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无1例发生胎死宫内、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结论 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先兆症状的观察及处理.做好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护理,这是抢救围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无1例发生胎死宫内,产后出血等不良后果。结论 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先兆症状的观察及处理。做好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护理.这是抢救同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卢丹  林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34-893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和用药指导。结果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无1例发生胎死宫内。结论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观察及处理。做好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护理,这是抢救围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们收治6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经系统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8例,23~32岁,孕34~39周,均为初产妇、单胎。其中剖宫产5例,早产3例,胎儿宫内窘迫8例,无死胎、死产及产后出血发生。经诊断符合肝内胆汁淤积症。  相似文献   

5.
林文华 《全科护理》2014,12(9):803-804
对5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正确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做好产前、产时及产后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对围生儿进行严密监护,防止胎儿窘迫发生,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准备工作及分娩后的护理。53例病人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胎死宫内及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6.
总结4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经阴道分娩时的护理。认为重点是加强胎儿监护、做好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用物准备及观察护理,对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予相应处理,以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盘娟 《当代护士》2010,(4):39-40
总结了1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妊娠期的护理,分娩期的护理,产褥期防止产后出血,回乳护理,新生儿护理,出院指导.认为经过积极治疗、严密监护、适时终止妊娠等措施,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有利于保证母儿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蒋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063-5064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及终止妊娠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9-01-2011-01住院分娩的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胎死宫内1例,胎儿窘迫34例,早产18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对已确诊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加强治疗和胎儿监测,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5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碧梅 《天津护理》2005,13(2):88-8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故加强ICP患者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现将本院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期间收治的ICP患者56例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选取68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为观察组,根据生化指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同期正常妊娠孕妇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胎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观察组剖宫产、胎粪污染、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及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体及围生儿危害较大,临床宜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母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宋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588-258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故加强ICP患者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1]。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早产,死产,围生儿病死,产后出血等。目前发病机制不明。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ey 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易引起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和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是近几年来导致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文献报道ICP早产的发生率可高达30~60%,羊水混浊发生率为25%~43.9%,故加强1CP病员的临床护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是产科护理领域的一项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43例患者中剖宫产占60.5%,阴道产占39.5%;早产占51.2%,胎儿宫内窘迫占27.9%,新生儿窒息占7.0%,产后出血占4.7%,2例死胎占4.7%.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家庭的自我监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产前监护及产时、产后的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围产期监护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hepati c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一种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以皮肤瘙痒、胆汁淤积和黄疸为特征,对母儿均有危害,可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死亡及产后出血,采取恰当的监护和护理,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产后大出血发生。本院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简称I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主要症状是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或兼有黄疸,产后症状迅速消退。由于此病会导致早产、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等,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围生期的监测及护理.[方法]对131例ICP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现羊水胎粪污染49例,其中羊膜腔穿刺发现6例,人工破膜发现34例,剖宫产手术中发现4例,自然破膜发现5例.羊水污染率37.4%,早产率26.0%,剖宫产率62.6%,均高于同期分娩的非ICP病人(P<0.05),无围生儿死亡.[结论]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早发现、正确处理及护理,避免胎儿宫内缺氧及胎儿死亡等不良后果发生.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孕妇预后较好,但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可致早产、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等合并症,可使围产儿发病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增加,故此,颇受产科医生的重视.本文报道近5年收治的128例ICP孕妇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87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孕期、产时及产后观察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宣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有关知识,动.态监测孕妇血清胆酸、血清转氨酶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加强胎儿监护。认为重视孕产期保健,早发现、早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对降低母儿并发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43例患者中剖宫产占60.5%,阴道产占39.5%;早产占51.2%,胎儿宫内窘迫占27.9%,新生儿窒息占7.0%。产后出血占4.7%,2例死胎占4.7%。结论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孕期保健,指导家庭的自我监护,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产前监护及产时、产后的观察,加强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与心理疏导。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产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