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构型及功能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多谱勒技术检测154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构型及功能,并结合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各构型组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向心性肥厚及离心性肥厚型组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其室性早搏(VA),复杂VA及室性心动过速(VT)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构型及向心性重构型.结论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构型及功能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监测,以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选择108例高血压病患者(男58例,女50例,年龄31~83岁)。使用美国BIOSESOR动态心电图仪,双通道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图变化,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氏分级,以Lown≥Ⅲ级定为复杂室性心律失常;LownⅠ—Ⅱ级定为简单室性心律失常。用HP2000型超声心动图仪,探头频率35MHz,于胸骨左缘左室长轴切面,在M型图像上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根据公式LVM=105·〔(I…  相似文献   

3.
近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本文对 12 5例高血压病患者检测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彩色超声心动图 ,旨在探讨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2 5例高血压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 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指南标准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病例分两组 ,左室肥厚组 5 2例 ,其中男 39例 ,女13例 ;平均 74.6± 5 .0岁 ,高血压病程 11.8± 6 .7年 ,血压平均 184.7± 15 .5 /99.2± 9.0 mm Hg(1mm Hg=0 .133k Pa)。无左室肥厚组 73例 ,其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与左室重构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摸索较佳的临床治疗高血压方案。方法观察103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及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左室重构中的正常构型(1型)、向心型重构(2型)、向心性肥厚(3型)、离心性肥厚(4型)的比率依次为49.5%、4.9%、14.6%、31.1%,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随左室构型不同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表现在CVA的发生率,3、4型与1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复杂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左室构型有关,伴有左室肥厚者,可能有心律失常易发性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者们对68例高血压患者(男性51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2岁±6岁)与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者(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9岁±6岁进行研究。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检查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并根椐改良的Lown和Wolf分类的3级和4级室性心律失常认定为复合性心律失常。将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分为5组:(1)左室直径和室壁厚度正常,(2)同心性左室肥厚,(3)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4)扩张型左室,(5)扩张型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148例高血压病患者伴有左室肥厚(LVH)及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高血压病患者伴左室肥厚及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病伴LVH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2.5%,明显高于不伴LVH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50%,ST段下移组Kleigtr's分级及Lown's分级≥3级的心律失常明显高于无ST段下移组(P<0.05)。结论高血压病伴有LVH及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7.
雷玲  张彤 《云南医药》1996,17(4):261-262
分析400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伴左室肥厚高血压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左室肥厚组,如左室肥厚同时伴血压升高及高龄,更易发生恶性室律失常,提示左室肥厚是高血压病恶性室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氯沙坦治疗l期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76例川期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氯沙坦组(A=36例)及雅施达组(B=40例),给予A组氯沙坦每天1次,每次50mg,对照组B组给予雅施达每天1次4mg,疗程为10个月.治疗前及治疗4、9个月后测量以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IVSTd和LVPWTd)、左室重量指数(LV Mj)、左室射血分数(EF)、等容舒张时间(IRT)、二尖瓣瓣尖处测量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E/A比值.结果治疗5个月后两组病人均有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作用,但治疗10个月后氯沙坦组疗效明显优于雅施达组(P<0.01),各项指标LVDd、IVSTd、LVPWTd、IRT及LV MI均明显降低,EF值、E/A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对血液电解质、血糖、血脂影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氮沙坦逆转川期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蔡予文  丰峰  张秀琴 《海峡药学》2004,16(6):102-10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 ( Ang )对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作用。方法  对 46例高血压病合并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安博维每天 15 0~ 3 0 0 mg,疗程 1年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的血压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参数。结果   46例左室肥厚患者服用安博维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1) ,治疗后 LVDd及左室重量 ( LVM)均明显下降 ( P<0 .0 5 )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 ( L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 ( LVPW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 LVDd)和左室重量指数 ( LVWI)下降更明显 ( P<0 .0 1)。结论  安博维不仅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而且能逆转左室肥厚 ,减少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0.
现代高血压治疗把逆转左室肥厚和保护心功能作为重要的治疗目标,我们应用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观察其降压、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以及对心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于我院就诊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58例,女37例,年龄43~68岁,平均(53.0±9.7)岁。超声心动图符合左心室肥厚标准(男:LVMI≥134g/m2,女:LVMI≥110g/m2)。经系统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排除继发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肺疾病,无其他内科疾病。未经治疗或停用降压药2周。予氯沙坦50mg/d,1周后…  相似文献   

11.
王影  张斌  孙东芸  徐旻 《安徽医药》2007,11(10):932-93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左心室Tei指数的关系。方法老年高血压病组106例(非左室肥厚组79例,左室肥厚组27例),正常组20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及Tei指数。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无论有无左心室肥厚,其左心室Tei指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老年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组的左心室Tei指数较非左室肥厚组有增大的趋势。结论左心室Tei指数增加对于老年高血压病左室收缩功能尚未发生改变时,及早发现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与部分神经体液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80例病人分2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35例为A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45例为B组。对比观察心率变异、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醛固酮、24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结果(1)A组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及醛固酮明显高于B组;(2)A组病人交感神经张力明显增高,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不明显;(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室性期前收缩的级别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AT-Ⅱ)及醛固酮水平增高,具有正相关,交感神经张力增高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3.
吴绪伟 《河北医药》1997,19(2):79-80
近年来研究报道,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冠状动脉储备(CFR)受限和有潜在的心律失常发生,有关高血压左室肥厚出现的心肌缺血部位及心功能状态未见报道,我们对64例高血压肥厚患者进行心电图运动试验,采用X~2和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电图运动试验有关冠状动脉储备与心动能的关系,以及运动状态下血压、心率的变化,指导高血压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病情病程的发展 ,许多患者出现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表现。本文重点观察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现将我们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集到的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10 0例 ,其中男性 70例 ,女性 3 0例 ,年龄 5 5~ 81岁 ,分 3组。Ⅰ组 3 0例为健康对照组 ,Ⅱ组 3 0例为高血压病患者无左室肥厚组 ,Ⅲ组 4 0例为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均应用HP— 770 2 0AC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 ,按Dever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 (LVM) ,左心室心肌重量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将148例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PP≥70mmHg组和<70mmHg组分为两组,用超声心动图比较两组间左室结构的变化.结果 PP≥70mmHg组中,左室重量指数、收缩压明显增高,合并左室肥厚明显增多(P<0.01),而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左室肥厚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刘顺岭 《天津医药》2003,31(12):802-803
吲达帕胺 (indapamide)作为新型非噻嗪类利尿降压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其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影响 ,国内资料甚少[1,2]。笔者使用吲达帕胺治疗2级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56例 ,分析其治疗前后左室质量指数 (LVMI)及QT离散度 (QTd)改变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对象56例2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为我院1999年12月—2000年8月间收集的2周来未用降压药的门诊病例 ,其中男36例 ,女20例 ,年龄40~72岁 ,平均 (56 5±18 6)岁。诊断采用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标准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房纤颤、束支传导阻滞、心绞痛及心肌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氯沙坦治疗Ⅲ期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76例Ⅲ期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心功能不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氯沙坦组(A=36例)及雅施达组(B=40例),给予A组氯沙坦每天1次,每次50mg,对照组B组给予雅施达每天1次4mg,疗程为10个月。治疗前及治疗4、9个月后测量以下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IVSTd和LVPWTd)、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EF)、等容舒张时间(IRT)、二尖瓣瓣尖处测量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峰)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峰)、E/A比值。结果 治疗5个月后两组病人均有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作用,但治疗10个月后氯沙坦组疗效明显优于雅施达组(P<0.01)、各项指标LVDd、IVSTd、LVPWTd、IRT及LVMI均明显降低,EF值、E/A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对血液电解质、血糖、血糖影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逆转Ⅲ期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高胰岛素血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肥厚与空腹胰岛素的关系。方法 :测定 83例未治疗高血压病人空腹血清胰岛素、血糖、血酯、肌酐、尿素氮等代谢水平 ;用心脏超声测定并计算其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 (LVMI)并按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 (LVH)和左室正常组。结果 :LVH组的空腹血甘油三酯 (TG)和胰岛素 (FIN)分别高于左室正常组 ,而胰岛素敏感指数则低于左室正常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仅显示空腹胰岛素与左室肥厚有明显正相关 (r =0 .4 9,P<0 .0 1)。结论 :高血压病人的高胰岛素血症与左室肥厚有密切相关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参与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肾血流的改变。方法 :对 4 6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 (A组 )和3 0例高血压病无左室肥厚患者 (B组 )的肾动脉主干和段间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肾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 :A组的肾动脉主干和段间动脉阻力指数 RI明显高于 B组 (P <0 .0 0 1) ,Vsmax在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Vdmin A组明显低于 B组 (P<0 .0 0 1)。结论 :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患者同时有肾血管的损害 ,早期检测和发现这种肾血流的改变有助于阻止高血压的进展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与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重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于2016年12月~2019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初诊未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2例(高血压组),健康对照58例。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结果计算得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相对室壁厚度(RWT),根据2018ESH/ESC高血压管理指南推荐左室肥厚/左室重构的几何构型分类,分为左室肥厚/重构组102例,非左室肥厚/重塑组64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尿酸(349.33±109.75)mmol/L,与健康对照组(279.71±60.58)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左室肥厚/重构组血清尿酸水平(346.40±113.8)mmol/L,与非左室肥厚/重构组(270.07±78.69)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酸是初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 0.05),而不是左室肥厚/重构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左室肥厚/重构密切相关。尿酸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不是左室肥厚/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