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膈肌肿瘤极为少见,原发膈肌肿瘤常与膈疝、局限性膈膨出,起源于肺底的肿瘤相混淆,本文报道1例经证实的左侧膈肌原发肿瘤。病例 男性,52岁,X线检查发现左侧心膈角肿物有4cm×4cm大小,椭圆形,正位肿物与心影重叠,侧位肿物位于膈肌上、下几乎各占一半,上半部与膈肌阴影融合,下半部分(膈下部分)轮廓清晰可见(图1、2)。人工气腹后,诊断为膈肌肿瘤(图3、4)。术后证实为膈肌纤维瘤。讨论 膈肌肿瘤极为少见,原发膈肌肿瘤多为间叶组织来源,在良性肿瘤中有囊肿、皮样囊肿、脂肪瘤、神经纤维瘤、纤维肌瘤。恶性肿瘤中大多为肉瘤、血管外皮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闭塞膈下动脉对兔膈肌运动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膈下动脉闭塞后缺血对膈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结扎闭塞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膈下动脉,制作兔右侧膈肌缺血的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24 h、48 h和1周后观察双侧膈肌运动变化和病理变化.结果 ①闭塞右侧膈下动脉24 h、48 h,右侧膈肌运动幅度分别为(3.53±0.76)mm、(3.44±0.70)mm;与术前和术后左侧运动幅度及术前右侧膈肌运动幅度相比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闭塞右侧膈下动脉24 h、48 h,右侧膈肌运动幅度与膈肌缺血区重量有相关性(r24 h =-0.874;r48 h=-0.906).③1周后观察膈肌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闭塞膈下动脉可以引起膈肌可逆性缺血改变,但不会引起膈肌大面积坏死及膈肌运动功能的永久损伤.  相似文献   

3.
横膈连续征     
在正常人的正位胸相上,左右两侧的膈肌,因与含气的肺组织形成天然对比,因而清晰可见其膈顶;膈肌的中央部与心脏和纵隔相连,无天然对比,因而不能显示。患纵隔气肿时,如果气体进入心脏与膈肌之间,将心脏与膈肌分开,则可使该处的膈顶显影,与左右膈肌连在一起(附图...  相似文献   

4.
膈肌是由腱膜和肌肉组成的扁、薄片、圆顶状膈膜,其上面上凸,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界线。膈肌起源于胸骨、肋骨和腰部三个部分。其上述膈肌的3个肌肉组成部分在中央融合成中心腱。在膈肌疾病中,较为常见的是膈疝。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后天性、创伤性膈疝。在膈肌发育过程中,有3处薄弱处是膈疝好发的部位。  相似文献   

5.
膈肌和脚后间隙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常解剖、变异和CT表现 (一) 膈肌膈肌周围由三组肌性纤维组成:①胸骨部,②肋骨部和③腰部,中部为中央腱。膈肌有三个沟通胸腹腔的孔道:①主动脉裂孔,②食管裂孔和③下腔静脉裂孔。由于膈肌为圆顶形,CT横断层图像为同心环或卵圆环形,越向下扫描环越大,而围绕膈肌周围的肋膈窦和肺则逐渐减小,直至膈肌起点。膈肌环状轮廓以内为膈下,而轮廓以外则为胸腔。当肺充气良好则衬托出  相似文献   

6.
健康成年人膈肌呼吸运动的动态MRI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呼吸MR成像对研究膈肌运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序列,对35例健康志愿者(男21例,女14例)进行MR动态扫描,并在1~2个深慢呼吸周期内采集图像。利用电影回放的方法获得膈肌运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进而测量膈肌的运动幅度。比较左右侧膈肌的呼吸动度,与肺功能结果进行比较,利用时间距离曲线描述膈肌的运动特点。结果左、右侧膈肌动度的平均值为12.81 mm和9.11 mm。膈肌的动度与肺功能指标FVC、FEV1以及FEV1/FVC、MVV和SVC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左右侧膈肌动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呼吸运动成像能够很好的评价膈肌运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鼠膈肌水溶性蛋白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应用蛋白组的核心技术——高分辨率二维电泳对同属骨骼肌的膈肌和趾长伸肌水溶性蛋白组的二维电泳图谱进行了比较,并对两者在老化过程与年龄相关的水溶性蛋白进行了比较。我们发现膈肌和趾长伸肌水溶性蛋白的二维图谱极为相似,大部分蛋白都能较好地重叠。我们未能找到持续而稳定且特异于膈肌的水溶性蛋白。同时我们发现了三个与年龄相关蛋白(S1,S2和S3),随增龄,蛋白S1只在24月龄趾长伸肌存在,而在8月龄和24月龄的膈肌中却不能被检测到。S2在8月龄的膈肌和趾长伸肌存在,而在24月龄的膈肌和趾长伸肌中不能被检测到。S3在8月龄的膈肌和趾长伸肌中不能被检测,而在24月龄的膈肌和趾长伸肌中能被检测到。本研究提示膈肌和趾长伸肌水溶性蛋白在其成年时表达基本一致。老化而造成水溶性蛋白表达的变化在膈肌和趾长伸肌也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膈肌破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旭 《创伤外科杂志》2009,11(4):369-371
创伤性膈肌破裂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断率的最好方法是提高临床医生面对严重胸腹部伤的警惕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创伤性膈肌破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不同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胸膜间皮瘤伴膈肌翻转造成CT误诊两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两例恶性胸膜间皮瘤引起膈肌翻转误诊为腹内及胸膜联合病变的病例,通过误诊原因分析认为:如果膈肌附近病变不易判定其起源时,应想到膈肌翻转的可能性,采用矢状面重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膈肌以及病变和膈肌的关系,如发生于左侧,还可通过胃底气钡双对比造影显示膈肌,从而判定病变的起源。  相似文献   

10.
Gz负荷对大鼠膈肌收缩性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肌作为呼吸运动的驱动泵,在正常机体供氧及运动负荷时协助偿清氧债、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呼吸肌疲劳(主要是膈肌疲劳)是运动耐力下降,运动成绩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也是飞行耐力及飞行寿命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膈肌锻炼可以提高飞行人员抗 Gz负荷的能力。目前,国内尚无在 Gz负荷下膈肌功能及病理变化的研究。本文以体外膈肌收缩试验方法,观察了 Gz负荷对大鼠膈肌收缩性能的影响, Gz负荷后部分膈肌超微结构的变化,还观察了辅酶Q_(10)对 Gz负荷膈肌疲劳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