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并找出致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5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符合国际接触性皮炎检测(ICDRG)标准系列斑贴试验和过敏性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88.2%,阳性率居前5位的过敏原依次为对苯二胺(42.1%)、十二醇硫酸钠(23.7%)、秘鲁香脂和硼酸(16.4%)、卡巴混合物(15.8%)、硫酸镍和对叔丁基酚醛树脂以及三氯生(15.1%);丙二醇和巯基混合物斑贴试验的阳性率男性比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年龄组十二醇硫酸钠、脂肪酸硫酸钠、亚乙基二胺阳性检出率≥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568(1.081~6.099)和7.257(2.467~21.343)。结论 对苯二胺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最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278-280
目的观察河南省平顶山矿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皮肤斑贴试验结果,分析致敏原,为过敏性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330例,采用皮肤斑贴诊断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分析过敏原分布情况。结果 33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应用45种标准系列抗原斑贴进行试验14 850贴次,阳性反应953次,其中,斑贴试验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为:氯化镍(45. 15%)、十二醇硫酸钠(38. 79%)、氯化钴(25. 76%)、硫酸镍(20. 00%)和重铬酸钾(15. 45%)。33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皮肤斑贴试验阴性74例,阳性256例,阳性率为77. 58%(256/330)。256例皮肤斑贴试验阳性患者中,女性159例(77. 94%),男性97例(76. 98%),男性与女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81,P> 0. 05)。结论河南平顶山矿区过敏性皮肤病的致敏原主要为氯化镍、十二醇硫酸钠、氯化钴、硫酸镍和重铬酸钾等,分析该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致敏原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靳云霞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24):3105-3105,3143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查找皮炎、湿疹的过敏原因。方法:应用北京元康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36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斑贴试验阳性反应312例,阳性率86.7%。接触性皮炎阳性率92.7%,湿疹90.8%,荨麻疹89.1%,神经性皮炎52.0%,特应性皮炎38.5%。抗原阳性率依次为芳香混合物、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具有较高的致敏性,是主要的接触致敏物质。  相似文献   

4.
斑贴试验3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靳云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05-3105,3143
目的:研究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查找皮炎、湿疹的过敏原因。方法:应用北京元康医学实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36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斑贴试验阳性反应312例,阳性率86.7%。接触性皮炎阳性率92.7%,湿疹90.8%,荨麻疹89.1%,神经性皮炎52.0%,特应性皮炎38.5%。抗原阳性率依次为芳香混合物、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具有较高的致敏性,是主要的接触致敏物质。  相似文献   

5.
汤冰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6):549-549
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月对可能因接触物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病人共70例进行斑贴试验,其中结果有效的计65例,为寻找过敏原指导临床工作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7年1月对可能因接触物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病人共70例进行斑贴试验,其中结果有效的计65例,为寻找过敏原指导临床工作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笔者对一些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慢性湿疹等可能与接触物致敏有关病人进行斑贴试验,共测试65例。1.2试剂与方法采用江苏人民医院免疫室斑贴试剂。具体操作方法:在两张试纸内各10个小圆盘内放入指定的20种抗原。每个盘内放入1种相应抗原,然后将这两张试纸贴在病人后背皮肤上,48 h后撕掉试纸,观察背部相应部分皮肤变化,记下观察结果。72 h和96 h后各观察1次,…  相似文献   

7.
皮炎、湿疹等皮肤病240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皮肤病患者的过敏原因.方法 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制的皮肤过敏原试验诊断试剂盒斑贴器对240例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斑贴试验阳性反应者208例,阳性率87%.各病种阳性率:接触性皮炎97.5%,湿疹94.25%,荨麻疹75%,特应性皮炎58%.标准筛选抗原中阳性率较高,抗原有香料、硫酸镍、硫汞、对苯二胺、重铬酸钾、松香、甲醛等.结论 清洁剂、染发剂、化妆品以及含汞的医用药品是主要的皮肤接触致敏物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方法:对5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斑贴试验检测。结果:550例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83.1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5位的分别是:硫酸镍(43.98%)、芳香混合物(17.94%)、重铬酸钾(10.94%)、氯化钴(8.31%)、环氧树脂(4.81%)。结论:斑贴试验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查找接触性变应原及其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为对此病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及脱敏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其进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本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主要为异位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患者)进行屋尘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0%(屋尘是本组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5%(进行树枝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9%,科学黑草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6%、进行艾蒿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0%),进行尘螨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1%,进行霉菌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4%。观察组患者进行上述过敏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吸入性过敏原是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潜在因素。屋尘是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过敏原检测在防治过敏性皮肤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50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皮肤科接收的500例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斑贴试验,计算总阳性率并观察对比斑贴试验与性别、年龄关系。结果阳性患者438例,阳性率为87.60%,阳性反应率较高的变应原为:重铬酸钾(59.36%)、氯化钴(44.98%)、硫酸镍(43.15%)、芳香混合物(35.39%)、卡巴混合物(33.33%);硫酸镍呈阳性患者189例,其中女性118例(62.43%),男性71例(37.57%),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低于40岁硫酸镍呈阳性患者113例(59.79%),超过40岁76例(40.21%),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而对于芳香混合物而言,超过40岁阳性患者107例(69.03%),低于40岁患者48例(30.97%),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检测准确安全,患者主要过敏原为重铬酸钾、氯化钴等,且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铜陵地区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谱特征,为本地区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患有儿童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患儿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32±3.13)岁。所有对象均选用20种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组胺作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结果铜陵地区吸入性变应原以粉尘螨的阳性率最高为84%,其次是户尘螨阳性率82%、猫毛和狗上皮阳性率54%。食入性过敏原以海虾的阳性率最高62%,其次为牛肉和鸡蛋黄阳性率58%、花生阳性率56%。儿童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应性皮炎患儿均以尘螨类过敏最为常见。结论过敏性因素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铜陵地区最常见的变应原是尘螨类、狗猫皮毛类和海虾、牛肉,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有助于对儿童常见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引发上海市郊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800例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郊区病例组)、100名郊区健康儿童(郊区正常对照组)和450例上海市城区过敏性疾病患儿(城区病例组)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将郊区病例组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比较各组SPT及各过敏原阳性率。结果 郊区病例组SPT阳性率(73.38%)高于郊区正常对照组(26.00%),低于城区病例组(8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病例组患儿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57.88%和59.13%。除杂草和橡胶外,郊区病例组各过敏原阳性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S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主要过敏原为屋尘螨和粉尘螨;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SPT阳性率低于城区患儿,并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上海嘉定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种类、分布,以及与年龄、居住环境、季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11种国产的标准化变应原点刺液对常住上海嘉定区6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11种变应原的分布特点以及在不同季节的阳性率。分别按年龄、居住环境来源将患者分组,比较不同年龄、居住地之间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嘉定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试的总体阳性率为75.5%,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其次为混合花粉、动物皮毛;SPT阳性春、秋季高于冬、夏季(P〈0.05),儿童高于成人(P〈0.05),居住在城乡结合部者高于居住在城镇及农村者(P〈0.05)。结论上海嘉定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整体阳性率较高,主要变应原为粉尘瞒、屋尘瞒;皮试阳性率以春、秋较高,儿童高于成人,居住于城乡结合部的患者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常州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的过敏原有无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491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采用16种过敏原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以组胺作阳性对照。结果 1491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粉尘螨89.67%、户尘螨86.38%、油菜花7.11%、葎草花粉6.37%蟑螂4.76%、猫毛3.76%。过敏原的季节性来分析:粉尘螨、户尘螨、夏季最高;春天比其他三个季节低;各种花粉在夏季最低,蟑螂夏季最高。粉尘螨、户尘螨、猫毛、狗上皮、狗毛季节性变化不是太明显。粉尘螨、户尘螨、猫毛、牛奶、鸡蛋黄未成年组高于成年组(P0.05)。葎草花粉、油菜花粉、蟑螂成年组高于未成年组(P0.05)。过敏原在同年龄阶段的男女中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州地区,最主要的过敏原为粉尘螨、户尘螨、油菜花,过敏原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阶段分布不同,为本地区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皮肤点刺试验用于明确变态反应性疾病致敏原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阳性率、致敏原分布特点及SPT的临床意义,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465例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常见的30种过敏原SPT,并对主要过敏原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5例患者中,396例SPT结果阳性(85.2%),未成年组、青年组及中老年组SPT阳性率分别为93.6%、73.5%和66.1%,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T阳性率以粉尘螨屋尘螨最高。结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SPT阳性率高,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螨是致敏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887例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的致病状况,为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点刺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同时应用生理盐水和组胺液进行阴性和阳性对照。结果887例行皮肤点刺试验,504例皮试阳性,皮试阳性率56.8%。儿童组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X^2检验,P〈0.01);吸人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X^2检验,P〈0.005);呼吸道过敏病(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吸人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过敏性皮炎(X^2检验,P〈0.005);尘螨过敏原(粉尘螨和屋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X^2检验,P〈0.005)。结论过敏性疾病通常由过敏原致病,吸人性过敏原为常见过敏原,尘螨为首要过敏原。呼吸道过敏病更容易由吸人性过敏原致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宁夏银北地区常见气传变应原的种类、分布特征及其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就诊的624例患者中疑似过敏性疾病患者461例,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以明确过敏原。结果检测中阳性率SPT为45.53%,至少一种变应原呈SPT阳性为20%(42/210),2种以上占80%(160/210)。其阳性率分布前4位的变应原分别为艾蒿、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原阳性率主要集中在20~50岁。结论宁夏银北地区主要吸入致敏原,对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南地区2071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变应原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刚  陈建平  汪万军  王梅  桂芹  何念海 《重庆医学》2011,40(19):1911-1914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常见变应原的致病状况,为变应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国际标准方法的皮肤点刺试验(SPT),对2 071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做14种变应原测定,并设阳性(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以阳性为对照判断标准。结果被检查的2 071例患儿中SPT阳性者1 101例,占53.2%(1 101/2 071)。其中,阳性率在30%以上的变应原有:粉尘螨814例,占39.3%(814/2 071);屋尘螨684例,占335%(684/2 071);其他变应原阳性率均在15%以下。吸入变应原总阳性率51.3%(1 062/2 071),吸入变应原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居高,分别为39.3%(814/2 071)和33%(684/2 071);食入变应原总阳性率24.0%(498/2 071),食入变应原在前2位的为鸡蛋清11.9%和海蟹14.5%。皮肤点刺结果为强阳性(++++)的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分别为20.9%和16.9%。1~14岁变应性疾病儿童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均有升高趋势,在各年龄分组中吸入变应原与食入变应原,除了1岁~组与3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4,2.481,P>0.05),其余各年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喘的吸入性、摄入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变应性疾病(χ2=71.629,142.773,P<0.01)。结论变应性疾病通常由变应原致病,吸入性变应原为常见变应原,尘螨为首要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对变应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We compared a newer serum specific IgE (SSIgE) test with skin prick testing (SPT) in the diagnosis of allergy in Malaysia. Ninety newly diagnosed allergic patients were enrolled for both tests. Using SPT as a clinical gold standar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PPV, NPV) were calculated for SSIgE for each of the common allergens tested. The highest positive results for both SPT and SSIgE were for house dust mite and cat. Compared to SPT, SSIgE showed better sensitivity but poorer specificity, low PPV and good NPV in all the allergens test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seen between the diameter of wheal and flare of SPT and the SSIgE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年幼儿哮喘常见变应原,为有效避免变应原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哮喘防治中心治疗的5岁以下哮喘儿童468例,使用丹麦爱尔开-阿贝优公司的吸入组点刺试剂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对其中251例哮喘患儿定量检测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水平。结果 468例哮喘患儿体内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66%,尘螨皮试阳性率最高且强阳性率(+++—++++)也最高,其中屋尘螨及粉尘螨分别为87.4%及86.3%,热带螨为66.3%,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分别为26.7%及19.9%。动物皮毛中,以狗毛为主(20.1%),猫毛次之(12.4%)。251例体外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为57.8%,其中仍以屋尘螨阳性率(63.25%)最高,粉尘螨(58.6%)次之,狗上皮为15.9%。食物组中蛋清为9.3%、花生为4.3%、苹果为3.1%,分居前3。结论哮喘儿童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变应原检出率,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是海南儿童哮喘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蟑螂、狗毛、猫毛等变应原也不容忽视。食入性过敏原检出率低,其对儿童哮喘的影响远低于吸入变应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