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总结肢体动脉栓塞治疗143例,其中急诊手术取栓81例,截肢16例,取栓后再行截肢术2例,抗凝溶栓药物治疗43例,动脉介入溶栓治疗1例。9例死亡,4例患者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应尽早手术取栓,予溶栓抗凝治疗,并同时应对全身疾病进行积极有效地治疗。  相似文献   

2.
基底动脉狭窄是发生脑干梗死的主要的原因,预防因基底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干梗死,有单纯的药物治疗与支架治疗两种措施,支架治疗是目前治疗基底动脉狭窄有效的方法之一,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在所有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中并发症及风险的发生率最高,支架术中主要出现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对18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治疗,预后视力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017年我院18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18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经过系统治疗,视力较前有提高14例,视力无改变3例,视力下降1例。结论视网膜动脉阻塞一经确诊,应该争分夺秒积极进行治疗。患者越早确诊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4.
1 什么叫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循环系统中的血栓脱落后,停留在直径小于栓子的动脉内,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的急性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疾病。所谓栓子,是指血凝块、动脉硬化斑块或导管治疗时折断的导管等,以血凝块最多见。还有较少见的栓子,如空气、脂肪或羊水等。动脉栓塞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可使病人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晚期肝癌介入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 154例晚期肝癌肝动脉灌注治疗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晚期肝癌病人 154例。男 132例 ,女 2 2例。年龄 2 6~ 74岁 (平均年龄 4 6岁 ) ,均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癌 ,其中原发性肝癌 110例 ,继发性肝癌 4 4例。所有病人均无外科手术指征 ,且肝癌肿块较大 ,病人情况较差 ,不宜做栓塞治疗 ,而行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二、治疗方法 :应用Seldinger方法 ,行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后 ,将导管尽可能超选择至肿块供血动脉 ,行肝动脉化…  相似文献   

6.
自1985年以来,经术中肝动脉插管注入拴塞剂并结扎肝动脉,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28例,延长了患生命,缓解了病人的痛苦,术后半年生存率约60%,一年生存率为32%。治疗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池书平 《河北医药》2001,23(4):289-290
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 (HAI)和肝动脉栓塞化疗(HAE)治疗原发性肝癌已取得了显著疗效 ,尤其对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自 1992~ 1996年 12月收治并取得随访结果的 58例行单纯肝动脉化疗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8例中男 51例 ,女 7例 ;年龄 2 5~ 71岁 ,平均 4 6.5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体检、甲胎蛋白(AFP)测定、B超、CT或MRI检查和肝动脉造影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符合 1977年全国制定的肝癌分型、分期标准。所有病例初诊时 ,均已失去外科手…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栓塞。起病急剧。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肢悻缺血坏死.以往采用全身溶栓治疗,一次用药剂量量小。治疗时间长。起效慢。不能达到迅速溶栓的治疗效果.而且溶栓药物作用于全身。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我院自1990年10月起对14例下肢动脉栓塞的病人。以动脉导管溶栓法。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牛静  王庆峰 《河北医药》2007,29(2):186-187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急性脑梗死的损伤机制和临床治疗研究的深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血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溶栓不可能逆转已经梗死的病灶,其目的是挽救存在于梗死灶周围的"半暗带",早期动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动脉溶栓较静脉溶栓或其他治疗方法有其优点:(1)可以直接发现闭塞的血管,评价侧支循环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视网膜动脉闭塞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1例本病的治疗情况,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对SLE合并视网膜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结果:SLE合并视网膜动脉闭塞患者大多抗磷脂抗体阳性.抗凝治疗可以改善视网膜病变,防止血栓事件再次发生;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明确;溶栓和阿司匹林治疗不能达到视网膜动脉再通和防止再次血栓形成;全视网膜光凝术或玻璃体切割可以延缓视力减退。结论:SLE合并视网膜动脉闭塞应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必要时行全视网膜光凝术或玻璃体切割。  相似文献   

11.
姚声涛  贾建平  刘丽旭  唐文渊 《贵州医药》2007,31(12):1092-1094
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急性脑梗塞的动脉溶栓治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及早使用溶栓药物,使闭塞的脑动脉再通将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最有效和最有希望的方法,但目前有关动脉内接触性溶栓与单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对照研究资料极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以外体循环动脉栓塞治疗复杂性大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9例复杂性大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以外相关体循环动脉进行造影,了解参与病变的动脉类型和支数,并对相关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149例患者均发现除支气管动脉以外,其他体循环动脉参与咯血供血。病变范围越广、病情越重、病程越长,参与咯血的动脉支数越多,病变的范围和部位不同,参与咯血的相关动脉来源有所不同。149例中即刻栓塞成功止血137例(91.9%),其余12例第2次栓塞后止血(8.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栓塞支气管动脉及支气管动脉以外相关体循环动脉治疗复杂性大咯血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动脉是肺支架组织的营养血管、供应呼吸性支气管以上的各级支气管,并与肺动脉毛细血管有吻合。原发性肺癌动脉的血供主要来自支气管动脉,当肺部和支气管动脉发生病变时,常引起支气管动脉的改变,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对肺癌的诊断和经动脉途径化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科从1985年3月至今做了百余例肺癌病人治疗,为中期癌症争取了手术时间,为晚期病人减轻了症状和延缓生命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技术体会介绍如下: 1 为了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在手术前一天须准备好以下物品:根据支气管动脉的特殊解剖位置,我们采用7FCobra-Heabhunrter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方式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效果,以有效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108例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临床期间给予内科常规保守方式治疗,观察组临床期间行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严格观察和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经临床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9%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行放射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效果显著,颇具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在电视监视下采用Seldringer股动脉插管,将导管头端超选择性置入子宫动脉内,注入中药制成的血管内栓塞药物做瘤血管床栓塞术。结果治愈率达100%。结论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对患者无痛苦,损伤小,并发症少,腹部美观无瘢痕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及进展。方法:查询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降低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并通过提高血管重建术后的通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抗凝药物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仍应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合理的联用可能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4,(9):131+133-131,133
目的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以来收治了2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采取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溶栓后造影显示患者视网膜中大部分阻塞部位已再通,恢复情况良好。出院后,11例患者视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其中1例患者视力恢复达1.2,溶栓时间在26 h。7例患者视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患者视力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采取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法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黏膜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铭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19-1420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s方法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37例黏膜下子宫肌瘤。结果子宫动脉栓塞后,黏膜下肌瘤因缺血发生萎缩、坏死等改变,并在治疗后1~3个月内全部自行脱落或娩出。子宫形态、月经量在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贫血症状逐步改善,治愈率为100%。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及栓塞方法是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时冰  陈海鸥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79+81-79,8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2例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或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43例患者肿瘤缩小,14例患者肿瘤大小无变化,有效率为92%,5例患者肿瘤增大或数目增多,无效率为8%;2年以上生存率为84%;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多于肝动脉灌注治疗的并发症。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及肝动脉灌注治疗是原发性肝癌积极有效的首选治疗,选择良好的介入方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037008)王志刚张振明鲍季溥肺结核合并大咯血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处理上又是个老大难问题。我院1992年起,在普通的带电视透视X光机下,作了41例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