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肌缺血预适应 (myocardialischmicpreconditioning ,MIP)是指预先给心肌制造一次至数次短时间缺血 ,每次随之再灌注 ,可使心脏对随后长时间缺血损伤增强抗力的现象。Ovize等认为 :临床上心肌梗死 (AMI)前心绞痛多次发作史 ,可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1] 。为此 ,我们对照分析 38例有心肌缺血预适应与 2 6例无心肌缺血预适应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研究MIP对老年AMI患者梗死面积及近期预后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 本文收集了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间住院的 64例 60岁以…  相似文献   

2.
心肌经过短暂反复的数次缺血后可获得对以后较长时间缺血的适应能力 ,从而保护心肌免受严重损害 ,这种适应能力称为缺血预适应 (IPC) [1]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IPC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价值。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与分组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AMI) [2 ] 患者 2 82例。其中男 186例 ,女 96例。IPC组 ,16 0例 ,NIPC组 ,12 2例 ,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见表 1。表 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指 标IPC组 (n =16 0 )NIPC组 (n =12 2 )年龄 (岁 ) 6 2± 17 6 1± 2 1男性 (例 ) 10 6 80女性 (例 ) 5 44 2前壁MI 96…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对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前24h、24 ̄48h、大于48h有无发作过心绞痛的病人的临床状况及近期预后进行评价。方法 158例AMI病人 分为缺血预适应组46例,其中24h内发生心绞痛11例,24 ̄48h内发生心绞痛6例,大于48h发生心绞痛29例;非预适应组112例;两组基本临床情况相似。结果 心肌皑 血预适应相比非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范围小(P〈0.01),血浆CPK、LDH、AS  相似文献   

4.
目前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有反复心绞痛发作,可使缺血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为此,我们比较AMI前有心绞痛与无心绞痛共73例患者AMI期间的病情,从临床方面揭示心肌缺血适应对AMI病情的影响。结果显示:AMI前无心绞痛的患者,AMI病情重于有心绞痛患者,其机制可能与缺血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1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临床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选择1994年以来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20例,平均5815±1453(14~94)岁。男98例,平均5826±1343(25~82)岁,女22例,平均5777±1788(14~94)岁,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心绞痛史,分为有缺血预适应组(IP组)和无缺血预适应组(P组)。其中IP组54例,平均5876±1228(41~94)岁;P组66例,平均5781±1614(14~82)岁,两组间年龄和性别分布无差异。仅统计48小时内入院病例的心肌酶峰值。统…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前24小时内的缺血预适应(IP)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范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44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肌梗死前有无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结果 A组多为前壁梗死,心肌梗死面积、CK峰值、严重心衰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结论 AMI前24小时内的IP现象可以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梗死的近期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临床资料报导,梗死前心绞痛可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1]。本文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199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根据其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观察缺血预适应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35例AMI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均为初次梗死,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清酶学证实,排除心肌病、肺心病、瓣膜性心脏病。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既往病史复习,据梗死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两组:(1)缺血预适应组79例,男59例,女20例,年龄56±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梗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按发病前24h内有无心绞痛分为有缺血预适应组(IP,12例)及无缺血预适应组(NIP,13例),并对各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和心肌梗死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P的心肌酶CK,CK-MB峰值、心电图估测的梗死面积及左室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血流A/E比值均低于NIP组,而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短轴缩短率(FS)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基础研究较多。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对1996~1997年收住我院CCU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梗塞前心绞痛对首次心肌梗塞临床预后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AMI患者58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根据梗塞前48小时内有无心绞痛(AP)发作进行分组。AP组36例,平均年龄5825±1006岁,前壁为主19例,下壁为主17例。无AP组22例,平均年龄5730±869岁,前壁为主13例,下壁为主9例。两组男女比例均为4∶1。非Q波MI7例,均为AP组。12 血清CPK检测及严重心律失常判断 患者均于梗后6、8…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许多临床研究证实AMI前发作的心绞痛缺血刺激可使心肌处于缺血预适应状态 ,从而使心肌得到保护[1 ] 。但基础实验却发现缺血预适应的产生具有时限性 ,当缺血刺激的时间超过一定度时 ,就不再出现保护性预适应现象[2 ] 。为此 ,本文从临床出发 ,探讨梗死前 48小时内心绞痛持续时间的长短对AMI近期预后的影响。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选择我院 1 991年以来初发AMI的住院患者 1 36例 ,其中男性 1 0 2例 ,女性 34例 ,年龄45~ 81岁 ,平均 6 2 .3岁。住院时间 2小时~71天 ,平均 2 8.2天。所有AMI诊断均符合WHO标准 ,…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与双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灌注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冠心病人和6例可疑冠心病者进行冠脉造影(CAG)、经静脉超声二次谐波心肌声学造影(MCE)和双核素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心肌显像三项检查,共入选冠脉60支和心肌区段180个.MCE和SPECT以左心室9段分法进行心肌灌注记分,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进行MCE和SPECT的对比分析.[结果] 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MCE和SPECT敏感性均为92.8%,特异性分别为83.3%和66.7%,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8%和86.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和80.0%,P均>0.05.两种方法对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右冠状动脉高.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将60支冠脉分为4组,各组之间MCE分值差异显著,狭窄程度越大,分值越小,P<0.05~0.001,同一组中,MCE与SPECT分值差异均无显著性.MCE分值与SPECT分值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结论] 经静脉MCE与双核素SPECT均能有效地检出病变心肌范围和病变冠状动脉,两者对评价心肌灌注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测定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AMI组CK、CK-MB、LDH以及HCY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CK、LDH以及HCY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87.5%、82.5%、75%和57.5%。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Recently, many cases of sudden death on strenuous exercise attributed to muscular bridges on the coronary arteri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incidence of such bridges, pooling all reports, is 5.4-85.7% of autopsies. In the present study, 30 hearts from postmortems and 76 hearts from departmental collections from embalmed cadavers (making a total of 106 hearts) were studied. Fifteen hearts (14.2%) showed muscular bridges. The length of the bridges varied from 4mm to 40mm, the majority being 10-19mm in length. Only two arteries viz,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and the left diagonal artery showed muscular bridges.  相似文献   

16.
17.
心肌水肿是缺血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之一,磁共振成像(MRI)能评估缺血后心肌水肿的形态和程度。该文综述了MRI对缺血性心肌水肿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其临床应用价值和局限性。其中,T2加权像、23Na MRI可对心肌水肿的形态做出评价,而心肌水肿的弥散加权成像、T2映射、钆对比剂注射后早期成像等技术已日益成熟,可进一步定量评估组织水肿的程度,且能够先于形态学检测到心肌信号的变化。这些分析对缺血性心肌病的病程发展及临床治疗结果的判定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不仅有细胞坏死,还有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呈正比,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如何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已成为心肌保护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证据、可能的相关机制以及参与调节的相关基因分子和信号转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