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建中 《医学争鸣》2009,(24):2951-2951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收治乙醇性肝病住院患者50(男48,女2)例,年龄21~65(平均38.5)岁;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乙醇性脂肪肝(AFL)8例、乙醇性肝炎(AH)26例、乙醇性肝维化(AHF)6例和乙醇性肝硬化(AC)10例;轻型32例、中型13例、重型5例;所有患者根据饮酒史、症状体征及相应辅助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和代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肝功能和病情程度比较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冼凤莲 《吉林医学》2011,(10):2008-2009
目的:探讨对乙醇性脂肪肝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男性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分别对ALT(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3个月后患者的体重、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数值降低,病情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戒酒是对乙醇性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控制其发病率,还能在乙醇性脂肪肝的预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辅以基础护理,实验组患者辅以临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时阎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费用(1.5±0.4)万、住院时间(8.6±2.3)d,两组数据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能够缩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去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兆华 《吉林医学》2011,(33):7027-7027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阿拓莫兰联合易善复治疗乙醇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乙醇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种,对照组采用阿拓莫兰治疗,治疗组采用阿拓莫兰联合易善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45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者48例,显效21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阿拓莫兰联合易善复治疗乙醇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例肝硬化患者合并肝源性糖尿病45例(24.2%),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空腹血糖大多轻度升高,控制饮食及改善肝功能或胰岛素治疗有效。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6.
孙卫红 《吉林医学》2012,(34):7490-7491
目的:观察和研究酒肝胶囊对于治疗乙醇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0例乙醇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硫普罗宁口服,治疗组给予酒肝胶囊口服;观察两组在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B超检查的变化状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中医症状、体征总计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酒肝胶囊能够明显改善乙醇性肝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存在明显改善肝功能和影像学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性脑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预见性护理所具有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所收治的被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方式来进行护理。并且在完成治疗护理完成之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肝性脑病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肝性脑病来说,利用预见性护理在其预防以及预后改善方面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32例肝硬化病因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13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及临床资料,探讨病因特点与护理体会。结果:132例肝硬化患者有单纯乙型肝炎病毒肝硬化患者2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10例、酒精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15例、遗传病或代谢疾病造成的肝硬化患者13例、原因不明的患者有25例。此外,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症以及原发性肝癌等。结论:我院132例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嗜酒也会造成肝硬化的发生,其护理应当以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健康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9.
孙虹秋 《吉林医学》2013,34(24):4908-4908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门静脉内径、肝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肝静脉频谱变化等,分析超声检查对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与肝纤维化发展阶段呈一致性,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重度及肝硬化阶段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作为判断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黄英  杨颜茹 《吉林医学》2013,(20):4022-4023
目的: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的乙醇性肝硬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择45例乙醇性肝硬化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颈密度,同时抽取空腹血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血清钙、磷。结果:肝硬化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03),血清钙肝硬化组较对照组低(P<0.05);肝硬化组1,25(OH)2D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血清磷、血清降钙素、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肝硬化组较对照组高(P<0.05);肝硬化组血清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明显降低(P<0.01)。肝硬化组股骨颈骨密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以肝功能为child C级尤为明显。结论:骨质疏松是乙醇性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应早期对肝硬化尤其是终末期患者进行骨质密度检测,血清IL-6、TNF-α,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清降钙素、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测定,尽量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秦玉杰  江培荣  刘玉萍 《吉林医学》2012,33(23):4959-4960
目的:观察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硬化患者50例,采用Vit C和凯西莱联合治疗。结果:5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23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0%。经过治疗后,ALT与AST水平都有明显下降(P<0.05),表示肝功能有明显恢复。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皮疹,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硬化类型多样,经过Vit C和凯西莱联合治疗后,有效率好,肝功能恢复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3 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13 C-Methacetin breath test,13 C-MBT)作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指标,探索其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本院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类型入组.于入院后接受13 C-MBT及其他基本检查,并记录显效时间、13 C-MBT相关结果.通过描述性分析,比较入选患者CTP分级和13 C-MBT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患者的13 C-MBT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入选的患者Child A组15例,Child B组40例,Child C组30例,肝储备功能Child A组(M=0.40)大于Child B组(M=0.22)大于Child C组(M=0.11),与显效时间呈负相关;按照病因分类,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6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有17例,与健康对照组(10例)相比,两组肝储备功能均减弱(P<0.01),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肝储备功能高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M=-0.16)(P<0.01);对MVmax40,CUM40,CUM120相互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乙型和丙型肝炎肝硬化组(P<0.01)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健康对照组明显大于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低于丙型肝炎肝硬化组.结论:13 C-MBT的安全性和精确性高,且为无创、便捷的检测方法,通过动态反映肝脏储备功能,并结合临床相关血液检查,可作为监测及预后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肝硬化时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病因较多,最为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和乙醇中毒【1】。当前临床上针对肝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患者存在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可以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2】,现将饮食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8例,男68例,女21例,平均年龄49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实验组男3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所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3例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0名患者进行普通护理。试验组13名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试验组肝性脑病的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预防效果明显,大大降低了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可以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彩超在乙醇行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0例乙醇性肝硬化及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乙醇性肝硬化患者1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14例,对两组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乙醇性肝硬化组脾脏厚度低于肝炎肝硬化组,乙醇性肝硬化组右肝斜径、左肝厚径明显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明确鉴别乙醇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加呋塞米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方法:将急性乙醇中毒2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用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加呋塞米治疗.对照组13例用纳洛酮治疗.结果:治疗组13例均在45分钟内清醒,对照组45分钟内清醒2例.结论: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加呋塞米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HTK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进行就诊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共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都进行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HTK观察组经过个性化护理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依从率达到97.78%,而对照组仅为82.2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TK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提高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及早识别出血征象,严密观察周围循环状况的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均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对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情况等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年龄40~78岁,其中男29例,女1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2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8例,乙醇性肝硬化3例;30例为第1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0例为第2次出现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治疗以及维持电解质平衡、护肝、降酶、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经治疗后血糖控制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肝性脑病、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抗病毒治疗对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96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采取药物止血、三腔二囊管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88例患者好转出院,大出血死亡6例,自请出院2例.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减少出血后肝性脑病和继发感染的发生,对患者进行预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