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频喷射通气鼻导管法给氧抢救小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体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叶晓明(南宁530001)近年我们采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给氧辅助治疗35例小儿重症呼吸衰竭,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8例,女7例,新生儿占23%,...  相似文献   

2.
报告高频喷射鼻导管法给氧成功地抢救婴儿严重呼吸衰竭6例,月龄均在3个月以内,其中3例为新生儿。呼衰原因均为肺炎。该法应用于呼吸功能障碍的婴儿较为安全,尤其适用于普通鼻导管法给氧或而罩给氧无效的小儿,是治疗婴儿呼衰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的KR-Ⅲ型开放式高频喷射呼吸机(江西第五机床厂生产)行高频喷射鼻导管给氧佐治新生儿呼衰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余华娟  叶贞志 《医学文选》2005,24(6):906-907
目的比较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和鼻导管给氧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41例胎龄为32~38周、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0.5~6 h,血PaO2升高;血PaCO2及通气氧浓度(FiO2)下降;血pH值由酸中毒变为正常;对照组病例给氧6 h后PaO2、PaCO2、pH改善仍不明显。治疗组显效率(95.5%)高于对照组(63.2%),有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NCPAP期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良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在行肺叶切除手术单肺通气时,高频喷射给氧对病人的氧合和肺分流的影响.方法:肺叶切除手术患者26例,ASAI ~ Ⅱ级,静脉快速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行双肺通气(TLV),30min后行单肺通气(OLV).同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例.对照组:不给氧;HFJV组:高频喷射给氧(驱动压设定在0.02 ~0...  相似文献   

6.
余华娟  叶贞志 《微创医学》2005,24(6):906-907
目的比较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和鼻导管给氧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41例胎龄为32~38周、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9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0.5~6 h,血PaO2升高;血PaCO2及通气氧浓度(FiO2)下降;血pH值由酸中毒变为正常;对照组病例给氧6 h后PaO2、PaCO2、pH改善仍不明显.治疗组显效率(95.5%)高于对照组(63.2%),有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NCPAP期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良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路 《当代医学》2009,15(13):50-52
目的比较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和头罩或鼻导管给氧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6例胎龄为32~37周、呼吸衰竭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NCDAP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0.5~6h,血PaO2及SaO2升高,血PaCO2下降;对照组病例给氧6h后PaO2、PaCO2改善仍不明显。治疗组显效率(85.0%)高于对照组(56.3%),有显著性差异(P〈0.01)。应用NCPAP期间无明显并发症。结论N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良好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频喷射通气在新生儿及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通气在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45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在使用高频喷射通气(high frequency jet ventilation,HFJV)前及治疗后4-6h血气分析的变化并与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吸氧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在使用高频喷射通气后可迅速提高患儿的PaO2及有效降低PaCO2与吸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频喷射通气在新生儿、婴幼儿急性呼吸衰竭中是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儿血清Cys-c、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实验组(49例)两组。对照组给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实验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呼吸衰竭症状评分、氧合指数水平、血清Cys-c及CK-MB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呼吸衰竭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氧合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Cys-c、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震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呼吸衰竭症状,提高患儿氧合指数,降低血清Cys-c、CK-MB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芳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2):154-155
目的 :探讨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高频喷射通气治疗 60例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 ,比较使用机械通气前后的PaO2 、PaCO2 、SaO2 指标变化。结果 :机械通气前后PaO2 、SaO2 的变化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住院总死亡率 18 3 3 % ( 11例死亡 )。结论 :高频喷射通气能有效改善肺内气体分布 ,有利于纠正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是抢救呼吸衰竭儿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苏波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12):982-98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68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对照组为经鼻导管氧疗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就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经无创正压通气给氧与鼻导管给氧对COPD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气胸并呼吸衰竭新生儿49例,均进行胸腔闭式引流。25例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设为对照组,24例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HFOV+SIMV)治疗设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儿2、8、12、24h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以及胸片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治疗不同时间,治疗组吸入氧浓度、动脉血气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胸片恢复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气胸较单纯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最佳呼吸管理模式。方法200例无痛胃镜病人,采用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镇痛,依给氧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Ⅰ组,不给氧;Ⅱ组,鼻导管给氧;Ⅲ组,面罩给氧;Ⅳ组,高频喷射通气。记录病人麻醉前,麻醉后2、4、6、8、10min时的呼吸次数及SpO2。结果麻醉后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5),8min后呼吸频率逐渐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SpO2麻醉后2min有一明显降低(P<0.05),其中9例需行面罩给氧。Ⅰ组SpO2在8min内均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有23例病人因SpO2低于93%而需面罩给氧。Ⅲ、Ⅳ组病人麻醉前后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用麻醉机面罩给氧或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给氧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做正确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各时间点肺通气氧合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每组中患儿治疗后各时间点与0h相比较,所有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相比较,治疗前各个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PaCO:、吸入氧浓度及氧合指数程均下降,PaO2/PaCO2均升高,但是各时间点两组数据之间相比较,实验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颅内出血,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慢性肺疾病、气胸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随机将 5 6例同期住院的肺性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2 7例 ,对照组 2 9例。2 治疗方法及结果2 .1 两组病人均给予抗炎、平喘、祛痰、间接应用利尿合剂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 :采用HDP -B型高频通气呼吸机 ,HFV加EDP经鼻导管给氧 ,HFV参数 ,6 0次 /分 ,工作压力 1kg/cm2 吸与呼时间比 2∶1EDP与高频喷射通气同步 ,刺激膈神经 ,时延 3秒。 1次 / 2h ,病人清醒 ,2次 /日。对照组 :经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 ,氧流量 1.5L/min ,每人平均吸氧时间 12h/d。然后观察治疗 ,12h后血气变化。2 .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nv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结果:两组间症状明显缓解时间及血气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十分有效,且安全性好,比常频机械通气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陆勤 《中原医刊》1997,24(5):18-18
高频喷射供氧抢救新生儿呼吸障碍窒息39例体会陆勤安徽省淮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32007)我科自1993年10月~1995年9月,应用江西第五机床厂KR—Ⅲ型高频喷射呼吸机鼻导管供氧,抢救新生儿窒息呼吸障碍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刘雪杰 《中外医疗》2013,(33):32-33
目的 探讨分析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进行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该院收治的5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通气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常频机械通气的为对照组,高频振荡通气的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新生儿的血气指标变化、用氧浓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种通气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高频振荡通气的观察组患儿血气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通气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该院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4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无创通气方法的不同分为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 HFOV)组(58例)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组(66例),对两组患儿无创通气后12 h内的动脉血气指标、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出生即刻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以及氧合指数(O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后1 h后nHFOV组PaCO2水平相比NIPPV组明显降低,OI相比NIPPV组明显增高(P 0.05);通气3 h后nHFOV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NIPPV组(P 0.05);通气12 h后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过程中,nHFOV组患儿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相比NIPPV组明显减少(P 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在提高患儿的肺氧合能力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但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改善通气功能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肺炎予以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将2015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8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予以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正压组)和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鼻导管组)各40例,对比2组疗效.结果 鼻导管组的不良反应率和机械通气率分别为7.50%,5.00%,与正压组比均相对更低(P<0.05);且鼻导管组的总用氧时间为(26.87±5.93)min,与正压组相比下降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予以经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机械通气率、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