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制做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检测受体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移植肝病理形态改变,探讨了TNFα、IL-1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寻找预测和早期诊断急性排入反应发生的特异性较好的免疫指标。结果显示:同基因肝移植大鼠平均存活期>300d,术后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异基因肝移植大鼠平均存活期为8.75±206d,尸检大体与镜下所见都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变化。术后3d,6d异基因肝移植大鼠血清TNFα、IL-1水平都显著高于同期同基因肝移植大鼠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TNFα、IL-1水平。结果支持TNFα、IL-1参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观点,术后监测外周血TNFα、IL-1水平的变化能为预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早期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
探讨血及肝组织中TNF一β的基因表达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袖套式技术建立不重建肝动脉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血及肝组织中TNF一β的基因表达。结果:排斥组血中有TNF一β基因表达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肝组织中TNF一β基因表达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无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汁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与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分为单纯胆汁外引流组、同种同基因肝移植组和同种异基因肝移植组,后二组行原位肝移植加胆汁外引流,用ELISA法检测未移植时及移植后2、4、7d胆汁中sICAM-1表达水平。结果:同种异基因肝移植组大鼠胆汁中sICAM-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种同基因肝移植组,且其水平升高与移植术后时间变化呈正相关。结论:检测移植肝组织中sICAM-1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助于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并可动态监测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大鼠肝移植术后的表达规律及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供、受者各15只.对照组:供、受者均采用Wistar大鼠;未治疗组:供者为SD大鼠,受者为Wistar大鼠,肝移植后不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治疗组:供者为SD大鼠,受者为Wistar大鼠,肝移植术后肌肉注射他克莫司(FK506)2 mg·kg-1·d-1.每组分别于术后第3、5、7天随机各处死5只受者,取移植肝脏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肝HSP7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相互关系.结果 对照组术后无排斥反应发生;未治疗组术后第3天出现典型的排斥反应病理变化,随术后时间推移,排斥反应活动度积分(RAI)逐渐升高(P<0.05);治疗组表现为无排斥反应或交界性排斥反应.对照组移植肝HSP70的表达在术后出现短暂升高后迅速降低(P<0.05),未治疗组移植肝HSP70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并随术后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P<0.01),与移植肝RAI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P<0.01);治疗组移植肝组织HSP70在术后各时间段均呈低表达.结论 移植肝组织中HSP70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HSP70表达升高对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注转染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同源短发夹型RNA(shRNA)的受者淋巴细胞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大鼠活化T淋巴细胞IL-2基因编码区的shRNA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受者(BN大鼠)淋巴细胞.以Lewis大鼠为供者、BN大鼠为受者,进行肝移植,干扰组的受者于移植术中经门静脉回输转染IL-2-shRNA的BN大鼠淋巴细胞;环孢素A组(CsA组)的受者移植术中经门静脉输入生理盐水,肝移植后应用CsA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受者移植术中经门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空载体对照组的受者移植术中经门静脉输入转染空载体的BN大鼠淋巴细胞.术后第7天,处死BN大鼠,取移植肝组织,观察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情况以及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测定肝功能指标、肝组织中IL-2基因的表达以及血清IL-2、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计算各组受者1周存活率.结果 移植后第7天,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的移植肝组织中可见中、重度急性排斥反应改变,而干扰组和CsA组病理切片中无或仅有轻度急性排斥反应征象.干扰组凋亡肝细胞数为(23±3.2)/mm2,CsA组为(26±4.0)/mm2,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P<0.05).干扰组和CsA组的IL-2mRNA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P<0.05);干扰组和CsA组的血清IL-2、TNF-α和IFN-γ水平较空载体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干扰组和CsA组的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均明显低于空载体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白蛋白则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干扰组受者1周存活率为87.5%(7/8),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37.5%(3/8)和空载体对照组的37.5%(3/8,P<0.05).结论 输注转染IL-2-shRNA的受者淋巴细胞可抑制大鼠肝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但这种作用是短期的.  相似文献   

6.
TNF—β在大鼠同种异体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及肝组织中TNF-β的基因表达对大鼠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袖套式技术建立不重建肝动脉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血及肝组织中TNF-β的基因表达。结果:排斥组血中有TNF-β基因表达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肝组织中TNF-β基因表达对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无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种异体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观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以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过程.方法:Lewis大鼠与BN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同基因移植组及同种异基因移植组.观察大鼠存活率,移植组受体分别于术后3、5、7和10 d处死取标本,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变化,ELISA检测血清IL-2含量.结果:在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情况下,同基因组大鼠无急性排斥表现,14 d生存率为100%,肝组织发生轻度形态学改变,肝功能损害较轻,血清IL-2在正常范围.异基因组大鼠1 4 d内全部死亡,术后第7天肝组织病理改变出现典型急性排斥反应表现,肝脏功能损害较重,血清IL-2持续性升高,并在第7天达峰值.结论:Lewis大鼠与BN大鼠的组合方式.可以建立稳定的急排模型(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在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情况下,大鼠术后第7天急性排斥反应指标表现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移植术后胆汁中的IL 6和IFN γ基因表达 ,以组织病理学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 ,将肝移植大鼠分为急性排斥组 (Rt组 )和非急性排斥组 (Rf组 ) ,观察胆汁中IL 6和IFN γ基因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 胆汁中IL 6基因表达在Rt组和Rf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IFN γ基因表达在Rt组和Rf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检测胆汁中IFN γ基因表达可能是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一个有效指标 ,而IL 6基因表达则无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移植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iNOS抑制剂氨基胍和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4组:同基因组(供、受者均为LEW大鼠);急性排斥组(供者为BN大鼠,受者为LEW大鼠);氨基胍组、FK506组在异基因大鼠肝移植后分别应用氨基胍和FK506。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移植肝组织中iNOS表达水平。结果 急性排斥组iNOS表达呈强阳性,与氨基胍组、FK506组、同基因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iNOS增高程度与排斥反应的强度有明显关系。氨基胍和FK506可以抑制iNOS的表达,明显减轻移植肝组织的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对肝移植急性排斥的早期诊断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S  Wu M  Tan J  Yang J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5):304-305
目的 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激活的功能标志基因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 应用改良三袖套法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移植肝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并以同基因肝移植为对照,结果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在肝移植术后3天,即急性排斥早期均表达穿孔素,颗粒酶B基因mRNA,4天后表达明显增强,并贯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NF-κB诱骗寡脱氧核苷酸对大鼠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LPS)组、诱骗寡核苷酸(decoy ODNs)处理组。取各组大鼠肝组织检测NF-κB蛋白结合活性(EMSA),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及肝细胞凋亡(TUNEL)。取静脉血检测AST(自动生化仪)以及TNF-α,IL-6的表达水平(ELIS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NF-κB活性明显升高,诱发大量肝细胞凋亡,肝脏损伤明显;同时血清AST,TNF-α及IL-6明显升高(P0.01)。与内毒素组相比,NF-κB诱骗寡核苷酸处理组NF-κB活性受抑制(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肝细胞凋亡明显减轻,血清中TNF-α和AST表达水平降低(P0.01),但IL-6表达与内毒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κB诱骗策略能高效抑制NF-κB的活性,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内毒素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2.
白术多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白术多糖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I/R组,白术多糖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PC组),分别于成模后1,6,24 h 3个时段分别检测3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检测肝组织中ICAM-1 mRNA含量及IL-1的表达。
结果:PC组及I/R组ALT,AST水平以及ICAM-1 mRNA含量和IL-1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但PC组上述4个指标均较I/R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白术多糖可能通过降低ICAM-1的含量而减少炎症因子IL-1的生成,从而对肝脏I/R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⑴实验组,用56%乙醇[5~9 g/(kg.d)]灌胃,共12周;(2)对照组,灌等容量生理盐水。实验第4,8,12周末分批处死动物。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8和TNF-α的浓度。结果实验组大鼠肝组织于4,8,12周时出现慢性酒精性肝病的各种表现,如脂肪变性、炎性改变及肝纤维化等。实验组血清ALT、AS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清IL-18浓度明显降低而TNF-α明显升高,且其变化随病变程度的改变而变化。结论酒精性肝病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8和TNF-α浓度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故可望作为酒精性肝病病情变化的动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新型策略运用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血型不相容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4例临床资料,4例均为成人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3例AB型供给O型,1例AB型RH(+)供给A型RH(-)。采用术前设定的围术期新策略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包括四联免疫抑制剂、选择性血浆置换、术后输注免疫球蛋白和前列腺素E1、术中切脾、降阶梯策略预防及治疗术后感染。
结果:1例患者术后第3天发生抗体介导的超急性排异反应,经血浆置换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治愈;2例发生急性肾功衰,经床旁血液净化治愈;所有患者术后均发生感染并治愈,全部存活出院,随诊2~10个月,肝肾功正常。
结论:采用四联免疫抑制剂﹑术中切出脾脏﹑选择性血浆置换,输注免疫球蛋白及脂质体前列腺素E1及降阶梯抗感染治疗新策略,也许是提高跨血型肝移植成功率的有效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鼠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基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基因在大鼠肝移植后移植肝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先行大鼠原位肝移植,一组供、受者均为近交系SD大鼠(近交系移植组),另一组为同种移植组,SD大鼠接受Wistar大鼠供肝移植。分别于术后第2、5、7、14d处死受者,取出移植肝,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肝组织中IDO mRNA表达、IDO蛋白的水平以及IDO在移植肝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近交系移植组IDO mRNA的表达高峰出现在术后第5d,至第14d基本无表达;同种移植组IDO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高峰出现在第7d,持续2周以上。两个组移植肝组织中IDO蛋白的表达与各自的IDO mRNA变化相一致。术后第5、7、14d,同种移植组IDO阳性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近交系移植组(P〈0.01),强阳性染色主要见于汇管区单个核细胞,以胞浆内染色为主。结论急性排斥反应时IDO基因表达明显增强,IDO的表达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6.
IL-15在同种异体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T细胞来源淋巴细胞活化因子IL-15在大鼠心、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的作用。方法:LEW重组鼠系,1A(RT1^a)和LEW(RT1^1)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心、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为实验组;LEW→LEW作受体建立无排斥反应模型为同期对照组。术后1,3,5,7d各时点分别处死动物。采用Microarray、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移植物IL-15及其受体的表达部位,时间及程度,并与IL-2,IFN-γ的表达状况,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作对比。结果:实验组移植物术后3d开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Microarray示IL-15、IL-2,IL-2R升高了3-3.5倍。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ing结果显示实验组IL-15术后第1天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即有表达,至第7天开始减弱。第5天同时出现在移植实质细胞上。IL-2于术后第3天才开始出现,第5天表达最强。其表达部位均在移植物血管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上,而血管内皮细胞上无阳性表达。IFN-γ的表达与IL-2同步。结论:IL-15在大鼠心、肝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时间早于IL-2和IFN-γ的表达,其表达部位也与之不同。IL-15的表达是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早期事件,可能是存在于IL-2之外的参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大鼠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分析其在急性排异反应和耐受诱导中的作用。方法:Kamada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同品系组;B组:免疫排异组;C组:B组+免疫抑制剂;D组:C组+骨髓输注。RT-PCR和ELISA技术分别检测移植肝和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NF-γ、IL-4、IL-10、TGF-β1的表达,并观察受体存活率。结果:在B组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NF-γ)表达高于A、C和D组(P<0.05);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1表达低于C和D组(P<0.05);细胞因子在C组与D组大鼠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A、C、D组大鼠术后近、远期存活率明显优于B组。结论:Th1型细胞因子(IL-2、INF-γ)参与肝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和TGF-β1可能参与移植物免疫耐受的诱导,延长移植物存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的17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45个独立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病率为18.6%,包括10例胆瘘,14例无胆瘘的胆管狭窄,5例无胆瘘或胆管狭窄的胆道结石,2例单纯胆道感染,1例单纯胆道出血.其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2(3~585 d)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排斥反应(P<0.001),慢性排斥反应(P=0.030),留置T管(P=0.005),术后1个月的肝动脉阻力指数(RI)≤0.66(P=0.026)是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严密监测、必要的预防性抗凝治疗、规范的抗排斥治疗、不留置T管的胆管重建方式有助于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nitric oxide (NO)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cute rejection caused by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survival following arterialized orthotopic rat liver transplantations (o-RLTx) of NO inhibition and consequent blockade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by application of Aspisol.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bred LEWIS-(RT(1)) rats underwent arterialized o-RLTx under ether anesthesia with DA-(RT1av1) rats as organ donor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serum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and hepatic biopsy specimens were sampled on postoperative days 5, 8, 10, 30, and 90. Sixty-on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5 groups: syngenic controls (group I, n = 12); allogenic controls (group II, n = 11); allogenic with FK506 immunosuppression (group III, n = 12); allogenic with AGH-treatment (group IV, n = 13); and allogenic with AGH/low- dose Aspisol treatment for 5 day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group V, n = 13) (Bayer, Leverkusen, Germany). RESULTS: Rats of group V with AGH/low-dose Aspisol treatment showed significantly longer graft survival (18.2 days +/- 1.8 days) compared with group II rats with untreated grafts (11.3 days +/- 1.7 days) the allogenic group IV with AGH treatment (11.2 days +/- 1.8 days; P < .05).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moderate graft rejection among the AGH-treated group IV; however, marked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sinusoids was present, which was not observed in the AGH/low-dose Aspisol-treated animals (group V). CONCLUSION: Our data suggested that simultaneous treatment with AGH/low-dose Aspisol leads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rvival and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in the graft after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