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FAP?NF在原发性脑干损伤后的表达及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脑干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蛋白(NF)染色的表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明确死于原发性脑干损伤和脑外疾病者共65例,分为损伤组(25例)和对照组(其中死于心血管疾病20例、非心血管疾病20例),通过对中脑、脑桥和延脑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GFAP、NF染色观察,对所得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损伤组中脑干出现星形细胞的急性反应及神经轴索的特征性改变,损伤组与对照组相比,脑干的星形细胞数量及轴索肿胀程度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上述病理变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尸解病理诊断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测量星形细胞数量及轴突横径,为脑干损伤导致死亡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王志利  侯林生 《西部医学》2007,19(5):842-84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案及疗效,降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病死率。方法对3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使病死率降到27.8%,预后良好15例(41.7%),中残7例(19.4%),重残3例(8.3%),植物生存1例(2.8%)。从而大大提高了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治疗和积极防治并发症与愈后密切相关,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及致残程度。而高压氧促进康复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对提高生存质量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报告7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抢救治疗,从中体会到早期明确诊断、综合性抢救、针对性治疗、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以及防止继发性脑干损伤的重要性,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发病机制 ,为了进一步解释原发性脑干损伤所出现的休克症状。采用病例报告及对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的方法。对 2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伤后即深昏迷、低血压 ,经反复腹穿、胸透进行观察。结果 :休克症状是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典型症状。结论 :在伤后出现深昏迷、血压下降、头部 CT检查环池、四叠体池消失时 ,且抗休克治疗效果不佳就应考虑此疾患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对47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预后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年龄、体温、格拉斯哥评分(GCS)、空腹血糖,有无呼吸衰竭、低血压及瞳孔变化,有无亚低温治疗和脑池有无闭塞或出血等对其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中枢性高热和高血糖等采取早期气管切开并辅以人工呼吸、亚低温治疗和控制血糖等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亚低温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亚低温疗法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孙希炎  迟燕燕等 《前卫医药杂志》2001,18(3):167-168,,17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发病机理、病理改变、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全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44例,均采用综合治疗,恢复良好9例(20.5%),中残8例(18.2%),重 残6例(13.6%),死亡21例(47.7%)。结论 MRI检查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早期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是降低死残率的关键;促神经细胞代谢活化剂能明显降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2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干损伤是指中脑、桥脑、延髓部分的挫裂伤,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损伤,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种。原发性脑干损伤是指外力直接损伤脑干后立即发生的损伤,是脑挫裂伤中最严重的一种,致伤暴力较大,病理变化显著,临床症状复杂。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昏迷、瞳孔散大、四肢瘫痪和锥体束征阳性,症状迁延数周甚至数月,死亡率高达60%~70%。我院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26例,现就其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脑干损伤是一种病情复杂、预后较差、病死率及伤残率较高的脑损伤。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部位,伤后早期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避免脑干受到继发性损害,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我院2000年2月-2006年5月共收治6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亮  蒋拥军  王慧君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7):743-745,764,861
目的观察原发性脑干损伤死亡者脑干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低氧诱导因子-1(HIF-1)的表达变化,为原发性脑干损伤致死的病理学诊断、法医病理学死因判断提供稳定、简便、可行的检测指标及方法。方法标本分为脑干损伤组和对照组,运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和脑干组织nNOS和HIF-1的表达变化水平。结果对照组脑干仅见少量nNOS阳性神经细胞;伤后1h死亡组可见阳性细胞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增加阳性神经细胞数增多,表达强度增强,伤后24h达到高峰,随后表达减弱。对照组神经元偶见HIF-1α表达,伤后1h死亡组可见表达HIF-1α的神经细胞数增多,表达强度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HIF-1α阳性表达的神经细胞增多,伤后48h达高峰,随后表达减弱。结论 nNOS、HIF-1α参与了原发性脑干损伤的过程,脑干损伤后nNOS、HIF-1α蛋白随损伤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可望应用于法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脑干损伤中GCS评分和脑干反射与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和脑干反射(BSR)在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4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伤后至72h内进行GCS评分和BSR监测,分析GCS评分和BSR与病人的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人GCS评分越低以及出现BSR消失的平面越低,预后越差;死亡者绝大多数GCS评分为3分,BSR消失在Ⅳ~Ⅵ平面。结论 可用GCS评分和BSR来观察病情、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3例经 CT 检查确定脑干损伤出血但其余脑部无明显或严重损伤。临床捡查发现有上段脑干损伤的症征但无持续昏迷和去脑强直且预后良好,基于此3例病人的发现,作者认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是存在的,且可不伴随弥漫性脑损伤而存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问题并非是损伤的存在与否而是传统的临床概念存在问题。原发性脑干损伤可以在没有持续昏迷与去脑强直即所谓典型症征的条件下存在,但诊断必须得到 CT 扫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先进的医疗设备的应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救治成功率已有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严密观察病情原发性脑干损伤后,由于上升性网状结构受损,病人多昏迷,且深而持久。生命体征常变化快。故持续按时监护生命体征,仔细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为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有条件的医院,要进行颅内压监护,以利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给予相应处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患者伤后,立即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是脑干损伤的特点之一。颅内压增高,呕吐误吸,伤后肺内分流增加等均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诊断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重型DAI病人22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预后、临床分型,并与原发性脑损伤的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22例DAI伤者中死亡2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1例,中残4例,轻残7例,良好6例.伴脑干部位原发损伤的患者预后差.结论 DAI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建议提出单纯性DAI及复杂性DAI的概念,特别是应该将原发性脑干损伤单独诊断.  相似文献   

15.
报告原发性脑干损伤90例,占同期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的11.3%。本组死亡率为71.1%,3d内死亡者占81.3%。行CT扫描43例,发现脑干有异常改变的41例;脑干周围脑池有异常改变的42例。作者将CT影像上脑干增粗、变形、密度减低或增高,混杂密度、血肿称为脑干损伤的直接征象;将脑干周围脑池消失,变窄、变形、出血称为间接征象。提示CT扫描不但可以确定原发性脑干损伤的存在,而且可以明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这一检查结果补充和完善了既往的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脑干损伤(primary hrain stem injury,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诊断相当困难.神经纤维细丝(neurofilament,NF)在神经轴索出现继发性损害之前就已发生改变,NF68的变化最能反映神经轴索的破坏情况,国内此方面与PBSI/DAI关系的研究罕见[1].我们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研究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中延脑DAI与NF68蛋白的表达及NF68 mRNA的半定量分析,以此来评估进行DAI诊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脑干病变的早期核校对共振(MRI)表现。评价颅脑损伤后早期行MRI扫描的价值。方法:对6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7天内的患进行了MRI检查,同时还做了早期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采用MRI批描来判定病变的形态学特征;而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听觉诱发电位(BAEOs)来判定脑干功能。结果:39例患(占64%)发现有脑干病变,双侧桥脑病变(100%)死亡,非脑干病变死亡率为9%。在个别情况下,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病变之间有着典型的临床区别。在MRI影像学上,伤后2天以上的所有病变都会出现高信号和1或低信号改变;伤后2天内,原发性病变在MRI影像学上呈低信号改变,而1例继发性脑干病变在MRI影像学上则无出血表现。结论:早期MRI扫描对判断脑干病变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脑干损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原发性脑干损伤可视为一种特殊类型脑损伤,病情重,愈后不良。兹将我院1986年2月—1993年9月收治的48例原发性脑干损伤,对其伤情、诊断原则及临床表现和预后的关系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39例,女9例,年龄10—78岁,平均38岁。  相似文献   

19.
原发脑干损伤的护理王瑞华李佩萱马宪新纪艳茹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050000)关键词脑干;原发性损伤;护理学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部位,伤后早期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避免脑干受到继发性损害,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我科1985年1月~...  相似文献   

20.
原发脑干损伤影像学诊断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脑干损伤的影像学表现,研究其影像学诊断及分类。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为原发脑干损伤病人伤后48小时内行头颅CT扫描,其中10例并进行了MRI检查,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00例CT扫描有脑干损伤直接征像97例,间接征像98例,无异常改变2例。10例MRI检查均有脑干损伤的直接征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脑干挫伤94例,脑干血肿3例,脑干震荡2例。结论:CT、MRI影像学检查能补充和完善既往的临床诊断标准,确定脑干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和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