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龄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龄胃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和钢李海龙马金柱邢树乔高龄胃癌病人中,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及再次、多次手术者比例较大。临床上体征隐匿,诊断困难,病情变化迅速,往往造成术前准备时间不足。老年人脏器功能低下,合并疾病较多,这些特点使老年胃癌病人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高居所有肿瘤的第二位[1]。研究表明,6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上升,老年患者可达28.5%,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胃癌患者比例上升,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在临床研究中老年肿瘤的诊治常常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了49例70岁以上高龄胃癌的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后处理。结果 高龄胃癌患者多数有其他合并症,本组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33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3例,姑息性切除8例,仅行胃肠吻合或探查5例。术后10例出现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3例。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高龄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文献报道[1],其死亡率居各类癌症的第一位,约23.02%,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步成熟,以其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等优势[2-3],成为治疗高龄胃癌患者优先选择的术式。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们为83例高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医护配合,  相似文献   

5.
对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并经手术的60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5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高龄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6.
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1~2002年外科收治的年龄超过或等于70岁的45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胞胀或不适(74.3%),以及消瘦(53.3%)和食欲下降(47.1%)。临床Ⅲ、Ⅳ期患者占63.9%。413例患者予以手术治疗,胃切除316例(76.5%),其中根治性切除231例(73.1%),姑息性切除85例(26.9%)。并存有重要器官慢性病变238例(52.7%),出现术后并发症194例(47.0%)。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32.9%,其中胃切除患者为43.0%,根治性切除患者为57.9%,姑息性切除患者为2.7%。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多为临床Ⅲ、Ⅳ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应提高早期诊断率;适宜的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但应做好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7.
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 70岁以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  4 7例 (81.0 % )术前有重要器官病变 ,主要是心血管疾病 39例 (6 7.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8例 (31.0 % ) ,糖尿病 15例 (2 5 .9% )。术后并发症主要在心血管系统 18例 (31.0 % ) ,呼吸系统 2 3例 (39.7% ) ,伤口裂开 2例。无吻合口瘘、伤口或腹腔感染发生。结论 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肺疾病 ,其次原因是急诊手术、手术创伤、手术时间、年龄大、营养免疫状况低下。应根据老年生理病理的特点和器官功能的状态 ,术前全面评估和准备 ,术后加强监测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3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以提高该术式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24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成功实施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75例行PD,49例行保留幽门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消化道重建均采用Child法;胰肠吻合方式303例为胰肠端端套入式吻合,21例为端侧吻合..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6/324):肝功能不全1例,胰瘘伴腹腔出血7例,1例胰管狭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者3例,吻合口溃疡4例,胃排空障碍6例,胆肠反流1例,淋巴瘘3例.术后30 d死亡内死亡1例.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管理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细心的围手术期管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顺利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超鸿 《腹部外科》1997,10(1):8-10
去年人胃癌往往伴有心、肺、肾、肝等重要器官疾病,加上对麻醉、手术耐受性差,增加了手术治疗和术后管理的困难,较一般胃癌手术治疗有更多的并发症和危险性。因此,重视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老年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本文重点介绍老年胃癌病人的并存病、麻醉与手术、以及术后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高龄患者开胸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处理。方法 对52例70—82岁开胸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心肺功能不全9例,心律失常22例,心肌梗塞1例,脑梗塞2例。肾功能不全2例,肝功能不全1例,ARDS3例,早期死亡2例。结论 高龄人开胸术后并发症高,术前应充分准备,尽量纠正合并症;术中麻醉应平稳,尽量减少对肺组织的损伤。最大限度保护肺功能,并控制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重点防治心肺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复尔凯鼻胃管)胃肠减压,对照组用普通胃管(F16)胃肠减压。观察两组胃管的通畅性,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或裂开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胃管通畅率分别为94.11%和9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咽喉疼痛8.84%;恶心、呕吐5.88%)低于对照组(咽喉疼痛28.13%;恶心、呕吐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可达到胃管减压的相同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办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6月197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组)和同期275例接受常规胃癌根治术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传统的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6% vs. 10.55%,P>0.05)。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程度、手术时间、术者经验等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注意结合相关因素、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胆红素变化的规律及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分为高胆红素组和胆红素正常组,观察术后胆红素变化特点,分析导致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因素.结果 红素正常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4 d达峰值[(21.5±9.2)μmol/L],术后14 d可降至正常水平;高胆红素血症组血清总胆红素7 d达峰值[(49.2±25.4)μmol/L],术后14 d仍高于正常值2倍[(36.1 ±17.6)μmol/L].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水平,肝功能Child分级,术中肝血流阻断方式,出血量,输血情况以及术后合并低钠血症与术后高胆红素血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术前胆红素水平是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独立预测指标(OR=5.406,χ2=11.319,P=0.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是重要的.围手术期对发生商胆红素血症的相关临床因素积极防范并处理,可降低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肥胖老年患者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2年9月26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老年肥胖患者(肥胖组)和同期67例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非肥胖老年患者(非肥胖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肥胖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肥胖组[(231.2±51.4)min vs.(208.5±53.6)min,P=0.039],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1% vs. 22.4%,P=0.589)。两组术后1,3,5 d各免疫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肥胖组术后体能评分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而呼吸困难分、疲劳评分低于非肥胖组(均P<0.05),余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8例(90.3%)随访2~48个月,肥胖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8.2%,65.2%;非肥胖组1,2,4年生存率分别为93.4%,77.7%,6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6)。 结论:肥胖能增加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时间,但并不会影响手术安全性及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为高龄胃癌患者行腹腔镜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87例行胃切除术高龄(≥7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48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中位年龄、术前合并症、ASA术前危险度评分、疾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与开腹组比较,除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外(P>0.05),腔镜组术中平均出血量(73 mL vs.309 mL),肠功能恢复时间(4.1 d vs.5.5 d),进流食时间(4.2 d vs.6d),平均住院时间( 19.1 d vs.25.2 d),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28.2% vs.56.3%)均明显减少(均P<0.05).平均随访29个月,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总生存率分别是57.1%和65.9% (P>0.05).结论:为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壁造瘘口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癌腹壁造瘘手术299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造瘘口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33.1%(99/299),其中造瘘口周围皮炎91例(30.4%),造瘘口狭窄8例(2.7%),造瘘口梗阻3例(1.0%),造瘘口脱垂17例(5.7%),造瘘口坏死2例(0.6%);端式造瘘组219例,其造瘘口周围皮炎、造瘘口脱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袢式造瘘组(80例)(P0.01);在端式造瘘组中,经腹膜外途径造瘘者(213例)其造瘘口梗阻及造瘘口旁疝的发生率又较经腹膜内途径造瘘者(6例)为低。结论术中对造瘘相关因素的及时处理及造瘘术式的合理选择有助于减少造瘘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胃癌合并肝硬化的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手术治疗的28例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各项检查,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功能、凝血机制等,预测切除肿瘤的可能性。行根治性近端胃次全切除术7例,同时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例;全胃切除5例,同时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2例,同时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曲张血管缝扎术5例;姑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术后继续保肝治疗,并加强对并发症的监测和处理。结果28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腹水,早期肝昏迷5例,创面渗血3例,左膈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8/28),均经积极治疗后恢复,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间死亡。结论胃癌合并肝硬化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方式须根据肝功能情况、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以及胃癌的部位等采用“个体化”处理原则。良好的肝功能储备和围手术期处理,术中仔细止血和术后加强并发症的防治是决定手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Ⅲb,Ⅳ胃癌术中、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其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比研究胃癌单纯手术(对照组,31例)和手术加术中、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化疗组,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化疗组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腹腔2年及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中、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防治肿瘤腹膜转移,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LAG)后发生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的156例临床病历完整行LAG的患者资料,采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对于术后并发症进行分级,同时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Clavien-Dindo分级的影响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共27例(17.3%)出现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Ⅰ级3例、Ⅱ级15例、Ⅲ级8例、Ⅴ级1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吻合口瘘、肠梗阻、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性别、BMI、术前合并基础疾病、ASA分级、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第3天C反应蛋白(CRP)值与LAG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25kg/m2)、吻合方式(BillrothⅡ和Roux-en-Y法)、术后第3天CRP水平(≥170mg/L)是影响LAG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BMI、吻合方式、术后3dCRP的也是影响患者术后Clavien-Dindo分级的因素(均P0.05)。结论:LAG后常见的并发症为Clavien-DindoⅡ级,BMI、吻合方式、术后第3天CRP水平是影响LAG术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初次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1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行再次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手术均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加不同范围的颈部淋巴结清扫。结果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腺体和淋巴结内有残余癌的发生率为76.8%。院外首次手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22例及双侧损伤的1例(总发生率为16.7%),经修复后恢复19例。再次手术后新发的喉返神经损伤3例(2.2%),甲状旁腺部分损伤2例(1.4%),喉上神经损伤2例(1.4%);无食管损伤及术后出血。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癌残留的发生率较高,应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以选择双侧甲状腺全切和颈部淋巴结清扫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