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距骨骨折在跗骨损伤中占第2位,距骨颈骨折约占距骨骨折的30%。距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面覆盖,无肌肉附着,滋养血管进入距骨的部位集中在韧带附着部,距骨颈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宜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001~2005年,作者治疗距骨颈骨折1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内、外踝截骨在距骨体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内、外踝截骨内固定治疗距骨体骨折10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及CT检查,观察距骨有无缺血性坏死,距骨有无塌陷,有无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结果:随访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2例。距骨塌陷3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距骨体骨折经内外踝截骨治疗距骨颈骨折,显露好,可以完全解剖复位距骨体骨折,减少距骨缺血性坏死、距骨塌陷、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距骨骨折约占足部骨折的3%,而距骨颈骨折占距骨骨折的50%~80%[1]。由于发生率较低,以往对它的研究较少。脆弱的血供和广泛的软骨关节面损伤可能导致距骨缺血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距骨颈骨折需有效的复位和牢靠的固定,以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切开复位内固定,也有很多学者采用微创的方法治疗距骨颈骨折[2,3],临床疗效有较大的差异。距骨血供的特殊性,需要在骨折解剖复位、牢靠固定及最大程度的减小对距骨血供的二次破坏之间做一个平衡,笔者采用后外侧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28例距骨颈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距骨骨折约占足部骨折的3%~6%,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创伤,而距骨颈骨折又大约占距骨骨折的50%~80%[1]。由于其血液供应的特殊性,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致残率较高。本院自2005年1月~2010年3月采用  相似文献   

5.
<正>距骨骨折(fracture of astrgalus)临床上少见,但并发症较多。近年来距骨骨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就距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分型、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距骨的血供距骨无单独的营养血管,血供主要来源:一是通过距骨窦内的动脉;一是通过距骨颈背侧进入该骨的一些继发血管;另有少量不恒定的血管通过距骨后结节和踝关节副侧韧带进入距骨。  相似文献   

6.
刘毅  蔡斌  邓友章 《中医正骨》2003,15(6):50-51
距骨骨折脱位是足部的严重损伤 ,它占下肢骨折的 3%~ 6 % 〔1〕,随着工伤和交通事故的增多 ,此类损伤有上升的趋势。距骨周围无肌肉附着 ,其表面有 3 5为关节软骨。Duvrie s〔2〕描述距骨的 75 %为软骨覆盖 ,骨折时多波及关节面。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距骨骨折尚无统一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多按骨折部位来分型即距骨头、颈、体骨折。1 距骨头骨折距骨头骨折较少见 ,约占整个距骨骨折的 5 %~ 10 % ,多为高处跌下 ,暴力通过舟状骨传之距骨时造成压缩骨折 ;亦可于足内翻位引起剪力骨折。距骨头骨折因局部血液循环丰富很少发生距骨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出跟骨骨折并后距跟关节脱位损伤的一个具体分型,探讨该型骨折钢针撬拔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3mm骨园针闭合撬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并后距跟关节脱位.结果 对32例此类型的跟骨骨折后距跟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本方法治疗,复位优良率达93.75%,治疗优良率达87.50%.结论 闭合钢针撬拔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并后距跟关节脱位型损伤具有复位好、疗效佳、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距骨具有独特的外形和功能,在下肢与足之间起到重要的力学衔接作用,距骨骨折临床上相对少见,约占足部骨折的3%~6%[1],其中距骨颈骨折占整个距骨骨折的50%左右。距骨是全身骨骼中唯一无肌肉起止的骨骼,仅有滑膜、关节囊和韧带相连,因此血供较差,不愈合及缺血性坏死较常见。而距骨颈部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其骨折后更易发生不愈合及缺血性坏死。因此距骨颈部骨折的治疗,仍然是目前困扰创伤骨科医生的难点。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2年3月,我科行治疗的31例距骨颈骨折患者,探讨距骨颈骨折治疗的方法选择并分析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俊峰 《光明中医》2009,24(9):1722-1723
随着交通事故和建筑坠落伤的的增多,距骨骨折临床逐渐多见.由于距骨关节面多及血供复杂等解剖特点,使距骨骨折后临床处理困难,特别是对多个平面有骨折的粉碎骨折等复杂距骨骨折,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导致功能恢复不佳.  相似文献   

10.
距骨颈骨折占距骨骨折的50%-80%[1],是最为常见的距骨骨折损伤.由于骨折后继发距骨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故正确选择其治疗方法颇为困难.我院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共治疗单纯距骨颈Ⅰ型骨折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距骨骨折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6年9月~2009年9月计收治距骨骨折术后6例产生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分别经清除死骨、核心减压术、切开复位、截骨矫形加内固定术、死骨切除、自体骨移植加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等针对性处理。结果:80%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95%的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距骨的解剖和血供较为特殊,其术后的并发症病情复杂,危害严重,距骨缺血性坏死、距骨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可在病程中相继出现也可并存,应根据实际病情,选择针对性治疗,也可将几种手段联合运用,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2.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波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其中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占跟骨骨折的60%~70%.采用传统闭合手法复位或斯氏针撬拔复位石膏固定等方法治疗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效果不理想,且晚期易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999年6月-2004年12月,本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自体骨植骨术治疗波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患者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距骨骨折是足部的严重损伤,虽然它相对少见,却容易出现距骨缺血性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对此类损伤合理、正确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2003年1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内踝截骨入路治疗距骨骨折12例,临床研究证明内踝截骨入路既扩大了距骨的显露又减少了对距骨残存血供的破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术治疗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术治疗的13例HawkinsⅢ型距骨颈骨折患者进行1~7年的随访.结果:按Hawkins疗效标准评价,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内踝截骨入路加压空心螺纹钉固定术是治疗Hawkins Ⅲ型距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距骨颈骨折脱位是足部的严重损伤 ,易出现距骨缺血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或手法加撬拔复位、石膏外固定及胫距、跟距关节融合术 ,但这些方法易出现复位困难、距骨骨折不愈合、距骨缺血坏死及踝关节功能障碍等。自 1998年 ,我们采用带血管蒂骰骨  相似文献   

16.
距骨骨折脱位是足外科的一种严重疾病,由于距骨特殊的解剖关系及距骨体脆弱的血液循环,若未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距骨缺血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自2000年8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后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脱位患者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距骨骨折或骨折伴脱位在临床上很少见,然而一旦发生治疗极为棘手,因其解剖和生物力学复杂,局部血液供应有限,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1].2001年5月-2007年6月本院采用手术加中药外洗治疗距骨骨折或骨折伴脱位患者19例,经18~24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距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7例距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加中药内服外洗,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距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经8-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均于3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无距骨坏死发生,无关节内感染发生。37例患者Maryland足踝评分,优24例,良12例,差1例。总优良率97.2%。结论: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加支架外固定加中药内服外洗对距骨骨折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距骨骨折手术疗效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距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年,优良率为54.5%,距骨并发症发生率与骨折的粉碎程度、开放性及骨折复位不良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术后疗效受距骨骨折创伤的影响。手术时良好内固定及复位,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距骨骨折是足踝部的严重创伤之一,发病率低,仅占足部骨折的3%,其中距骨颈骨折占50%~80%[1],是最为常见的距骨骨折类型.由于骨折后继发距骨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js of talus,AVNT)[1,2],创伤性关节炎以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预后差,其治疗成为临床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