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膀胱冲洗液辅以地塞米松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膀胱冲洗液辅以地塞米松对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6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除了给予常规的专科护理外,均在术后第3天给予定时开放尿管、膀胱冲洗,观察组术后第7天在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地塞米松10 mg进行膀胱冲洗,观察两组术后10 d拔尿管后经2~3次自然排尿后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拔尿管后观察组自然排尿34例,残余尿量<100 ml 31例,尿潴留3例,再置管率8.8%;对照组自然排尿34例,残余尿量<100 ml 20例,尿潴留14例,再置管率41.2%;两组患者在残余尿量、尿潴留的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膀胱冲洗液辅以地塞米松能有效地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王冬军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905-906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 将7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5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第1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排尿反射训练在预防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拔除导尿管前观察组实施排尿反射训练,对照组按术后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排尿情况、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拔除导尿管前加强排尿反射训练,可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赵文芳  曹文学  史甜   《护理与康复》2018,17(8):67-69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依照手术时间顺序,2016年7月至12月行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7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6月行全麻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夹闭导尿管定时放尿进行膀胱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Kegel运动联合膀胱容量测定指导膀胱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尿路感染率、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及拔管后残余尿量、第1次排尿成功率、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尿路感染率14.9%,留置导尿管的时间(11.98±1.215)d,残余尿量(84.00±67.492)ml,第1次排尿成功率68.1%,尿潴留发生率17.0%;观察组尿路感染率2.2%,留置导尿管的时间(9.58±0.839)d,残余尿量(56.78±38.438)ml,第1次排尿成功率91.1%,尿潴留发生率4.4%,两组患者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采用Kegel运动联合膀胱容量测定进行膀胱功能锻炼,不仅能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而且为导尿管拔除提供客观依据,有效减少了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肌注维生素B1配合理疗对宫颈癌术后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的效果。方法将89例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或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两组均给予定时开放尿管、膀胱冲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肌注维生素B.及配合理疗。结果观察组中自然排尿成功42例,第1次残余尿量〈100ml 41例;对照组中自然排尿成功30例,第1次残余尿量〈100ml 28例,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肌注维生素B1配合理疗可以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产妇尿管留置时间、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术后24h且使用PCEA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照组未用任何特殊处理,干预后即拔出导尿管,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测定膀胱残余尿量、评定预防尿潴留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防尿潴留显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37.5%)(P〈0.05);2组产妇均未发生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新斯的明三阴交注射能缩短剖宫产术后PCEA产妇留置尿管时间,预防尿潴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行根治术治疗的117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整群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9例,对照组给予宫颈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残余尿量、自主排尿率、尿潴留发生率和有无膀胱刺激征。结果:干预组残余尿量及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排尿率及无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尿管拔出后残余尿量(100ml)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膀胱功能,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白控镇痛(PCEA)产妇尿管留置时间、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剖官产术后24h且使用PCEA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三阴交穴位注射,干预后立即拔出尿管,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测定膀胱残余尿量(RUV),评定预防尿潴留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x^2值=47.427.P〈0.01,实验组预防尿潴留显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37.5%,x^2值=42.933。P〈0.01;实验组发生寒战4倒占5%.恶心、呕吐3例占3.75%,2组产妇均无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结论 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能有效缩短剖宫产术后PC队产妇留置尿管时间,预防尿潴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训练方式对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主动训练膀胱功能,对照组被动训练膀胱功能,比较2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第1次排尿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训练膀胱功能可加快盆丛神经的恢复并改善手术后膀胱功能的支撑,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产妇尿管留置时间、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术后24 h且使用PCEA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三阴交穴位注射,干预后立即拔出尿管,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测定膀胱残余尿量(RUV),评定预防尿潴留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x2值=47.427,P<0.01,实验组预防尿潴留显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37.5%,x2值=42.933,P<0.01;实验组发生寒战4例占5%,恶心、呕吐3例占3.75%,2组产妇均无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低血压发生.结论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能有效缩短剖宫产术后PCEA产妇留置尿管时间,预防尿潴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药物穴位注射预防剖宫产术后PCEA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降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应用PCEA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对照1组用灭菌生理盐水三阴交穴位注射;对照2组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三组均于术后24h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拔除尿管,观察首次自主排尿时间,B超测定膀胱残余尿量(RUV),判定预防效果,统计学处理。结果3h内首次自主排尿实验组达92.5%(74/80),明显高于对照1组41.25%(33/80)和对照2组52.5%(42/80),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O.01),实验组95.0%的患者RUV≤100ml;护理干预后患者自行排尿疗效比较,实验组显效率87.5%(70/80),明显高于对照1组37.5%(30/80)和对照2组52.5%(42/80),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术后PCEA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爱兰  马敏  朱格红  王勤 《护理研究》2008,22(11):2959-2960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产生的可变生物电波通过两路电极经皮导入,多方位刺激膀胱壁平滑肌,引起收缩,促进排尿。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开放尿管5d~7d后关闭尿管2h~3h间断放尿,模拟膀胱被动充盈及主动排尿动作以锻炼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观察两组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体位干预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  黎燕  何利平  鄢家丽 《护理研究》2008,22(3):707-708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宫颈癌广泛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作用。[方法]将92例宫颈癌需手术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未进行体位干预,实验组在手术后不同时段进行体位干预,观察两组拔除尿管排尿后残余尿量。[结果]对照组残余尿量〈100 mL者38例,≥100 mL者8例,实验组残余尿量〈100 mL者45例,≥100 mL者1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插尿管时间分别为14.37 d和15.72 d。[结论]体位干预能促进子宫广泛切除术后病人自主排尿,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膀胱治疗仪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兰  马敏  朱格红  王勤 《护理研究》2008,22(32):2959-2960
[目的]探讨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子脉冲膀胱治疗仪产生的可变生物电波通过两路电极经皮导入,多方位刺激膀胱壁平滑肌,引起收缩,促进排尿。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开放尿管5d~7d后关闭尿管2h~3h间断放尿,模拟膀胱被动充盈及主动排尿动作以锻炼膀胱反射性排尿功能。观察两组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发生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及发生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治疗仪用于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后尿意感强烈时拔除导尿管对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宫颈癌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后采用常规预防尿潴留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拔除导尿管前夹闭导尿管,待患者尿意感强烈时拔管。观察两组尿潴留例数及拔除导尿管次日晨排尿后的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发生尿潴留9例(11.5%),对照组发生尿潴留27例(34.6%),两组尿潴留发生率比较,x^2=11.77,P〈0.001;拔导尿管次日晨排尿后的残余尿量,观察组(63.8±4.4)ml,对照组(123.6±9.5)ml,经比较,t=50.45,P〈0.001。结论宫颈癌术后待患者尿意感强烈时拔除导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配合膀胱区热按摩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及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PCE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配合膀胱区热按摩,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三阴交穴位注射配合膀胱区热按摩,干预后拔出尿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测定膀胱残余量(RUV),评定预防尿潴留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首次自行排尿时问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P〈0.01);实验组预防尿潴留总有效率为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1);两组患者均无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结论新斯的明三阴交穴位注射配合膀胱区热按摩能有效缩短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PCEA患者留置尿管时问,预防尿潴留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促进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膀胱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科收治的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康复护理,主动训练膀胱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除尿管第1次排尿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早期引入康复护理,主动训练膀胱功能,可加快盆丛神经的恢复并改善手术后膀胱功能,促进术后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予以健康宣教、加强膀胱功能训练、及掌握术后拔除导尿管时机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自行排尿有效率、发生尿潴留率、二次留置导尿管发生率及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训练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有效地膀胱功能训练,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方法将行宫颈癌根治手术的13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改进的个性化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行传统膀胱功能训练,观察患者首次排尿情况和残余尿量测定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及残余尿测定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尿管拔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