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原发性病因诊断治疗较复杂,近年来,我院收治原发性痛风病人23例,其中以关节红、肿、热、痛,并以跖趾关节为首发症状的病人有20例,占87%,我们应用秋水仙碱治疗后有明显效果,结果临床资料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珍的392例痛风中,误诊为关节疾病65.05%,血管系疾病11.99%,泌尿系疾病5.87%,其它系统疾病23.98%,其中以误诊RA、风湿性关节炎、闭塞性脉管炎,囊炎、血栓栓脉管炎和蜂窝织炎等病最多见。以首次发生急性痛风关节误诊统计,关节炎发生的关节部位,首次就诊的医院、科室、地区、时期不同,误诊均有极明显异性,p值均<0.005或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朱良春经验方痛风颗粒治疗急性期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期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服用痛风颗粒,对照组服用秋水仙碱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疗程1周,观察治疗前后关节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ESR、CRP及血尿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ESR、CRP、VAS等指标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具有明显的降血尿酸作用(P0.01)。结论:痛风颗粒治疗急性期痛风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较好的降尿酸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第一跖趾关节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30例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和20例痛风患者双侧第一跖趾关节进行检查,观察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双边征及关节内点状强回声等超声表现并对比分析。结果类风湿组60个关节:关节积液58个(96.7%),滑膜增厚53个(88.3%),双边征0个,关节内点状强回声0个;痛风组40个关节:关节积液37个(92.5%),滑膜增厚31个(77.5%),双边征27个(67.5%),关节内点状强回声24个(60.0%)。两组双边征及点状强回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关节积液和滑膜增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早期诊断第一跖趾关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并可以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痛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01~2004-02我们共收治痛风18例,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4例,年龄43~75岁,平均51.7岁.受累关节单侧拇趾9例、双侧拇趾5例,单侧柘趾关节3例,单侧拇指关节1例.血尿酸3.72~4.56mmol/L,病程10 d~8 a,均无痛风石结节及关节畸形出现.本组均经综合治疗症状控制.  相似文献   

6.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痛风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血浆置换术治疗2例慢性重症痛风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报道如下。1病历介绍例1男,34岁。因多发性关节肿痛8年,于1992年5月12日住院。患者自8年前常于夜间出现左路趾关节红肿疼痛,治疗后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并渐累及对侧调趾关节及左右踝关节、双膝、防及双上肢各关节。近2年来四肢各关节伸面及手指腹面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质如橡皮,有时破溃流出白色粉末状物。近3月关节痛加重,用多种抗炎镇痛药无效,卧床不起,劳动能力丧失。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心肺正常,四肢各大小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关节功能IV级…  相似文献   

7.
现将我院 1995年至今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误诊 2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4例 ,女 2例。年龄 35~ 6 0岁 ,平均 4 4岁 ,男女之比为 12∶ 1。侵犯足第一跖趾关节者 19例 (其中单侧 15例 ,双侧 4例 ) ,侵犯踝关节 5例 ,侵犯手指关节者 1例 ,侵犯四肢关节者 1例。病程 5个月~ 18a,平均 4 .2 5 a。血尿酸 4 2 8~ 85 7μmol/ L,平均 6 5 4 μmol/ L(我院血尿酸正常值 14 2~ 4 16 μmol/L)。本组均有不同部位的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的急性发作病史 ,而且均有反复发作史。X线片示关节周围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2 0例 ,关节周…  相似文献   

8.
痛风是一组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的异源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在关节软骨或滑膜沉积,导致关节滑膜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其初发部位多侵犯跖关节,受累关节常于夜间发作红、肿、热、痛,后期会出现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由于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造成患者长期的巨大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在药物尽快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的同时,通过进行整体护理、控制饮食、生活调理等的健康教育、可达到加快疾病康复及减少发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多关节晚期痛风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关节晚期痛风石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多关节晚期痛风石手术切除的24例患者、218个手术关节进行分析。结果:随访3 ̄116个月,平均49个月。215个关节切口Ⅰ期愈合,仅1例3处切口边缘坏死,占1.7%。全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多关节晚期痛风石进行手术切除能改善手,足的外观,保护手、足的功能,减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10.
一例痛风患者误诊20年报告孙淑萍,杨万昌患者男,67岁。四肢小关节肿痛、变一形、功能障碍,伴高血压20年。于1971年始急性发病,左足拇趾关节肿痛较剧,无发热,以为炎症,注射青霉素治疗无效。服用保太松、阿斯匹林疗效显著,也曾用过强的松。病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1.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1]。因尿酸盐有抑制细菌作用,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生继发感染[2]。2004年5月我科收治1例罕见的痛风伴腹部及四肢痛风结节化脓感染的患者,该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经过78d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皮肤破溃处全部愈合。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干部。确诊为痛风8年,近1年四肢及腹部皮肤逐渐出现多个黄色皮下结节,近半年多处皮下结节自行破溃并化脓感染,伴全身关节疼痛不适、行走困难、烦躁不安,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12.
龚存华 《现代护理》2008,14(2):186-188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发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依其病情自然发展规律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超声在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0例急性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关节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表现特点,观察双轨征阳性患者的不同关节区域超声表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双轨征、关节内或周围结节超声表现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所有扫查项目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结节、双轨征超声影像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足趾关节与膝关节发生双轨征的阳性率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超声在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鉴别患者的疾病状况,尤其是借助双轨征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属于痛风关节炎,其中膝关节与足趾关节属于重点筛查区域。  相似文献   

14.
痛风是一种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而由此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以及严重关节畸形、功能障碍,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15.
痛风性关节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分析22例临床确诊的痛风性关节炎且曾有急性痛风发作的32个受累关节的超声表现。 结果 受累关节共32个:第一跖趾关节28个(28/32,87.50%),膝关节2个(2/32,6.25%),踝关节1个(1/32,3.13%),肘关节1个(1/32,3.13%)。所有受累关节均有超声阳性表现。超声表现:关节积液30个(30/32,93.75%),滑膜增生16个(16/32,50.00%),骨侵蚀10个(10/32,31.25%),关节软骨"双边征"25个(25/32,78.13%),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10个(10/32,31.25%),关节内点状强回声8个(8/32,25.00%),关节内片状强回声团伴声影15个(15/32,46.88%),关节旁肌腱周围强回声8个(8/32,25.00%),关节周围滑囊积液4个(4/32,12.50%)。 结论 痛风性关节炎在高频超声下有多种表现,且部分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高频超声可作为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痛风是机体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尿酸是以嘌呤核苷酸为主的嘌呤体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主要由细胞分解的核酸和其它嘌呤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酶的作用分解而来。痛风的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特发性的关节炎反复发作,在关节滑液的白细胞内可找到尿酸钠结晶、痛风石形成,严重时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病。依其病情自然发展规律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痛风。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观察焦磷酸钙沉积病(CPPD)与痛风性关节炎(GA)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在鉴别CPPD与G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82例CPPD和61例GA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超声表现,比较两组差异性。结果 CPPD与GA在好发年龄及性别不同(P<0.05),CPPD女性好发,GA男性好发,CPDD老年患者好发(>65岁)。CPPD最常见部位为膝关节,GA最常见部位为第一跖趾关节。GA组多关节受累发生率多于CPPD组,但CPPD更具有对称性受累趋势(P<0.05)。CPDD组软骨钙化发生率更高,GA双轨征、骨侵蚀、痛风石、肌腱及韧带内强回声发生率更高(P均<0.05),而滑膜内强回声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半月板退行性变、软骨损伤、骨皮质不规则、滑囊炎、滑膜增厚、软组织肿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关节积液、骨赘形成、腱鞘炎、腱鞘积液、肌腱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可显示CPPD与GA关节的病理改变与结构异常,为临床诊断及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节镜手术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对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对29例关节镜探查术初步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常规行关节清理术和滑膜病检术;另外对7例痛风性关节炎经保守治疗,仍不能阻止软骨与骨继续破坏,后行关节镜下的病灶清除术、滑膜切除术和软骨缺损微骨折术等;术后对确诊患者坚持正规的降尿酸治疗。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的关节镜表现为白色针状、絮状或团块状物质沉积在滑膜、软骨和其他关节内结构的表面。术后36例症状均明显缓解、切口甲级愈合,随访6—15月,仅2例出现短暂复发,部分患者的MRI随访提示骨与软骨破坏未继续扩大。结论关节镜手术对大关节的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可同时处理关节内病变,减缓病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多关节肿痛20年,加重伴多关节畸形10年入院,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足跟部肿痛,后逐渐加重,发展至踝、膝、腕、指、肘关节等。患者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痛风,予降尿酸、对症处理、低嘌呤饮食,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逐渐提前[1]。因多种原因导致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一般发作部位为第1跖趾关节和拇指关节,其次为踝、膝、肘和腕关节等。疾病多在夜间或清晨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热痛,患者非常痛苦。为减轻患者疼痛,我们采用仙人掌外敷患处,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