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及髋部骨折患者为防止髋关节内收或者外旋,需要保持外展中立位[1]。特别是双髋关节同期手术的患者,术后要求双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外旋畸形,这对患者要求比较高,而且下肢的外展角度把握不准很容易脱位(脱位是该类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同时,每例患者下肢的长度存在个体差异,常用的防旋鞋由于鞋与底板用钉子直接固定后无法进行调节和稳定上述外展角度。笔  相似文献   

2.
辛宝琼 《上海护理》2012,12(4):53-55
在骨科,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等需要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的患者,均需常规穿防旋鞋固定患肢以防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髋关节脱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以防旋鞋在骨科下肢疾患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防旋鞋存在大小不合适、固定不稳易脱落和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压疮等缺点。为此,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防旋鞋,临床  相似文献   

3.
在骨外科,丁字防旋鞋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头、股骨颈骨折或合并腓总神经损伤者及人工髋关节[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等需要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的患者,均需常规穿丁字鞋固定患肢以防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1]、假体脱位、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所以丁字防旋鞋在骨科下肢疾患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长期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丁字鞋存在鞋子形状及材料选择不良、固定不稳易脱落、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压疮、功能锻炼不灵活、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血液循环等情况的缺点.据此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防旋鞋进行多次改进,杜绝了以上缺点,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将改进后的新式防旋鞋介绍如下,以利于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及髋部骨折患者为防止髋关节内收或者外旋,需要保持外展中立位[1]。特别是双髋关节同期手术的患者,术后要求双侧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外旋畸形,这对患者要求比较高,而且下肢的外展角度把握不准很容易脱位(脱位是该类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同时,每例患者下肢的长度存在个体差异,常用的防旋鞋由于鞋与底板用钉子直接固定后无法进行调节和稳定上述外展角度。笔  相似文献   

5.
髋关节置换术后,为了保持患肢的外展中立位,经常给予患肢防旋鞋固定,避免患肢内旋及外展角度过大,保持患肢的正常体位,预防髋脱位的发生.防旋鞋固定后,部分患者因固定姿势的不适应使患肢腓肠肌紧张,患肢感觉疲劳不适.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我科对13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防旋鞋固定的患者针对不适原因采取了相应的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智琴 《护理研究》2006,20(28):2627-2627
骨科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及髋部骨折病人,为了防止髋关节外旋和内收,应保持外展中立位。因此,自制辅助制动装置——防旋鞋,收到良好效果。1材料布鞋1只(患侧鞋);三角型小木板1块(底边长20cm,边长10cm~12cm,根据病人脚大小);铁钉数枚(长2cm~3cm);小钉锤1个。2制作方法将适合于患侧脚的1只布鞋,在底侧置三角型木板,木板底部与鞋跟齐,取铁钉自鞋内侧向外钉在木板上3枚或4枚,以木板不摇动为宜(见图1)。图1防旋鞋示意图3优点自制防旋鞋经济、方便;实用、易于制作、成本低、病人术后即穿在脚上稳定性好,又不影响患肢肌肉活动和趾…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后的防旋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使用经改良的防旋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防旋鞋,观察并比较两种防旋鞋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经改良的防旋鞋在防旋效果、舒适度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防旋鞋;改良后的防旋鞋局部疼痛、皮肤损伤、鞋子脱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防旋鞋,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8.
<正>功能锻炼是治愈骨折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人工髋、膝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干骨折以及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常规穿防旋鞋能起到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足内旋外旋,避免假体脱位、垂足畸形的作用[1]。为此,笔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了防旋鞋的构造,辅助卧床肌肉无力的老年患者、伴有阿尔茨海默病或腓总神经损伤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进行主动功能锻炼,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下肢肌力,预防及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利用防  相似文献   

9.
可调式露趾防旋鞋的研制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肢的正确位置,防止骨折断端旋转移位、髋关节脱位、畸形愈合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弥补过去穿“上”形鞋的缺点及不足,笔者在实践中研制出一种新型可调式并带有弹力装置的露趾防旋鞋。2004年4月-2005年8月,对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的120例患者进行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股骨颈术后病人常需患肢制动,防外旋内收等动作,保持外展中立位。传统的方法是在平底鞋后跟钉一木板,但因其平底鞋后跟较软,支撑力差,木板无法固定其外踝处,易使患肢外旋,鞋子滑脱,而达不到防外旋的目的。为解决以上问题,我科制作了一种既能牢固固定患足,又能使肢体保持功能位,不影响翻动的防旋鞋模具。经76例病人应用后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髋关节置换,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肢的正确位置,防止骨折断端旋转移位、髋关节脱位、畸形愈合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弥补过去穿“┴”形鞋的缺点及不足,笔者在实践中研制出一种新型可调式并带有弹力装置的露趾防旋鞋。2004年4月-2005年8月,对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的120例患者进行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常需穿防旋鞋,以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但临床使用的防旋鞋常因不合脚或鞋底太软等,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旋作用。现设计出一种简易防旋装置,经临床71例使用,无一例出现并发症。1简易防旋装置结构(见图1)此防旋装置采用厚1.5c...  相似文献   

13.
自制防旋鞋     
孙忠霞  李勇 《护理研究》2003,17(3):138-138
股骨颈、股骨粗隆骨折病人入院后行牵引或内固定术后为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均须穿防旋鞋。目前一些中小型医院通常未准备制式防旋鞋 ,病人家属必须自己准备。为方便病人 ,我科自制了一种防旋鞋 ,使用效果良好 ,介绍如下。1 材料  市售布底黑布鞋 ,长 2 5cm~ 30cm、宽  相似文献   

14.
动力髋螺钉结合防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防旋螺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998年9月至2004年9月使用DHS治疗80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采用DHS结合防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3年,平均17个月,均骨性愈合,其中1例因严重的骨质疏松,主钉穿破股骨颈上端皮质,髋内翻畸形愈合。按黄公怡的治疗结果分析标准,31例下肢功能恢复正常,优良率为97%。结论:DHS结合防旋螺钉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恢复期患者平地步行中下肢关节的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指导后续和早期康复.方法:采用运动重建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库资料分析的方法,选择在本院关节外科行THR后5-10年的患者14例为实验组,14例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Vicon Nexus、AMTI检测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应用Polygon分析步态周期中髋、膝、踝关节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和对照组右侧下肢比较,术侧髋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减小(P<0.05),膝、踝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增大(P<0.05);峰值角度方面,术侧髋关节内收、内旋、外旋、后伸和膝关节内收以及踝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侧和健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患者,通过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力矩增加代偿患髋屈曲力矩的降低;同时为防止植入物松动和向外脱位,步行中患髋过度外旋并发踝关节过度内旋.另外,健侧下肢产生了与患侧下肢相似的运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在骨科,丁字鞋应用于各种需要患肢保持中立位的患者,以防足下垂、足内旋、足外旋等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T"型丁字鞋稳定性较差,角度单一,鞋体与杆体成丁字形,两者固定不能相对运动,不利于患者侧卧。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任意调节角度的丁字鞋,通过转动调节板以适应病人任何角度的侧卧。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科将这种丁字鞋用于临床112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设计与应用1.1组成部件包括固定板一块,调节板一块,鞋体一个。  相似文献   

17.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及髋部骨折病人为防止髋关节内收或者外旋,需要保持外展中立住。常规方法是穿上防旋鞋,但是临床应用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鞋子透气性不好,特别是夏天出汗多,易引起脚臭和足底及足跖压红甚至压疮;二是不利于观察足跖末梢血液循环.需反复穿与脱,给病人带来不适,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为此,我科自制了一种防旋枕代替防旋鞋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能确保患者患侧下肢保持外展30°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外旋转,进而达到防止关节脱位、提高手术效果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临床上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新型下肢外展防旋具)和对照组(丁字鞋),观察两种方式对患肢的固定效果及关节脱位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无关节脱位的发生,患肢固定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型下肢外展防旋具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肢固定,可以克服丁字鞋的不足,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防患肢外旋鞋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是用生物相容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假体,置换因疾病或创伤而破坏关节面的一种关节成形术,多适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需患者保持患肢外展位,并防止外旋,以防脱位。为了防止病员患肢脱位,我科研制了一种防患肢外旋鞋,临床应用髋人工关节置换病员10例,效果满意。现将制作与应用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选用一长35cm、宽30cm、厚2cm的平滑木板,合足深口布鞋固定在木板上(图1)。2使用方法病员平卧于硬板床下,臀下垫一软棉垫,患肢伸直,胭窝下垫一软棉垫,足穿防患肢外旋鞋,固定足两侧,使患肢呈外展ZO位置(图2)。3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有精确的定位装置,骨折手术置入时可采用小切口闭合复位,创伤小,对骨折端血运破坏少,符合骨折治疗的“BO”理论和微创手术原则。 目的:回顾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共纳入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70-86岁,平均77.3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2例,31-A2型23例,31-A3型13例。均采用闭合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装置的位置,根据Harris评分评价治疗后髋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48例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所有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获得满意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位置满意,无内固定物松动及脱出、固定失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显示,优31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为93.7%。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