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骨造釉细胞瘤是口腔颌面部肿瘤之一,以病程长、局部浸润性生长,手术后常易复发、罕见转移为特点[1,2]。本文报道我院最近收治的左上颌恶性造釉细胞瘤1例,对恶性造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及诊疗进行探讨。1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以“发现左上颌部皮肤反复溃烂7年余”为主诉于 相似文献
2.
3.
4.
男性患者 ,2 9岁 ,藏族 ,右颊部肿块1 0余年 ,局部有麻木感。查体 :右侧颌面部局限性隆起 ,触之质硬。CT表现 平扫示右上颌窦前底壁及牙槽骨前部一膨胀性骨质破坏区 ,大小约 3cm× 4cm× 3cm ,肿块内部可见丰富的骨性间隔 ,粗细不均 ,瘤体略呈分叶状 ,境界清晰 ,并突入上颌窦底前部及上颌骨前部 ,其前方软组织肿胀 ,肌间脂肪线清晰。手术病理结论上颌骨造釉细胞瘤。讨论 造釉细胞瘤占颌骨牙源性肿瘤的 6 3 1 % ,下颌骨比上颌骨多见 ,约 80 %发生于下颌骨。该瘤多发生于成年人 ,平均年龄约 4 0岁 ,男性较多。早期通常无自觉症状 ,… 相似文献
5.
例1 男,23岁,右小腿内下方肿块进行性增大9月余,经治不愈,追询17月前局部有撞伤史。检查:右小腿内踝上方3cm处有一约4×5×7cm之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硬,隆起高峰处质中软,有轻度压痛,皮肤无红热及水肿。X线表现:右胫骨内踝上2.5cm处有一约8cm范围大小不等之蜂窝状囊状溶骨性破坏,其间骨间隔较粗,边缘清晰锐利,局部有硬化,病变区骨皮质因不同程度膨胀而断裂,囊内未见钙化,无骨膜反应。手术所见:截肢手术,肿瘤呈囊状,内含淡黄色液体,刮出物为灰白红色软组织物。病理诊断:右胫骨原发造釉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5岁.主因右小腿行走不适,伴远端局部隆起,微痛5 d入院,偶有跛行.查体:右小腿无畸形,中下段处局部隆起,10 cm×4 cm,皮温正常,无浅表静脉怒张,局部轻压痛,表面不光滑,质硬,呈结节感.同侧腹股沟淋巴结不肿大.华北石油总部医院影像学检查(X线和CT)(图1)报告:右侧胫骨良性膨胀性生长肿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能性大,术前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手术探查:肿瘤位于胫骨下段,骨开窗后见瘤体约10 cm长,骨干偏心,边界清楚,肿瘤组织侵及骨皮质,被骨膜包绕.周围皮质增生硬化,剖面呈灰白色,质韧,肿瘤内有嵴间隔,可见囊腔,壁光滑,刮出物呈胶冻样.打通髓腔,冲洗瘤腔,行大量自体松质骨植骨加钢板固定.术后病理(多家三甲医院)回报:长骨造釉细胞瘤(图2).随诊至今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
8.
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30年前发现下颌骨近中有一杏仁大小的肿物,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消炎药,未见明显缩小,以后未再行治疗。2004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否认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家族中也无肿瘤患者,检查:营养发育良,身材居中,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部及四肢体检未发现异常。局部情况:双下颌区肿胀,右侧稍大于左侧,牙齿已全部脱落。口腔全景X线示:双下颌区被整个囊性包块侵犯,瘤腔内有清晰的骨分隔,分房为圆型及卵圆型,大小不等,各房相互重叠,边缘清晰,有密度增高线条状阴影,骨皮质变薄,边缘分叶状,有切迹,X线诊断为一个典型的双下颌骨巨大造釉细胞瘤。隧住院手术。2病理检查肉眼观:带下颌骨的心型肿物一个,包膜完整, 相似文献
9.
王长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1,(6)
<正> 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复发性上颌造釉细胞瘤的病例简述如下:患者李×,男,16岁,住院号103986。1976年1月7日入院。三年前发现左侧上颌生长一包块约杏核大、质硬、光滑、无症状。在某医院由口内拔牙搔刮。一年后复发, 相似文献
10.
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组织肿瘤,下颌骨最多见,初起多无自觉症状,造成面部膨降时始被发现。有时肿瘤可生长很大,形成颜面部明显畸形,现将我科收治一例下颌骨颏部巨大造釉细胞瘤报告如下: 患者,男,57岁。因下颌骨颏部巨大肿物18年,于1971年4月2日住院。 18年前下颌骨颏部生长一小肿物,生长缓慢,牙齿逐渐松动脱落,10余年后肿物发展至鸡蛋大小,并继 相似文献
11.
上颌含牙单囊性造釉细胞瘤1例报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黄文秀,陈江造釉细胞瘤多呈多囊性,单囊性少见,一般位于下颌骨,最常见于磨牙区及升枝部。我院收治1例上颌单囊性含牙造釉细胞瘤,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5岁。以左上颌渐进性无痛性肿大半年为主诉而就诊我...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女,ZO岁,未婚,农民。右侧颌面部无痛性缓慢膨胀8个月,消炎治疗无效而就诊。检查可见:两侧面部不对称,右颧面部膨隆,肤色正常,触之为硬的骨壁组织,无软组织肿胀,轻度压痛,鼻通气良好,鼻粘膜无异常,张口不受限,7毛颊沟消失而膨起,近中部分有骨质吸收,呈囊性感,波动感,远中部分无骨质破坏,轻度压痛,未及牙齿明显异常,穿刺抽出褐色液体。X线示:右上颌窦腔下有一2.5cmX2.5cm大小的圆形阴影,边缘整齐,周围为一白色骨质纹,初步诊断为右上颌骨囊肿。术中所见:局麻下7河颊侧龈作角形切口,行囊肿摘除术…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女,藏族,25岁,农民,右足踝关节内侧发现一无痛性肿物一年多,近期肿物增大来院治疗。临床及X光片见右胜骨下端内侧踝关节处见4cmX3cm大小的肿物,质硬,不活动,无压痛。病检;肉眼见带皮肤扁圆形肿物一个,大小为4X4X2cm,呈灰白结节状,界限清,切面见肿物中央及大部边缘为灰白、棕褐色质较软的组织,其一侧边缘有骨及软骨。肿物镜下由巢状、条索状及旋涡状排列的上皮细胞组成,部分区域见外周上皮细胞呈住状,中央呈网状,并见腺腔样结构,间质有大片长校形癌细胞及胶原纤维,其中见少量多孩巨细胞,边缘为骨小梁、软骨组织,… 相似文献
15.
16.
17.
造釉细胞瘤是颌骨最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我院自1978年~1994年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造釉细胞瘤36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男17例,女19例,患者就诊时年龄11~71岁,平均为31.5岁。病期最短2个月,最长10年,平均20个月。病变部位:发生于上颌骨3例,左1例右2例。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造釉细胞瘤是较为常见的牙源性肿瘤,多发生于成年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下颌骨多于上颌骨,以下颌角及下颌升支多见。我院自1997~2005年共收治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造釉细胞瘤又称造釉器样细胞瘤,基本上属良性,但仍有恶变的可能。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6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57岁.主因发现左颌面部隆起2年人院.患者2年前发现左侧上颌部略高于右侧,渐明显突出,无颌面部疼痛麻木、红肿、皮肤破溃,无鼻塞、流涕、鼻出血,无视物模糊、复视、眼胀,无牙齿松脱、疼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