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3例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资料。结果不典型脊柱结核具有某些结核的共有特征.X线片、CT、MRI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结论导致误诊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结核的认识不足及缺乏整体的观点,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与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不典型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15例均行前路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术,3例行后路椎管探查、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迁延不愈,再次经前路彻底切除椎间盘、终板和病变骨质,并行椎弓根内固定及椎板植骨。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8个月,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神经功能也明显恢复。不全瘫痪的11例Frankel分级:术前A级的1例恢复为E级;术前B级者,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C级者,2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术前D级的5例均恢复至E级。X线复查片示骨结核病灶已痊愈,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不能片面强调或突出某一方面征象。在病检未确诊以前,术前术后都应坚持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l临床特点及脊柱结核与肾结核二者外科治疗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我科1963~2000年间收治的30例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者全部为18岁以上成年人。骨病灶相对集中于胸腰段及其上下椎体。临床症状以脊柱结核症状为主,而肾结核l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均行3~4联抗痨药物规范治疗,手术治疗23例,保守治疗7例。除术中死亡1例外,余29例随访1~10年,平均3年,病变治愈者28例,1例截瘫者大部分恢复,但仍需扶拐行走。结论: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者肾结核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易漏诊。脊柱结核伴尿常规异常者应警惕有合并肾结核之可能。脊柱结核合并肾结核的外科治疗应在规范化疗支持下进行,如骨、肾病变均需外科治疗,不论同期或分期手术,均以先处理肾脏病变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09年2月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脊柱结核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在首诊时即考虑脊柱结核并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证实者28例,占37.8%。行X线片检查后诊断为脊柱结核者51例,占68.9%,行CT及MRI检查后诊断为脊柱结核者73例,占98.6%。临床、影像资料齐全,术前仍误诊为脊柱转移瘤1例,占1.4%。[结论]早期的脊柱结核或不典型脊柱结核很难根据临床表现在首诊时即诊断为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CT及MRI对于脊柱结核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极少数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作介入穿刺检查或者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脊柱结核37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7例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脊柱结核。结果 有结核病史占19%,腰背疼痛占78%,下肢痛和/或麻木占29.8%,全身性中毒症状占16%,X线片阳性征象占62%,CT、MRI检查阳性征象占94.5%,血沉升高占91%,轻中度贫血占16%.误诊率24.3%。结论 只有提高对脊柱结核的认识,拓宽诊断思维,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探讨脊柱结核特点。脊柱结核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诊断方法种类繁多。最新提出免疫与结核诊断密切相关,将成为脊柱结核今后研究的焦点,也是未来检测的发展方向。另外,还需熟悉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以免误诊为其他脊柱疾病。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诊治不当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诊治不当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本院收治的125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并对其诊治不当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延误和误诊7例(占5.6%),规范抗痨治疗85例中结核复发3例(3.52%);不规范抗疲劳治疗40例中结核复发5例(12.5%)。手术方法不当5例,占手术例数13.1%(5/38),术后护理不当2例,占5.2%(2/38)。结论:脊柱结核容易引起误诊误治,手术及护理方法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应提高认识,及早诊治、加强规范的抗痨治疗方法,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加强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8.
脊柱结核10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在骨关节结核中,约占50%左右,远较四肢关节结核发病率为高,脊柱结核中的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占99%以上,附件结核仅占1%以下,椎体结核发病率如此之高是由脊柱的生理解剖特点决定的:(1)整个脊柱有23个可动椎体,椎体数目多;(2)脊柱是人躯体的中轴,椎体负重大,劳损多。椎体上肌肉附着少,松质骨成分多;由于结核菌易于在血流缓慢、劳损多的部位存留、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少儿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少年儿童脊柱结核患者归纳分析其首诊原因、病程、受累节段、受累椎体数、后凸Cobb角、瘫痪情况,并分析病程、受累椎体数和后凸Cobb角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根据年龄将患者分成婴幼儿(0~3岁)、学龄前儿童(4~6岁)、学龄儿童(7~12岁)、少年(13~17岁)四组并进行比较。将脊柱分为脊柱上段(颈段、颈胸段、胸段)和脊柱下段(胸腰段、腰段、腰骶段和骶段)并对其所占的比例进行比较。根据脊髓神经功能将患者分为瘫痪组和非瘫痪组,比较两组的病程、受累椎体数和后凸Cobb角。根据后凸Cobb角,以30°为界分为两组,比较其瘫痪发生率。结果:少儿脊柱结核最常见首诊原因为疼痛,病程平均5.3±10.9个月(1.5~72个月),受累椎体数平均2.9±1.0个(1~6个),累及胸椎最为常见。后凸Cobb角平均15.7°±17.0°(0~90.5°),后凸Cobb角、受累椎体数、病程之间有相关性(r为0.384~0.666,P0.05)。瘫痪组的Cobb角角度、受累椎体数和病程均显著大于非瘫痪组(P0.05);Cobb角≥30°组发生瘫痪的比率(11/18,61.1%)明显高于Cobb角30°组(12/70,17.1%)。比较四个年龄组的患者,疼痛和瘫痪在首诊原因中所占的比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32.695,P0.05);瘫痪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婴幼儿组(8/19,42.1%)和学龄前儿童组(8/31,25.8%)发生瘫痪的比率明显高于学龄儿童组(4/39,10.3%)和少年组(3/23,13.0%)。四个年龄组患者的病程、脊柱上段和脊柱下段的发病率、受累椎体数、后凸Cobb角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少儿脊柱结核以疼痛首诊和病变累及胸椎最为常见,其后凸Cobb角、受累椎体数和病程之间具有相关性。少儿脊柱结核中瘫痪患者的后凸Cobb角、受累椎体数和病程均显著大于非瘫痪患者。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及后凸Cobb角≥30°者发生瘫痪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非典型性脊柱结核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包括骨关节结核呈上升趋势,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临床上多数脊柱在全球范围内,结核病包括骨关节结核呈上升趋势,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临床上多数脊柱结核的诊断一般不困难,患者有结核中毒症状,出现邻近椎体和椎间盘的破坏,使椎体塌陷,形成后凸畸形,并出现椎旁脓肿,脊髓压迫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脊柱结核不具备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这类脊柱结核统称为非典型性脊柱结核(atypicalspinaltuberculosis),诊断较为困难,易出现误诊和误治,因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1非典型性脊柱结核…  相似文献   

11.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年来结核病的不断增加 ,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现将我院近年来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 2 1例脊柱结核作一总结 ,讨论一下CT表现及对临床的应用价值。1 资料及方法本组 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在 2 2~ 5 8岁 ,平均年龄3 9 .2岁。本组 2 1例均经脊柱常规正侧位X线片检查、CT检查 ,并经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证实。扫描方法 :我院使用东芝TCT— 3 0 0SCT机 ,病人取仰卧位 ,对脊柱X线片病变区或可疑病变区用层距及层厚为 5mm ,连续扫描 ,部分病例行增强扫描。2 结  果病变范围 :腰椎 13例、胸椎 6例、胸腰段交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43例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07月~2018年07月间行穿刺肾活检诊断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病理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典型膜性肾病多发生于40岁~60岁,主要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主要病理特点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弥漫性或节段性增生,肾间质灶状淋巴及单核细胞浸润伴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呈空泡及颗粒样变性、灶状刷毛缘脱落或伴灶状萎缩、裸基底膜形成,小动脉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厚。在基底膜、毛细血管壁、系膜区等部位可见多种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团块和颗粒状沉积。结论:不典型膜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具有自身特点,临床诊断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脊柱结核29例延误诊原因分析邱永荣,候尚峰脊柱结核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延误诊断均使患者增加痛苦,甚或压迫脊髓神经瘫痪而致长期病废。1982~1992年,10年间本科共收治经手术病检证实脊柱结核58例,其中并不全瘫痪25例,占43%,高于文献报告8...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脊柱结核2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占的比例较高,而一般统计脊柱结核的发病年龄是以青少年居多,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脊柱结核的较少。根据我们1978年~1988年10年间收治的3012例脊柱结核中,5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就有227例,占7.2%,因此老年脊柱结核并非少见。现将本组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227例中男性114例,女性113例;年龄50~73岁,平均61.5岁。职业:农民90例,工人80例,家务 35例,职员 18例。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1年,平均7.5个月。患病部位:颈椎9例,胸椎81例,胸腰椎21例,腰椎94例,腰骶椎12例。患病节数:最少的1节,…  相似文献   

15.
轻型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及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轻型脊柱结核诊断标准,评估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轻型脊柱结核的疗效,为完善脊柱结核临床分型奠定基础。方法 依照轻型脊柱结核诊断标准,纳入经影像学或病理学证实的轻型脊柱结核患者89例,经加强营养支持,无需卧床,采用严格标准化疗方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18个月。化疗期间每个月监测肝功能、红细胞沉降率,于化疗后1、3、6、9、12、18、24个月门诊复查,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临床表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病变愈合、Cobb角、神经功能、红细胞沉降率及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6个月,平均(30.62±13.20)个月。85例(95.51%)获得临床治愈;4例经3个月化疗无效,红细胞沉降率增高,骨质破坏加重而行手术治疗,经药敏试验证实为耐药结核,调整化疗方案,术后化疗18个月后治愈。非手术临床治愈的85例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5.6±1.6)分,后凸Cobb角平均为6.25°±3.11°;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为(2.1±1.1)分,后凸Cobb角平均为12.36°±6.31°。获得临床治愈的85例中6例椎体、椎间盘恢复正常信号;79例获得邻近椎体自发融合,椎旁脓肿均吸收。69例残留无症状的轻度后凸畸形,均正常日常活动,无神经功能障碍。治疗前2例窦道形成者均愈合。结论 早期诊断的轻型脊柱结核可作为脊柱结核临床分型中最轻的一型,标准化疗安全有效,非手术治疗能避免后凸畸形、脊柱失稳、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肝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结核比较少见,加上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往往难以及时作出诊断,常被误诊为肝炎、肝癌及肝脓肿等.近年来,临床肝结核的报道有所增加,现对我院1997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4例肝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肝结核的诊断及认识.  相似文献   

17.
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早期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9例脊柱结核患者行X线、CT和MRI检查,同时行PPD试验、血沉、胸片、胸部CT和ECT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正规抗结核治疗。结果脊柱结核早期患者全身结核毒性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其中8例患者曾被误诊。CT检查能清晰地显示椎体内较小的溶骨性、虫蚀状改变等骨质破坏灶及其内毛玻璃状高密度的死骨(19例),周围可伴有骨增生硬化带(10例),可伴有椎前软组织肿胀。MRI发现椎体骨炎(19例)及终板破坏,以及骨内小脓肿。早期椎间盘信号正常或高信号为主、椎间隙正常。结论脊柱结核早期患者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可不伴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CT能显示早期微小的脊柱结核病变如骨质破坏、死骨等现象;MRI能清楚显示椎体骨炎、终板和(或)椎间盘的破坏和椎体内小灶骨脓肿。结合CT和MRI两者优点,可较早诊断脊柱结核;从而指导临床尽早进行抗结核治疗,避免漏诊、延迟诊断或误诊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1年7月~2008年2月收治的637例脊柱结核(腰椎为主)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结果 术后复发率占7%,无死亡病例,发生脊柱后凸畸形者11例,平均治疗时间6~18个月.根据改良PROLO功能评分,术后疗效优良率93%.VAS评分显示,术前平均7.8分,术后平均2.9分,术后比术前有显著降低.结论 早期诊断、手术与规律性全程抗结核是脊柱结核的治疗原则,延误诊断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并影响愈后.  相似文献   

19.
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08,自引:6,他引:108  
骨与关节结核在我国仍为常见病,尤以脊柱结核多见〔1,2〕。自50年代方先之教授倡导结核病灶清除疗法以来,已在我国广为普及,在技术上并不断有所改进,新的抗结核药物的研制成功对提高脊柱结核的疗效,扩大病灶清除疗法的应用范围,起到重要作用。但从总的疗效来看,并发症仍较多,有些问题有待继续探索改进,以期提高疗效。今特对近10年来我国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简要概括介绍如下。1 脊柱结核影象诊断的发展X线照片在脊柱结核诊断方面有其重要意义,它能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椎旁脓肿的情况。但其分辩率、对…  相似文献   

20.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老年脊柱结核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方法 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采用6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脊柱结核患者151例,6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36例,女33例;年龄60~83岁,平均68.3岁。62例(171例次)合并有其他疾病。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及影像学表现。统计误诊、误治的发生情况。在治疗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进行对比分析,对伴有脊髓神经损害患者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核临床治愈判定采用脊柱结核治愈标准。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疼痛,VAS评分平均为(8.2±1.4)分,严重疼痛者(VAS评分7分以上)42例(60.9%)。72.5%的患者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68.1%的患者有脊髓神经损害表现,43.5%的患者无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腰椎结核发病率最高(78.3%,54/69),双椎体结核最常见(59.4%,41/69)。均有轻、中度的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为20.4°±4.3°。误诊率为30.4%(21/69),误治率为13.0%(9/69)。获得平均27个月随访,结核临床治愈67例,2例窦道形成,迁延未愈。融合节段(4.1±0.6)个,骨融合时间(5.9±1.7)个月。术后后凸畸形矫正9.5°±3.6°,末次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7.2°±2.3°。5例伴有脊髓神经损害者术后Frankel分级至少提高了1级。术后肺部感染5例(其中死亡1例),心功能不全5例,脑梗死2例,内固定松动2例,窦道形成5例,药物性肝损害5例,药物性皮疹6例,术后神经功能损害加重1例。结论 老年脊柱结核患者起病隐匿,多合并其他疾病,易导致误诊、误治。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及微创的原则,术中固定节段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