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森田疗法时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社交恐怖症患者实施森田疗法与药物治疗并进行对照,治疗前和治疗后做SCL-90量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测试。结果森田疗法组的显效率为84.21%。高于药物组,SCL-90测评结果表明前后主要因子评分明显下降,两测试显示社交恐怖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森田疗法对于治疗的社交恐怖症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李斌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53-6253
目的:探讨研究对社交恐怖症患者给予行为疗法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以更好地治疗社交恐怖症。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社交恐怖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氯硝西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行为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社交回避苦恼量表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社交回避苦恼量表得分为(8.05±4.55)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社交恐怖障碍,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怎样克服社交心理障碍文/容小翔现代人在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害羞、自卑、多疑、嫉妒、孤僻及综合性社交恐怖症等。在此,有必要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其进行简要的描述并提供诊治的参考方法。一害羞心理:害羞心理是羞于同别人交往的一种心理反映,在生理上表现为腼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的焦虑素质、自我效能感、认知倾向以及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关系,探讨其可能的心理及生物学机制.方法 对天津市某高校9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交恐怖症流行病学调查,并利用社交焦虑量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认知倾向问卷对社交恐怖症患者和健康大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 908名大学生中,社交恐怖症患者39例,发生率为4.3%,其中男性为2.5%,女性为1.8%;病例组社交焦虑得分、状态焦虑得分、特质焦虑得分(13.2±5.4),(51.4±8.3),(9.3±3.7)明显高于对照组(7.6±4.1),(33.2±5.4),(4.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自我效能感得分(22.3±6.7)明显低于对照组(27.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血浆皮质醇水平(387.4±54.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64.3±48.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社交焦虑程度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悲观因子、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量、乐观因子呈负相关.结论 焦虑素质、认知倾向、自我效能感以及血浆皮质醇水平可能与大学生社交恐怖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乡居民社交恐怖症患病率、分布特点和治疗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1.0版(CIDI 1.0)对辽宁省6个市县13 358名18~65岁城乡居民进行面访调查;使用WHO-CIDI 1.0软件进行分析,按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DSMⅢ-R)标准分别判定终生、12月和2周患病诊断。结果社交恐怖症的终生、12月和2周调整患病率分别为1.29%,0.81%和0.46%。女性终生患病率高于男性(OR=1.43,95%CI=1.05~1.95);患病率随年龄升高明显升高(P0.01);随学历升高明显降低(P0.01);仅10.6%的患者曾服药治疗。结论社交恐怖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需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社交恐怖症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直面恐惧     
史宇 《健康世界》2011,(10):52-53
据报道,国外一家杂志整理出超过1500种恐怖症,如社交恐惧、密闭空间恐惧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莫名的恐惧?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战胜恐惧?  相似文献   

7.
社交恐怖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深受学术界的关注。本文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汪隽  樊嘉禄  凌艳 《中国校医》2008,22(4):473-475
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P)又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通常在青春期起病,且能够长期蔓延的慢性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妁势——各主流方法之间的整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深深感到,来访者作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其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咨询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咨询方式。作者综合运用多种心理疗法成功治疗1例患社交恐怖症的学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社交恐惧症,名词释意 社交恐惧症俗称“见人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都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当患者暴露在社交场合,会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行为紧张,甚至感到羞辱难堪。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社交焦虑失协症,属于焦虑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及社会支持与其关系。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57份。调查工具包括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8.1%的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其中男生6.63%,女生9.42%;理工类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最高,为14.29%,医学类学生最低,为4.55%;χ2检验显示社交焦虑与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有负相关性。结论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发生有影响,应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2.
史静 《家庭健康》2009,(2):30-31
史老师: 你好!我今年28岁,性格敏感内向。我特别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总是担心自己的言谈举止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一到社交场合就紧张不安,和女性说话时甚至会结巴,很丢人。我常想,要是永远不用和人打交道该多好啊!因为不擅社交,我总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吃亏。前几天,单位有一个去北京进修的名额,  相似文献   

13.
“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感到有一种无法排解的紧张,我尽量避开与同事的交往,我害怕别人注视我。我试过和别人相处,但总是紧张不安,想逃跑并觉得受到了伤害……听完小丽的诉说,我初步诊断她患的是社交恐怖症。于是,我采用了行为治疗的“脱敏疗法”——系统脱敏  相似文献   

14.
微博、微信、facebook、推特等社交媒体的兴起,让大众在微时代的入际交流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社交媒体一方丽为入们提供了宣泄确倾诉的场所.另一方面也满足7他们被关注.被理解的需要,但是宣泄与倾诉,需要有一把健康尺子,过犹不及.容易让人“自恋”,专家认为.社交媒体背后的心理对于社交媒体入来说将会是一个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让少女知道如何克服社交恐怖——这无疑是很重要的,因为社交是少女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彩色的链环;然而,怎样从生理学——特别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弄清楚少女为什么容易发生社交恐怖——社交恐怖症患者中为什  相似文献   

16.
背景早知道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心理困惑。常见的症状有:赤面恐惧、视线恐惧、表情恐惧、异性恐惧、口吃恐惧。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  相似文献   

17.
人们感觉很奇怪,32岁的格雷丝竟到大餐馆里吃中餐,并且吃饭也偷偷摸摸的,生怕被人看见。据说,她当学生时就这样,她很少到自助食堂吃饭,因为一起吃饭,她总感觉同学们盯着她,她说不清道不明为何害怕同学们的眼光。她20岁时,这种恐慌感愈加强烈,她也知道,自己可能患有“社交恐怖症”。尽管经心理和药物治疗,但她的症状仍然存在。“这个毛病真是害死人,我已  相似文献   

18.
恐惧性焦虑障碍常被认为是恐怖症,具有与广泛性焦虑障碍相同的核心症状,如担心和忧虑、肌紧张,自主神经系统过于活跃、心理性警觉、睡眠紊乱等.但这些症状仅见于特殊的情境之中.在某些恐惧障碍中,这些场景很少出现,因此患者大多时间都没有焦虑.而在另一些恐惧障碍中,则有许多情境都可引起焦虑,结果是焦虑的出现次数较多.我们要识别三个主要的恐惧综合征:特定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广场恐惧症.  相似文献   

19.
“电视孤独症”的人可导致心智狭窄,严重时会患上社交恐惧症。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人格形成,还会无心投入性生活当中,这无疑会成为爱情的杀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谁都知道微笑是女生的社交名片,可很多女生觉得笑容会牵动脸部肌肤的褶皱地带,形成干纹、表情纹。你不会因为这些小皱纹就宁肯冷着一张脸?这样距人于千里之外可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