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在吞咽障碍患者家庭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要点。方法:前瞻性观察28例采用鼻饲营养的吞咽障碍患者实施PEG术后行家庭肠内营养支持的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及营养状态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均无PEG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出现轻微造口周围炎症,1例肉芽组织形成,1例导管脱出;所有患者和家属对PEG的评价为舒适、安全、方便;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由60.7%降至3.6%);术后营养状况迅速改善,术后3个月体重[由(45.75±8.09)kg升至(50.3±7.78)kg]、血浆白蛋白[由(35.19±2.70)g/L升至(39.83±3.04)g/L]、血红蛋白[由(89.48±15.49)g/L至(113.21±9.54)g/L]水平均有显著增长,P〈0.01。结论:PEG是舒适、安全的肠内营养途径,能显著降低肺部并发症,改善营养状况,适用于需要长期家庭肠内营养的吞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肠内组(EN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输液治疗,并观察临床反应和测定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以及营养指标。结果:①肠功能恢复时问EN组短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治疗后体重、前自蛋白、自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E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牢肠造瘴肠内营养是一种可行的肠内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以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6-05/06在东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健康SD雄性大鼠16只,体质量150~18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用普通饲料(成分:米糠80g,玉米粉500g,黄豆粉300g,骨粉30g,维生素13g,矿物质67g)喂养,高脂饮食组用高脂饲料(葵花油325g,玉米粉254g,全脂奶粉230g,米糠51g,鸡蛋30g,维生素13g,矿物质67g,骨粉30g,混合制成1000g)喂养4周。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体质量、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 结果:纳入大鼠1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4周后高脂饮食组大鼠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体质量、血浆内皮素1及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1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50±2.15),(14.30±1.89)mIU/L,P〈0.01;(6.60±1.26),(3.28±0.57),P〈0.01;(332.69±15.85),(312.38±16.37)g,P〈0.05;(77.82±6.28),(64.72±5.42)ng/L,P〈0.01;(47.50±2.51),(32.47±3.44),P〈0.01]。②高脂饮食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一氧化氮及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4.99±0.17),(-4.29±0.19);(46.50±3.08),(54.63±5.58)μmol/L;(48.17±3.55),(55.50±3.15),P〈0.01]。③4周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高脂饮食组在30,60,120min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71±0.63),(7.90±0.53)mmol/L,P〈0.05;(9.51±0.45),(7.28±0.43)mmol/L,P〈0.01;(6.58±0.48),(5.80±0.58)mmol/L,P〈0.05)。 结论:高脂饮食可致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血脂代谢障碍是促成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有无差异。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9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3例)和早期肠外营养组(TPN组14例),对照组(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EN组早期留置液囊空肠营养管行空肠营养,TPN组早期行静脉高糖氨基酸治疗,对照组早期未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分别在治疗1、2、3周后比较三组总胆红素、WBC、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和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于出院时比较感染并发症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三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2周时,EN组及TPN组白细胞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第2、3周时.EN组和TPN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N组及TPN组感染率、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N组更优,但TPN组肠胀气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EN组及对照组,尤其是较高龄人群。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但针对不同年龄人群,可选择不同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5.
丁滢  黄琪 《护理学报》2010,17(15):45-47
目的为肝功能衰竭患者寻找合理有效的营养供给方法。方法70例需要肠内营养的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口服、间断输注和微量泵持续泵人营养液法,3组均根据肝功能衰竭患者营养要求制定营养标准,并给予常规保肝退黄等综合治疗及整体护理。结果在肠内营养的第10天,微泵组的血浆蛋白(34.20±1.17)g/L,推注组(33.13±1.67)g/L,口服组(30.14±1.53)g/L,微泵组优于推注组和口服组(P〈0.05);微泵组体质量减轻(2.4l±0.76)k,推注组(3.14±0.28)kg,对照组(3.42±0.56)kg,微泵组优于推注组和对照组(P〈0.05);腹腔感染率,微泵组24%、推注组36%、对照组56%(P〉0.05);恶心、呕吐、腹胀、胃潴留、误吸、血糖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泵入法可有效增加重型肝功能衰竭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提高营养支持力度,减少或避免传统营养方式引起的腹泻、恶心、呕吐、胃潴留、误吸、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男性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术后第1日行肠内营养(EN);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PN)。观察两组术后体重、血浆白蛋白、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比较体重损失率(P〉0.05),血浆蛋白损失率(P〈0.05),肛门排气时间(P〈0.01),术后住院日(P〈0.05),术后并发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E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方法 将50例行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术前3 d 均进流质饮食并口服甲硝唑和氟哌酸.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在术前灌肠前 3 d 口服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进传统的流质饮食;对照组在术前灌肠前 3 d采用传统的流质饮食,同时口服50%硫酸镁30 mL,至手术前晚.观察2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术前第4天、术后第1天检测指标(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血清转铁蛋白)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吻合口漏、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淋巴细胞总数、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血清转铁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择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前肠道准备中采用口服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代替传统流质饮食,能保证患者良好的肠道清洁度,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合适时间.方法: 将59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入院后24~48 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方法,对照组31例入院后4~8 d开始按常规方法鼻饲流质.结果:患者对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胃肠营养有较好的耐受性,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体重等)明显改善(P〈0.05,P〈0.01).随访6个月,实验组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的预后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生长激素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35例和EN+生长激素(GH)组35例,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生化、营养状态指标、免疫学指标与T细胞亚群。结果EN+GH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改善程度优于E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GH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水平低于EN组,CIM、NK水平高于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GH组累计氮平衡为正氮平衡,EN组为负氮平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迅速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适量应用生长激素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9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组60例和对照组(常规禁食、补液)30例.EN组为术后次日起应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胃潴留、腹胀、腹泻、呕吐、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鼻黏膜损伤发生率;监测术前及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 EN组术后排气与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胃潴留、腹胀较对照组少(P<0.05).EN组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明显升高(P<0.05);术后体重减轻较对照组少.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术后早别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48例合并营养不良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3组,肠内营养组(EN组)60例采用以含膳食纤维为主的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PN组)60例行标准TPN支持;常规组28例常规输液及逐渐过渡饮食。观察临床表现,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指标。结果:肠功能恢复时间EN组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各项生化指标治疗前后3组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营养及各免疫指标比较,除TP、CD8^+外,EN、P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且EN组CD4^+、CD4^+/CD8^+高于PN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营养和免疫状况,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2.
胃肠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童强  王国斌  卢晓明 《中国康复》2004,19(6):342-344
目的 :比较早期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胃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72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EN组 )和肠外营养组 (PN组 )各 2 6例及常规输液组 (对照组 ) 2 0例。术后 2 4h开始肠内或肠外营养 ,检测术前和术后第 9天营养状况、免疫指标、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术后EN组、PN组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EN组与PN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CD3 、CD 4 、CD 4 /CD8 EN组、P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CD 4 、CD 4 /CD 8 EN组亦显著高于PN组 (P <0 .0 5 ) ;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肠癌术后近期的营养和免疫状况 ,肠功能恢复方面亦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3.
非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0例非胃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及肠外营养组(PN组)各15例,常规输液组(对照组)10例,比较各组胃肠减压量和胃排空障碍恢复时间。结果:EN组胃排空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胃肠减压量在治疗7和14d后明显少于PN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对胃排空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对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应尽量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给予谷氨酰胺(G ln)对严重烧伤所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160只W 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C)组、烧伤对照(B)组、G ln静脉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PN)+G ln〕和G ln肠道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EN)+G ln〕。各组烧伤大鼠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EN+G ln组给予1.0 g.kg-1.-d 1G ln;PN+G ln组给予等量谷氨酰胺双肽;B组使用等量酪氨酸。观察烧伤后1、3、5、7和10 d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给予G ln对其的影响。结果烧伤后肠黏膜损伤指数、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而肠黏膜血流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B组比较,PN+G ln组和EN+G ln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变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与PN+G ln组比较,EN+G ln组的疗效更优。结论经肠道补充G ln更有利于减轻烧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15.
肠内免疫营养对烫伤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EIN)对烧伤后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大鼠模型。64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IN组和标准肠内营养(EN)组,另取8只大鼠作为伤前对照。EIN组和EN组给予等热量肠内营养液。分别取伤前对照及EN组、EIN组伤后1、4、7和10d检测肠黏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含量的变化,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黏膜组织TNF-αmRNA表达。结果烫伤后EN组和EIN组肠黏液sIgA浓度、血浆DAO活性、TNF-α含量和肠黏膜组织TNFamRNA表达均比伤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EIN组肠黏液sIgA浓度、血浆DAO活性和TNF-α含量在伤后4、7和10d,肠黏膜组织TNF-αmRNA的表达于伤后1、4、7和10d均比EN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与标准EN相比,EIN可明显减轻严重烫伤后肠黏膜损伤,其机制与增加肠黏液sIgA浓度、降低肠黏膜组织TNF-α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综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N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2组基线资料匹配。EN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在胃肠功能恢复时尽快启用EN,观察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结果入院当日,2组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酶(AMY)、血浆白蛋白水平和APACHEI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上述各项指标对比,EN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EN组治疗后感染率(33.33%vs66.67%,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28.57%vs71.43%,P<0.01)、住院天数〔(20.50±2.70)vs(26.21±3.11)d,P<0.01〕及住院费用〔(4.20±1.20)vs(6.51±1.60)万元,P<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N组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功能恢复期尽早行EN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降低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唐静  朱京慈 《护理研究》2007,21(7):584-586
[目的]探讨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血清和胃黏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将5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益生菌 肠内营养组(EC组)、肠内营养组(EN组)、创伤对照组(I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于喂养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取标本,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比色法分别检测血清和黏膜中的SOD和MDA含量。[结果]EC组、EN组、I组与C组相比,血清和胃黏膜SOD显著下降(P<0.05或P<0.01),MDA升高明显(P<0.01);EC组、EN组与I组比较,血清与胃黏膜SOD活性明显增强而MDA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EC组在喂养第3天、第5天与EN组相比,血清和胃黏膜中SOD活性明显增强而MDA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补充含益生菌的肠内营养,可显著增强血清和胃黏膜中SOD活性,从而促进清除血清和胃黏膜中MDA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休克进行肠内营养的时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 iCO2)监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价值。方法把96例临床诊断为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根据P iCO2指标接近正常及临床症状、组织氧合情况进行EN支持;对照组在休克纠正早期(即血压恢复时)就给予EN支持。对两组患者原发疾病的恢复情况、胃肠道症状、监测指标、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不断减少;5 d后治疗组减少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愈率明显升高(91.3%比75.0%,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0±1.8)d比(7.5±2.3)d,P<0.01〕。结论创伤性休克时选择合适的EN时机,对肠道功能保护、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癌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何洁依  谢勇  李萍  花天放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3):374-375,377
目的 :观察、比较胃癌术后肠内与肠外营养的效果。方法 :4 4例胃癌术后病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 (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EN组术后 2 4h启动经鼻肠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 ,给热卡 2 5~ 30kcal·kg-1·d-1,氮 0 .18g·kg-1·d-1,热氮比为 134∶1,PN组经外周静脉输注 ,热量 2 5~ 30kcal·kg-1·d-1,由葡萄糖及 30 %Intralipid分别提供 5 0 %的热量 ,氮 0 .18g·kg-1·d-1(氮源为 8.5 %乐凡命 ) ,共 7d。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营养计划。两组术后体重均低于术前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TP、PA、ALB组内比较PN组均下降明显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PN组PA下降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对肝功能的影响PN组术后AST、ALT、GGT升高较明显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组间比较PN组术后GGT升高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EN组早于PN组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有效的。EN对于改善营养状况、维持机体血浆蛋白水平优于PN ;与PN相比 ,EN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