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喉癌癌周浸润细胞的表现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及甲苯胺兰和HE染色对82例喉癌切除标本癌周浸润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郎格罕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同时结合临随访对与临床预后有影响的八人临、病理学指标及六类浸润细胞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喉癌局部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细胞浸润。除B淋巴细胞以外各类细胞的浸润对临床预后(5年存活率)均有一定影响(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喉癌癌细胞间浸润树突状细胞在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有的作用及其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S-100蛋白抗体标记23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观察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与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的关系。结果 喉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 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强阳性患者喉癌突状细胞浸润密度高于癌周淋巴细胞反应中、弱阳性合并组患者(P<0.05)。结论喉癌细胞间的树突状细胞在喉癌局部抗肿瘤反应中的起重要作用。喉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越高,局部淋巴结转移越少,癌周淋巴细胞反应越强。定量检测喉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癌癌细胞间浸润树突状细胞在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S-100蛋白抗体标记23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观察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及其与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的关系.结果喉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强阳性患者喉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高于癌周淋巴细胞反应中、弱阳性合并组患者(P<0.05).结论喉癌细胞间的树突状细胞在喉癌局部抗肿瘤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喉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浸润密度越高,局部淋巴结转移越少,癌周淋巴细胞反应越强.定量检测喉癌细胞间树突状细胞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喉鳞状细胞癌(LSCC)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但患者5年生存率并无上升趋势,亟需更加稳定有效的预后评估指标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一种存在于肿瘤组织内部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细胞,以T淋巴细胞为主,在宿主抗原特异性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多项研究表明,TILs与LSC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TILs的一般特征、评估方法及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对LSCC预后判断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吴海涛  许良中 《耳鼻咽喉》2000,7(4):219-222
目的:探讨影响喉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96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喉癌预后因素。结果:nm23、Cath-D和CD4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43/94)、52.1%(50/96)和41.7%(40/96)。喉癌部位、大小、分化程度、T分期及nm23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nm23在喉癌中表达情况,对预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7.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方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55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肿瘤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数目、累及区域、最低受累区域等病理学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声门上型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52.7%。Cox回归分析表明,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影响患者预后。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受原发癌病理学因素的影响,它从多个角度明显影响患者预后;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提高声门上型喉癌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p16蛋白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p16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喉鳞癌组织中p16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p16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及组织学分化程度的降低,p16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低于无转移的喉癌组织. 结论检测p16蛋白表达状况对喉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微小转移灶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6例喉鳞癌患者择区性(Ⅱ、Ⅲ、Ⅳ区)颈淋巴清扫标本进行HE染色,将HE染色阴性的淋巴结连续6次切片,3张行HE染色,3张行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AE1/AE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HE染色阳性的淋巴结再次行CK AE1/AE3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本组患者随访24 ~ 184个月,平均随访6.3年,复发与转移计入随访.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126例喉鳞癌患者接受喉部手术与颈部择区性淋巴清扫术,41例患者淋巴结HE染色阳性,85例患者HE染色阴性.85例HE染色阴性患者中,33例CK染色阳性,52例阴性.15例HE染色阳性、14例CK染色阳性和4例CK染色阴性患者在随访中发生复发或转移.本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79.8%,10年生存率60.5%.CK染色阳性患者的10年生存率为52.1%,低于CK染色阴性患者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K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寻找喉鳞癌患者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有效方式.CK AE1/AE3染色阳性与喉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报告34例喉复发癌的再手术结果。全部为放疗或化疗无效或不能再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手术需暴露和分离颈动脉,同时修复下咽或颈段食管。术者需掌握上纵隔暴露术。术后合并症有咽瘘和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等,应严密观察患者,作好抢救准备工作。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9/30)、40%(6/15)、40%(2/5)。手术延长了患者生命。对于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喉复发癌,应尽早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应用结合聚合酶链反应的单链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DNA序列分析(PCR-DNASequencing)方法,检测60例喉鳞癌石蜡包埋组织中P_(53)基因第5~第8外显子的突变。发现19例发生P_(53)基因的点突变或碱基缺失,均引起氨基酸改变;临床III、IV期的突变检出率为50%,远高于I、II期检出率(12.5%、22.2%)低分化癌突变检出率为66.6%,高于中、高分化癌(40.9%、13.8%)。结果说明,P_(53)基因突变与喉鳞癌恶性度密切相关。应用上述敏感快速的方法检测P_(53)基因突变对判断喉癌恶性度及估计预后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Pearson术式治疗14例患者,其中喉癌10例,梨状窝癌3例,下咽颈段食管癌1例。除2例发育管闭锁外,其余12例均在术后2~5周内获得理想的发音和良好的无呛咳吞咽功能。2年生存率78.6%,详细介绍了手术操作步骤及若干改进并扩大了的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14.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法、DNA图像分析法及核分裂像计数法对70例喉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王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细胞增殖活性与喉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1,P<0.01)。结果表明,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于判断喉癌的恶性度及估计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人喉鳞癌组织直接接种于裸鼠,建立了一株裸鼠移植瘤株,命名为HLC_(14)(取自Hu-manLaryngealCancer)。鼠间传代25代,历时2年多,生长稳定,潜伏期短,鼠间移植成功率达100%。光镜和电镜下形态与原发瘤相似,染色体分析显示人类肿瘤染色体特点,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内角蛋白反应阳性,显示为上皮来源的肿瘤。平阳霉素治疗的实验研究表明:平阳霉素对HLC_(14)有明显的作用,抑制率为90.7%。  相似文献   

16.
以免疫组化方法,用单克隆抗体DO-7检测了38例喉鳞癌和29例喉部良性病变组织中的突变型P_(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①66%(25/38)的喉鳞场中检出突变型P_(53)蛋白,喉良性病变突变型P_(53)蛋白的阳性率仅为7%(2/29)。突变型P_(53)蛋白在喉癌中的高比率表达与喉癌的发生有关。以该蛋白是否表达作为喉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辅助依据,具有一定价值。②在部分喉鳞场的癌旁呈不典型增生的上皮中,也可见突变型P_(53)蛋白的表达。癌旁组织中已发生P_(53)基因突变的细胞可能是肿瘤复发的根源或先兆。③突变型P_(53)蛋白阴性的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比阳性患者高。其表达具有一定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平阳霉素作为诱变剂,对28例喉癌患者和23例正常人做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对诱变剂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喉癌患者的染色体总畸变率、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率(b/c值)和细胞畸变率分别为1.98%±0.05%,0.57%±0.35%和42.8%±12%。正常人则分别为0.94%±0.04%,0.28%±0.12%和27%±12%。经统计学处理,喉癌患者组与正常人组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并结合实验结果探讨了染色体对致突变剂的敏感性与患喉癌风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我们将1979~1987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115例声门上型喉癌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喉癌大体形态、组织大块连续切片、石蜡切片的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发现,声门上型喉癌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及肿瘤边缘生长方式均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将其综合分析,可做为此型喉癌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特别是N。患者)的预测,并可作为确定颈部治疗方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1例喉上皮单纯性增生(SHE),32例非典型性增生(AHE)及42例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了原位检测。结果表明;在SHE、AHE及LSCC中,PCNA指数分别为9.57%、27.33%、68.05%,差异极有显著性意义(P<0.001)。在轻、中、重度AHE中,PCNA指数分别为13.79%、30.84%、39.9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PCNA表达程度与非典型性增生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生物标志,PCNA组化研究有助于认识喉癌前病变的本质,发展趋势及喉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