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目的对良性位置性眩晕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0例BPPV患者,其中后半规管的BPPV患者实施Epley或Semont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而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是对水平半规管的BPPV患者实施的治疗。结果经Epley或Semont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183例患者中,165例痊愈,4例有效,2例复发,9例无效,有效率93.4%。而采用Barbecue手法复位治疗的17例患者,病症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有轻微的后遗症。结论对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不仅操作简便,同时还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良性位置性眩晕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0例BPPV患者,其中后半规管的BPPV患者实施Epley或Semont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而Barbecue翻滚手法复位是对水平半规管的BPPV患者实施的治疗。结果经Epley或Semont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183例患者中,165例痊愈,4例有效,2例复发,9例无效,有效率93.4%。而采用Barbecue手法复位治疗的17例患者,病症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有轻微的后遗症。结论对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不仅操作简便,同时还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倪群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8)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累半规管的差异采用Barbecue翻滚复位法、Epley管石复位法治疗,1周后复查,并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次87例患者通过变位试验检查显示,单侧后半规管受累者居多,共72例,占到82.8%,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者11例(12.6%),单侧上半规管受累者2例(2.3%),混合型受累者2例(2.3%).所有患者针对不同半规管受累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法复位方法,结果发现首次治愈76例(87.4%),3个月后治愈83例(95.4%).结论 :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将Barbecue翻滚复位法、Epley管石复位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疗效观察。方法所有患者采用Epley手法进行复位治疗。结果多数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部分患者头昏、头疼等症状加重,经后续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采用Epley手法治疗BPPV患者,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71例BPPV患者,后半规管患者(PC-BPPV)采用Epley复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患者(HC—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并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其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复查,痊愈53例(74.65%),改善14例(19.72%),无效4例(5.63%),总有效率94.37%。复发10例,复发率14.1%。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高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pley复位法、Barbecue复位法对BPPV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同时结合心理疏导,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第1次治疗后46例(79.3%)痊愈,第2次治疗后53例(91.4%)痊愈,第3次治疗后57例(98.3%)痊愈,随访6个月1例复发,总有效率达98.3%。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心理疏导治疗BPPV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手法复位治疗对围绝经期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诊断为BPPV的443例围绝经期患者施行管石复位法(CRP)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采用汉化版眩晕障碍量表(DHI)对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对443例患者经手法复位后,治疗有效率为100.0%,1年内总复发率为8.6%.与单次复位治疗相比,2次或3次及以上手法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χ2=15.535,P<0.001).合并慢性系统性疾病的BPPV患者,其复位治疗后的复发率显著高于无合并症者(11.6% vs 5.9%,χ2=4.508,P=0.034).继发性BPPV复发率显著高于原发性BPPV(14.2% vs 6.0%,χ2=8.290,P=0.004).手法复位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围绝经期BPPV患者躯体障碍评分(17.8±5.6 vs 3.0±2.1,t=11.412,P<0.001)、功能障碍评分(23.8±8.0 vs 2.4±1.4,t=11.684,P<0.001)、情感障碍评分(18.3±1.5 vs 1.9±1.4,t=7.720,P<0.001)及总体DHI评分(59.7±14.4 vs 7.3±2.4,t=13.263,P<0.001).结论 CRP是对BPPV的有效治疗方法,有效的手法复位治疗能够提高围绝经期BPPV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次CRP治疗、积极治疗合并疾病有助于提高BPPV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笔者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收治住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中抽取200例作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100)在使用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基础上联合手法复位(Dix-Hallpike试验)治疗,对照组(n=100)则在使用静脉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2g基础上联合加用天麻素输注、银杏达莫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8.0%,复发率是1.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0%,复发率是9.0%;2组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手法复位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社区医学杂志》2017,(24)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次手法复位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并行多次手法复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位日后进行7天、14天、1个月后复查及评价。结果确诊BPPV患者共156例,其中由于自身剧烈活动复发、眼震不明显造成漏诊、配合不佳无法彻底完成、转变为其他方式BPPV、患者年龄过大、患者体质较差等原因间断性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法复位者50例,占32.0%,于多次治疗后1个月后痊愈者42例,有效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0%。结论为提高手法复位一次性痊愈率、减少病人症状等,多次、规范、联合的手法复位尤其对于症状重、病变位置多、易复发、年龄大的BPPV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效果。方法20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强迫体位联合天麻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6%,高于对照组的54.37%(P<0.05)。治疗后,两组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BA、LVA及RVA最大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血液流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诊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BPPV患者17例,其中后骨半规管性BPPV 16例,外骨半规管性BPPV 1例,分别采用Epley复位法和Barbecue翻转复位法治疗。结果 15例完全治愈,占88.24%。随访1个月复发1例,为外骨半规管性BPPV,再次手法治疗仍然有效。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通过学习能掌握BPPV的正确诊断和复位方法。患者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耳石复位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确诊的87例PC-BPPV患者,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颈椎病或肥胖的病人选择PRM法(颗粒复位法),余病人随机选择PRM或Semont管石解脱法复位。结果 46例患者行PRM法治疗,41例患者采用Semont法治疗。前者治愈41例,好转4例,无效1例,后者治愈37例,好转2例,无效2例。随访至今,复发21例,复发率24.13%,其中复发1次15例,2次3例,〉2次3例。复发后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仍然有效。结论 PRM法及Semont法治疗PC-BPPV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8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0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研究中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主要合并症包括迷路炎、高血压、循环缺血及突发性耳聋等;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主要因素为合并中耳疾病、脑力劳动、过度劳累、精神和心理因素及全身疾病等。结论:在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注意对全身疾病、精神和心理因素、过度劳累、合并中耳病史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特点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手法复位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无效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性位置性眩晕女性患者居多。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较多等特点,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复位治疗后、上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疗效.方法 107例后、上半规管BPPV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Epley组55例,Semont组52例,分别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并随访1周至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1周复查,痊愈60例,改善33例,无效14例,有效率86.9%(93/107);3个月复查,痊愈91例,改善8例,无效8例,有效率92.5%(99/107).Epley组经一次复位成功的为54.5%(30/55),需多次复位成功的为32.7%(18/55);Semont组经一次复位成功的为53.8%(28/52),多次复位成功的为32.7%(17/52).受累后、上半规管左右侧比例为1∶1.77.两组治疗后1周、3个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ley管石复位法和Semont管石解脱法复位治疗后、上半规管BPPV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的误诊原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诊治的36例误诊的BPPV患者,对患者基本信息、首诊医院、就诊次数、最初诊断、主要检查、治疗经过进行记录分析。治疗:后半规管BPPV采用颗粒复位手法(particle repositioning maneuver,PRM)或Semont法复位;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复位,水平半规管壶腹嵴帽结石症先行摇头锻炼,待眼震变为水平向地后再予Barbecue翻滚法复位;前半规管BPPV采用反向PRM复位。首次门诊手法复位未获成功者,针对不同的BPPV分型教导患者简单的体位训练,如Brandt-Daroff训练法、直立位快速摇头法和平卧位摇头法,每天3次,每次10-15 min,3-5 d后复诊,行手法复位治疗,直到复位成功。结果 36例患者首诊科室:神经内科占27.8%,骨外科占22.2%,耳鼻喉科占8.3%,其他科室占41.7%。误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占33.3%,颈椎病占27.8%,梅尼埃病占8.3%,偏头痛占8.3%,直立性低血压占11.1%,神经官能症占2.8%,其他占8.3%。36例患者经1次手法复位治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6例未获1次手法复位成功的,需要连续2-5次手法复位治疗,均获成功。36例患者经1次手法复位治愈30例,有效4例,无效2例。6例给予连续2-5次手法复位后治愈。结论 BPPV临床误诊率高,只有掌握其发病特点,给予适合的治疗方法,才能避免误诊,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SC-BPPV)患者颗粒复位手法治疗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对本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2例PSC-BPPV患者行颗粒复位手法治疗,1周后复诊,随访3个月.结果 利用颗粒复位手法治疗后,首次治愈率87.1%(54/62),总治愈率96.8%(60/62),复发率3.2% (2/62).结论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PSC-BPPV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实验组给予倍他司汀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的VSI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