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Gamma钉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或骨密度检查显示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其中28例行PFNA内固定,设立为Ⅰ组;30例行DHS内固定,设立为Ⅱ组;22例行Gamma钉内固定,设立为Ⅲ组,观察记录并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法)、术后并发症(髋内翻、骨折不愈合、骨折延迟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Ⅰ组手术时间最短,Ⅱ组手术时间最长,Ⅰ组术中出血量最少,明显少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获得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8个月,Ⅰ组骨折愈合时间最快,明显短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Ⅰ组优良率最高,达92.9%,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无一例发生髋内翻、骨折不愈合、骨折延迟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Ⅱ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达23.3%,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出现骨折不愈合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各具优缺点,PFNA内固定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84-885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在老年股骨粗性间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5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结果:随访618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头钉切割股骨头、髋内翻畸形病例。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优,42例,良15例,可1例,优良率98.27%。结论:PFNA内固定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优势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7,(1):88-8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活动范围、功能及疼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得分为(96.3±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时长、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4.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采用C臂X光机监视下手法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结果34例均手术顺利并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2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88.2%.结论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该处血运丰富,骨不连的机会很少,股骨头坏死的机会更小,过去对此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但需要长时间卧床,因此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内固定物与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国内外治疗此类骨折愈来愈趋向于手术治疗,减少长时间卧床,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早期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早期采用空心加压钉、DHs和Ender钉等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早期锻炼,延迟负重.结果随访75例(96.1%),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2个月.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切口无感染,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5个月.按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评定:优66例(88%),良7例(9.3%),可2例(2.6%).结论根据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和粗隆间骨折类型选择不同固定方法,合理锻炼,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类型,患者高龄多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愈后常遗有髋内翻、患肢外旋短缩畸形,保守治疗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现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法很多,其中髋动力螺钉(DHS)具有加压作用和坚强的力学性能,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我院自1998年5月开始,采用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7例,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近来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曾仪 《吉林医学》2012,33(17):3690-369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与骨质疏松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通过总结患者术后内固定的失败率,分析骨质疏松分级与内固定失败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13例,失败率为13%。Singh分级越高,失败率越高。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式选择应与Singh骨质疏松分级相结合,在确保创伤小,功能恢复快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必要时植骨、填充骨水泥和骨胶,可以明显降低内固定失败率。  相似文献   

10.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7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63例)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6例)。结果 行内固定治疗者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80.9%(51/63例),并发症发生率多。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患肢功能的优良率为93.8%(15/16例)。结论 对无手术禁忌证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尽可能行假体置换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AO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使用DHS内固定治疗的3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手术方法、术后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7%。结论DHS内固定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老年人常发病及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及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日益增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发生率不断增加,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脆性增加,全身并发症多,体质差,手术耐受力差,所以治疗要求创伤小、出血少,符合微创手术术式为最佳.传统的牵引治疗要获得良好复位及可靠固定是不可能的,常规的钉板内固定系统及外固定架有诸多并发症及弊端.我们2009年3月-2011年10月对我科收治的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获得以3~24个月随访,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内固定治疗的58例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探讨手术内固定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比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固定治疗术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研究组予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恢复时间、并发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可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出血量少,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DHS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2周后扶拐下床活动,4—8周后部分负重,8周后脱拐负重行走。43例获随访平均14月,骨折均愈合,无髋内翻、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松动、折断等并发症,优良率达93.2%。结论:运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动力及静力加压作用、结构坚固、术后能早期负重等优点,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23例老年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使用三酹斯氏针经皮穿刺内固定的方法,获得较好效果。认为此术式操作简单,损伤小,给老年骨折及合并症的治疗、护理创造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三种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因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共67例,其中LISS组23例,DHS组22例,PFNA组22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情况、治疗后的Harris评分和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LIS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显著长于DHS组和PFN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显著长于PFN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S组术后1、6个月的Harris评分显著低于DHS组和PFNA组,DHS组术后1、6个月的Harris评分显著低于PFN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临床疗效分布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相当,但PFNA相对LISS和DHS内固定,其手术创伤较小,康复时间快,可作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首选。  相似文献   

19.
唐晓江 《吉林医学》2014,(14):34-35
目的:观察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治疗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一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作为置换组,一组采用内固定治疗手术作为固定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和骨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换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侧髋关节功能评价均优于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明显,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避免骨折不愈合、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国产短重建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f6骨折髓内固定最佳选择。方法自2006年12月~2008年6月,我们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固定38例,采用国产短重建髓内钉固定44例,共62例。对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恢复作比较分析。结果PFNA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较国产短重建钉少,但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国产短重建钉组出现退钉及锁钉切出有3例。结论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和出血少,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特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