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某些原代及传代细胞上能适应增殖,国内外已有过报道。但用对轮状病毒十分敏感的恒河猴胚肾MA-104细胞培养和增殖EHFV并与通常使用分离该病毒的Vero-E_θ细胞进行繁殖动态观察,尚未有过报道。本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比较观察EHF病毒在两种细胞上的增殖动态,为MA-104细胞代替常规Vero—E_θ细胞用于该病毒的分离、传代等研究以及抗原片的制备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一、EHFV:陈株,采用A549人肺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3种动物传代细胞对裸鼠是否具有致瘤性。方法 犬肾细胞系(MDCK)、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系(Vero)、猫肾细胞系(F81)、地鼠卖座工细胞系(BHK21)和恒河猴肾细胞系(MA-104)分别培养后,选择数对数惩戒 细胞了心、计数后,制备细胞悬液,接种裸鼠,定期观察,通过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判定结节是否具有肿瘤的特性。结果 Vero,F81,MA-104接种鼠后全部有肿块形成,经病理形态产为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Eca—109细胞系(人食管癌上皮细胞系),CHO细胞系(中国地鼠卵巢细胞系)。选择生长良好的细胞,依Davidson和Gerald方法(1977)以50%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诱导109×109,CHo×CHo,109×DHo。PEG处理后的细胞按每管20—40万接种至已放有盖片的培养管中,37℃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非疫区黑线姬鼠为实验动物,自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分离出三株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并使之在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E6纯化系)及人肺癌细胞(A549) 中进行传代,均于第2~3代开始查见对EHF恢复期患者血清的免疫荧光反应,至第5代基本稳定适应。实验结果表明,E6细胞及 A549细胞对 EHF病毒的传代适应均比较敏感。E6适应株的病毒滴度均在10~5(TCID_(50)/ml)以上。用感染E6细胞及A549细胞病毒抗原检查EHF  相似文献   

5.
从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初孵幼虫组织建立了一个细胞系(CT-188),细胞生长于改良199培养基中。蚊卵的表面消毒方法简化为仅以70%酒精消毒10min。组织块接种后10~11d,可形成原代单层。传代细胞接种后,可在30min内贴壁,在48h达到分裂高峰,36~84h为细胞的对数生长期。细胞类型以梭形细胞为主(约占95%),掺杂少数圆形及不规则细胞。细胞核学特征以二倍体(2n=6)为主(约占80%以上)。目前,细胞已传至34代,均冷冻保存于液氮(-196℃)中,且复苏成功。经鉴定本细胞系无病毒及支原体污染。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培养的方式,观察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对人骨髓细胞的感染情况,以及EHFV对此种细胞的致病变作用。正常人骨髓细胞系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经一定时间培养后检测细胞内EHFV抗原阳性率,并作台盼蓝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检测。结果表明:培养3周以上粒细胞系阳性率达90%以上,淋巴和单核细胞系阳性率约80%,提示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髓细胞系对EHFV感染的敏感性不同。台盼蓝染色结果,从第1周起感染组髓细胞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电镜检查结果,表明感染EHF病毒和髓细胞、细  相似文献   

7.
将出血热病毒76-118株的10%乳鼠脑悬液接种于2~3d龄幼豚鼠皮下和腹腔各0.25ml,接种后豚鼠表现呆滞,未有自然死亡。接种后第5、7、10和14d抽取豚鼠血清分别接种于Vero-E_6细胞,37℃孵育12d后,用直接荧光染色法观察到接种第7d豚鼠血清的细胞有特异性出血热抗原。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出血热抗体,发现第10d和14d的血清抗体阳性,效价分别为1:20和1:40。豚鼠处死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是用人肺腺癌细胞系(LTEP-a-2)在NiH-nu/nu裸小鼠背部皮下接种,成功地建立了一株可移植性瘤株模型。以1×10~6和1×10~7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动物皮下,先后2次共接种16只裸小鼠,结果有11只动物发生肿瘤,瘤发生率为68.8%。以生长良好的肿瘤进行传代,各代均利用其上一代皮下生长的实体瘤的瘤小块或瘤细胞悬液进行移植,历时2年共传15代。实验共用62只裸小鼠,肿瘤总发生率为(54/62)87.1%。第1代肿瘤的潜伏期较长(26~117天);经传代后潜伏期逐渐缩短,第5代以后趋于稳定,潜期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国产冻干Vero细胞狂犬病纯化疫苗临床应用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犬致伤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种冻干Vero细胞狂犬病纯化疫苗,对照组接种地鼠肾狂犬病纯化疫苗。两组人群均按照狂犬病疫苗暴露后常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于全程接种后15d检测中和抗体,并观察副反应。结果实验组抗体阳性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副反应发生率为1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结论冻干Vero细胞纯化疫苗抗体阳转率高、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优于地鼠肾纯化疫苗.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三、流行性出血热(EHF) 主要流行于欧、亚洲。我国为流行区之一,且疫区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值得注意。病原学自1978年南朝鲜李镐汪从黑线姬鼠分离到EHF病毒以后,不少国家均分离成功。1981年以来,我国学者也从疫区黑线姬鼠肺组织分离到几株能稳定传代的EHF病毒,并在A_(549)人肺癌传代细胞和Vero、E_6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中适应成功。以后又有人用A_(549)、Vero、E_6细胞从病人血清分离到EHF病毒。国内并有人用免疫电镜技术首次观察到病毒形态,并提出此病毒可能属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新属。本病毒为RNA病毒,约100~200nm,不耐酸和乙醚,不耐热,甲醛、戊二醛及紫外线均可将其灭活。流行病学本病的宿主动物属于总鼠科的鼠科和仓鼠科中的一些种类。鼠科中主要是姬线属、家鼠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用经纤维结合蛋白处理的混合纤维素酯滤膜(直径25mm,孔径0.8μm,上海医工院产品)作为支持物培养传代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每2d换液一次,约10d后滤膜上的细胞染色在落射光显微镜下观察基本融合成单层。我们将培养有内皮单层的滤膜装入针头式滤器(内径20mm),上腔充满Hanks液或1%白蛋白-Hanks液,用37℃恒温恒压灌流装置以预充液体罐流内皮单层,收集第5~10min的液体,称量法计液体体积,白蛋白溶液灌流时测定收集液蛋白浓度。内皮单层经PAF 10~(-7)mol/L,37℃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四株(L18株、丹3株、7005株、7009株)钩端螺旋体弱毒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实验结果证明,四株弱毒株均不造成地鼠发病和肾带菌,且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中L18株在地鼠体内只活存三天,不能经地鼠传代,通过地鼠—培基—地鼠连续传10代,未见其毒力增强。用L18株一次免疫(皮下、腹腔内、或肌内接种)地鼠有较好的免疫力,其保护力至少持续九个月(最长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13.
Ji S  Bi Y  Yang H  Yang F  Song J  Tao X  Cui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14-18
目的 探讨用细胞培养系统在体外培养新轮状病毒(RV)。方法 含新RV的病人粪便标本经高浓度胰蛋白酶(100μg/ml)37℃作用1h,接种于原代人胚肾(PHEK)细胞,37℃吸附1h后,补加无血清含胰蛋白酶(100μg/ml)的DMEM,37℃转鼓培养3d,收获细胞培养液,冻融1次,作为下一代培养的接种物,培养传代。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荧光(IF)、电镜(EM)、免疫电镜(IEM)等方法对细胞培养液进行病毒核酸、抗原及形态检查。结果 从10份粪便标本中培养分离到1株病毒,定名为J19。该病毒在PHEK细胞上稳定培养传代(28代),其病毒核酸(dsRNA)电泳图型与初始用于接种细胞的粪便标本中的dsRNA电泳图形完全一致,而与A、B、C组RV dsRNA电泳图型明显不同。J19株感染的细胞与病人恢复期血清呈IF阳性反应,与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RTV)腹泻病人恢复期血清、兔抗A组RV和兔抗ADRV血清均为IF阻性;EM和IEM在该病毒的细胞培养液中观察到,在形态上与初始接种物中病毒一样的轮状病毒颗粒,而且可被新RV腹泻病人恢复期血清凝集,结论 成功地从含新RV的成人腹泻粪便标本上分离培养出1株轮状病毒--J19,并能在细胞稳定传代。J19株不属于A、B、C组RV,而是一种新RV。关于新RV在细胞上培养传代,本文是第一次报告。  相似文献   

14.
<正>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实验室检查常需作点片以制备细胞病毒抗原片,这种点片抗原性的保存时间与温度有关。为了精确了解温度对EHFV抗原性影响的程度,我们做了一系列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病毒与细胞:EHFV陈株,本室用A_((?))胞从我省疫区病人血清中分离;VeroE-6细胞,生长液为含10%小牛血消的Eagle MEM培养基。二、抗血清:人抗EHFV血清为流行性出血热病人恢复期血清,羊抗人IgG荧光抗体为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生产危害较大的急性传染病,涉及20余省市,全国约一半人口受其威胁,一些非疫区的省市近年也相继出现病例,有的大城市还发生过暴发流行。为加强这项研究,198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出血热研究领导小组,加强了院内外大协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在病原学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EHF病毒在A_(549)细胞中适应传代成功。用黑线姬鼠分离并传至第8代EHF病毒(A_(809,A_(8010)已在A_(549)细胞中适应传代成功,这是我国首次证实的EHF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亚硒酸钠对A_(549)肺癌细胞形态的影响,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材料与方法亚硒酸钠(Na_2SeO_3)系上海金山兴塔化工厂产品,使用前先配成10~(-3)M 的水溶液,经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后备用。A_(549)肺癌细胞在 CO_2培养箱内37℃条件下用含10%小牛血清的 RPMI 1640培养液培养。每3天传代一次,每次1传2或3。本实验分5组:Ⅰ、Ⅱ、Ⅲ、Ⅳ组培养液中的Na_2SeO_3浓度分别为10~(-4)、10~(-5)、10~(-6)和10~(-7)M。V 组的培养液中不含硒。细胞分组和加入不同量的硒后,每瓶放入无菌的1×2cm 盖玻片2个。培养48小时后取出盖片进行样品制作。主要步骤如下:从培养瓶中取出的盖玻片经 PBS 洗3次后放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可稳定传代的肾透明细胞癌小鼠肺转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筛选出肾透明细胞癌特异性鼠肺转移细胞亚株,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CC05-TXJ,体外扩增培养制成细胞悬液后注射于NOD-SCID小鼠颈背部皮下,成瘤后取出瘤组织接种于另外NOD-SCID小鼠的肾包膜下,待有肉眼可见瘤块后,处死小鼠并取出肿瘤组织接种于新NOD-SCID小鼠的肾包膜下,反复数轮,直至出现稳定的鼠肺转移模型。此时取模型鼠肺转移组织,一部分继续接种于新鼠肾包膜下,反复数轮,尝试以转移组织诱导肺转移;另一部分进行原代培养,细胞经体外扩增纯化后制成悬液接种于新鼠肾包膜,数轮循环至产生肺转移,筛选能产生稳定鼠肺转移的细胞亚株。整个筛选过程均观察记录原位成瘤、淋巴及肺转移形成情况,并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CA9(肾癌标志)、CD133(干细胞标志)表达检测。结果:以RCC05-TXJ细胞株接种所致NOD-SCID小鼠颈背部皮下肿瘤组织作为移植瘤材接种鼠肾包膜在第2轮即出现鼠肺转移,此后3~6轮以鼠肺转移组织移植肾包膜下,均能成功诱导转移。以鼠肺转移组织原代培养RCC细胞均获成功,第6轮原代培养细胞扩增纯化后制成的细胞悬液(RCC05-TXJ-L)接种于鼠肾包膜下,出现特异性肺转移,重复2轮实验结果稳定。RCC05-TXJ-L细胞具有生长速度快(传代时间约为2 d)、原位成瘤时间短(1周左右)、接种后转移性较强、CA9及CD133表达升高等特点。结论:RCC05-TXJ在NOD-SCID小鼠体内多轮反复筛选可建立稳定的肾细胞癌鼠肺转移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筛选出的肺转移性细胞亚株RCC05-TXJ-L可稳定诱导NOD-SCID鼠产生肺部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环孢菌素A(CsA)对建立皮下肺腺癌异种移植的BALB/C小鼠模型成瘤率的影响.方法 取50只BALB/C小鼠腋窝皮下接种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于接种第24h起每天腹腔注射CsA,连续10天.对照组则给予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的成瘤率以及胸腺、脾脏重量指数、CD4+、CD8+T移植瘤免疫组化细胞数.结果 实验组移植成瘤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CD4+、CD8+T细胞数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亦显著降低(P均<0.01),但脾脏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CsA可以提高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制备皮下异种移植的BALB/C小鼠肺癌模型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由肠道病毒第70型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药物问题,以往在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药物筛选中均未获得满意结果。木文报道取100TCTD50/0.1毫升病毒与不同浓度的各种药物等量混和,置37℃1小时,然后接种于传代的人胚肺细胞,观察药物对细胞病变的抑制情况。用此方法对50多种抗病毒的化合物及中草药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槲寄生的提取物(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提供)和桂枝(由本所提供)两种中药分别对本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取物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156~0.313毫克(相当于槲寄生生药31.2~62.5毫克):桂枝的最小抑制浓度以生药含量计50毫克。另外,我们进一步用不同浓度的槲寄生提取物药液,将之先加入细胞管,2小时或24小时后再接种病毒,或先接种病毒于细胞管2小时后再加入含不同浓度药液的维持液等实验方法,三者均取得相同的抑制效果。但是如将经1小时处理的病毒药物混合液接种细胞管后2小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光镜、相差显微镜及同位素测定等方法,观察了维甲酸(RA)对人肺泡细胞癌 A(549)生长曲线及~3HTdR 掺入的抑制作用,经 RA 在体外或体内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体外对 A_(549)的细胞毒作用,以及 RA与 CP(短棒状杆菌菌苗)在小鼠体内合用,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RA10~(-8)M 对 A_(549)生长曲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3HTdR 掺入 A_(549)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A 在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直接的激活作用,表现为巨噬细胞体积增大,梭形、多角形细胞明显增多,并获得了对 A_(549)的抑制及杀伤能力,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