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HBV感染后不同背景抗-HBs,抗-HBc的意义,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抗-HBs(+)病例的HBVDNA检出率显著性低于抗-HBs(-)病例的检出率,支持抗-HBs对机体的保护作用;17.7%单项抗-HBs(+)的既往感染者有HBVDNA的存在,说明抗-HBs对HBV的清除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单项抗-HBc,抗-HBc/抗-HBs,抗-HBc/HBsAg,HBeAg阳性的病例有不同的HBVDNA检出率,说明不同血清学背景的抗-HBc有不同的HBV复制情况。不同类型的肝炎HBVDNA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陈辉  周迎春 《广西医学》2003,25(7):1122-1123
目的:探讨HBsAg与抗-HBs双阳性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情况,以及更好地向临床医生解释两对半结果。方法:将5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性标本按血清HBV抗原-抗体标志物出现模式不同分为三组(第1组 HBsAg、抗-HBs、抗-HBc阳性组,n=23;第2组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n=11;第3组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组,n=16),应用地高辛斑点杂交法测定HBVDNA。三组病人总检出阳性为22例,阳性率为44%。第1组血清标本HBVDNA检出阳性5例;第2组HBVDNA检出阳性2例,第3组HBVDNA检出阳性15例。结论:当临床检验测定HBV抗原-抗体标志物出现HBsAg与抗-HBs双阳性时,在不同的两对半模式时都存在HBVDNA的复制;HBsAg与抗-HBs双阳性时并不能认为此时抗-HBs抗体有中和保护作用。必要时一定要进行HBV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重新评价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临床意义,本文对50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DNA检测(PCR法),HBV-M(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检测采用ELISA法。方法若从单项HBV-M角度观察,HBeAg组中HBVDNA检出率高达91.3%(158/173),与抗-HBe组HBVDNA检出率20.3%(42/20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Ρ<0.01)。而在HBsAg阴性的各种HBV-M模式中,HBVDNA检出率可达8.6%(9/105)。单项抗-HBc阳性者HBVDNA检出率达7.7%(1/13)。抗-HBcIgM阳性组与抗-HBcIgM阴性组HBVDNA检出率分别为61.5%(24/39)、45.5%(121/26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Ρ>0.05)。本文结果表明,既往认为HBeAg代表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结论是可靠的,然而抗-HBe的出现并不一定代表肝脏疾患处于静止状态,疾病可能仍在进展,仍可具有传染性。结果因此,HBeAg转阴并不表示HBV复制停止与传染性消失。同时研究表明,抗-HBs不一定能中和病毒,抗-HBs出现后仍可有HBV复制。对于单项抗-HBc阳性者,作者认为在乙肝高发区,多数单项抗-HBc阳性者仍是一项HBV感染的指标,且部分病例仍可能具有传染性。作者最后指出,抗-HBcIgM与HBVDNA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不高,因而抗-HBcIgM作为病毒复制指标的意义有限。结论总之,多种HBV-M模式都有一定的DNA检出率,与文献报道一致。DNA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倘若仅以HBV-M的检测结果作为判断HBV感染及传染性、治疗效果的指标以及HBV是否在体内复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检测HBVDNA才能确证HBV感染后在体内的复制并追踪预后,因此对血清HBVDNA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华根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2):1107-1107,1110
临床实验室普遍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用以判断HBV感染、复制,诊断乙型肝炎。抗-HBe和抗-HBc呈反应性,表明现在或既往感染HBV。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常出现不少HBsAg阴性,而抗-HBe和抗-HBc阳性结果,如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抗-HBs、抗-HBe阳性模式;抗-HBs、抗-HBc阳性模式;抗-HBe阳性模式;抗-HBc阳性模式;抗-HBe、抗-HBc阳性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前St(Pre-S1)蛋白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1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检测其Pre-S1蛋白、HBV标志物及HBV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31例,HBVDNA与Ire-S1蛋白的检出率均达96.8%;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者69例,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分别为84.1%和75.4%;HBsAg和抗-HBc阳性者10例,HBVDNA与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90.0%、80.0%,说明部分加BeAg阴性而抗-HBe阳性/阴性的患者仍存在病毒复制。以HBVDNA定量〉10^3拷贝/ml为诊断标准,HBVDNA阳性患者HBeAg、Pre-S1蛋白的检出率分别为33.0%(33/100)、81.0%(81/100),2者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40.9%(47/115)、73.0%(84/115)。HBVDNA与HBeAg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x^2=53.399,P〈0.001);HBVDNA与Pre-S1蛋白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re-S1蛋白较HBeAg更敏感地反映了HBV复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5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占全部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的43.1%。随着肝炎慢性化程度的加重,抗-HBe阳性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抗-HBe阳性患者中HBVDNA检出率为39.1%;抗-HBe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次数,转氨酶峰值均比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高。结论 部分抗-HBe阳性患者HBV仍持续复制,抗-HBe阳性患者易造成肝炎慢性化,病情易反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的基因变异与HBV 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乙肝HBV血清学标志物五项指标(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采用时间分辨法定量测定,HBV 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结果本研究入选的50例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共出现4种HBV血清学模式:(Ⅰ) 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42.0%,HBV DNA阳性率占42.8%;(Ⅱ) 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2.0%,HBV DNA阳性率占70.5%;(Ⅲ)HBsAg、抗-HBs、抗-HBc阳性模式占24.0%,HBV DNA阳性率占25.0%;(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2.0%,HBV DNA阳性率占100.0%。其中含有HBeAg阳性的Ⅱ、Ⅳ模式与Ⅰ、Ⅲ模式的HBV DNA阳性率分别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sAg与抗HBs双阳患者血清中伴有HBeAg阳性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最高,HBsAg与抗-HBs双阳模式是免疫系统的个性化表现,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在1660份HBsAg阳性血清中,112份血清检出抗-HBs(6.75%),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血清中,49.1%HBeAg阳性,46%HBV-DNA阳性,提示此种血清近半数具有传染性。对36例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为期2~30月的随访观察,72%病例抗-HBs仅短暂出现,无一例HBsAg转阴,表明慢性HBV感染患者出现此血清学模式并非预示HBV行将消除。  相似文献   

9.
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HBc-IgG阳性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标志物单项抗HBc-IgG(抗-HBc)阳性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检测1 956例,ELISA检测432例住院患者的HBV标志物总抗-HBc阳性率和单项抗-HBc阳性率进行回顾性统计;对MEIA检测的96例单项抗-HBc阳性和134例HBV标志物全阴性住院患者的抗-HBs水平进行分析;对ELISA筛选的68例流行病学意义的单项抗-HBc阳性血清标本采用含10%小牛血清PBS进行稀释后,分别采用ELISA和MEIA检测抗-HBc并进行比较。结果ELISA检测抗-HBc流行病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总抗-HBc阳性率及单项抗-HBc阳性率分别为72.1%、16.3%和62.6%、7.6%。MEIA检测抗-HBc的总抗-HBc阳性率及单项抗-HBc阳性率分别为78.1%1、3.2%;MEIA检测HBV标志物单项抗-HBc阳性组和HBV标志物全阴性组的抗-HBs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P〈0.001),ELISA筛选的68例单项抗-HBc阳性标本不同倍数稀释后ELISA和MEIA检测抗-HBc结果提示,未稀释或低倍稀释存在较高的非特异性反应,高倍稀释则存在较高的漏检率。结论不同方法单项抗-HBc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单项抗-HBc阳性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依据,但存在一定比例的非特异性反应和假阴性,日常工作中ELISA检测抗-HBc以5-10倍稀释为宜。  相似文献   

10.
血清HBV-M检测结果可有多种组合,但抗-HBs、抗-HBe、抗-HBc同时阳性的情况较少见。血清HBV-M中抗-HBs、抗-HBe、抗-HBc同时阳性,一般认为患者是处于HBV感染的恢复期。近年来,我们通过对79例血清HBV-M中抗-HBs、抗-HBE-、抗-HBc同时阳性患者进行1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上述认识并不准确。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参照TrorsiandHollinger及Lborra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建立了一种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液中针对抗-HBs独特型抗体的固相RIA法,并对19例健康个体,97例乙肝患者。对例HBVM(-)肝炎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该固相RIA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良好的重复性;针对抗-HBs的抗特异性抗体仅见于乙肝患者血液中:抗-HBs抗独特型抗体的存在与乙肝病情的轻重有关,慢性活动性肝炎组阳性率最高;抗-HBs的抗独特型抗体的存在与患者血中乙肝病毒活跃复制指标有相关性。结论针对抗-HBs的抗独特型免疫反应涉及呈缺陷的反馈抑制,导致抗-HBs产生抑制及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的维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人群血清中HBV-DNA含量,并采用Abbot(雅培试剂)检测HBsAg。结果187例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ELISA方法)的人群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6142%(12/187),HBsAg阳性(Abbot方法)率为24.6%(46/187)、抗-HBs和抗-HBe阳性(A组)5例,抗-HBc阳性(B组)30例,抗-HBs和抗-HBc阳性(C组)4例,抗-HBe和抗-HBc阳性(D组)116例,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E组)32例。以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的模式(D组)为主,占62.0%(116/187),既往有慢乙肝病史率最高,迭36.2%。B、D、E组均有一定比例HBsAg(Abbot方法)阳性率,其中以D组最高,这32.76%;其次为B组,HBsAg阳性率20%;E组HBsAg阳性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251,P〈0.01)。抗-HBs阳性(包括A、C、E组)与抗-HBs阴性(包括B、D组)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8%(2/41)与30.14%(44/146),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Х^2=15.936,P〈0.001)。结论HBsAg阴性、抗-HBe和,或抗-HBc阳性人群中存在隐匿型HBV感染。应进一步进行更敏感的方法如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或PCR定量检测HBV-DNA,以免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13.
对7407例HBsAG阳性血清进行了HBV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抗-HBc检出率最高(89.5%),与其它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eAg检出率为57.9%,与抗-HBe检出率(23.9%)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抗-HBs检出率最低,为3.46%.HBsAg,HBeAg,抗-HBc三项同时阳性者远多于其它阳性模式.抗-HBc IgM检出率为10%.本文初步探讨了H8sAg阳性血清中HBV抗原抗体系统的分布、民族、性别之间关系,以及HBV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量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关系及HBVDNA定量分析在拉米夫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及观察35例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结果: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HBV—M)的阳性模式有一定相关性,在HBsAg、HBeAg阳性模式中约有93%以上病例HBVDNA阳性,其含量最高,而在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检出率仅为67.7%,其含量不高。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应用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是诊断乙型肝炎和了解病毒复制与临床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指导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已知血清HBV-M检测结果有多种组合,抗-HBs、抗-HBe、抗-HBc同时阳性较为少见,一般认为处于HBV感染的恢复期.近年来,我们通过对79例血清HBV-M中抗-HBs、抗-HBe、抗-HBc同时阳性病人进行1年的追踪观察,发现上述认识并不准确.  相似文献   

16.
我院为二级甲等医疗机构,于前年5月与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乙肝防治项目管理办公室签订在我院开展乙肝防治项目《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的协作医院。通过临床应用证明,乙肝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抗HBV治疗性疫苗疗法)对HBV携带者有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其HBsAg、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HBVDNA消失百分率均较高,本文选择HBV携带者300例做为实验对象,观察其HBsAg、HBeAg阴转率,抗-HBe、抗-HBs阳转率、HBVDNA消失百分率的变化情况,为HBV治疗性疗苗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eAg、抗-HBe与HBV DNA检测结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1例慢性乙肝与3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定量测定HBeAg、抗-HBe及HBV DNA量。结果:慢性乙肝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HBV DNA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它们间的HBeAg及抗-HBe阳性率,抗-HBe量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的抗-HBe较高;77例患者中HBeAg阳性组与抗-HBe阳性组间HBV DNA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V复制是否活跃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病期无明显关系,慢性乙肝患者发生HBeAg向抗-HBe转化并非均提示病情好转,反而有可能是预示向肝硬化发展的一个前期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区献血员的管理及筛查情况。方法:随机采集了我区4个盟市血站503份合格献血员血样,并进行了相关调查,采用ELISA法复检。结果:HBsAg阳性率为1.99%(10/503);抗-HBc阳性率15.90%(80/503);抗-HBs阳性率21.87%(110/503);抗-HCV阳性率2.19%(11/503),其中HBV、HCV双重感染的8例,HBsAg、抗-HBc双阳性3例。对抗-HBc、抗-HBs双阳性以及单纯阳性者经PCR法检测HBVDNA均为阴性。结论:说明我区血站管理及对献血员筛查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献血员筛查抗-HBc对预防输血后乙肝无多大价值,应把重点放在选用灵敏度高的试剂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的含量,从而推测其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及22例正常人PBMCs中TRECs含量。结果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中TRECs含量为(5.67±1.55)cop ies/103PBMCs,与正常人TRECs水平(6.11±2.11)cop ies/103PB-MCs无差异(P>0.05)。结论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TRECs水平情况显示其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HBsAg阴性和HBV DNA阳性献血者的血液标本探讨抗-HBs和抗-HBc分布情况,分析潜在HBV感染的风险。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263 631份血液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检测,ELISA检测无反应性或单试剂反应性的标本进行8混1核酸检测,将最终判定HBV DNA阳性的标本,再次进行罗氏核酸检测和化学发光检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HBV DNA阳性中,1992年前后出生HBV(含HBsAg和HBV DNA)阳性献血者人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13,P<0.05);抗-HBs阳性组共16例,构成比为23.53%,低于抗-HB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12,P<0.05);抗-HBs阳性合并抗-HBc阳性例数最多(11例),不同血清学模式构成比不同。结论 核酸检测技术可检出为无抗-HBs或低抗-HBs水平的血液,最大程度降低了因输血传播HB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