮肤科检查:右前臂屈侧一1.5 cm×1.0 cm淡黄色结节,上覆少许褐色鳞屑,周边可见毛发,质硬。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团块位于真皮内,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分布,胞体大,核小呈圆形,胞质红染,充满嗜酸性颗粒物质。免疫组化: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转录因子SOX-10及CD68均阳性。诊断:皮肤颗粒细胞瘤。  相似文献   

3.
神经肽在异位性皮炎(AD)发病机理中作用的报道不断增多。作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AD患者皮损与非皮损区和正常对照皮肤的神经肽分布和密度,用胆碱酯酶组化分析研究胆碱能的神经支配。 方法:AD患者5例,年龄20~37岁;正常对照4例,年龄28~33岁。从前臂屈侧皮损与非皮损区配对活检取材,对照者在相同部位取材,冰冻连续切片,AD皮损区活检前局部停用  相似文献   

4.
湿疹及皮炎     
941890 遗传过敏性皮炎亚型的临床特征比较/王强…//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3).-161~162 805例遗传过敏性皮炎(AD)患者分成PAD(纯AD)、ADI(AD伴寻常型鱼鳞病)、ADR(AD伴呼吸道过敏)和ADRI(AD既伴呼吸道过敏又伴寻常型鱼鳞病)四个亚型,四型之间性别无显著性差异。观察项目数据采用微机运算。结果显示伴有鱼鳞病的AD患者中,其瘙痒程度以ADRI型最明显,差异有显著性;且瘙痒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度普利尤单抗治疗中重度老年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 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的中重度老年AD患者42例, 均予度普利尤单抗首次皮下注射600 mg, 随后300 mg/2周, 总疗程为16周。于第0、4、8、12、16周记录患者临床指标, 包括湿疹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值评分量表(NR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研究者整体评分(IGA), 并统计EASI改善超过50%(EASI-50)和75%(EASI-75)的患者比例;于第0、4、16周检测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观察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使用SPSS27、GraphPad Prism 9.0软件, 通过χ2检验、单因素ANOVA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 男25例(59.5%), 女17例(40.5%), 年龄(71.82 ± 16.81)岁。其中, 泛发性湿疹表型17例(40.5%), 屈侧湿疹表型15例(35.7%), 结节性痒疹表型10例(23.8%)。经治后, 第4和16...  相似文献   

6.
异位性皮炎患者外用多虑平霜治疗后瘙痒减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位性皮炎(AD)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虽然其原因不明,但有证据表明可能与组胺存在有关。多虑于是一种有效的H_1、H_2受体拮抗剂,且在非AD患者中,已证实其可减轻由组胺引起的瘙痒。为评价5%多虑平霜对AD瘙痒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作者对270例AD患者进行了双盲、随机、多中心研究。 根据随机表确定治疗组(外用多虑平霜)和对照组(外用赋形剂)。治疗组132例,男28例,女104例,平均病期15.1±1.2年,平均皮损面积占体表13.8%;对照组138例,男47例,女91例,干均病期15.4±1.2年,皮损面积为11.8%。两组患者平均年龄33岁。所有患者均有  相似文献   

7.
Darier病1例     
患者,男,39岁,电工。躯干、四肢屈侧褐色丘疹伴油腻性痂皮10年。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头皮、耳后、腋窝、腹股沟、腘窝起褐色小丘疹、针尖大小,上覆油腻性灰褐色痂皮,渗液,自觉瘙痒、疼痛。病情逐渐加重,五年前皮疹泛发至躯干、四肢屈侧,面部未累及,夏季尤其日晒后加  相似文献   

8.
瘙痒是特应性皮炎(AD)患者必备的临床表现,其特征表现为红斑伴随瘙痒、痒觉敏感、痒觉异常以及夜间瘙痒等。AD瘙痒发生与众多的炎症介质、炎性细胞、神经免疫相互作用以及皮肤屏障障碍等有关。理解AD瘙痒的病理生理,为临床开展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患者伴发寻常型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 IV)的影响因素,为AD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1月-2015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以及全国三十多家三甲医院的AD患者资料,通过SPSS 25.0软件对影响AD伴IV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3 041例AD患者,伴发IV者582例(19.14%)。单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年龄、地域、慢性反复性皮炎、家族特应史、出汗时瘙痒、疾病严重程度、白色划痕、干皮症、掌纹症、眶周黑晕、毛周角化症,在AD伴IV与不伴IV组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北方地区、出汗时瘙痒和疾病严重程度与AD伴IV呈正相关(P0.05)。纳入校正因素后,年龄(≥18岁)、北方地区、出汗时瘙痒和AD疾病严重程度仍呈正相关(P0.05),其中疾病严重程度(中度OR=2.20,95%CI:1.37~3.53;重度OR=2.97,95%CI:1.83~4.82)与AD伴IV相关最强。结论年龄(≥18岁)、北方地区、出汗时瘙痒和疾病严重程度是AD伴I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毒症瘙痒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改变及研究含青刺果油保湿霜对治疗尿毒症瘙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别测量60例尿毒症瘙痒患者(UP+组)、60例尿毒症无瘙痒的患者(UP-组)及30名健康人(HV组)胸前V形区、季肋区、前臂屈侧及小腿伸侧皮肤角质层含水量(SCH)、经皮失水率(TEWL)及酸碱度(p H)并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干燥评分(XS)及尿毒症瘙痒评分(UIS)。随机将UP+组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予含青刺果油保湿霜治疗28d,对照组不给予干预。于D0、D28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DLQI)。于D0、D7、D14及D28对受试者进行XS、UIS及SCH、TEWL及皮肤p H值测量。结果:UP+组及UP-组测SCH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P0.01)。UP+组胸前V形区、季肋区、小腿伸侧TEWL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P0.05)。UP+组胸前V形区及小腿伸侧皮肤p H值高于HV组(P0.05)。尿毒症患者发生UP与TEWL呈正相关(P0.001)。皮肤瘙痒程度与干燥程度呈正相关(P0.001),糖尿病加重瘙痒程度(P=0.011)。试验组受试者经含青刺果油保湿霜治疗后,季肋区及小腿伸侧SC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各部位TEWL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皮肤p H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同时,治疗后XS、UIS及DLQI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01)。结论:尿毒症瘙痒患者表皮渗透屏障功能降低,可能是影响瘙痒发生的原因之一,且皮肤瘙痒程度与皮肤干燥程度平行,糖尿病也会加重UP患者瘙痒程度。应用含青刺果油保湿霜能帮助改善UP患者皮肤渗透屏障功能,减轻瘙痒及提高UP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瘙痒是AD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瘙痒—搔抓恶性循环不仅诱发/加重AD炎症,而且导致睡眠缺失,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有关AD瘙痒的病理生理及神经传导通路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传统的AD抗瘙痒治疗常缺乏确切疗效。对AD瘙痒机制的研究及新型抗瘙痒药物的开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告了2例罕见的局限性寒冷性、热性荨麻疹并发的女性病例。例1,40岁,于受热后出现风团、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及虚脱6年,遇冷后出现面、手部发红、肿胀、灼热、瘙痒28年。42℃前臂屈侧热试验10分钟后出现风团反应,持续约2小时。冰块试验5,15,20分钟后出现即刻正常红斑反应持续数分钟。迟发寒冷反应(红斑、肿胀、灼热、瘙痒)出现于20~40小时后。例2,37岁,受  相似文献   

13.
疥疮并发精神症状未见报道,兹将笔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9岁,小学教员。因全身起疹伴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一月,于1979年12月来我站就诊。患者一月前手指缝、下腹部、阴囊部瘙痒,起淡红色小丘疹,继之皮疹逐渐扩展至腕屈侧、腋下、股内侧及下肢屈侧,因夜间剧烈瘙痒,每晚只能入睡1~2小时,自觉头昏,心慌,烦燥不安。曾在某医院门诊服用扑尔敏、眠尔通,肌注溴化钙及外用肤轻松软膏一周,症状缓解不明显。体检:体温36.8℃,脉搏86次/分,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研究表明 [1], T辅助细胞亚群 (Th1与 Th2)功能失衡与特应性皮炎 (AD)发病相关。我们拟通过测定 AD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PBMC)产生 Th1与 Th2细胞因子 IL- 4、 IL- 10及 IFN-γ水平,进一步探讨 Th细胞失衡在 AD发病中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AD患者 33例,符合 AD诊断标准 [2]。男 19例,女 14例;年龄 2~ 28岁,平均 11.6岁。根据皮损面积、缓解情况及瘙痒程度,将 AD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 [3]。正常人对照组 15例,男 8例,女 7例;年龄 8~ 31岁,平均 14.2岁,与患者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临床实践中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治疗老年顽固性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2020年8月-2021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接受度普利尤单抗规律治疗至少16周,并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4周的老年顽固性重度AD患者的多方面疗效评估数据,包括治疗前后AD病情控制(ADCT)、瘙痒数值评分量表(NRS)、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变化,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共30例符合标准的老年顽固性重度AD患者纳入研究。治疗后第2周,23.33%的患者达病情控制(ADCT<7分);瘙痒NRS评分下降45.52%,73.33%的患者瘙痒NRS评分下降≥4分;EASI评分下降42.37%,46.67%的患者达EASI-50;DLQI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达73.33%。治疗后第16周,所有患者(100%)均达到病情控制(ADCT<7分);瘙痒NRS评分下降87.92%,所有患者瘙痒NRS下降幅度均≥4分;EASI评分下降93.83%,达到EASI-50、EASI-75和EASI-90的患者分别为100%、9...  相似文献   

16.
瘙痒是异位性皮炎(AD)的主要症状,但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用一种新的非镇静抗组胺药丁苯哌丁醇来确定组胺对AD瘙痒发病机理的作用,并与镇静抗组胺药氯苯苄咯及安慰剂作比较.25例确诊为AD的成年患者(9男、16女,17~42岁,平均24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两个社区特应性皮炎(AD)患儿及健康对照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及AD皮损严重程度与皮肤屏障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3 ~ 12岁AD患儿169例和健康对照儿童142例来自上海长宁新泾社区和嘉定菊园社区,检测前臂伸侧、屈侧及脸颊、胫前4个部位非皮损区的角质层含水量和经皮失水量(TEWL)。并用欧洲AD评分标准(SCORAD)对AD患儿临床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AD患儿前臂伸侧、屈侧及脸颊、胫前四个部位的TEWL值均高于健康对照儿童(P < 0.05),角质层含水量在前臂伸侧和胫前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儿童(P < 0.05)。AD患儿SCORAD与TEWL均值呈正相关,与角质层含水量均值呈负相关。结论 皮肤屏障功能可以作为评价AD临床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70岁,渔夫。右膝关节屈侧暗红色浸润性斑块30年。30年前患者无诱因右膝关节屈侧开始出现约绿豆大类圆形白色脱屑,无瘙痒及疼痛等不适,未予诊治。皮损逐年缓慢增大,出现鳞屑性红斑,偶感瘙痒。多次被外院疑诊为湿疹、体癣等,予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及抗真菌软膏后,皮损无好转。3年前皮损增  相似文献   

19.
屈侧网状色素沉着一家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屈侧网状色素沉着的一家系调查,该家系4代人中共有15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多数患者于10岁以后发病,表现为典型的屈侧色素沉着。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突向下延伸呈细丝状或棒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使用白细胞介素17(IL-17)拮抗剂治疗银屑病后出现特应性皮炎(AD)样皮疹患者的临床管理水平。方法报告4例银屑病患者在使用IL-17拮抗剂治疗后出现的AD样表现, 分析归纳国内外文献所报道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结果本文4例患者, 男2例, 女2例, 银屑病史10 ~ 35年, 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后5个月至2年不等, 躯干、四肢和/或面部出现瘙痒性红斑、丘疹, 伴少量渗出。4例患者既往均有特应性病史, 均伴有血清总IgE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升高;3例在系统使用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和/或抗组胺药, 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AD样皮炎控制。同时继续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 1例因AD样皮炎反复而停用司库奇尤单抗。共纳入12篇英文文献, 包括48例患者;结合本文的4例患者, 共报告52例患者。其中, 男性30例, 女性22例, 年龄(50.1 ± 13.6)岁;由司库奇尤单抗诱发37例, 依奇珠单抗诱发14例, 柏达鲁单抗诱发1例;从开始使用生物制剂治疗至出现AD样皮炎的时间为1周至2年不等;皮疹表现为瘙痒性红斑、丘疹, 伴鳞屑或渗出;皮疹主要位于四肢41例(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