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9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的水平,对LN、HA在肿瘤浸润性生长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血清LN、HA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和良性肿瘤(P<0.01).以正常人LN、HA的上限值为界,恶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85.7%和86.7%,良性肿瘤分别为11.8%和17.6%.作者认为:LN和HA的血清学检测可作为肿瘤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清唾液酸检测对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破(Sialic Acid,SA)测定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间苯二酚快速测定法,检测血清SA含量。结果 患性肿瘤血清S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良性肿瘤(子宫肌瘤)血清SA阳性率与正方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1),患性肿瘤经有效治疗后SA阳性率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中SA检测在肿瘤辅助诊断,预后现察,及区分良恶 性肿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C12)联合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C12定量检测938例恶性肿瘤、308例良性肿瘤和52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中12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CA19—9、NSE、CA242、HCG、HGH、CA15—3、F—PSA、PSA、Ferritin。结果 938例恶性肿瘤血清中有876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93.39%,308例良陛肿瘤中有19例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6.16%,52例正常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7.69%。C12榆测结果中有2项以上为阳性且阳性率超过55%的有肝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榆测系统在临床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适用于肿瘤辅助诊断及筛查,可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从人体胎盘分离纯化GST-π并建立血清GST-π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了73例正常人及193例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血清GST-π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和食道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显著升高(P<0.01~0.0001),阳性率分别为90.6%、90.0%、68.4%、66.6%和57.0%,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总的阳性率为79.6%,特异性95.4%。提示血清GST-π检测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作用;特别是原发性肝癌,是一项较为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血清HA,Ⅳc,LN的检测,以评价其对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用RIA法测定患血清HA,Ⅳ-C,LN的含量,同时检测TBil,AlT,PTA及A/G比值,B超测定DPV,为进行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血清HA,IV-C,LN水平随着慢性肝炎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HA,IV-C,LN联合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86.6%,诊断正确率为90.1%,结论:HA,IV-C,LN与肝纤维化相关,其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朱波  黄定瑞  黄文成 《广西医学》1999,21(4):617-621
目的:观察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水平。方法:利用TSGF体外诊断试剂,检测196例恶性肿瘤患者和38例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标本。结果:恶性肿瘤患者TSGF阳性率为76.5%,非恶性肿瘤患者阳性率为15.7%,两者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结论:提示该方法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广谱性,方便简便快速,适用于人群恶性肿瘤普查早期诊断,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风心病患血清中LN,HA含量的变化及其心肌组织中FN,LN的表达量,探讨检测血清标志物对判断心肌间质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血清中LN,HA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心肌中LN,FN表达量,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风心病患血清中LN,H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含量与心肌中LN,FN表达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8,0.507,P<0.001).结论:检测风心病患血清中LN,HA含量的变化,可间接反应心肌间质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肿瘤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TSGF癌症快速诊断式剂盒测定42例健康体检及378例恶性肿瘤患血清中的TSGF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P<0.01)。治疗前后患血清中的TSGF含量有显差异(P<0.05)。TSGF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95.2%,准确性为72.9%。结论:血清TSGF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铜蓝蛋白,脂结合唾液酸作为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用对苯二胺法测定了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氧化酶活性,用改良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了正常人及肿瘤患者血清中脂结合唾液酸的含量,对数据作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的氧化酶活性均比正常人增高,阳性率依次为:80.0%,52.9%,73.3%,66.7%,90.0%,44.  相似文献   

10.
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弄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在肿瘤的诊断、监测序效观察以及预后的评估等方面的意义。方法:对50例正常人和112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证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显著升高,其治疗后会明显下降,甚至呈阴性,TSGF检测对恶性肿瘤检测的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96%,准确性为83.5%。结论:这项检测对恶性肿瘤的普查、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曲: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甲状腺癌患者为肿瘤组,以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含量。结果: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P〈0.05)。结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可靠指标,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与腹水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9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及42例对照组术前及术后血清LN含量,并测定其中22例恶性肿瘤腹水LN含量。结果显示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术前血清L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1),术后明显下降,手术前后血清LN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低度分化组血清LN含量显著高于中度及高度分化组(P<0.05),腹水LN含量显著高于血清含量(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LN含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提示LN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对病情判断及监测可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盆腔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阴道超声下盆腔良恶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DCFI)及脉冲多普勒(PW)表现,提高盆腔肿瘤良恶性的鉴别率。方法:分析62例盆腔肿瘤的彩色多普勒(DCFI)表现为动脉频谱阻力指数(RI)值。结果:彩色多普勒显示为78.1%,良性肿瘤以周边显示为主,而恶性肿瘤各部均可显示。良性肿瘤RI>0.40,恶性肿瘤RI<0.4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人体胎盘分离纯化GST-π并建立血清GST-π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检测了73例正常人及193例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患者血清GST-π含量。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胃癌、结肠直肠癌患者血清GST-π含量显著升主(P<0.01-0.0001),阳性率分别为90.6%、90.0%、68.4%、66.6%和57.0%,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总的阳性率为79.6%,特异性95.4%。提示血清G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唾液酸(SA)的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对214例恶性肿瘤患、42例良性疾病惠和29例健康人的血清进行TSGF和SA的联合检测。⑧结果其TSGF阳性率分别为78.5%、119%、0%;SA阳性率分别为72.4%、7.1%、3.4%;两种其一阳性的阳性率为93.9%、14.2%、3.4%。④结论TSGF与SAA的联合检测明显优于单项TSGF的检测,具有广谱、灵敏等优点,有利于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胆汁、血清中糖类抗原(CA)242对胆胰恶性肿瘤诊断意义,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66例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和74例胆胰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A242含量。同时又对上述两组中各测23例胆汁中CA242含量。其结果表明:无论胆汁还是血清的测定,恶性肿瘤组CA242检测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胆汁组以11u/ml为界值,诊断胆胰恶性肿瘤灵敏度为82.6%,特异度86.9%。血清组以12u/ml为界值,诊断胆胰恶性肿瘤灵敏度80.3%,特异度82.4%。若血清、胆汁联合检测,可使诊断阳性率提高到92.1%。  相似文献   

17.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显色方法检测183例健康查体者,104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和32例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清TSGF含量。结果 恶性肿瘤组TSGF含量明显升高,平均检出阳性率为83.79%,特异性为93.44%,实验有效率为89.89%。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4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后进行动态观察,发现42例患者血清中TSGF含量明显下降(P〈0.01),另6例病情恶化患者TSGF含量无明显变化。在183例体检人群中发现12例阳性,占6.55%,其中2例被确诊为肿瘤,10例是由炎症所致的假阳性。结论 TSGF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广谱性,对体检人群的早期诊断及肿瘤患者的诊治、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1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21例子手术前测定血清中CA27.29、CA125、CA19-9及铁蛋白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A27.29、CA19-9及铁蛋白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而良性肿瘤患者CA125的假阳性率较高。同时测定四项肿瘤标志结果显示CA27.29、OA125及铁蛋白的联合检测阳性预计值为100%,阴性预计值为77.78%。资料提示CA27.29与铁蛋白为卵巢恶性肿瘤的较佳标志;CA27.29、CA125及铁蛋白的联合检测不失为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尿液中TSGF测定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尿液中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检测在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利用化学方法对120例恶性肿瘤息者、30例良性肿瘤及40例正常人尿液中TSG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恶性肿瘤患者尿液中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人,其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敏感性可达82.5%,特异性可达90%。结论:尿液中TSGF测定对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肿瘤筛查诊断、疗效观察,病情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为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采用比色法对92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和125例恶性肿瘤患者及其中69例治疗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SGF检测。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明显升高,且治疗好转后其含量和阳性率明显下降,其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为84.8%,特异性为96.7%,诊断正确率为89.9%。结论: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