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儿童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的测定,另有10名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也进行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测定。TNF-α、IL45应用ELISA法检测。NSE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45、NSE水平均明显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脑脊液中TNF—α、IL-6、NSE水平与血清中TNF—d、IL-6、NSE水平呈正相关[r(TNF—α)=0.338,P〈0.01;r(IL-6)=0.256,P〈0.01;r(NSE)=0.374,P〈0.01];病繇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中IL-6与NSE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s)=0.108,P〉0.05;r(csf)=0.145,P〉0.05],TNF—α与NSE水平有直线相关性[r(s)=0.387,P〈0.01;r(csf)=0.401。P〈0.01]。结论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可作为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组织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TNF—α、IL-6参与了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IL-6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NO)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比色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及33例正常对照儿脑脊液NO及IL-10含量。结果脑脊液NO含量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惠儿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脑脊液IL-10含量急性期患儿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患儿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病脑患儿血清NO、IL-10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9,P〈0.01)。结论 提示血清NO和IL-10的水平与病脑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与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在儿童病毒性脑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其中13例为重症组)在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增高,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6例败血症新生儿早期及恢复期血清中sICAM-1水平,病情早期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对照组24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中sICAM-1水平。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早期及恢复期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及恢复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急性期C-反应蛋白仅9例增高。结论血清sICAM-1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但不能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5.
逯艳梅  曹甦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60-16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水平测定,并与22例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14.64±3.39μg/L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明显升高,较对照组9.67±2.29μg/L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11.40±2.13μg/L与急性期14.64±3.39μg/L比较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组织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中的变化,旨在评价高压氧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6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被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高压氧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4d进行NSE测定,另有10名健康儿作为正常儿组。也进行NSE测定。NSE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前NSE水平:高压氧组:(19.20±4.62)μg/L;常规治疗组:(19.25±4.23)μg/L;正常儿组:(7.45±2.18)μg/L。治疗后NSE水平:高压氧组:(7.51±2.02)μg/L;常规治疗组:(9.32±2.05)μg/L;正常儿组:(7.28±2.04)μg/L。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前NSE水平明显增高,与正常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病毒性脑炎患儿NSE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压氧组下降得更为显著;高压氧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前两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可更有效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血NSE水平,促使受损脑细胞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测定并分析72例脑梗死及60例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恢复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患者抵抗素浓度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P〈0.05)。提示检测血清抵抗素和NSE对MI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临床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48例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VMC患者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8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VMC患者急性期血清CK-MB与TNF-α、IL-6、IL-8均呈良好的正相关(P〈0.01)。结论VMC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检测对VMC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变化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理疗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组30例,在药物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对患者的临床转归、脑电图改变及血清NSE的变化进行观察、检测及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高压氧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P〈0.05),高压氧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21.50+6.02天及30.27+10.17,P〈0.001)。2.脑电图变化:高压氧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脑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高压氧组脑电图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血清NSE含量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SE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治疗后高压氧组患者血清NSE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高压氧对病毒性脑炎具有明显的疗效.通过缩短病人的住院天数、改善患者异常的脑电图及降低血清NSE含量,表明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1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脊液及血清TNF-α测定,另有15名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也进行TNF-α测定。TNF-α应用ELISA法检测。结果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血清、脑脊液TNF-α水平明显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显著下降(P〈0.01),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急性期脑脊液及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TNF-α不仅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还参与了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与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惊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5例惊厥患儿,根据病因分为病毒性脑炎组(33例)、热性惊厥组(37例)和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组(35例),以入院时怀疑有神经系统疾病,最后经各种检查除外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各组血清与脑脊液中NSE水平。结果惊厥发作后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NSE水平明显升高,显著高于热性惊厥组、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组及对照组(P<0.01),3组间NSE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惊厥发作后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06)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初诊断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和可溶性VCAM-1(sVCAM-1)的水平。结果:AML患者化疗前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后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升高,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M4和M5患者血清sVCAM-1水平高于其他亚型患者(P<0.05)。初发AML患者中,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高者治疗效果比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正常者较差。结论:在AML患者中,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疗效及预后,对指导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癫癎(epilepsv,EP)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huid,CS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及其与EP的发病机制、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反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P患儿癫痫发作后24h内血清和CSF NSE、SS和NO的含量.结果:EP患儿血清和CSF 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严重组血清和CSF NSE水平也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EP患儿CSF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P发作可引起血清和CSF NSE水平升高,可导致神经元损伤;SS可能具有致EP作用;NO可能有抗EP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40例颅内感染患者:病毒性脑炎(病脑)18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14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8例和对照组23例的血清及脑脊液中NSE含量。结果无论在脑脊液还是在血清中,观察组的NS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SE含量依次为病脑>结脑>化脑(P<0.05);血清和脑脊液中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NSE含量与脑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测定血清中NSE含量可以作为判断脑损害程度的简便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丹参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sICAM-1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和 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 ,及其在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随机将 6 4例 UAP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 (丹参组 )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 s ICAM- 1和 CRP水平的变化 ,并与 2 2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UAP患者血清 s ICAM- 1和 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均为 P<0 .0 1) ,常规治疗组及丹参组治疗后s ICAM- 1及 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均为 P<0 .0 1) ,且丹参组下降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 (P<0 .0 5 )。结论 :CRP、s ICAM- 1可能参与了冠心病 (CHD)的发病过程 ,血清 s ICAM- 1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分析 ,丹参注射液能显著降低 UAP患者血清 s ICAM- 1和 CRP水平 ,从而降低冠脉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珍黄液治疗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半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珍黄液(由牛黄、珍珠层粉组成)口服。观察其临床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sICAM-1、CRP的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观察组的sICAM-1及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在改善患儿的sICAM-1及CRP指标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珍黄液作为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专方制剂疗效确切,对增强患儿自身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我国儿童 病毒性脑炎(VE)的关系.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ochrane Library、PubMed 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关于我国VE患儿脑脊液中NSE及TNF-α对VE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截止至2016 年11月1日.筛选出VE患儿(VE组)与非VE患儿(对照组)脑脊液中TNF-α和NSE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 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 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病例对照研究,包括VE组 536例,对照组284例.结果显示:VE组患儿脑脊液中TNF-α、NSE水平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MD=1.75,95%CI:1.56~1.93,P<0.01;SMD=1.34,95%CI:1.17~1.51,P<0.01].结论 脑脊液中TNF-α、 NSE水平与我国儿童VE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98例CHF患者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法分为轻中度心力衰竭组48例和重度心力衰竭组50例;并依据Hb水平将CHF患者又分为贫血组30例和非贫血组68例,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Hb水平、血清sICAM-1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重度心力衰竭组贫血患病率(40.00%)高于轻中度心力衰竭组(20.8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心力衰竭组Hb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轻中度心力衰竭组血清sICAM-1水平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重度心力衰竭组(P<0.05);轻中度心力衰竭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重度心力衰竭组(P<0.05)。贫血组血清sICAM-1水平和LVEDD值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而LVEF值明显低于非贫血组(P<0.05)。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患者Hb水平与LVEDD和sICAM-1呈负相关(P<0.05),Hb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常伴有贫血,贫血的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及血清sICAM-1水平有关,sICAM-1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CHF及贫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 tin)水平的变化以及降糖治疗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2 0例健康对照和 2 7例 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前后血清sICAM -1、sE -selectin水平。结果 :⑴ 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前血清sICAM -1和sE -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P <0 .0 0 1) ,而且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ICAM -1和sE -selecti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5 ,P <0 .0 1)。降糖治疗 12周后患者血清sE -selectin水平显著降低 (P <0 .0 1) ,但sICAM -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血管局部的炎症反应 ,这可能是糖尿病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降糖治疗有助于改善这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患者母血及新生儿脐血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sICAM -1的浓度。结果 sICAM -1在ICP患者血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t=17.85 ,P <0 .0 1) ;而脐血中sICAM -1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孕妇产后1周母血sICAM -1逐渐降到正常非孕水平 (P >0 .0 5 )。结论 ICP患者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在ICP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