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妊娠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8次)妊娠合并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中期妊娠3例次,晚期妊娠15例次。重症急性胰腺炎5例。合并高脂血症6例,胆道疾病1例。血或/和尿淀粉酶升高者14例次(77.8%,14/18)。B超提示胰腺炎12例次(66.7%)。1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其中1例转手术清创引流。13例终止妊娠。产妇无死亡,胎儿死亡3例(18.8%)。
结论:妊娠期合并胰腺炎以中晚期妊娠为主。高脂血症是主要病因。以保守治疗及保证孕妇安全为首选;及时终止妊娠,母婴分科协作抢救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干预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90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其中保守治疗组30例,内镜治疗组30例,手术治疗组30例,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评价早期内镜干预治疗的疗效。
结果:内镜治疗组30例患者均治愈,保守治疗组治愈25例(83.3%),手术治疗组治愈28例(93.3%),内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非内镜治疗的两组(P<0.05)
结论:早期内镜干预解除了胆胰管开口的梗阻,通畅了胆胰液的引流,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titis,ABP)的优化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余收治的159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及有无胆道梗阻分为轻症非梗阻型(68例)、轻症梗阻型(43例)、重症非梗阻型(27例)、重症梗阻型(2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先给予非手术治疗。对于伴有胆道梗阻的64例,根据解除梗阻的不同术式,分为内镜治疗组和开腹手术组,对比使用不同治疗方案的各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不伴梗阻的95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且轻症组与重症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梗阻的64例中,入院后24 h内均行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26例)各指标与内镜治疗组(38例)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差于后者(P<0.05)。
结论:胆源性胰腺炎应分型而治。非梗阻型ABP(轻型和重症)早期非手术治疗效果好;梗阻型ABP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是治疗关键。内镜途径解除胆道梗阻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更满意,是治疗梗阻型ABP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间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254例(老年组,年龄≥60岁)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年龄<60岁)258例进行比较。
结果:老年组,男∶女=1.00∶1.27。胆源性因素占发病原因的70.9%。其中轻症(MAP)218例,治愈216例,死亡2例(0.92%);重症(SAP)36例,治愈23例,死亡13例(36.11%)。病死率与年龄、轻重程度有关(P<0.01)。对照组,男∶女=1.00∶1.00。胆源性发病因素占46.1%。MAP 216例,均治愈,SAP 22例治愈19例,死亡3例(13.6%)。老年组血淀粉酶(1 054.97±775.60)U/L及总胆红素(40.97±37.11)μmol/L升高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CT检查的阳性符合率(68.9%)明显高于B超(22.8%)(P<0.01)。老年组行手术治疗65例,ERCP 46例占70.8%,常规手术治疗26例,对照组手术治疗51例,其中ERCP 28例,常规手术治疗23例。老年组有35例发生不同种类并发症(13.8%)多于对照组的20例(78%)(P<0.05)。
结论:老年AP胆源性因素居多。血淀粉酶及总胆红素升高明显;并发症多;病死率高。CT是AP首选的辅助检查。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主。ERCP对于胆道梗阻、感染引起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较为适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高,且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末段嵌顿残余结石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10年5月98例胆总管末段嵌顿残余结石患者,包括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20例,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术后66例,肝胆管结石术后12例,经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98例患者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技术均实施成功,一次成功取石成功者95例(96.9%),二次取石成功者3(3.1%)例,所有患者胆总管末段嵌顿残余结石均被取净。1例发生急性胰腺炎(1.0%),9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9.2%),无胆道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管残余结石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微创等优点,是治疗胆总管末段嵌顿残余结石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复苏对严重肝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对86例严重肝损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86例患者中10例死亡,76例治愈,病死率为11.6%,治愈率为88.4%。
结论: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应贯穿于严重肝损伤围手术期的全过程,早期成功复苏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9年9月间经手术治疗的7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72例根据接受手术时间早晚及是否进行肠内营养(EN),分为:早期+全胃肠外营养(TPN)组,早期+TPN+EN组,延期+TPN组,延期+TPN+EN组。全组发生术后并发症72例,死亡23例,延期+TPN+EN组在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较其他组有明显降低,而在术后并发症与其他组无区别。
结论:在早期维持SAP患者生命体征及内环境稳态的情况下,延期行创伤小的手术方式,充分引流,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在SAP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的48例SAP的临床资料,比较早期手术者和延期手术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早期手术者手术病死率为19.35%(6/31),延期手术者手术病死率为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10/31),延期手术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2.94%(9/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AP早期手术的死亡,最主要的是来自于急性应激期的多器官功能损伤,而非手术本身的打击。外科手术虽是SAP综合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但完善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手术中的正确操作和有效引流、手术后重要脏器系统的维护等是SAP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治疗性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03年5月—2008年12月施行的4 810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 810例ERCP中,共发生并发症245例(5.1%),其中急性胰腺炎113例(23%),急性胆管炎76例(1.6%),消化道出血33例(0.7%),十二指肠穿孔4例(0.1%),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19例(0.4%)。死亡2例(0.04%),1例为EST术后十二指肠穿孔,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ERCP术后发生毛细胆管炎,肝功能衰竭死亡。反复多次胰管显影是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最主要原因,胆道梗阻因素的存在导致胆道引流不畅是发生胆道感染、败血症等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穿孔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需及时积极处理。 
结论:严格掌握ERCP及ES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造影后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性ERCP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小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2月第1次手术后复发的小肝癌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手术组和消融栓塞组,比较两组术后3年生存及复发情况。
结果:再次手术组24例,均行局部切除加肝动脉化疗泵植入行化疗栓塞。消融栓塞组23例,均行局部射频消融治疗加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再次手术组3年无瘤存活率(66.7%,16/24)高于消融栓塞者(47.8%,11/23)(P<0.05),手术切除肿瘤局部复发率(25.0%,6/24)低于消融栓塞(34.8%,8/23)(P<0.05)。直径<3 cm的肿瘤,采用手术或消融栓塞治疗者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5 cm肿瘤采用手术治疗者3年生存率高于消融栓塞治疗,复发率低于消融栓塞治疗(均P<0.05)。
结论:临床医生在为复发性小肝癌患(<3 mm)者提供治疗方案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对肿瘤为3~5 mm者则以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1.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对收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
结果:33例中胰岛素瘤18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9例,胃泌素瘤4例,胰高血糖素瘤2例。其中29例进行根治行切除,4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而放弃手术,总手术切除率为87.8%,术后发生胰瘘5例,肠梗阻2例,无住院期间死亡病例。2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7±3.5)年(9个月至14年),其中恶性14例患者总的1年和3年生存率为71.4%和50.0%,在随访期间19例良性患者全部存活。
结论:手术切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前定性及术中定位尤为重要,术中胰腺探查结合术中B超是定位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术式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P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法:对17例RPH患者的MSCT(16排或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腹腔血管显像(CTA)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脾静脉及侧支循环的CT表现。
结果:胰源性14例,脾源性1例,白血病2例。CT显示脾静脉闭塞占35.3%,狭窄占64.7%;可见胃底静脉曲张占70.6%,胃体静脉曲张占76.5%。
结论:MSCT能显示RPH的病因及侧支循环情况,对于RPH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19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中术尔泰应用组106例(观察组),未应用术尔泰组90例(对照组)。两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后,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至清亮,吸除残液,治疗组再加用术尔泰腹腔冲洗、部分留置;脐部腹膜缝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碘伏消毒处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72 h后腹胀及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组106例中无切口感染,术后72 h后腹胀者4例(3.7%),术后疼痛10例(9.4%),恶心呕吐6例(5.6%),腹腔脓肿0例;对照组90例中脐部切口感染3例(3.3%),术后72 h后腹胀者16例(17.8%),疼痛46例(51.1%),恶心呕吐28例(31.1%),腹腔脓肿8例(8.8%)。
结论:术尔泰可以有效预防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减少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68例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患侧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51例,次全或全切除术17例;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24例,功能性淋巴结清扫36例,全淋巴结清扫8例。术后均行内分泌治疗。患者均获1~3年随访(其中4例3年后失访),均健在。
结论:儿童甲状腺癌的合理治疗方案仍然存在争议。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选择合理术式和术后辅助治疗可达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9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者的发生率为5.45%;术前诊断率为83.3%。5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率38.9%;病理诊断为腺癌; 45例患者(占总数的83.3%)术后平均随访24个月,行根治性手术病例平均存活21个月,行姑息性引流手术病例平均存活8.5个月,仅行探查术病例存活平均3.5个月。
结论:胆管癌伴有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较差,有可能时应力争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应用纤维胆道镜辅以冲击波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胆道镜经T管瘘道网篮取石辅以冲击波碎石治疗胆道术后残石1 5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1 573例患者中1 511例成功取出全部残余结石而治愈,治愈率96.1%;每例患者取石次数为1~9次,平均为3.31次;治疗期间并发胆道出血3例,发热17例,腹泻2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
结论:胆道镜取石辅以冲击波碎石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是当前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成人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间非手术治疗96例成人钝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外伤I级者51例(53.1%),Ⅱ级30例(31.3%),Ⅲ级12例(12.5%),Ⅳ级3例(3.1%)。诊断包括病史、超声检查,腹腔穿刺及CT检查。入院后监测生命体征,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87例,成功率90.6%,中转手术治疗9例。共发生并发症15例,包括右侧胸腔积液12例,肝周脓肿3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
结论:对钝性肝损伤施行非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严格选择适应证、注意监测血流动力学、超声及CT等辅助检查,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4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经腹胆囊全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经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胆囊切除+脾切除术、一期和二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左外叶切除+胆道手术。治愈率84.1%(37/44),并发症发生率22.7%(10/44),无死亡病例。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9例,采用内窥镜治疗5例,非手术治疗4例,治愈率11.1%(1/9),并发症发生率55.6%(5/9),病死率为22.2%(2/9),死亡原因为大出血和肝功能衰竭。
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术前应综合评估,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应采取尽可能创伤小的手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病死率,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应视为手术禁忌,采取内窥镜或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的策略。
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6年收治的56例胆道结石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均经再手术治疗。术后残留结石3例(5.4%),其中2例术后6周通过胆道镜取石成功。出现并发症9例(16.1%),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42例随访1~7年,发现有胆管炎发作者2例,结石复发1例,无须再手术治疗者。
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方式的选择,全面正确的术前诊断和充分的术前准备,胆道残留或复发结石再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SRHCC)出血的合理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半间手术治疗SRHCC 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急诊一期切除与二期切除两种手术治疗,观察各手术的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远期疗效。
结果:急诊一期肝癌切除术者(A组)与我院非破裂出血的行择期性手术的肝癌配对患者(B组)比较,前者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病死率高;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别。二期肝癌切除术者(C组)与我院非破裂出血的行择期性手术的肝癌配对患者(D组)比较,并发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相近,远期疗效差。A组与C组比较,A组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病死率高,远期疗效优于C组。
结论:SRHCC治疗方法的选择,仍需强调个体化;在经过临床选择的患者中,急诊一期肝癌切除术治疗SRHCC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