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儿童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儿童咳糖浆中的前胡和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前胡和甘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0%,RSD=1.87%。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易行,可用于儿童咳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儿童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儿童咳糖浆中的前胡和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制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检出前胡和甘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0%,RSD=1.87%。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易行,可用于儿童咳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半夏糖浆[1]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8册,处方由生半夏、麻黄、紫苑、桔梗、枇杷叶、制远志、陈皮、甘草、薄荷油9味组成.原标准仅收载3项理化鉴别.2010版<中国药典>Ⅰ部标准起草研究中,按照中成药品种增修订项目任务表的要求,根据半夏糖浆处方组成及工艺制备实际情况,结合各单味药的理化性质,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HPLC法测定麻黄的盐酸麻黄碱含量.  相似文献   

4.
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丹  许勇  陆继伟  王柯  季申 《中成药》2012,34(8):1518-1522
目的 建立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盐酸麻黄碱、远志及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测定,采用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5∶95),检测波长为210 nm.采用氮测定法对处方中的氯化铵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定量测定中盐酸麻黄碱在40.94 ~1637.6 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6%,n=9).氯化铵的平均回收率为102.0%(RSD为0.3%,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的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陆英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京  汪玢  涂剑平  曹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36-2537
目的建立陆英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对陆英进行了薄层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糖浆中陆英的主要成分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陆英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含量测定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2%,RSD为0.73%。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半夏止咳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半夏止咳糖浆中的麻黄进行鉴别,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麻黄采用迪马C18,以乙腈-0.1%磷酸溶液(9:9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查波长为210nm.橙皮苷采用迪马C18,以甲醇-0.5%冰醋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查波长为283nm.结果:麻黄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阴性对照无相应的色谱峰出现.橙皮苷进样量在0.09348~2.33700μg范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25%.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半夏止咳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小儿化痰止咳冲剂现行使用标准为卫生部药品标准WS3-B-1691-94,为儿科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具有祛痰镇咳的作用,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咯痰。其主要成分为桔梗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吐根酊、盐酸麻黄碱。现行标准采用对盐酸麻黄碱和吐根酊进行TLC法定性鉴别,控制药品质量。其方法在实际实验中效果较差,供试品中盐酸麻黄碱和吐根酊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取分离,可控性较差。为进一步提高药品标准的可控性,保证药品质量,我们对供试品的前处理和色谱展开剂进行改进,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鼻炎康糖浆为湘潭县中医院医院制剂 ,由白芷、金银花、黄芪等十四味中药组成 ,具有疏风清热、利湿化浊、宣肺通窍等功效 ,主治鼻渊头痛 ,头昏目眩 ,流黄脓鼻涕、嗅觉失灵。为控制其质量 ,我们对其质量标准初步进行研究。1 处方与制法( 1 )处方 :茯苓 37.5g、黄芪 75g、金银花 37.5g、辛夷 2 5g、白芷 2 5g、石菖蒲 2 5g、连翘 2 5g、藿香 37.5g、鱼腥草 37.5g、甘草 1 2 .5g、皂角刺 37.5g、苍耳子2 5g、蒲公英 37.5g、薏苡仁 75g、蔗糖 450g。( 2 )制法 :取藿香、辛夷、白芷、鱼腥草提取挥发油 ,药渣与其余九味药加 8倍量…  相似文献   

9.
HPLC测定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静  许亚玲  陶金 《中成药》2005,27(7):852-85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化痰止咳颗粒剂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Nova-pak C18(150mm×3.9 mm,4μm)色谱柱,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至2.7)(5:10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5℃.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4~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94%.结论: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杨金华  郑弘 《中医研究》2010,23(7):20-22
目的:制定鱼花糖浆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化橘红、前胡、苦杏仁苷、绿原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色谱法能检出化橘红、前胡、苦杏仁苷、绿原酸;绿原酸在0.091~0.27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E-5X+0.006,r=0.999 9,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8%。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鱼花糖浆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保儿宁糖浆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X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0 mL.min-1,载气流速为2.7L.min-1,载气为(N2),蒸发管温度:99.3℃。结果:黄芪甲苷进样浓度在0.0816~0.816 mg/mL范围内,其对数值与峰面积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1.51%(n=6)。结论:本方法迅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保儿宁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川贝强力枇杷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川贝强力枇杷露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方中罂粟壳、薄荷脑、枇杷叶定性检出。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良好,可有效控制川贝强力枇杷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百咳静糖浆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对黄芩、黄柏、陈皮、麻黄进行定性分析,HPLC测定百咳静糖浆中黄芩苷含量.结果:百咳静糖浆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Sinochrom ODS bp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ODS预柱,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5∶55∶0.04),检测波长315 nm,黄芩苷在0.08 ~0.4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8),平均回收率100.9%(RSD 1.7%).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百咳静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复方杏苏止咳糖浆的制备及质量标准。方法:用水提取制备复方杏苏糖浆,以单味样品和缺味样品做对照,以薄层色谱法鉴别紫苏和麻黄。结果:在薄层色谱法中均能检出紫苏叶、麻黄。结论:该方法可靠,结果稳定,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乳核内消糖浆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乳核内消糖浆中的浙贝母、茜草、当归、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芍药苷进样量在0.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7%(n=5),RSD为0.75%。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控制乳核内消糖浆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环糊精包合技术改进咳嗽糖浆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增加樟脑、八角茴香油在咳嗽糖浆中的溶解度,减少糖浆中沉淀物。方法:应用α-环糊精包合技术。结果:实验表明,本方法可以达到生产的要求。结论:本方法在咳嗽糖浆生产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三黄膏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三黄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提高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主要药味黄柏、黄连、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黄膏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芩苷含量在7.600~53.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8.20%(RSD=0.8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较全面反映该制剂内在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丹参标准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森  袁崇均  王笳  陈帅  杨红  吴燕 《四川中医》2010,28(1):43-45
目的:建立丹参标准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有关规定,对丹参标准提取物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3批丹参标准提取物的水分5%,炽灼残渣1.0%,重金属20ppm,砷盐2pp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含量0.25%,丹酚酸B含量6.0%。结论: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提取物的相关规定,所建标准可用于丹参标准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