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志毅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76,(2)
化学药物防护辐射损伤已经广泛研究,但防护药物或合并用药大都具有毒性。维生素 C 曾经用于治疗放射病,然应用大剂量维生素 C 以防护辐射损伤迄今未见研究。不同的照射剂量对肾上腺皮质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早已作测定。如致死剂量照射后肾上腺皮质维生素 C 含量第一次下降发生于照射后2~3小时,然后于24小时回升至最初水平,再次下降发生于72小时。而亚致死剂量照射时,再次下降 相似文献
2.
3.
4.
雄性大白鼠24只,随机分成3组各8只。A组为对照组,在大脑中动脉凝闭(MCAO)前30min静注蒸馏水;B组在MCAO前30min静注尼莫地平0.6mg/kg;C组在MCAO后40min静注尼莫地平1mg/kg;用钙离子选择性微电极观察脑梗死区细胞外Ca~(2+)变化。结果:B组脑梗死区细胞外Ca~(2+)下降值较小,A组下降值较大(P<0.01);C组给药前后自身对照脑梗死区细胞外Ca~(2+)明显回升(P<0.01)。实验表明,在MCAO前或后给药,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区细胞外Ca~(2+)流动均有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C对酪氨酸酶催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观测 2 羧基 2 ,3 二羟基 5 ,6 醌 (多巴红 )的形成得到动力学测量结果 ,研究在酪氨酸酶与 3,4 二羟基 L 苯丙氨酸 (L DOPA)反应中维生素C(Vc)所起的作用。方法在酪氨酸酶催化氧化左旋多巴反应体系中加入Vc,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测定多巴红的吸收度得到最初的曲线。对吸收度数据进行非线性的最小二乘方拟合得到有关动力学数据 ,就Vc在酪氨酸酶催化L DOPA反应中的作用提出反应机理。结果在Vc作用下酪氨酸酶氧化L DOPA的反应出现滞后现象 ,滞后时间与Vc的量成正比。结论Vc在催化反应中起着还原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维生素C对尿糖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糖常规检测主要应用干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法),该法快速、准确、便捷、特异性强,但易受维生素C的干扰。为了了解其影响程度,我们做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任志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60,(3)
我们已确定、小剂量(3mg/Kg)的维生素pp有提高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作用,因此当小剂量多次用于催眠抑制状态的动物时,它能解除这种抑制,若大剂量多次应用时,则恰恰相反,它便能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 E对COPD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6月6日至2014年3月20日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30例COPD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在予以COPD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E治疗10 d(维生素C注射液2.0 g+NS 250 mL ,1次/d静滴,疗程10 d;维生素E胶丸100 mg ,1次/d口服,疗程10 d)。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仅予以COPD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体内SOD与MDA变化。结果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MDA及SOD水平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使用维生素C、E治疗后体内SOD及MDA水平与未使用维C及维E的对照组治疗后体内SOD及MDA水平比较均有差异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维持体内氧化/抗氧化水平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对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加入不同量活性炭、不同温度及不同加热时间对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温度及不同加热时间,在配制的维生素C注射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活性炭,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讨影响注射液含量的主要因素,寻找最优生产工艺.结果: 随着活性炭投入量的增加,注射液中维生素C含量明显降低;虽然随着温度的升高,也会使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但不及活性炭的影响.结论: 配制维生素C注射液应结合生产实践及根据活性炭用量,适当增加维生素C投料量及调整因素与水平的组合,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三因素三水平的最佳组合,即活性炭用量为0.05% g/mL、加热温度为30℃和加热时间为10 min是配制维生素C注射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指南》2015,(25)
目的探讨尿糖检测中维生素C的干扰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就诊的10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糖检测,根据尿糖检测结果分为四组。28例为A组,尿糖值为5.6 mmol/L,25例为B组,尿糖值为14 mmol/L,25例为C组,尿糖值为28 mmol/L,28例为D组,尿糖值为56 mmol/L。分别从A、B、C、D四组尿液中抽取14个样本,在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糖检测,并观察加入维生素C后尿糖转阴时的剂量。结果当A、B、C、D组尿液标本中尿糖变为阴性时分别加入维生素C的浓度为7.5、15、40和50 mg。结论尿糖的检测结果受维生素C的影响,随着维生素的C浓度升高,尿糖的检测结果越低。 相似文献
12.
郭建兰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3,(1)
维生素C在空气中不稳定,特别在水溶液中易被氧化。本文研究了磷酸及磷酸盐对维生素C的稳定作用。试验所用稳定剂磷酸盐为Na_3PO_4·12H_2O,Na_2HPO_4·12H_2O,NaH_2PO_4,Na_4P_2O_7·10H_2O,Na_2H_2P_2O_7简称P_2),Na_5P_3O_(10)·6H_2O,不偏磷酸钠,Na_3 相似文献
13.
青藤碱具有多种中枢作用,研究青藤碱对条件反射活动的影响,对进一步分析青藤碱的中枢作用机制是有意义的.因此本文就青藤碱对小白鼠和猫的防御性条件反射的影响进行观察.(一)对小白鼠防御运动性条件反射的影响仿胥彬防御运动性条件反射木箱,以强风鸣声作阳性条件刺激,弱风鸣声作分化条件刺激.从给予强风鸣声至跑到木箱对侧的间隔时间,称为条件反射潜伏期.给药后给阳性条件刺激10秒钟动物不跑到木箱对侧称为条件反射消失,从弱风鸣声响后10秒内跑到木箱对侧称为分化抑制解除;当条件反射消失后接着给直流电作非条件刺激,刺激持续时间不超过10秒,如动物不跑到木箱对侧称为非条件反射消失.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再进行分化,阳性和分化抑制性条件反射巩固和反射潜伏期基本稳定后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4.
国外文献关于北五味子对条件反射的影响说法不一。本工作就此问题作某些探讨。以拍节音作为条件刺激结合食物强化对犬形成阳性条件反射,而后使其消退,并观察不同剂量的北五味子对消退抑制的影响。实验证明,在条件反射消退初期,对犬使用小剂量(0.03克/公斤)的北五味子能减弱消退抑制;0.05克/公斤时效果不定;0.1—0.2克/公斤时能加强消退抑制.但当消退抑制已巩固形成后,则北五味子不论剂量大小皆不表现任何影响。小剂量北五味子对消退抑制的影响在表现上与咖啡碱相似,但较后者为弱,因为后者当消退抑制巩固形成后仍能使消退抑制减弱。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对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的效果。方法2001年至2004年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给予保肝治疗,治疗组54例,应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疗程1年,比较前后2组ALT、AST水平变化,比较乙肝两对半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疗程结束时,2组乙肝两对半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ALT[治疗组为(56.8±25.9)U/L,对照组为(89.3±32.3)U/L]、AST[治疗组为(49.9±35.3)U/L,对照组为(76.5±34.5)U/L]均较治疗前[ALT治疗组为(176.3±65.2)U/L,对照组为(169.5±59.8)U/L,AST治疗组为(132.3±44.4)U/L,对照组为(121.4±38.6)U/L]有明显好转(P均〈0.05);治疗组HBsAg94.4%转阴,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C联用维生素E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阴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温度对维生素C泡腾片崩解时限的影响。方法:分别在15、25、37、45℃下对维生素C泡腾片进行崩解时限检查。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维生素C泡腾片的崩解速率逐渐加快。结论:维生素C泡腾片在45℃下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更科学、更符合临床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18.
黄跃 《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1999,(1)
本文用不同包装材料包装维生素 C片 ,放置 15天和 30天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收度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包装材料对维生素 C片颜色的影响非常大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C对烧伤创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昆明系小鼠制成7%Ⅱ度烧伤模型,然后分为对照组、全身用药组及局部用药组,观察维生素C对烧伤创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有减少烧伤创面组织氧自由基,减轻创面水肿、渗出以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创面局部用药效果优于全身用药。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