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猴头菇中7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猴头菇中K,Ca,Mg,Zn,Cu,Fe和Mn 7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猴头菇中含有较为丰富的金属元素,K、Ca、Fe、Mg和Zn的含量均较高,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广阔的繁殖栽培市场。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材吉祥草中8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吉祥草中的Ca、Fe、Cu、Zn、Mn、Mg、Na、K等8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吉祥草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胡椒根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消解液作为消解剂,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处理胡椒根,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个产区胡椒根中锌、锰、铁、铜、钾、钠、钙、镁、镍、铅、铬等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测定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较好(r=0.9956~0.9998),回收率在91%~119%之间,RSD在0.64%~6.01%之间,测定结果满意。不同产地胡椒根金属含量分布有差异,各地区的胡椒根中营养元素钾、钠、钙、镁、铁、锰含量普遍较丰富,广西和云南的胡椒根中铅含量稍高,但有害重金属元素铜、铅、铬的含量均低于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较了四种不同消化方法对魔芋中微量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混酸消解的方法,各试验金属元素都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正辛醇—水分配体系模拟竹叶的水煎液中Cu、Fe、Zn在人体肠胃中的分配情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竹叶、竹叶水煎液以及水煎液中上述各元素水溶态和醇溶态的含量。初步探讨了酸度变化(人体胃肠酸度)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布与作用靶位(胃、肠)的酸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凭建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2):1420-1421
胆汁和胆石中除含有胆固醇、磷脂和胆色素以外,还含有多种金属元素。由于胆汁来源困难,用常规进样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虽然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等优点,但一般需要几ml胆汁样品液。我们采用自制的聚四氟乙烯小漏斗进样100μl,0.2ml胆汁经稀释后测定Ca、MR、Zn、Cu、Fe、和Mn的含量,特别适用于少量样品多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7.
6种生物制剂中9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样品中9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6种生物制剂中锌、铜、铁、铬、锰、镍、镉、钙均以蚂蚁因子含量最高,钾含量则以转移因子、胸腺肽较丰富;不同的生物制剂中9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有一定差别。这为临床合理使用生物制剂治疗某些疾病及微量元素缺乏症提供了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鳢肠茎、叶和花中的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鳢肠茎、叶和花中钙、镁、锰、铁、锌、铜含量丰富,茎、叶和花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为鳢肠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测定铬、铜、锰、镁、钠、镍、铅和钙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 - AES)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硝酸高氯酸(9∶1,v/v)消化滤膜,定容至10 ml,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分别测定。结果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各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0.996,检出限≤0.033,加标回收率为95.4%~109.0%,相对标准偏差为0.36%~1.92%;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的各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值>0.998,检出限≤0.0054,加标回收率为95.9%~102.6%,相对标准偏差为0.47%~1.90%。 结论 2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发中多种金属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并建立快速检测头发中铁、锰、铜、锌、钙、铅、镉、硒含量的方法。方法:微波消解头发样,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铁、锰、铜、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铅、镉,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硒。结果:测定值均在标准物质标准值不确定度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结论:本法准确度和精密度令人满意,适于头发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核苷类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中核苷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尿苷、腺苷、腺嘌呤。结论可利用此方法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板蓝根核苷类中薄层层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板蓝根中核苷类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中核苷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尿苷、腺苷、腺嘌呤。结论可利用此方法控制板蓝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研究板蓝根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中有机酸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蓝根腺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两种方法均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结论可利用此方法控制板蓝根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川楝子中Mg、Fe、Sr、Zn、Mn和Cu 6种微量元素的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先用传统的煎煮法进行元素提取,然后分别采用0.45μm微孔滤膜、LSA-10大孔吸附树脂柱、正辛醇/水分配体系,依次区分元素的可溶态和悬浮态、有机态和无机态、醇溶态和水溶态,最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湿法消解后的各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种元素的提取率在16.6%~64.4%,悬浮态的颗粒吸附率在2.4%~27.9%,加标回收率在94.7%~103.7%,检出限为2.0~7.2μg/L,RSD≤5.1%。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微波消解技术,建立测定乌药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HNO3+HClO4混合酸为消解剂进行样品消化,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进行测定。结果:乌药中Ca、Fe、Mg和Mn的含量分别为371.7,251.9,456.4和203.4μg/g,加标回收率(n=6)在95.6%~104.2%之间,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33%~4.2%之间。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乌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闻文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48-1449
目的 了解板蓝根对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作用。方法 将板蓝根加入吸附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培养细胞,培养后用荧光检测。结果 一定浓度的板蓝根有抗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的作用。结论 高浓度板蓝根对肾综合症出血热病毒有杀灭或抑制作用,临床上可用高浓度板蓝根注射液治疗肾综合症出血热。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诊断与中药抗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早期诊断和中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祛 将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接种于Vero—E6细胞,培养后制成高效价病毒抗原片。应用酶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采用中草药板兰根制剂体外作用病毒,比较不同浓度板兰根抗病毒的效果,培养后进行观察。结果 酶免疫组化技术对流行性出血热能早期、快速、特异性地诊断。板兰根具有杀病毒作用。结论 实验证明该法具有早期诊断、快速简便、特异敏感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一定浓度的板兰根在体外具有杀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8.
ICP-OES法测定水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计算ICP-OES法测定水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待测量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不确定度。结果对水中12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得出了其不确定度。结论通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可以掌握ICP-OES法测定水中12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利用KCl,NH4Ac,HCl,NaOH 4种浸提液将中药麦冬中存在的铝浸提溶出,得到麦冬中铝的不同形态,采用铬天青S(CAS)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